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發射,月亮不再只是人類冰冷的情人!

2021-01-09 全藝術AllArts

在不了解月亮之前,就像挪威最著名的爵士女歌手Radka Toneff在她的歌曲《月亮是一位冷漠的情人》中唱的,「月亮卻宛如幽魂般的玫瑰,穿過山脈,穿過松木,到了夜幕低垂時,月亮是一位冷漠的情人,很少人能夠好好地愛她。」

然而,從2007年10月24日中國發射首個月球探測器「嫦娥一號」到十三年後的2020年11月25號發射的「嫦娥五號」,這些充滿人類創造力和想像力的衛星逐漸揭開了月亮一層層神秘的面紗。

如果要用五首音樂分別來代表「嫦娥一號」至「嫦娥五號」,那以下作品絕對不容錯過。

嫦娥一號《半個月亮爬上來》

"嫦娥一號''是中國首顆繞月探測衛星,它看遍了月球的每一寸土地,獲取了"全月面三維影像" ,對月球表面環境、地貌、地形、地質構造與物理場進行深度探測。

「嫦娥一號」搭載了歌曲30首,不遠萬裡初見月亮,《半個月亮爬上來》就是其中一首。這是「西部歌王」王洛賓創作的一首無伴奏合唱。從歌詞中,你能想像可愛的衛星探測器在宇宙中與月亮相見的情景嗎?

歌詞:半個月亮爬上來/咿啦啦爬上來/請你把那紗窗快打開/咿啦啦快打開/咿啦啦快打開/再把你那玫瑰摘一朵/輕輕的扔下來

嫦娥二號《月之舞》

「嫦娥一號」的備份星「嫦娥二號」是中國探月計劃中的第二顆繞月人造衛星。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號」升空,五天之後,它並被月球捕獲,進入環月軌道。這是衛星與月球的浪漫故事,它被月球引力吸引,開始圍繞月球做圓周運動。這一次,衛星能更清晰、精確地看到月球的樣子。

除了探測月球,「嫦娥二號「還前往太陽與地球之間拉格朗日L2點,開啟中國深空探測的新徵程。拉格朗日點也叫做「引力平衡點」,三個天體中,小物體所處的位置相對於兩大物體,能基本保持靜止的那個位置,就叫做「拉格朗日點」。

如果要選一首與「嫦娥二號」氣質相符的音樂,北愛爾蘭音樂全才範·莫裡森的《月之舞》(Moondance)應該是合適的。

歌曲中有一句非常浪漫且有吸引力的歌詞:

「Can I just have one more Moondance with you, my love」

我能再和你跳一次月光舞麼?我的愛人。

嫦娥三號《在月球上沉醉》

如果前兩次嫦娥任務的目標是從繞月軌道進行遠程探測並收集數據,那嫦娥第三、第四次計劃則要「登陸作戰」。

在 「嫦娥二號」探完路之後,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號」探測器發射升空,並十二天之後著陸月面,那個著陸位置被命名為「廣寒宮」。而巡視器「玉兔」月球車和著陸器的落月實現了中國首次月球表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的創舉。

著陸器攜帶了地形地貌相機、降落相機、月基光學望遠鏡、極紫外相機等多種科學儀器登月,「玉兔」月球車也攜帶了全景相機、測月雷達、紅外成像光譜儀、粒子激發X射線譜儀等來到月球上,它們倆聯合對著陸區附近的地形地貌和地質構造進行勘探。

12月15日,著陸器和調皮的「玉兔」在月球上互拍成相。

「銀色的月亮就像一隻盛滿香檳的高腳杯,而星星就像是從中傾瀉出來一樣。」《在月球上沉醉》這首爵士樂表現出動人氣氛,應該能表現出「玉兔」在月球上愉快玩耍的畫面吧。

嫦娥四號《月圓花好》

由於月球自轉一周所花時間和繞地球公轉一圈所花時間相同,人們從地球上永遠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而「嫦娥四號」這一次要到月球背面進行探測,這還是人類史上頭一次。

因為月亮總是正面朝著地球,所以背面的探測器無法和地球通訊,想要登陸月球背面,需要解決通訊問題。

還記得「嫦娥二號」提到的拉格朗日點嗎?為了「嫦娥四號」計劃,一顆通訊衛星早已被提前設置好,作為地球和月球探測器、月球車之間通信的橋梁。這座橋梁有個浪漫的名字,叫「鵲橋」。

這次探月之旅,主要是對月球背面環境進行更科學地探索和分析,看是否有稀有元素礦物、地下水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嫦娥四號」的著陸器還攜帶了一個3公斤重的小型實驗室「微型生態圈」,內含蠶卵、土豆和擬南芥種子,說不定在月亮上「種菜」有一天會成為可能。

周璇演唱的電影《西廂記》的插曲《月圓花好》就非常符合「嫦娥四號」這次的旅程,人類首次探測了月亮上的處女地,圓滿!雖然花還未在月上開,那裡也還沒有清淺池塘和戲水鴛鴦,但是有「玉兔二號」和裝滿灰塵的隕石坑。

嫦娥五號《帶我飛向月球》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這一次人類要從月亮上「薅羊毛」了,探測器將嘗試把月球巖石樣品帶回地球,如果成功返回,中國將成為繼美國和蘇聯之後的第三個從月球上帶回月壤的國家。

對於「嫦娥五號」的這次行程,要是有音樂人以月壤的視角寫一首《帶我飛向地球》就再好不過了。既然沒有的話,就推薦這首《帶我飛向月球》吧,把歌詞中的Moon 換成Earth就完美了~

今天小編就先介紹到這裡哦,如果想要了解更多藝術資訊,請來關注我們的帳號,關注我們讓藝術點亮生活!這裡有最豐富的資訊和最有趣的藝術故事,愛藝術的你一定不要錯過!快來關注、評論、轉發吧!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發射!人類登上火星,指日可待
    北京時間11月24日4時30分,中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探月工程自2004年1月立項並正式啟動以來,已連續成功實施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和嫦娥四號等五次任務。此次發射任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53次飛行。
  • 為什麼嫦娥五號要選擇在凌晨發射?網友:難道因為白天沒月亮?
    科技的發展一直都與我們息息相關,人類的不斷進化與創造使得這個世界多了光彩,科技大出現更是對整個世界產生了大變化,人類創造了科技,科技造福了人類,在不斷的追尋與探索中,人類已經不局限於地球了,而是轉而向著宇宙探索靠近。
  • 嫦娥五號,摘塊月亮下來吧
    嫦娥五號(Chang'e 5),顧名思義,「嫦娥奔月」這一名詞的由來,自古便有這種佳話,科技讓我們探索到了更加直觀的樣子,今年甚至去完成多少人沒完成的夢想,要天上的月亮。
  • 「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在即,帶你認識「嫦娥家族」成員
    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計劃於11月24日凌晨4時-5時擇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運送「嫦娥五號」至地月轉移軌道,實施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2004年,中國正式開展月球探測計劃。從13年前的「嫦娥一號」衛星發射升空起,到如今「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在即,「嫦娥家族」前赴後繼奔赴月球。
  • 嫦娥五號成功「登月」,上九天攬月不再只是豪情
    自11月24日嫦娥五號搭乘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從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出發,距今已經過去一周的時間了。在這短短一周的時間跨度理,嫦娥五號傳回一個個振奮人心的「捷報」。而就在剛剛過去的昨天,一個歷史性的時刻又到來了!
  • 「嫦娥五號」馬上就要發射了,心情激動的你,是否會熬夜等待呢?
    目前嫦娥五號正在央視進行實時直播,預祝髮射成功。目前來說,有以下關注點:1、計劃在24日凌晨4-5點擇機發射。2、嫦娥工程一路走來16年了,現在到了第一階段「繞落回」最後一步的收官階段,為科學家致敬!3、今年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年份,可是我國能夠在「天問一號」火星探測發射之後,間隔幾個月就發射「嫦娥五號」,彰顯中國正在邁向世界航天強國的行列,加油!4、就如同嫦娥負責人所言,嫦娥號就像一個陪伴了多年的孩子,現在馬上就要奔向考場了,希望一切順利!
  • 嫦娥攬月|為什麼「胖五」發射嫦娥五號要選在凌晨?
    從古至今,人們都知道月亮會在夜晚懸掛在我們的頭頂,而作為地球唯一的一顆非人造的天體衛星,一直以來人們對於月球形成的原因感到好奇,幾個世紀以來不斷有科學家提出假說。根據計劃,嫦娥五號於11月下旬登陸月球,在月球最大的月海風暴洋北緣的呂姆克山附近,並鑽取約2米深的月壤巖芯柱,共採取2千克重的月球土壤樣品。
  • 嫦娥五號計劃年底發射 已經進入發射場準備階段
    「十一」期間,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我國計劃年底前發射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已經進入發射場準備階段,正在同執行此次發射任務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一起,進行發射前的總裝和測試。「對於執行這次發射任務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而言,從立項之初就是用於將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到月球上去。」黃兵說。「長徵五號火箭就像我們的家人一樣。」黃兵坦言,經歷過長徵五號第二次發射的失敗,再到第三次發射的成功,我們整個團隊對火箭的認識都在提升,整個系統也越來越成熟。
  • 嫦娥五號計劃年底發射 有望實現四個「首次」
    今年「十一」恰逢國慶和中秋兩個節日,地上的人們忙賞月,而天上的月亮也正等待著中國探測器的再次造訪。「十一」期間,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我國計劃年底前發射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已經進入發射場準備階段,正在同執行此次發射任務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一起,進行發射前的總裝和測試。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PConline 聚超值】 我國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今日凌晨4時30分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由此,我國開啟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嫦娥五號」到底怎麼去月亮上挖土?一文詳解!
    #看這美麗的大月亮,嫦娥五號就要上去了嫦娥要去月亮上挖土了,而且要挖四斤重的土帶回來而且現在我們的嫦娥已經走半道上了。所以喜歡花前月下的各位朋友,最近幾天您留意了,咱們的嫦娥小姐姐馬上就要露面了,說不定她正在月亮上看著你呢。
  • @嫦娥姐姐,請聽一聽「嫦娥五號」為你點播的這曲「月亮傳說」
    「嫦娥五號」官方宣傳片 ▲Q「嫦娥五號」如何完成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一篇微信,讓他們聽到了歌劇院的《嫦娥之月亮傳說》,縹緲的女聲、渾厚的男聲,豎琴、鋼片琴等空靈又透著金屬質感的音樂,讓聽眾立刻聯想到浩瀚無垠的太空、神秘莫測的宇宙。舞劇《嫦娥之月亮傳說》 郭新洋 ▲於是,他們立刻探班舞劇排練現場,在舞蹈排練廳裡與「嫦娥」劇組「第一次約會」。
  • 長徵五號火箭成功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
    14噸級,運載能力位居世界現役火箭前列,足以將目前人類研製的最重無人探測器之一——嫦娥五號直接送入預定地月轉移軌道。對於火星探測任務,今年的窗口大約是14天,每天30分鐘;而嫦娥五號任務在今年的窗口總共只有3天,11月兩天,12月一天,每天僅50分鐘。
  • 全球矚目嫦娥五號,嫦娥五號挖土歸來,還要過幾個難關?
    從古至今,人類從來沒有停止過對宇宙空間的探索的步伐,古時候有夸父逐日,嫦娥奔月,這是古代人未知空間的幻想,而到了現在,太空飛行器的發明,讓人類有了探索太空的基礎,中國近些年來的航天技術也是日新月異的,中國把這些太空飛行器命名為神舟、嫦娥等等,這些都是中國航天人最深情的浪漫,也是對它們的每一次飛行的最美好祝願。
  • 嫦娥五號探月任務發射在即,一起回顧中國探月工程
    圖片來源:我們的太空微信公眾號  隨著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垂直轉運至發射區,嫦娥五號探測器蓄勢待發,準備發射,嫦娥,真的來了!央視新聞發布海報,今日18時將直播火箭發射全程,讓我們預祝長徵五號嫦娥五號十全十美!同時,小編帶你一起回顧「嫦娥」家族的奔月之路!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44年後人類再去月球「挖土」
    」月球探測器的「長徵五號」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這是「嫦娥五號」首次從月球採樣返回任務的第一步!據稱,這次「嫦娥五號」要完成的任務被稱為至今為止我國最複雜的航天任務之一。這次任務到底複雜在哪?以前的「嫦娥」探測器都完成了什麼任務?如果這次「挖土」任務完成對我國和地球人類有什麼意義?今天讓我們一起跟隨文章探尋。一、 十年磨一「器」從昨晚6點至今,智東西一直在屏幕前關注著「嫦娥五號」的發射進展。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44年後人類再去月球「挖土」
    如果這次「挖土」任務完成對我國和地球人類有什麼意義?今天讓我們一起跟隨文章探尋。一、 十年磨一「器」從昨晚6點至今,智東西一直在屏幕前關注著「嫦娥五號」的發射進展。隨著發射塔周邊的燈越來越亮,我們知道,這意味著距離發射的時間越來越近……今夜的月亮在肉眼看來略微有些發紅,不知道是不是月兔紅了眼,在迎接著「嫦娥五號」的到來。
  • 為什麼「胖五」發射嫦娥五號要選在凌晨?
    從古至今,人們都知道月亮會在夜晚懸掛在我們的頭頂,而作為地球唯一的一顆非人造的天體衛星,一直以來人們對於月球形成的原因感到好奇,幾個世紀以來不斷有科學家提出假說。月球探測與火星探測一樣,都屬於深空探測,在火箭發射軌道設計上,要考慮到地月相對位置關係,因此相比通信衛星等發射任務,約束條件更多。對於此次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要在滿足地球與月球位置關係的限制、火箭射向和滑行時間的約束、探測器地月轉移時間、返回器再入航程等條件下,選擇最合適的發射時間,也就是確定火箭的發射窗口。經過綜合考慮,長徵五號遙五火箭在凌晨發射最有利於奔月軌道的設計,可以滿足各種約束條件。
  •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搭載嫦娥五號成功發射,開啟中國探月新篇章
    而月球,是人類探索宇宙的起點。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搭載著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的順利發射,十全十美,意味著中國航天事業從此將開啟新的篇章。發射起飛只是萬裡長徵第一步。中國探月工程是我國第一個探月工程,起始於2004年1月23日。在嫦娥五號之前,嫦娥探月的腳步在浩瀚星路上從未停止。中國探月工程至今為止已經經歷了十六個年頭的歲月,也在一步一步靠近當初規劃的藍圖——總的來說,探月工程分為:「繞」、「落」、「回」,三個步驟。
  • 嫦娥五號發射,你需要知道這些事情
    今日凌晨4時30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將運送嫦娥五號探測器圖源:公眾號知識分子嫦娥五號的發射嫦娥五號之後,六七八號的發射也在按部就班地推進中。,你對真實的月亮了解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