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探月將創多項世界首次 關鍵技術具世界先進水平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11月24日,搭載著「嫦娥五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火箭發射成功,中國「探月工程」第三步拉開序幕。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李琳、魏宇晨)11月24日,搭載著「嫦娥五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火箭發射成功,中國「探月工程」第三步拉開序幕。
本次任務是「探月工程」的第六次任務,也是中國航天迄今為止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將實現中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等科學研究。
11月24日4時30分,隨著巨大的轟鳴聲,「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場騰空而起。
經過2200秒的飛行,順利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
後續,「嫦娥五號」還將經過11個階段、20餘天的在軌飛行過程,採集約2kg的月球樣品並返回地球。
和前幾次探月任務相比,本次任務最重要的目標就是「採樣返回」。這也是中國「探月工程」規劃的「繞、落、回」中的第三步。
探月工程三期副總設計師裴照宇介紹:「工程的目標是三個方面:一是突破跟採樣返回相關的新的一些關鍵技術。二是實現地外天體的自動採樣返回。三是進一步完善探月工程體系,為載人登月和深空探測奠定一定的人才、技術和物質基礎。」
過去,國際上也有一些國家實施過月球採樣返回,但中國此次採用無人交會對接的方式進行月球樣本採集並返回,在世界上還尚屬首次。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嫦娥五號」探測器系統副總設計師彭兢介紹:「過去的任務要麼是載人登月,通過太空人攜帶不同的工具去採樣,然後通過太空人的返回將樣品帶回來。或者像蘇聯用一個單一的採樣裝置去採樣,而且每次採樣量大概只有100克到200克量級。而我們這次瞄準的是要採到公斤級的樣品。所以不管是採樣的方式、採樣的量,還有採用交會對接的方式等,在國際上目前還沒有人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