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四號」開創性的月球車,在月球背面發現了近40英尺的塵埃

2020-12-02 騰訊網

2019年1月,我國將一艘名為「嫦娥四號」的宇宙飛船發射到月球背面,成為首個實現這一目標的國家。月球車已經測量了一層「相當厚」的月球塵埃或風化層:深度達12米。月球的塵埃給阿波羅任務帶來了麻煩,更好地了解月球塵埃可以幫助未來的宇宙飛船。

第一個訪問月球背面的探測器發現了一層12米深的月球塵埃。月球車和它的著陸器位於月球的Von Krmn環形山,是嫦娥四號任務的一部分。他們於2019年1月3日登陸月球,這是第一次有太空飛行器在月球背面著陸而沒有墜毀。探測器首次用雷達測量了月球表面的塵埃。

月球塵埃,也被稱為風化層,是一種類似滑石粉的物質,由數十億年前小行星撞擊月球表面後沉澱下來的巖石和塵埃組成。「嫦娥四號」的發現證實,這種塵埃也覆蓋在月球的遠端,科學家稱其為「相當厚」的一層。

研究報告的作者寫道:「這項工作表明,廣泛使用『嫦娥四號』雷達可以極大地提高我們對月球撞擊和火山活動歷史的理解,並可能為理解月球遠側的地質演化帶來新的曙光。」這種理解將是未來月球任務的關鍵。

當太空飛行器接近月球表面時,月球塵埃會使太空飛行器上的儀器蒙上一層雲,從而增加失敗的風險。惠特森說:「如果我們要花很長時間來建造永久性的棲息地,我們必須找到解決辦法。」

布萊恩·奧布萊恩是一位物理學家,他設計了伴隨阿波羅11號太空人的風化層測量裝置,他懷疑灰塵幹擾了地震儀,並在這次任務中阻擋了太陽能電池。

1969年7月20日阿波羅11號登月時,一位太空人在月球土壤上的腳印。美國航天局對月球表面風化層的測量可以幫助未來的太空飛行器避免這些問題。

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的一個古老隕石坑內著陸。在39英尺厚的細塵層下,「嫦娥四號」探測器還發現了一層充滿巖石的粗物質,接著是40米深的粗物質和細物質交替層。

儘管還沒有公布剩餘任務的具體時間表,但這些機器人在月球背面的目標是拍攝貧瘠的景觀照片,研究月球地質,尋找水冰,掃描夜空,尋找無線電脈衝。

相關焦點

  • 第一次月球背面軟著陸:嫦娥四號著陸器、月球車外觀公布
    8月15日,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的著陸器、月球車外觀設計構型在北京公開,同時月球車全球徵名活動也正式啟動。中國月球探測工程2004年正式啟動,命名為嫦娥工程,2007年發射嫦娥一號,2010年發射嫦娥二號,2013年發射嫦娥三號。
  • 「嫦娥四號」為何要落月球背面
    新聞背景 經過20多天的太空飛行,「嫦娥四號」很快將著陸於月球背面預選著陸區——月球南極-艾肯盆地內的馮·卡門撞擊坑,成為世界第一個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探測的太空飛行器。「嫦娥四號」落月探測器是2018年12月8日升空的,2018年12月12日進入月球軌道。那麼,「嫦娥四號」為什麼要落到月球背面?落到月球背面有哪些困難?
  • 月球背面拓荒者——嫦娥四號著陸月球背面一周年
    一年前的今天,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的馮·卡門撞擊坑;1月4日,「玉兔二號」月球車與著陸器成功分離,分別開展科學探測;1月11日,兩器完成互拍成像,地面接收圖像清晰完好,中外科學載荷工作正常,探測數據有效下傳,搭載科學試驗項目順利開展,達到工程既定目標,標誌著嫦娥四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嫦娥四號月球工作突破六百天:首次揭開月球背面地下結構神秘面紗
    據微信公眾號「中國探月工程」8月26日消息,截至今天,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在月球背面共完成21個月晝工作期的科學探索,在8月25日突破600天,月球車累積行駛519.29米。科研團隊利用科學載荷傳回的數據,開展大量研究,取得諸多科學成果。
  • 「玉兔2號」月球車在月球背面發現奇怪淺色巖石
    圖片來源:CNSA/CLEP/Our Space中國的「玉兔2號」月球車在最近的月球遠端探測活動中發現了一些相對年輕的巖石。據報導稱,在2019年12月的第13個月球日,「嫦娥四號」探測器拍攝到了月球表面散落的淺色巖石。
  • 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有重大發現!外媒這樣評價……
    Via Global Times據新華社消息,中國科學家驚喜地發現,玉兔二號月球車首次在月球背面「踩下的足印」,留在了來自月球深部的月幔物質上。這為解答長期困擾科學家的月幔詳細物質構成問題提供了直接證據,可以幫助人類進一步認識月球的形成與演化。
  • 「嫦娥四號」揭開月球背面地下淺層結構
    ,首次揭示了月球背面著陸區域地下40米深度內的地質分層結構,發現地下物質由低損耗的月壤物質和大小不同的大量石塊組成。 北京時間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探測器在月球背面最古老且最大的南極–艾特肯盆地內的馮卡門撞擊坑底部成功著陸。馮卡門撞擊坑直徑約為186千米,坑內地形相對平坦,坑底被玄武巖填充,玄武巖表面相當一部分區域被周邊大型撞擊坑的濺射物所覆蓋,並廣泛分布著二次撞擊坑。 測月雷達好比是一臺給月球做CT的設備,它在2019年1月4日早上9點29分35秒開始工作。
  • 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發現神秘「凝膠狀」物質,中國科學家給出答案
    在2019年7月嫦娥4號月球車發現月球背面隕石坑中這種不尋常的暗綠色發光「凝膠狀」物質後,引起了廣泛關注。會是外星人留下的物質嗎?畢竟月球背面可能是外星人的基地啊。嫦娥四號登月點2019年1月3日,我國嫦娥四號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最古老、最大、最深的南極艾特肯盆地內185公裡寬的馮
  • 嫦娥四號重大發現!人類首次揭開月球背面地下淺層結構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科研團隊在我國月球深空探測領域取得重大發現,李春來、蘇彥研究員領導的團隊利用嫦娥四號玉兔二號月球車上搭載的測月雷達,首次揭示了月球背面著陸區域地下40米深度內的地質分層結構,發現地下物質由低損耗的月壤物質和大小不同的大量石塊組成。
  • 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刷新記錄:首次揭開月球背面地下結構
    8月26日,據@中國探月工程 消息,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在月球背面共完成21個月晝工作期的科學探索,並對600天來的科學成果進行了歸納。據悉,截止8月25日,在月球背面,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在月面工作時長在今天突破600天,也早就打破前蘇聯月球車1號保持了長達49年的歷史記錄(321天)。
  • 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刷新記錄:首次揭開月球背面地下結構
    8月26日,據@中國探月工程 消息,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在月球背面共完成21個月晝工作期的科學探索,並對600天來的科學成果進行了歸納。據悉,截止8月25日,在月球背面,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在月面工作時長在今天突破600天,也早就打破前蘇聯月球車1號保持了長達49年的歷史記錄(321天)。
  • 嫦娥四號為什麼要去月球背面?
    自去年12月8日從地球出發後,嫦娥四號探測器經過26天約38萬公裡的「長途跋涉」,1月3日10時26分成功軟著陸在月球背面的南極-艾特肯盆地馮·卡門撞擊坑,這是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實現軟著陸。  當年,馮·卡門及其愛徒錢學森共同工作過的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實驗室已經成為赫赫有名的美國宇航局(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JPL);如今,以馮·卡門命名的月球撞擊坑也迎來了第一位訪客——來自中國的嫦娥四號。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嫦娥四號探測器總設計師孫澤洲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此前,人類的航天探索從未抵達過月球背面。
  • 「嫦娥四號」創紀錄在月背軟著陸!月球背面這個物質太厲害了
    其實,今天的大新聞昨天晚上10點多「嫦娥四號月球車」就給大家預告了↓落下去後就永遠看不到地球了,想哭/(ㄒoㄒ)/~~去月球背面幹什麼呀?據他自己透露,他得開展月球背面低頻射電天文觀測與研究,開展月球背面巡視區形貌、礦物組份及月表淺層結構探測與研究,除此之外,他還會試驗性開展月球背面中子輻射劑量、中性原子等月球環境探測研究。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新聞發言人於國斌則表示:「月球背面是一片難得的寧靜之地,屏蔽了來自地球的無線電信號幹擾。
  • 嫦娥四號,為何要去月球背面(深閱讀)
    12月8日2時23分,嫦娥四號探測器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它的目標是月球背面。後續經歷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之後,嫦娥四號探測器將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開展月球背面就位探測及巡視探測。  探索月球背面有何意義?嫦娥四號將開展哪些科學研究?
  • 嫦娥四號附近發現千萬億噸金屬異物,月球背面隱藏著什麼秘密?
    星空探索當人類通過現代技術真正看到月球背面的時候,眼前的景象遠遠超乎想像。2019年1月3日,中國成功發射了一個月球探測器,名叫嫦娥四號。在嫦娥繞月探月工程計劃中,嫦娥四號是第四顆人造衛星,它負責勘探月球的地質成分以及各種資源。
  • 月球背面存在外星人?中國嫦娥四號月球背面軟著陸,揭開謎底!
    ,嫦娥四號成功降落在月球背面,成為人類第一個月背軟著陸的探測器,人類的痕跡也終於落在了神秘月球背面的土地上,這是舉國榮耀的時刻,也是全人類的榮耀,嫦娥四號的著陸點位於月球背面南極的馮卡門環形山,馮卡門環形山是一座巨大的古撞擊坑,直徑約為180公裡,形成於約45.5億-39.2億年前,以著名的匈牙利裔美籍工程師西奧多馮卡門的名字命名,值得一提的是馮卡門是錢學森的導師
  • 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成功軟著陸
    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成功軟著陸 時間:2019-01-03 14:16:56 來源:快科技 作者:上方文Q 編輯:liyunfei
  • 嫦娥四號即將去月球背面,中國離登上月球還有多遠?
    博科園-科學科普|求贊 求關注「嫦娥四號」即將發射升空,奔赴月球南極-艾託肯盆地,進行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月球背面軟著陸。嫦娥四號有什麼看點?月球背面有什麼奧秘?中國載人登月什麼時候能實現?嫦娥四號月球車藝術概念圖,8月15日公布騰訊科學採訪了中國探月工程一期總設計師,「兩彈一星」元勳孫家棟,為大家解答這些有趣的話題。「兩彈一星」元勳孫家棟院士接受採訪火箭發射後,會將嫦娥四號送入近地點高度200 km、遠地點高度約42萬 km的地月轉移軌道。經過軌道修正後,嫦娥四號組合體將在近月點實施制動,進入100 公裡環月圓軌道。
  • 嫦娥四號附近發現千萬億噸金屬異物,月球背面到底隱藏什麼秘密?
    直到2019年1月3日,中國將嫦娥四號成功發射,卻在太空附近發現了重達2180萬億噸的異物。太空中究竟有著怎樣的秘密?月球背面究竟隱藏著什麼? 即便人類已經到達了月球,卻依舊沒有辦法看到月球背面的景象。 星空探索 當人類通過現代技術真正看到月球背面的時候,眼前的景象遠遠超乎想像。2019年1月3日,中國成功發射了一個月球探測器,名叫嫦娥四號。在嫦娥繞月探月工程計劃中,嫦娥四號是第四顆人造衛星,它負責勘探月球的地質成分以及各種資源。
  • 嫦娥四號月球工作突破六百天 獲得了哪些重要發現?
    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在月球背面已經完成21個月晝工作期的科學探索,在8月25日突破600天,月球車累計行駛519.29米。第一項為月球背面巡視區形貌和礦物組份研究。科研團隊利用「玉兔二號」月球車搭載的可見和近紅外光譜儀、全景相機及測月雷達等數據,對著陸區光譜、石塊分布、淺層結構等進行分析,獲得著陸區形貌,物質礦物組成、來源及特性等科學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