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有重大發現!外媒這樣評價……

2020-12-05 環球網

月球的背面有著怎樣的秘密?中國科學家有了這樣的發現...

Via VCG; 從月球上看地球

月球永遠只有一面朝向地球。對於月球的背面,人類總是充滿好奇。

月球表面以下約60至1000千米的月幔,主要由哪些物質構成?這個困擾全球科學家的問題,在中國科學家這裡,有了一些突破。

Via Global Times

據新華社消息,中國科學家驚喜地發現,玉兔二號月球車首次在月球背面「踩下的足印」,留在了來自月球深部的月幔物質上。這為解答長期困擾科學家的月幔詳細物質構成問題提供了直接證據,可以幫助人類進一步認識月球的形成與演化。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李春來研究員領導的團隊利用玉兔二號攜帶的可見光和近紅外光譜儀的探測數據,證明了嫦娥四號落區月壤中存在以橄欖石和低鈣輝石為主的月球深部物質

Via nature.com

北京時間5月16日,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Nature)也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家這項研究成果

中國這一最新月球研究成果,也讓主流外媒紛紛發文報導。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發文稱,「中國航天任務發現月背的秘密」。

Via CNN; 中國的航天任務揭示了月球背面的秘密

Via 國家航天局; 玉兔二號在月球背面留下的「足跡」

BBC稱,中國的航天探測器「 確認「了月球上形成坑的理論。

Via BBC

The Chinesespacecrafttouched down on 3 January, becoming the first spacecraft toperform a soft landingonthe lunar far side.

1月3日(北京時間),嫦娥四號探測器登陸月球。這是第一次有人類製造的探測器在月球背面實現軟著陸

For all of the jokes suggesting the moon is made of cheese, researchers have actually been trying to understand the composition of the lunar mantle, which exists between thecrust and the core.

一直有人戲稱月亮是奶酪製成的。研究人員們也一直試著理解月幔的構成。月幔是位於月殼和月核之間的部分。

Via CNN

Via NASA/MSFC/Renee Weber

Impact cratersare how researchers can learn more about the moon's evolution and how it formed. Whenasteroidsand other objectscollide withthe moon, thecrustis cracked and pieces of the mantle reach the surface. So the Yutu-2 rover went looking for some of those pieces.

月球上的撞擊坑讓研究人員了解月球的演化和形成過程。當小行星和其他物體撞擊月球表面時,月殼被撞碎,月幔中的一些碎片會被帶到月球表面。玉兔二號月球車的一項任務就是去尋找這些月幔碎片。

During the 1970s, someastronomerssuggested thata magma oceancovered the moon's surface early in its history.Magmais the molten materialthat forms rocks. As it cooled, minerals floated to the top, and heavier elements sank. The top formed a basalt crust over a mantle of minerals. They believed that some of those minerals could beolivine and pyroxene.

20世紀70年代,一些天文學家認為月球早期是被巖漿洋覆蓋。巖漿這種熔融物形成了巖石。巖漿冷卻後,一些礦物質會浮在上面,而質量更重的物質會下沉。浮在上面的物質會形成玄武巖地殼,覆蓋在月幔的礦物質上。這些天文學家認為,月幔中的一些礦物質成分包含橄欖石和輝石

Via CNN

現在這樣的推斷被嫦娥四號的探測數據證實。

Via 國家航天局; 新華網

據環球網消息,今年1月3日,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馮卡門坑內著陸。玉兔2號(Yutu-2)與著陸器分離,它所攜帶的紅外成像光譜儀獲取了兩個探測點高質量光譜數據

研究人員通過對光譜數據的分析發現,嫦娥四號著陸區月壤光譜的吸收特徵與月球正面月海玄武巖質月壤光譜的吸收特徵存在顯著差異。月壤物質中橄欖石相對含量最高,低鈣輝石次之,僅含有很少量的高鈣輝石。這種礦物組合很可能代表了源於月幔的深部物質。

Via 環球網

外媒稱,中國科學家的這一發現有助於人類對月球起源和演化的理解。

Via VCG

"Understanding the composition of the lunar mantel is critical for testing whether a magma ocean ever existed, as postulated," said Li Chunlai, study author and professor ofthe National Astronomical Observatories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aid in a statement. "It also helps adv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thermal and magmatic evolution of the moon."

國家天文臺副臺長、月球與深空探測研究部主任李春來在一個聲明中表示:「了解月幔的物質組成對於研究巖漿洋是否存在是至關重要的。這還有助於我們對月球的熱演化和巖漿洋演化的理解。」

Via CNN

中國關於月球的新發現也讓外國網友們很激動。不少外國人在社交媒體上轉發評論...

Via Twitter

「中國的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發現了月幔物質。實在太酷了。」

Via Twitter

「中國總是在創造奇蹟」

Via Twitter

「要是月球上連小綠人(動畫人物)也沒有的話,我真是要非常失望了...」

Via Twitter

「這個發現真是值得世界注意...」

你還希望看到科學家們破解哪些月亮的「未解之謎」?

文:CNN; 環球網;新華網;Global Times; Twitter

圖:新華網;國家航天局;VCG; CNN;BBC

相關焦點

  • 嫦娥四號重大發現!人類首次揭開月球背面地下淺層結構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科研團隊在我國月球深空探測領域取得重大發現,李春來、蘇彥研究員領導的團隊利用嫦娥四號玉兔二號月球車上搭載的測月雷達,首次揭示了月球背面著陸區域地下40米深度內的地質分層結構,發現地下物質由低損耗的月壤物質和大小不同的大量石塊組成。
  • 月球背面拓荒者——嫦娥四號著陸月球背面一周年
    一年前的今天,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的馮·卡門撞擊坑;1月4日,「玉兔二號」月球車與著陸器成功分離,分別開展科學探測;1月11日,兩器完成互拍成像,地面接收圖像清晰完好,中外科學載荷工作正常,探測數據有效下傳,搭載科學試驗項目順利開展,達到工程既定目標,標誌著嫦娥四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月球背面有「金字塔」?中國說出真相,嫦娥四號帶你看清月球背面
    月亮對於人們而言是一種美好的象徵,自古以來人們對於月球就有一種特殊的情感,在我國古代,經常有文人墨客會對著月亮吟詩作對,抒發自己內心的感受,當時還流傳了很多有關月亮的神話傳說。但是要想登陸月球背面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的難度要比登陸月球正面還要大得多。不過我國為了探索月球背面,我國迎難而上,發射「嫦娥四號」,它的主要任務是著陸月球表面,繼續更深層次更加全面地科學探測月球地質、資源等方面的信息,完善月球的檔案資料。
  • 嫦娥四號發回月球神秘背面超清照片 外媒驚嘆史詩級畫面!
    嫦娥四號發回月球神秘背面超清照片 外媒驚嘆史詩級畫面! 圖片來源:CNSA/Techniques Spatiales據外媒
  • 人類將首次在月球背面著陸,嫦娥四號拉開大幕,低調發射服務衛星
    雖然中國官方對於這次的任務比較低調,但這一具有很高價值的發射仍然引起外媒的廣泛關注。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鵲橋號發射入軌之後將為年底擇機實施的嫦娥四號月球探測任務提供地月間中繼通信服務,因此這次發射也標誌著中國嫦娥四號月球背面著陸任務拉開大幕。
  • 嫦娥四號為什麼要去月球背面?
    自去年12月8日從地球出發後,嫦娥四號探測器經過26天約38萬公裡的「長途跋涉」,1月3日10時26分成功軟著陸在月球背面的南極-艾特肯盆地馮·卡門撞擊坑,這是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實現軟著陸。  當年,馮·卡門及其愛徒錢學森共同工作過的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實驗室已經成為赫赫有名的美國宇航局(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JPL);如今,以馮·卡門命名的月球撞擊坑也迎來了第一位訪客——來自中國的嫦娥四號。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嫦娥四號探測器總設計師孫澤洲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此前,人類的航天探索從未抵達過月球背面。
  • 「嫦娥四號」為何要落月球背面
    新聞背景 經過20多天的太空飛行,「嫦娥四號」很快將著陸於月球背面預選著陸區——月球南極-艾肯盆地內的馮·卡門撞擊坑,成為世界第一個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探測的太空飛行器。「嫦娥四號」落月探測器是2018年12月8日升空的,2018年12月12日進入月球軌道。那麼,「嫦娥四號」為什麼要落到月球背面?落到月球背面有哪些困難?
  • 這才是月球背面真實的樣子!中國嫦娥四號拍攝的月球背面照片
    網絡流傳月球背面的金字塔網絡流傳月球背面外星人基地直到2019年1月3日這個謎團才最終揭開,因為在這一天中國研製的月球登陸車嫦娥四號登陸月球背面,這是人類首次實現在月球背面登陸,嫦娥在月球背面登陸之後,進行了為期幾個月的科研探測,經過長時間的探測,嫦娥四號不僅拍攝到月球背面第一張全景照
  • 「嫦娥四號」登陸月球背面,發現2100萬億噸金屬,哪裡來的?
    我國嫦娥四號衛星就完成了這一創舉,並在月球背面發現了2100萬億噸的異物,揭開了月球背面的秘密。背面登陸,重任在肩嫦娥四號是我國嫦娥繞月探月工程計劃中,嫦娥系列人造衛星家族中的第四位成員。嫦娥系列的主要任務以探測月球為主,但嫦娥四號的任務更為特殊。繼嫦娥三號登陸月球表面進行了相應的探索之後,嫦娥四號承擔的任務就不再是簡單地對月球正面的探索,而是要實現首次從月球的背面進行登陸。
  • 嫦娥四號登上月球背面,月球背面有外星人?嫦娥之父也收到警告
    4號探測器成功登陸月球背面,開啟了中國月球探測的新旅程!對,對於嫦娥嫦娥4號探測器來說,我國實現了兩個第1次,第1次實現人類探測器月球背面軟著陸,第1次實現人類太空飛行器在地月L2點對地對月中繼通信,嫦娥4號獲得一批重大的原創新性科學研究成果,嫦娥4號的成功對於我國來說,是在航天領域中取得不小的進步,而且插的時候也不負眾望,傳回了人類歷史上關於月球背面的第1張照片,對於人類來說,揭開了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紗,真的是滿足了一切對於月球對面的強烈好奇心
  • 嫦娥四號,為何要去月球背面(深閱讀)
    12月8日2時23分,嫦娥四號探測器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它的目標是月球背面。後續經歷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之後,嫦娥四號探測器將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開展月球背面就位探測及巡視探測。  探索月球背面有何意義?嫦娥四號將開展哪些科學研究?
  • 嫦娥四號為何著陸月球背面?五大原因詳解
    來源:中國科學報微信公眾號12月8日,嫦娥四號向月球背面奔去。作為嫦娥三號的備份,原本不在探月工程「繞落回」三部曲計劃內的嫦娥四號被科學家「安排」去了月球背面。月球由於自轉與公轉周期相同,始終只有一面對著地球。
  • 月球背面有多少秘密,嫦娥四號探測器正在解開謎題,全世界都關注
    關於月球相信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也都有自己的理解,美女小倩今天和大家說的是中國嫦娥四號探測器在月球背面的一些驚人發現,這些研究發現,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也證明了中國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我們對於宇宙探索的決心。
  • 嫦娥四號成功登陸月球背面
    此次任務實現了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首次月背與地球的中繼通信,開啟了人類月球探測新篇章。騰訊科技 文/喬輝2019年1月3日上午10點26分,中國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軟著陸,成為人類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的探測器,首次實現月球背面與地面站通過中繼衛星通信。嫦娥四號將對月球背面環境進行研究,對月球背面的表面、淺深層進行研究,進行低頻射電天文觀測等。
  • 月球背面物質組成是什麼?嫦娥四號:富含橄欖石
    (資料圖,來源:國家航天局)5月15日,《自然》雜誌發布了月球探測的一項重大發現。中科院國家天文臺李春來領導的團隊利用嫦娥四號就位光譜探測數據,證明了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SPA)存在以橄欖石和低鈣輝石為主的深部物質,為月幔物質組成提供了直接證據,這將為完善月球形成與演化模型提供支撐。今年1月3日,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馮·卡門坑內著陸。
  • 「嫦娥四號」開創性的月球車,在月球背面發現了近40英尺的塵埃
    2019年1月,我國將一艘名為「嫦娥四號」的宇宙飛船發射到月球背面,成為首個實現這一目標的國家。月球車已經測量了一層「相當厚」的月球塵埃或風化層:深度達12米。月球的塵埃給阿波羅任務帶來了麻煩,更好地了解月球塵埃可以幫助未來的宇宙飛船。
  • 嫦娥四號登陸月球背面,美國為何如此緊張?
    2019年1月3日,經過26天的飛行,嫦娥4號月球探測器在月球背面的預定著陸區中順利著陸,成為人類首顆成功軟著陸月球背面的探測器,並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這麼多年之所以沒有國家登陸月球背面,就是因為這裡太難登陸了。由於月球本身的阻擋,探測器和地球指揮中心無法直接通訊,所以我國才發射了「鵲橋」中繼星,用以連接嫦娥四號和國內控制臺。
  • 嫦娥四號有重大發現,人類首次!地質學家:或顛覆既有認知
    直到上個世紀末,人類發射了阿波羅號宇宙飛船,並載有三名太空人登上月球,實現了人類歷史上的偉大超越。通過幾十年的探索,我國終於在航天科技上做出重大突破。2007年,發射了嫦娥一號繞月人造衛星,實現了第一次重大突破,2013年,發射了玉兔號月球探測器,並成功登陸月球,再次實現重大突破。
  • 月球背面真有外星人嗎,嫦娥四號拍攝月球背面照片,給出靠譜答案
    對很多人來說,小時候都問過這樣的問題:月亮上有什麼呢?其實,人類自始至終都沒有停止對宇宙的探索,也沒有停止對月亮的幻想。科學證明月亮上沒有嫦娥和玉兔,但美國科學家卻說有外星人基地,這究竟是真的,還是假的呢?
  • 月球背面存在外星人?中國嫦娥四號月球背面軟著陸,揭開謎底!
    ,嫦娥四號成功降落在月球背面,成為人類第一個月背軟著陸的探測器,人類的痕跡也終於落在了神秘月球背面的土地上,這是舉國榮耀的時刻,也是全人類的榮耀,嫦娥四號的著陸點位於月球背面南極的馮卡門環形山,馮卡門環形山是一座巨大的古撞擊坑,直徑約為180公裡,形成於約45.5億-39.2億年前,以著名的匈牙利裔美籍工程師西奧多馮卡門的名字命名,值得一提的是馮卡門是錢學森的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