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這裡的嬋娟指的就是月亮。自古以來,不管是文人墨客,還是普通老百姓,都對月亮充滿了嚮往。
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月球神秘的面紗也悄悄地被我們摘下。不過現實裡的月亮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般燈火通明,沒有廣寒宮,沒有玉兔,更沒有嫦娥,只是一顆坑坑窪窪又載滿寂寞的荒涼星球。然而即便這樣,也阻止不了天文愛好者們和科學家對於月球的嚮往。
然而探索月球並沒有想像中的那般簡單,因為月球是一個圍繞著地球公轉的「衛星」,所以即便是藉助天文望遠鏡我們也只能觀察他的正面。而月球背面究竟有什麼?一直是困擾著天文學家們多年的問題。
然而就在最近,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李春來研究員所領導的團隊利用玉兔二號探測器攜帶的近紅外光譜儀和可見光的探測數據,證明了月球背面的月幔中存在著以低鈣輝石和橄欖石為主的月球深部物資。一時間整個天文學界都沸騰了,困擾了人類多年的月球背面物質構成問題終於真相大白。
就在5月16號,世界權威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表了這一次的中國科學家們的研究成果。緊接著越來越多的外媒也先後報導了關於中國航天任務發現了月球背面的秘密。很多國外網友也紛紛表示:中國科學家太酷了,居然發現了月球背面的秘密。
什麼是月幔?發現月幔的構成對於我們有什麼幫助?
很多網友沒有聽說過月幔這個名詞,但應該都聽說過地幔。所謂的地幔就是地球表面與地球核心之間的部分。而月幔也是同理,就是月殼和月核之間的那個部分,統稱月幔。和地幔不同,因為只存在於月球,普通的登月器根本不可能突破月殼表面探測到月幔的存在,所以月幔的構成一直是一個難以突破的學術問題。
不過解決問題的方法從來不止一種,嫦娥四號做不了的工作,或許可以請幾個幫手來完成,他們就是小行星。因為月球沒有大氣層,所以經常有小行星撞擊月球的事情發生,而嫦娥四號的一項任務就是找到那些因為遭遇到小行星撞擊所被帶到月球表面的月幔碎片。
其實發現了月幔的構成,就能證明一個觀點。早在上世紀的70年代,科學家們就猜想起初的月球是被一篇巖漿洋覆蓋的,後來巖漿洋冷卻之後就形成了如今的月球表面,輕的物質上浮形成了巖石,重的物質下沉形成了月幔,他們猜測月幔是由輝石和橄欖石等物質構成了。而這個觀點終於被中國科學家和嫦娥四號所證實了。
不得不說這次中國科學家所發現的成果,值得全世界只之鼓掌,也希望中國科學家和嫦娥四號能繼續探索,為我們揭開月球神秘的面紗。大家還好奇哪些關於月球的問題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