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歷史的第一次!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成功軟著陸

2021-01-07 3DMGAME
人類歷史的第一次!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成功軟著陸

時間:2019-01-03 14:16:56

來源:快科技 作者:上方文Q 編輯:liyunfei

1月3日上午10點26分,經過26天長途跋涉,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的著陸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具體位置是月背的南極-艾特肯盆地內的馮·卡門撞擊坑內,東經177.6度、南緯45.5度。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有探測器自主降落在月背。

據介紹,此次嫦娥四號月背著陸的難度極大。首先是著陸區地形起伏非常大,最多達到了6000米,其次是對於著陸區並沒有精確的地形成像作為參考,再次是和地面通信必須經過鵲橋衛星中轉,延時長達約60秒,因此著陸器必須自主完成降落。

據悉,嫦娥四號的制導導航與控制(GNC)系統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02所研製,負責嫦娥四號奔月、環月、落月全過程的控制,尤其是近月制動和落月,必須一次成功。

從距離月面15公裡啟動發動機減速,到距離月面8公裡改為垂直下降,再到最後距離月面100米懸停並緩緩降落,整個著陸過程耗時約10分鐘。

嫦娥四號探測器動力下降過程降落相機拍攝的圖像

嫦娥四號探測器月球背面軟著陸後降落相機拍攝的圖像

嫦娥四號著陸器拍攝的著陸點南側月球背面圖像,巡視器將朝此方向駛向月球表面

嫦娥四號於2018年12月8日凌晨2點23分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12月12日成功實施近月制動,進入環月軌道,12月30日成功實施變軌控制,進入著陸預定軌道。

嫦娥四號搭載了我國和荷蘭、德國、瑞典、沙烏地阿拉伯等國的科學載荷,將對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開展著陸巡視探測,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

嫦娥四號月球車總重量140千克,世界上最小。此前嫦娥三號著陸器和「玉兔號」月球車實際工作了972天,遠超3個月的設計壽命。

為了支持嫦娥四號任務,去年5月21日我國還發射了「鵲橋」中繼衛星,是我國自主設計的地月信息聯通「天橋」,也是世界第一顆運行在地月拉格朗日L2點的通信衛星,為嫦娥四號此次成功著陸月背立下大功。

0

相關焦點

  • 人類首次 嫦娥四號月球背面軟著陸成功
    1月3日上午10點26分,經過26天長途跋涉,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的著陸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具體位置是月背的南極-艾特肯盆地內的馮·卡門撞擊坑內,東經177.6度、南緯45.5度。嫦娥四號著陸器拍攝的著陸點南側月球背面圖像(圖片來自微博)這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採用探測器自主降落在月球背面
  • 「嫦娥四號」成功發射 開啟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探測之旅
    、中性原子等月球環境探測研究 本報記者 王諶 昨天凌晨2時2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開啟了月球探測的新旅程。 嫦娥四號奔向月球背面,這一科技實踐被譽為今年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深空探測科學研究工程。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專家介紹,嫦娥四號實施月球背面軟著陸巡視探測,不是簡單地落在月背的一小步,而是中國由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的一大步,是中國航天從並跑邁向領跑的一大步,對我國跨入世界深空探測先進國家的行列,促進深空探測後續任務的實施,都具有重大意義。
  • 嫦娥四號成功發射 開啟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探測之旅
    嫦娥四號成功發射 開啟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探測之旅 2018-12,開啟了中國月球探測的新旅程——嫦娥四號後續將經歷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最終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開展月球背面就位探測及巡視探測,並通過已在使命軌道運行的「鵲橋」中繼星,實現月球背面與地球之間的中繼通信。
  • 第一次月球背面軟著陸:嫦娥四號著陸器、月球車外觀公布
    8月15日,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的著陸器、月球車外觀設計構型在北京公開,同時月球車全球徵名活動也正式啟動。中國月球探測工程2004年正式啟動,命名為嫦娥工程,2007年發射嫦娥一號,2010年發射嫦娥二號,2013年發射嫦娥三號。
  • 嫦娥四號創造歷史 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
    12月8日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的嫦娥四號探測器,經過20多天環月飛行,縱覽了月球表面星羅棋布的環形山,領略了高山峽谷、層巒疊嶂,終於等到目的地南極-艾特肯盆地這個太陽系中最大、最深、最古老的隕石坑迎來曙光。1月3日,研製者們決定,是時候讓嫦娥四號去擁抱月球背面那片傷痕累累、隕坑遍布的陌生土地了。
  • 嫦娥四號成功發射!將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
    北京時間12月8日凌晨2時23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開啟了中國月球探測的新旅程——嫦娥四號後續將經歷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最終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開展月球背面就位探測及巡視探測,並通過已在使命軌道運行的「鵲橋」中繼星,
  • 嫦娥四號成功發射 將開啟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探測
    伴隨著巨大的火箭轟鳴,肩負著億萬中華兒女的探月飛天夢想,12月8日2時2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開啟了月球探測的新旅程。嫦娥四號探測器後續將經歷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最終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開展月球背面就位探測及巡視探測,並通過已在使命軌道運行的「鵲橋」中繼星,實現月球背面與地球之間的中繼通信。
  • 我國探月工程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開啟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
    伴隨著巨大的火箭轟鳴,肩負著億萬中華兒女的探月飛天夢想,12月8日2時2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開啟了月球探測的新旅程。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 攝  嫦娥四號探測器後續將經歷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最終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開展月球背面就位探測及巡視探測,並通過已在使命軌道運行的「鵲橋」中繼星,實現月球背面與地球之間的中繼通信。
  • 嫦娥四號成功實現月球背面軟著陸 開啟人類月球探測新篇章
    央廣網北京1月4日消息(記者杜希萌)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1月3日10點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預選著陸區,並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上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揭開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紗。此次任務實現了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首次月背與地球的中繼通信,開啟了人類月球探測新篇章。
  • 嫦娥四號8日凌晨成功發射 首次嘗試月球背面軟著陸
    央廣網北京12月8日消息(記者杜希萌)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北京時間今天(8日)2點23分,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目標是實現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
  • 嫦娥四號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 同濟大...
    嫦娥四號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 同濟大... 本文原標題:《嫦娥四號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 同濟大學為其著陸避障提供技術支撐》1月3日10時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自主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內的馮·卡門撞擊坑內,成功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
  • 嫦娥四號成功登陸月球背面
    此次任務實現了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首次月背與地球的中繼通信,開啟了人類月球探測新篇章。騰訊科技 文/喬輝2019年1月3日上午10點26分,中國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軟著陸,成為人類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的探測器,首次實現月球背面與地面站通過中繼衛星通信。嫦娥四號將對月球背面環境進行研究,對月球背面的表面、淺深層進行研究,進行低頻射電天文觀測等。
  • 嫦娥四號終於「落月」,傳回第一張照片!人類探測器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
    根據官方消息,北京時間 2019 年 1 月 3 日上午 10 點 26分,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在經過 26 天的等待之後,終於著陸在了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內的馮•卡門撞擊坑內,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並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中國航天也因此在 2019 剛開年就摘下了一枚含金量極高的「金牌」。
  • 「嫦娥四號」創紀錄在月背軟著陸!月球背面這個物質太厲害了
    文 | 沈 林今天上午10點26分,經過約38萬公裡、26天的漫長飛行,「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東經177.6度、南緯45.5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南極-艾特肯盆地內的馮卡門撞擊坑內,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
  • 嫦娥帶你去瞧瞧——嫦娥四號開啟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
    新華社西昌12月8日電  題:月球背面長啥樣?嫦娥帶你去瞧瞧——嫦娥四號開啟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探測之旅  新華社記者胡喆、謝佼、荊淮僑  千百年來,月亮一直是人類心中的夢想之境。思鄉的情懷、探索的欲望,都交織在一汪皎潔的白月光中。
  • 人類第一次成功軟著陸於月球背面 你的樣子很美
    你的樣子  月球暗面沐浴在陽光之中,如一片灰亮大海。新年第二天,「嫦娥四號」落在月球南極艾特肯盆地的鬆軟土壤中,幾乎沒有一點揚塵。這是人類第一次成功軟著陸於月球背面,並傳回對這片區域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照片。一天後,「玉兔二號」月球車緩緩滑下斜坡,張著雙翼似的太陽能板,留下兩條清晰的「足印」。
  • 月球背面存在外星人?中國嫦娥四號月球背面軟著陸,揭開謎底!
    ,嫦娥四號成功降落在月球背面,成為人類第一個月背軟著陸的探測器,人類的痕跡也終於落在了神秘月球背面的土地上,這是舉國榮耀的時刻,也是全人類的榮耀,嫦娥四號的著陸點位於月球背面南極的馮卡門環形山,馮卡門環形山是一座巨大的古撞擊坑,直徑約為180公裡,形成於約45.5億-39.2億年前,以著名的匈牙利裔美籍工程師西奧多馮卡門的名字命名,值得一提的是馮卡門是錢學森的導師
  • 我國嫦娥4號將在月球背面軟著陸 系世界首次(圖)
    11月30日,國防科工局組織召開探月工程重大專項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嫦娥四號任務實施方案調整報告、研製總要求及後續總體研製計劃,我國嫦娥四號任務將實現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  過去一年多時間裡,我國航天相關部門組織對嫦娥四號任務進行了論證,準備將嫦娥四號發射到月球背面著陸,一旦成功,嫦娥四號將是世界上第一個在月球軟著陸的探測器。  嫦娥四號的基本架構繼承了嫦娥三號,但科學載荷會有很大變化,將開展對月球背面的地質探測等。
  • 嫦娥四號明年將執行兩次發射 將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
    圖表:嫦娥四號2018年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中國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計劃於2018年執行兩次發射:上半年發射嫦娥四號中繼星,下半年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嫦娥四號任務將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首次完成地月拉格朗日L2點中繼星對地對月的測控、數據中繼;同時開展月基低頻射電天文觀測、月球背面巡視區形貌和礦物組分、巡視區淺層結構等科學探測與研究。
  • 人類首次!嫦娥四號為啥能在月球背面幹成這件大事?
    (原標題:人類首次!嫦娥四號為啥能在月球上幹成這件大事?)1月11日下午,探月工程傳來捷報,嫦娥四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在人類歷史上首次實現了太空飛行器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首次實現了月球背面與地球的測控通信,揭開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紗,在月球背面留下了人類探月的第一行足跡,開啟了人類探索宇宙奧秘的新篇章。而這是中國航天科技人員,不畏高風險和高難度,攻堅克難,勇於創新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