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發射成功,我國航天技術距離世界最先進國家還有多遠?

2020-12-03 失落代號

「嫦娥五號」成功發射,奔向月球,距離我國成為世界第三個可以從月球上取樣回來的國家只剩下22天時間!

嫦娥五號大紅屏

其實嚴格來說,第二個從月球取樣回來的國家是前蘇聯而不是俄羅斯,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並沒有再進行過月球取樣的活動,因此說我國是當今世界第二個從月球上取樣回來的國家也並無不妥。

阿波羅月球車的痕跡

月球採樣有多難?

月球距離地球平均距離大約38萬公裡,光一個來回都要2.5秒時間,可見路途有多遙遠。迄今為止,全世界有七個國家和地區進行過月球探測,分別是前蘇聯/俄羅斯、美國、歐洲宇航局、日本、印度、以色列及中國。但是目前為止能夠實現軟著陸的,則只有俄羅斯、美國及中國,以色列和印度的軟著陸嘗試均遭到失敗。

月球上的探測器

「嫦娥五號」月球採樣,主要難度有如下幾個方面:

1)月球採樣,雖然在地球上模擬了很多次,但是在真實月球環境下採集系統到底工作狀況如何還不得而知;

2)從月球起飛,這是我國未進行驗證過的,上升器的散熱、導流以及上升過程中的控制,都將面臨挑戰;

3)上升器到達月球軌道後,和軌道艙的交會對接,這也是我國首次在38萬公裡外進行的無人太空飛行器對接;

再入大氣

4)返回地球,以前太空飛行器再入大氣是第一宇宙速度7.9公裡/秒,而現在是第二宇宙速度的11.2公裡/秒,對於返回艙的氣動外形、防熱材料以及控制都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阿波羅計劃」是人類史上最大的,也是技術含量最高的航天活動之一,而我們的「嫦娥五號」任務,可以看作為縮小版的「阿波羅計劃」,其難度可見一斑!

嫦娥五號採樣系統機械臂

「嫦娥五號」的一些信息

「嫦娥」已經離開地球,在飛回「娘家」(月球)的途中,那麼我們看看「嫦娥五號」的一些情況:

探測器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四大部分組成,發射重量達到8.2噸,超過前蘇聯首個月球探測器「月球16號」的5.6噸;

嫦娥五號

「嫦娥五號」回娘家沒帶「玉兔」(月球車),在月球上目的只有一個,帶回點「土特產」(月球土壤)。標本將鑽到地下2米深處採集,目標不少於1kg,預計2kg以上。樣品帶回地球後將分兩份,一份保存在湖南,一份保存在北京。降落在月球正面風暴洋西北部地區的呂姆克山附近。整個任務周期約23天。

嫦娥四號

從「嫦娥五號」看我國航天實力

「嫦娥五號」的成功,將大大提高我國的在航天領域的影響力,標誌著我國具有獨立實施大型航天工程的能力,航天實力已經進入世界第一梯隊。

不過興奮之餘,我們也要冷靜地看到我國與世界最先進的航天強國還有著不少差距。作為世界航天領域頭號玩家的美國,50年前就已經實現載人登月,也是世界唯一實現軟著陸火星、第二個實現小行星採樣的國家。在軌太空飛行器數量美國佔據世界在軌太空飛行器總數約6成,基本壟斷太陽系內行星的探測成果。此外,還擁有世界最大運力火箭,世界最龐大的深空探測網等,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上,都拋開第二名甚遠。

月球16號和嫦娥五號著陸器

不僅是美國,就是蘇聯,在航天上也有著非常深厚的技術積累,只是受制於經濟的影響,沒有進行太多大型的航天工程。日本、歐洲在航天領域也有不俗的表現,特別是某些尖端領域,甚至做到了極致,領先世界,比如氫氧發動機、火箭技術、小行星探測等。

嫦娥五號任務發射

雖然不能盲目自大,坐井觀天。但是「嫦娥五號」的成功發射,值得我們每個中國人驕傲,是我國強大綜合國力的體現,是我國先進航天技術的證明,更是對我國數十萬航天人不懈努力的最好回饋!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成功發射,我國航天技術水平可以進入世界第一梯隊了嗎?
    「嫦娥五號」成功發射,飛向月球,距離我國成為世界第三個可以從月球上取樣回來的國家只剩下22天時間!「阿波羅計劃」是人類史上最大的,也是技術含量最高的航天活動之一,而我們的「嫦娥五號」任務,可以看作為縮小版的「阿波羅計劃」,其難度可見一斑,也是我國實施最複雜的航天工程!
  • 校場:嫦娥五號發射成功後,我國離載人登月還有多遠
    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我國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成功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目前,探測器已經被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運送至預定軌道。嫦娥5號的整個任務時間約為23天,共計11個階段。如果這次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將意味著我國成為了繼美蘇之後第三個在月球上帶回土壤樣本的國家。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探月將創多項世界首次 關鍵技術具世界先進...
    11月24日,搭載著「嫦娥五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火箭發射成功,中國「探月工程」第三步拉開序幕。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李琳、魏宇晨):11月24日,搭載著「嫦娥五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火箭發射成功,中國「探月工程」第三步拉開序幕。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探月將創多項世界首次 關鍵技術具世界先進水平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李琳、魏宇晨):11月24日,搭載著「嫦娥五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火箭發射成功,中國「探月工程」第三步拉開序幕。三是進一步完善探月工程體系,為載人登月和深空探測奠定一定的人才、技術和物質基礎。」過去,國際上也有一些國家實施過月球採樣返回。但中國此次採用無人交會對接的方式進行月球樣本採集並返回,在世界上還尚屬首次。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嫦娥五號」探測器系統副總設計師彭兢介紹:「過去的任務要麼是載人登月,通過太空人攜帶不同的工具去採樣,然後通過太空人的返回將樣品帶回來。
  • 「重點關注」「嫦娥五號」成功登月,距離中國人登月還有多遠?
    ,我國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搭載的是我國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並取得圓滿成功!而歷經「一代」、「二代」、「三代」、「四代」,目前為止,我國發射的所有月球探測器還都屬於「探」這一步。
  • 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A股距離3458還有多久?
    閒聊大盤今天發生了兩件大事,其中一件便是我們的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據介紹,這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的第二次應用性發射,將運送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實施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
  • 嫦娥五號發射倒計時!我國迄今最難航天任務:為載人登月預演
    在11月17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在本月下旬擇機選擇發射。而且垂直轉運表明長徵五號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已經完成了前期總裝、測試等一系列工作,即將進入點火發射階段。  據央視新聞報導稱,嫦娥五號發射在即,並將在今天(23日)下午18時進行《陪你追嫦娥》的直播。
  •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搭載嫦娥五號成功發射,開啟中國探月新篇章
    根據央視新聞報導,2020年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中國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搭載著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圖源:央視新聞激動人心的時刻來臨!這是中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也是首次地外天體採樣任務,同樣也是迄今為止我國執行的最為複雜的航天任務。
  • 我國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
    新華社海南文昌11月24日電(記者胡喆、陳凱姿)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2020年年底令世界矚目的航天大戲—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
    2020年年底令世界矚目的航天大戲——長徵5號搭載嫦娥五號發射成功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嫦娥五號,是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製的中國首個實施無人月面取樣返回的月球探測器,全重8.2噸,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四個部分組成。計劃由中國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從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進行發射,將在探月工程三期中完成月面取樣返回任務,是該工程中最關鍵的探測器,也是中國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戰。
  • 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PConline 聚超值】 我國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今日凌晨4時30分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由此,我國開啟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嫦娥五號蓄勢待發,我國最複雜的航天任務即將登場
    還有一個多月,2020年就要結束了。不過,勤勞的中國航天人和科學家們仍在奮戰。11月下旬,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的101發射工位將再次迎來一位體重800多噸的客人——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而此次,她也將前往從未去過的目標——月球。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將實現三大工程目標
    從探月工程穩步推進到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我國深空探測深度和廣度不斷拓展,帶動我國航天技術進步,促進科學認知重大創新。  本版今起推出「科技自立自強·逐夢深空」欄目,關注在走出地球、邁向深空的過程中,我國航天科技的最新進展,探尋更多創新密碼。
  • 長徵五號火箭成功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升空 隨後,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成功將重達8.2噸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一舉送入近地點約20014噸級,運載能力位居世界現役火箭前列,足以將目前人類研製的最重無人探測器之一——嫦娥五號直接送入預定地月轉移軌道。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將實現三大工程目標
    從探月工程穩步推進到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我國深空探測深度和廣度不斷拓展,帶動我國航天技術進步,促進科學認知重大創新。本版今起推出「科技自立自強·逐夢深空」欄目,關注在走出地球、邁向深空的過程中,我國航天科技的最新進展,探尋更多創新密碼。
  • 嫦娥攬月|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中國離載人登月還有多遠?
    17日,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返回器攜帶月壤樣品成果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嫦娥五號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此次嫦娥五號探測任務實現了多個首次,其中多個首次還為載人登月技術發展積累了相關工程經驗和技術基礎,比如首次上升器月面起飛、上升器與軌返組合體月球軌道首次對接。
  • 航天四院產品全力護航長徵五號成功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
    央廣網西安11月24日消息(記者劉濤 通訊員榮元昭)11月24日4時30分,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從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起飛,將重達8.2噸的嫦娥五號探測器精準送入地月轉移軌道。我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任務大幕開啟,歷時16年的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迎來收官之戰。
  • 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圓滿成功
    人民網文昌11月24日電  (記者馮華、餘建斌、喻思南、林淵、溫騰)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