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否認嫦娥5號停止研發 照原計劃2018年發射

2020-11-30 騰訊網

資料圖:可地月往返的嫦娥五號探測器模型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就在嫦娥三號任務順利開展、並正為大家勾勒美好的探月前景之時,有媒體報導說,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的內部人士透露,我國對探月工程,乃至整個航天規劃有重大調整,預計的「嫦娥五號」將停止研發。

對於探月計劃將告一段落的說法,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研究員、嫦娥三號探測器系統副總指揮、副總設計師張玉花堅決否認:

張玉花:肯定沒有這麼回事。我從昨天就對這條造謠消息或者假消息所困擾,我也證實了我們沒有官方對外發布這個消息。

2004年,國務院批准我國探月工程立項。明確工程規劃為「繞、落、回」三期。嫦娥一號和嫦娥二號已經完成一期的繞月探測任務。目前正在前往月球的「嫦娥三號」將執行第二步的「落月」任務。按照規劃,我國將在2020年前進行首次月球樣品的自動取樣和返回探測,完成第三步「回」的任務。

據了解,嫦娥一號、三號、五號這幾個奇數命名的探測器是正星,偶數則為正星的備份。因此,張玉花表示,嫦娥四號將作為嫦娥三號的備份在進行研製、生產,不可能取代嫦娥五號「回」的任務:

張玉花:嫦娥四號到目前為止,設計狀態和三號還是一致的,還是月球軟著陸和巡視的功能。回的話還有很多月面起飛、返回的新技術,四號再怎麼改也不可能實現回的功能。

嫦娥三號發射前夕,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曾透露,嫦娥五號研製進展順利。作為嫦娥五號的副總指揮,張玉花同樣表示,嫦娥五號正在加緊研製,按照計劃於2018年左右發射:

張玉花:我可以負責任地說我們的嫦娥五號是在加緊研製,因為我同時也是嫦娥五號探測器的副總指揮,也是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的技術負責人,我們的隊伍我也全部問過了,也沒有說過這句話。

對於取消載人登月的說法,目前在公布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只涉及到利用機器進行月球樣品的自動取樣和返回探測。這意味著,載人登月還沒有官方明確的規劃。不過,任務探測器系統副總指揮歐陽自遠在接受中國之聲採訪時,用三個時間表,推測我國載人登月的可行性:

歐陽自遠:美國宇航局前局長曾說,假如中國人願意,他們可以在2020年載人登月。第二是葉培建說的,中國人最好載人登月的時間是在2025年。第三是中科院的一個規劃,說可能在2030年。這三個數據是有根據的,大概大家就可以猜出來是在這一段。(央廣網北京12月6日消息/記者張棉棉)

相關焦點

  • 中國取消載人登月計劃系假消息 嫦娥五號2018發射
    原標題:官方否認中國取消載人登月計劃 嫦娥五號計劃2018年發射 官方否認中國取消載人登月計劃 嫦娥五號計劃2018年發射   2013年12月7日訊,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就在嫦娥三號任務順利開展、並正為大家勾勒美好的探月前景之時,有媒體報導說,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的內部人士透露,我國對探月工程,乃至整個航天規劃有重大調整,預計的「嫦娥五號」將停止研發。
  • 嫦娥三號最新消息:登月計劃取消不實 嫦娥五號2018年發射
    嫦娥三號最新消息:昨天,有媒體報導稱,我國探月工程有重大調整,嫦娥五號將停止研發。對此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研究員、嫦娥三號探測器系統副總指揮張玉花說:作為嫦娥五號任務探測器系統副總指揮,我負責任地說,嫦娥五號正加緊研製,2020年前進行首次月球樣品自動取樣返回探測。
  • 中國載人登月計劃或已取消 嫦娥5號停止研發
    目前的探月計劃,將是——「嫦娥三號」達到落月;由於「嫦娥四號」已經投產,也將如期發射,未來將完成模擬載人登月,進行採樣,然後返回地球;預計的「嫦娥五號」將停止研發。探月計劃將告一段落。中國取消載人登月計劃就中國的航天總體規劃而言,在探月工程上,分為三步走,也就是完成「繞落回」三期計劃,在2020年前依次完成繞月探測、落月探測和無人採樣返回。
  • 嫦娥四號中繼星命名「鵲橋」 計劃5月發
    中國官方24日在哈爾濱舉行的2018年「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開幕式上宣布,為嫦娥四號探測器提供地月通信支持的中繼星正式命名為「鵲橋」,搭載中繼星發射的兩顆小衛星被命名為「龍江一號」和「龍江二號」。
  • 消息稱中國將取消載人登月計劃 停止研發嫦娥五號
    「嫦娥三號」探測器於12月2日1時30分,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此次,「嫦娥三號」將攜「玉兔號」月球車首次實現中國的月球軟著陸和月面巡視勘察,並開展為期3個月的月表形貌與地質構造調查等科學探測。目前的探月計劃,將是——「嫦娥三號」達到落月;由於「嫦娥四號」已經投產,也將如期發射,未來將完成模擬載人登月,進行採樣,然後返回地球;預計的「嫦娥五號」將停止研發。探月計劃將告一段落。
  • 【2018年】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2018年12月8日 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2018年12月8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開啟了月球探測的新旅程。航天科技抓總研製的嫦娥四號探測器由著陸器與巡視器組成,巡視器命名為「玉兔二號」。
  • 嫦娥5號的成功是劃時代的,印度卻發言自己有月船3號,只是因新冠疫情不得不推遲發射計劃
    嫦娥5號登月成功自然是一件值得中國舉國歡慶的好消息,在國際社會上其實也很有意義。12月3號時,印度的《歐亞時報》也針對這件事表明了自己的看法。該報導稱,印度政府的相關官員在2020年9月證實探測器因疫情延遲到明年發射。可是中國嫦娥5號今年的成功實現軟著陸還是具備劃時代意義的,畢竟它帶回了珍貴的月球樣本,但印度網友也在此時將自己的目光放到了印度本國的太空計劃上。
  • 距離「嫦娥1號」發射已整整13年了,今年底「嫦娥5號」將發射
    2007年的今天,也就是10月24日18時05分,「長徵三號」甲型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三號塔架將我國第一枚月球探測器「嫦娥1號」發射升空。「嫦娥5號」任務很多人都知道「嫦娥5號」探測是在今年年底發射,其實「嫦娥5號」原定於2017年12月發射升空,實現月球取樣並返回地球。但是因為2017年「長徵5號」運載火箭的一次發射失敗直接導致了「嫦娥5號」任務的推遲。
  • 官方否認中國取消載人登月計劃:尚未立項
    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回應公眾關切
  • 嫦娥四號繞月時間為何比嫦娥三號長?官方揭秘來了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供圖)  中國探月工程官方微信7日發布消息稱,嫦娥四號繞月時間之所以比嫦娥三號長,是因為嫦娥四號需要等待月晝充能量、發射窗口限制多以及需要在軌測試求精細。  中國探月工程官方微信表示,2018年12月8日2時23分,嫦娥四號探測器發射升空,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軟著陸在月球背面預選區域。
  • 嫦娥五號即將發射,嫦娥七號提上日程,簡單回顧中國的探月之路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拉開了我國月球探測「嫦娥工程」的序幕。今年年底,嫦娥五號即將發射登月,採集月球樣品後返回地球。此間的十三年,我國先後發射了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嫦娥四號中繼衛星鵲橋及嫦娥四號,完成了獲取清晰、詳細的月球表面影像數據和月球極區表面數據,月面軟著陸,探測器巡視和月背軟著陸等任務。根據我國「繞、落、回」三步的探月工程計劃,嫦娥五號邁向的正是第三步。
  • 「嫦娥四號」發射時間未定 落月計劃可能取消
    200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1991年任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現擔任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科技委主任。他把15顆國內外的應用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為和平利用太空做出了重要貢獻。2010年,「嫦娥二號」成功飛天,它已經在太空中飛翔了4年,目前距離地球8300萬公裡。其實,「嫦娥二號」不寂寞,它的「妹妹」嫦娥三號也在太空中,只是巡視探測器玉兔發生了一點狀況,目前正在「治療」中。
  • 《科學美國人》評價嫦娥5號:一次雄心勃勃的任務
    5號剛剛在11月23日發射,所以它在短短幾周內進行了很多活動。嫦娥5號是機器人探月嫦娥計劃的最新任務,該計劃以中國神話中的月亮女神命名。嫦娥1號和嫦娥2號分別於2007年和2010年發射,嫦娥3號於2013年12月將一個月球車組合降落在月球的近地一側。
  • 嫦娥5號發射意義有多大?一切都是為了這個任務做準備!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2019年,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歷史性著落。但這一次嫦娥五號發射,將會把這一限制進一步推高,因為嫦娥五號要前往從未探測過的月球區域,並且帶回一些月球上的「紀念品」。上一次從月球帶回來樣品,還停留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美蘇登月計劃中。
  • 嫦娥5號驚豔全球!中國獲得月壤後,到底給不給美國?官方有回應
    7月,「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中國開啟了探索火星的歷程。12月17日,攜帶月球土壤樣品的嫦娥5號探測器返回地球,在位於內蒙古的預定著陸點著陸。此次嫦娥5號探月,國際輿論對此高度關注。在嫦娥5號「凱旋」之後,多方紛紛對此表示了祝賀。
  • 技術欠缺外媒稱嫦娥四號上的嫩芽枯萎,官方確認情況並給出解釋
    上世紀60年代,美蘇紛紛展開登月計劃,1969年美國人發射的載人登月器阿波羅11號成功降落在月球表面,太空人阿姆斯特朗成為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在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的那一刻留下了那句經典名言——」這只是我的一小步,但卻是人類的一大步「。   不過就在人們歡欣鼓舞幻想大規模開發月球之時,1972年,美國正式對外宣布終止阿波羅計劃,人類登月也就此停止。
  • 宇通擔綱嫦娥五號發射任務媒體官方用車
    11月24日凌晨,萬眾矚目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發射,承載著人類進一步探尋月球秘密的美好願景,奔向浩渺的太空。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我國在世界航天的舞臺上書寫著月球探測的新篇章,也邁出了中國航天深空探測的新步伐。我國航天事業的成功,離不開航天精神的內核驅動,而這種不懈奮鬥、一往無前的精神,也印刻在製造業的發展歷程中。
  • 嫦娥5號之後,我國載人登月階段開啟
    隨著嫦娥5號的發射,2020文昌國際航空航天論壇在海口舉行,中國國家航天局秘書長許洪亮在論壇上表示,在規劃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的同時,後續國家將繼續執行嫦娥6號、嫦娥7號和嫦娥8號等任務。在以嫦娥5號為標誌的探月工程中,我國的探月工程分為無人探月、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個階段,完成無人探月後,該工程將開始載人登月階段,海南文昌發射基地的啟用,新一代運載火箭、載人飛船的研製,都預示著我國載人登月將不再遙遠。
  • 嫦娥四號探測器發射,成功著陸,中國登月曾受到外星人警告
    嫦娥四號探測器發射,成功著陸,中國登月曾受到外星人警告 文/蠟燭 宇宙之大有著許多我們所沒有探索到的神秘,而人類從未停止過對宇宙的探索,許多的國家都向宇宙發射過探測器,其數量也是不小的。
  • 盤點2019年世界十大航天事件:嫦娥四號首次實現月背軟著陸等
    中國「嫦娥四號」實現人類首次月背軟著陸2019年1月3日,中國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軟著陸,著陸地點位於月球東經177.6度、南緯45.5度附近,並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揭開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