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探月將創多項世界首次 關鍵技術具世界先進...

2020-11-27 騰訊網

11月24日,搭載著「嫦娥五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火箭發射成功,中國「探月工程」第三步拉開序幕。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李琳、魏宇晨):11月24日,搭載著「嫦娥五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火箭發射成功,中國「探月工程」第三步拉開序幕。本次任務是「探月工程」的第六次任務,也是中國航天迄今為止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將實現中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等科學研究。

11月24日4時30分,隨著巨大的轟鳴聲,「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場騰空而起。經過2200秒的飛行,順利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後續,「嫦娥五號」還將經過11個階段、20餘天的在軌飛行過程,採集約2kg的月球樣品並返回地球。

和前幾次探月任務相比,本次任務最重要的目標就是「採樣返回」。這也是中國「探月工程」規劃的「繞、落、回」中的第三步。探月工程三期副總設計師裴照宇介紹:「工程的目標是三個方面:一是突破跟採樣返回相關的新的一些關鍵技術。二是實現地外天體的自動採樣返回。三是進一步完善探月工程體系,為載人登月和深空探測奠定一定的人才、技術和物質基礎。」

過去,國際上也有一些國家實施過月球採樣返回。但中國此次採用無人交會對接的方式進行月球樣本採集並返回,在世界上還尚屬首次。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嫦娥五號」探測器系統副總設計師彭兢介紹:「過去的任務要麼是載人登月,通過太空人攜帶不同的工具去採樣,然後通過太空人的返回將樣品帶回來。或者像蘇聯用一個單一的採樣裝置去採樣,而且每次採樣量大概只有100克到200克量級。而我們這次瞄準的是要採到公斤級的樣品。所以不管是採樣的方式、採樣的量,還有採用交會對接的方式等,在國際上目前還沒有人實現。」

24日4時30分,隨著巨大的轟鳴聲,「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場騰空而起。

為了確保相關工程任務目標的實現,中國研製的「嫦娥五號」探測器成為迄今為止最為複雜的太空飛行器系統,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四個部分組成。在整個任務中,這四個部分將相互協作,助力「嫦娥五號」完成首次月面自動採樣與封裝、首次月面起飛上升、首次月球軌道交會對接、首次帶月壤高速再入返回地球等一系列任務難點。「嫦娥五號」探測器副總指揮、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科技委常委張玉花說:「『嫦娥五號』是探月工程『繞、落、回』中『回』的這一步,這一步應該說相比前面幾步跨度是很大的。自動月面採樣返回,在月球表面要起飛,在月球軌道要交會對接、樣品轉移,世界上我們這是第一次。然後從地月返回的話,採用跳躍式的返回,也是第一次。所以,『嫦娥五號』我們要面臨的挑戰和難點比較多。」

作為此次任務的核心關鍵之一,月球表面自動採樣備受關注。在這個階段,「嫦娥五號」首先將在月球選定區域--月球正面的風暴洋西北部著陸,並採用「鑽取」和「表取」兩種方式對月球進行採樣。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嫦娥五號」探測器系統副總設計師彭兢說:「中國的科學家們提出來要構成月球歷史完整的畫卷,需要有不同年代的樣品。所以通過分析,他們認為現在選定的風暴洋西北部這個地區帶回來的樣品,由於比較年輕,跟之前的樣品放在一起,能夠整體上對月球形成和演化的過程有更好的了解。我們有兩種方式能夠獲得更多不同種類的樣品,更多數量的樣品。另外,表取和鑽取這兩種方式也可以互為備份。」

此前,人類的無人月球採樣任務,採用的都是月面起飛直接返回地球的方案。而「嫦娥五號」則是採用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月球軌道交會對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嫦娥五號」探測器副總設計師查學雷表示:「我們在近地軌道上,也就是原來的載人飛船上,以及天宮空間站上,都是用的撞擊式的對接機構。但是月球軌道上有它的特點,所以我們用了全新的、實際上是輕型化的一種叫『抓捕式』的對接機構,它的主要特點就是相對很輕,這樣的話能夠保證我們月球探測器減重的需求。另外一個特點,因為我們在月球軌道上進行對接,距離地球很遠,這對控制處置來說,要比在地球軌道上更難。另外,我們的時效性要求比較高,交會對接我們大概不到10分鐘,捕獲也就1分鐘。」

據介紹,此次發射任務是中國新一代大推力低溫液體運載火箭--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的第六次發射,也是2020年第三次執行發射任務。此前,長徵五號B遙一火箭成功首飛;長徵五號遙四火箭成功發射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探月將創多項世界首次 關鍵技術具世界先進水平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李琳、魏宇晨):11月24日,搭載著「嫦娥五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火箭發射成功,中國「探月工程」第三步拉開序幕。經過2200秒的飛行,順利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後續,「嫦娥五號」還將經過11個階段、20餘天的在軌飛行過程,採集約2kg的月球樣品並返回地球。和前幾次探月任務相比,本次任務最重要的目標就是「採樣返回」。這也是中國「探月工程」規劃的「繞、落、回」中的第三步。探月工程三期副總設計師裴照宇介紹:「工程的目標是三個方面:一是突破跟採樣返回相關的新的一些關鍵技術。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將實現中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
    原標題:「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探月將創多項世界首次 關鍵技術具世界先進水平嫦娥五號發射成功11月24日,搭載著「嫦娥五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火箭發射成功,中國「探月工程」第三步拉開序幕。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將實現三大工程目標
    去月球「挖土」,是很多人對嫦娥五號任務的通俗解讀。事實上,嫦娥五號任務將重點實現三大工程目標,一是要突破一系列關鍵技術,提升我國航天技術水平;二是要實現首次地外天體自動採樣返回,推進我國科學技術重大跨越;三是要完善探月工程體系,為載人登月和深空探測奠定一定的人才、技術和物質基礎。此外還將開展一系列科學探測,如著陸區的現場調查和分析,月球樣品的分析與研究等。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將實現三大工程目標
    從探月工程穩步推進到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我國深空探測深度和廣度不斷拓展,帶動我國航天技術進步,促進科學認知重大創新。本版今起推出「科技自立自強·逐夢深空」欄目,關注在走出地球、邁向深空的過程中,我國航天科技的最新進展,探尋更多創新密碼。
  • 時間基本定了,現離嫦娥五號發射預計只有3個月,將創4個首次
    現在,我國又有一條讓人激動的航天好消息傳出,在福建福州舉行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於登雲9月19日表示: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預計在2020年底前發射,軟著陸月面後,將採集期盼已久的月球樣返回地球,所以,嫦娥五號發射時間基本定了
  • 嫦娥五號奔月,發射圓滿成功!將從月球帶回「禮物」
    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使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送入地月轉移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此次嫦娥五號出徵探月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戰略中「回」的關鍵之戰,將實現我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任務。
  •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搭載嫦娥五號成功發射,開啟中國探月新篇章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搭載著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的順利發射,十全十美,意味著中國航天事業從此將開啟新的篇章。圖源:央視新聞這也是中國探月工程三部曲中的「回」第三步:「回」嫦娥五號將從月球表面進行採集2千克的月壤樣品並帶回地球。根據報導,此次嫦娥五號到訪的月球表面,是世界上其他國家都尚未涉足的月球「風暴洋」北部呂姆克山脈附近。
  • 我國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
    新華社海南文昌11月24日電(記者胡喆、陳凱姿)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發射時間基本定了,現離嫦娥五號升空預計只有3個月,將創4個首次
    現在,我國又有一條讓人激動的航天好消息傳出,在福建福州舉行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於登雲9月19日表示: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預計在2020年底前發射,軟著陸月面後,將採集期盼已久的月球樣返回地球,所以,嫦娥五號發射時間基本定了,也就是說,從現在開始,離嫦娥五號發射只有3
  • 2020年年底令世界矚目的航天大戲—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
    2020年年底令世界矚目的航天大戲——長徵5號搭載嫦娥五號發射成功了。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在嫦娥五號任務中,中科院繼續牽頭論證提出科學目標與有效載荷配置方案,承擔了地面應用系統、有效載荷分系統、甚長基線幹涉測量(VLBI)測軌分系統和多項工程關鍵產品的研製任務,後續還將組織開展科學數據應用研究。  嫦娥五號任務於2011年獲國家立項批覆,主要科學目標和科學探測任務包括著陸區的現場調查和分析、月球樣品的分析研究。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探月國家隊書寫《月背徵途》揭秘我國探月工程全...
    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中國探月踏上新徵程。
  • 嫦娥五號飛天 開啟探月之旅
    昨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並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楚天都市報記者王永勝攝昨日凌晨4時30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 楚天都市報記者王永勝攝●有望創五個「中國首次」地外天體的採樣與封裝地外天體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一文讀懂與以往探月任務有何不同
    據央視新聞報導,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後,先後實施了助推器分離、整流罩分離、一二級分離以及器箭分離等四次分離。
  • 「嫦娥五號T1」本周發射:首次探月再返回
    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今天公開宣布,我國探月工程將首次實施再入返回飛行試驗,飛行試驗器計劃於10月24日至26日擇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2013年12月,嫦娥三號任務圓滿成功後,我國探月工程已全面進入「繞、落、回」三步走發展規劃的第三期,計劃於2017年前後執行嫦娥五號任務,實現無人自動採樣返回。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時隔 44 年將再創人類月球取樣壯舉
    2020年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 長徵五號 遙五運載火箭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發射升空,中國探月工程收官之旅開啟,時隔 44 年將再創人類月球取樣壯舉
  • 嫦娥五號創5個首次 嫦娥五號任務紀實全紀錄
    作為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嫦娥五號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將為深化人類對月球成因和太陽系演化歷史的科學認知作出貢獻。探月第三步,中國航天一大步  「5、4、3、2、1,點火!」  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
  • 人民日報: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將實現三大工程目標望「嫦五...
    從探月工程穩步推進到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我國深空探測深度和廣度不斷拓展,帶動我國航天技術進步,促進科學認知重大創新。11月24日凌晨,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升空,踏上徵程。這是探月工程的第六次任務,也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為止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我國航天技術距離世界最先進國家還有多遠?
    「嫦娥五號」成功發射,奔向月球,距離我國成為世界第三個可以從月球上取樣回來的國家只剩下22天時間!「阿波羅計劃」是人類史上最大的,也是技術含量最高的航天活動之一,而我們的「嫦娥五號」任務,可以看作為縮小版的「阿波羅計劃」,其難度可見一斑!
  • 嫦娥五號登月挖土,標誌新探月時代到來
    嫦娥五號任務不僅是中國迄今最為複雜的航天任務,也是中國最具代表性、最具影響力的國家級重大科研實踐活動,極具挑戰性、創新性和帶動性,其成功實施將成為中國航天科學技術水平歷史性跨越的重要標誌。「月球是我們地球的唯一天然衛星,更是我們地球的戰略制高點。」
  • 嫦娥五號探月之旅 首次月球採樣任務 面臨多項技術挑戰
    央視網消息:本次嫦娥五號任務有望實現四個首次,其中之一就是首次實施在月球表面的自動採樣。儘管從嫦娥一號到嫦娥四號,已經積累了大量月球探測的技術基礎,但這其中仍將面臨多項技術風險和挑戰。完成採樣之後,探測器要將樣品帶回地球。在這個過程中,面臨的第一個難題就是月面起飛,這就相當於在月球表面發射一個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