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訪談|嫦娥五號探測器系統副總指揮張玉花:從探月出發,向更遠的...

2020-12-05 新華社客戶端

11月30日

嫦娥五號探測器組合體順利分離

下一步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

將擇機實施月面軟著陸

進行自動採樣等後續工作

新華社記者專訪嫦娥五號探測器系統副總指揮

張玉花

來聽聽她的權威解讀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記者:您個人比較期待這次從月球上帶回來什麼樣的樣本?

張玉花:這次兩公斤的樣品,我們的設計上是有表取部分和鑽取部分。最好的話能夠按照科學家的希望,兩米深的鑽取樣本和表取都有,也有可能我們落下去的時候,碰到是什麼巖石,鑽進可能都會有一定難度。我希望就是我們能夠把樣品取回來,那就是一種成績。

「人民科學家」葉培建,他曾經給我們講個故事:聯合國有一次科技成果展,其他國家展覽了很多設備,自動化各種各樣,但他說美國當時在一個比較大的展臺上,一個很好燈光設計下面就一塊月壤,就是一塊月球取回來的石頭。他說這一塊石頭就代表了美國一個科技進步的程度。在這個以後很多年,實際上人類已經沒有從月球上有取樣返回。

記者:這個取樣是有多難,為什麼這麼多年都沒有再成功過?

張玉花:因為首先你得奔月成功,得繞月成功,得落月成功,還得表取和鑽取機構都得工作正常,樣品封裝也正常,還得從月面起飛成功,還得在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成功,還得月地返回成功,這每一步成功以後,才能把樣品容器交到我們科學家手裡,所以它是很難的。這些每一步裡面都有很多技術難點和技術環節需要克服,涉及到方方面面,最終都做好了才能保證成功。一般的國家可能自己都組織不起來這麼一次大型探月任務。

記者:剛才也說到了這次的發射,之前像嫦娥三號,是跟玉兔一起上天,嫦娥四號是和玉兔二號一起發射,這次我們嫦娥五號會不會帶玉兔三號或者是其他名字的月球車一起發射呢?

張玉花:沒有。三號和四號的任務都是著陸與巡視勘測,它相當於有一個著陸器叫嫦娥三號,嫦娥四號,有一個巡視器叫玉兔。我們這次嫦娥五號,我們使命改變了,我們使命是採樣兩公斤返回,沒有巡視任務。相比前面幾步跨度也是很大,涉及到好幾個以前沒有解決的問題,都是這一次要實現。預計大概23天左右,要把這一系列像一個太空大片一樣都給它完成。

記者:您之前說您站在窗戶前看太空的時候,您會覺得自己很有成就感,像您研製的東西在那麼遠的地方閃著光,還是說您覺得自己會有渺小的感覺,因為世界那麼大,宇宙那麼大,我們費了那麼大的努力才只夠到了那麼一點點的距離?

張玉花:兩種情緒都有。有時候會覺得月球背面正面都有我們的東西,月球背面都沒有美國的。你就會覺得我們這個工作還很有意義,自己在這件事情上也做得很成功,會有自豪感。但是(就)整個的宇宙空間來說,人類的探索還是剛剛起步。

記者:未來有什麼樣的規劃,您可以給我們透露一下嗎?

張玉花:希望從探月出發,能夠向更遠的外太空探索。

出品人:孫志平

監製:幸培瑜

記者:張揚、楊志剛、胡喆、郭良川、周旋

編輯:陳曉宇

海報:梅元龍

包裝:劉昱人(實習)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

相關焦點

  • ...五號探測器系統副總指揮張玉花:從探月出發,向更遠的外太空探索
    11月30日嫦娥五號探測器組合體順利分離下一步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將擇機實施月面軟著陸進行自動採樣等後續工作新華社記者專訪嫦娥五號探測器系統副總指揮張玉花來聽聽她的權威解讀  記者:剛才也說到了這次的發射,之前像嫦娥三號,是跟玉兔一起上天,嫦娥四號是和玉兔二號一起發射,這次我們嫦娥五號會不會帶玉兔三號或者是其他名字的月球車一起發射呢?  張玉花:沒有。三號和四號的任務都是著陸與巡視勘測,它相當於有一個著陸器叫嫦娥三號,嫦娥四號,有一個巡視器叫玉兔。我們這次嫦娥五號,我們使命改變了,我們使命是採樣兩公斤返回,沒有巡視任務。
  • 嫦娥五號副總指揮張玉花:中國探月腳步不會停下
    嫦娥五號副總指揮張玉花,人稱「花總」,是很多航天人心中的偶像。包括她在內,在嫦五任務團隊中有一群嚴謹細緻的航天金花默默堅守,確保嫦娥五號探月之旅順利完成。自2011年軌道器立項起,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八院探月工程負責人張玉花就帶領團隊「白手起家」,展開了攻堅研製之旅。嫦娥五號軌道器是張玉花探月之路上經歷時間最長、研製最為艱苦的一個太空飛行器。
  • 嫦娥五號探測器副總指揮是湖州人
    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當晚,記者電話連線了嫦娥五號探測器副總指揮、湖州人張玉花。她告訴記者,前天她和同事通宵工作,見證了嫦娥五號探測器的成功發射。
  • 嫦娥五號副總指揮張玉花:「嫦五」任務如同拍攝太空大片
    張玉花2020年底,嫦娥五號探月歸來,我國首次月球「挖土」任務圓滿收官,舉世矚目。而嫦娥五號的副總指揮張玉花,更是很多航天人心中的偶像。張玉花在載人航天領域幹了18年,後來接到調令,她二話沒說就參與到探月工程中來,從嫦娥三號、嫦娥四號再到嫦娥五號她都全程參與,見證了我國探月工程的光輝足跡。剛剛過去的2020年,不論是對於張玉花還是中國航天事業都是極為不平凡的一年。
  • 嫦娥五號探測器實施動力下降並成功著陸 將在預選區域開展月面採樣...
    新華社北京12月1日電(記者胡喆)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  12月1日22時57分,嫦娥五號探測器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從距離月面15公裡處開始實施動力下降,7500牛變推力發動機開機,逐步將探測器相對月球縱向速度從約1.7公裡/秒降為零。  期間,探測器進行快速姿態調整,逐漸接近月表;此後進行障礙自動檢測,選定著陸點後,開始避障下降和緩速垂直下降,平穩著陸在位於月球正面風暴洋的呂姆克山脈以北地區。
  • 月壤肯定會對公眾展出…… 嫦五探測器副總指揮張玉花科普時透露了這些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郭穎/文、圖被嫦娥五號嫦娥五號「落地」時,直播中同框「路過」的小動物又是什麼?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探月工程負責人、嫦娥五號探測器副總指揮張玉花研究員昨天晚上在參加上海科普大講壇特別加場《揭秘嫦娥五號背後的故事》時一一進行了解答。與此同時,上海航天還攜手泡泡瑪特發布了珍藏款盲盒「月巖」,讓航天科普更接地氣。
  • 嫦娥三號最新消息:登月計劃取消不實 嫦娥五號2018年發射
    嫦娥三號最新消息:昨天,有媒體報導稱,我國探月工程有重大調整,嫦娥五號將停止研發。對此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研究員、嫦娥三號探測器系統副總指揮張玉花說:作為嫦娥五號任務探測器系統副總指揮,我負責任地說,嫦娥五號正加緊研製,2020年前進行首次月球樣品自動取樣返回探測。
  • 再憶「玉兔號」月球車 探月「嫦娥」張玉花這樣說
    張玉花在上海科普大講壇上中新網上海12月20日電 「啊......我壞掉了。」月球車玉兔2014年初在社交平臺微博上發布的這條信息曾讓人揪心不已。本周末在上海科技館舉辦的上海科普大講壇上,探月「嫦娥」張玉花回憶起這一刻仍難掩遺憾,「有一次有人問我,如果想像一下你能到月球上去,你想幹嘛?我說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看看我的『玉兔一號』(玉兔號月球車),我想看看還能不能修好它。」張玉花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探月工程負責人、嫦娥五號探測器副總指揮,是航天人眼裡的現實版探月「嫦娥」。
  • 嫦娥五號進入發射場準備階段 有望實現四個「首次」
    「『胖五』就像我們的家人一樣」有這樣一群航天人,為了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目標中「回」的關鍵一步,正在為實現嫦娥五號任務的「探月夢想」奔跑向前。這個假期,他們當中的許多人都沒能和家人團聚,一直堅守在工作崗位。作為火箭系統的「01指揮」,來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總體部的黃兵是對火箭最熟悉和了解的人之一。
  • 嫦娥五號計劃年底發射 已經進入發射場準備階段
    有這樣一群航天人,為了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目標中「回」的關鍵一步,正在為實現嫦娥五號任務的「探月夢想」奔跑向前。這個假期,他們當中的許多人都沒能和家人團聚,一直堅守在工作崗位。作為火箭系統的「01指揮」,來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總體部的黃兵是對火箭最熟悉和了解的人之一。不管是整流罩轉運還是火箭廠房測試,他總要在現場陪著這位「胖五兄弟」一起,走完每一步。
  • 嫦娥五號計劃年底發射 有望實現四個「首次」
    有這樣一群航天人,為了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目標中「回」的關鍵一步,正在為實現嫦娥五號任務的「探月夢想」奔跑向前。這個假期,他們當中的許多人都沒能和家人團聚,一直堅守在工作崗位。作為火箭系統的「01指揮」,來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總體部的黃兵是對火箭最熟悉和了解的人之一。不管是整流罩轉運還是火箭廠房測試,他總要在現場陪著這位「胖五兄弟」一起,走完每一步。
  • 嫦娥五號創5個首次 嫦娥五號任務紀實全紀錄
    嫦娥五號探測器重達8.2噸,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四部分組成,任務實施由工程總體和探測器、運載火箭、發射場、測控與回收、地面應用等五大系統共同完成,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中「回」的主任務,是中國科技創新能力和決心的集中體現。  回顧嫦娥五號這舉世矚目的23天,人們一面為它驚險的太空之旅捏一把汗,一面為它不斷傳回的一條條捷報而欣喜和感動。
  • 他們為了「探月夢」奔跑向前
    「『胖五』就像我們的家人一樣」有這樣一群航天人,為了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目標中「回」的關鍵一步,正在為實現嫦娥五號任務的「探月夢想」奔跑向前。這個假期,他們當中的許多人都沒能和家人團聚,一直堅守在工作崗位。作為火箭系統的「01指揮」,來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總體部的黃兵是對火箭最熟悉和了解的人之一。
  • 中國取消載人登月計劃系假消息 嫦娥五號2018發射
    原標題:官方否認中國取消載人登月計劃 嫦娥五號計劃2018年發射 官方否認中國取消載人登月計劃 嫦娥五號計劃2018年發射   2013年12月7日訊,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就在嫦娥三號任務順利開展、並正為大家勾勒美好的探月前景之時,有媒體報導說,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的內部人士透露,我國對探月工程,乃至整個航天規劃有重大調整,預計的「嫦娥五號」將停止研發。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系統副總指揮是湖州人
    7月27日,飛向火星的第四天,「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距離地球120萬公裡的飛行途中按下了快門,向地球發回了第一張珍貴的地月合影。她叫張玉花,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系統副總指揮。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系統副總指揮張玉花告訴記者:「 為了拍攝這張照片,我們得事先計算好要調整多少角度,才能把地球和月球都拍攝進去。
  • 官方否認嫦娥5號停止研發 照原計劃2018年發射
    》報導,就在嫦娥三號任務順利開展、並正為大家勾勒美好的探月前景之時,有媒體報導說,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的內部人士透露,我國對探月工程,乃至整個航天規劃有重大調整,預計的「嫦娥五號」將停止研發。對於探月計劃將告一段落的說法,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研究員、嫦娥三號探測器系統副總指揮、副總設計師張玉花堅決否認:張玉花:肯定沒有這麼回事。我從昨天就對這條造謠消息或者假消息所困擾,我也證實了我們沒有官方對外發布這個消息。2004年,國務院批准我國探月工程立項。明確工程規劃為「繞、落、回」三期。嫦娥一號和嫦娥二號已經完成一期的繞月探測任務。
  • 「探月女神」張玉花:如果可以登月,我想去看看玉兔號還能不能修好
    張玉花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去看看她的玉兔號,還能不能修好。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在今天舉行的上海科普大講壇《揭秘嫦娥五號背後的故事》現場,剛剛從北京返回上海的「花總」,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嫦娥五號探測器系統副總指揮張玉花為觀眾帶來了一場新鮮的科普講座,揭秘嫦娥五號背後的技術亮點和科研攻關故事、嫦娥五號交會對接的技術細節、還透露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的最新進展,以及多年來她在載人航天和探月工程領域面臨的挑戰、堅持與探索。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探月將創多項世界首次 關鍵技術具世界先進...
    11月24日,搭載著「嫦娥五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火箭發射成功,中國「探月工程」第三步拉開序幕。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李琳、魏宇晨):11月24日,搭載著「嫦娥五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火箭發射成功,中國「探月工程」第三步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