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嫦娥四號」的落月之旅
嫦娥四號於2018年12月8日乘坐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離開地球,經歷了27天太空之旅,並在太空中度過了新年。 嫦娥四號開創了人類探測器在月球背面著陸的歷史。布滿撞擊坑和奧秘的月球背面,迎來首個「地球行者」。此次任務實現了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首次月背與地球的中繼通信。
-
揭秘嫦娥四號、玉兔二號關鍵技術
來源:光明日報星河燦爛,深空浩渺,「嫦娥」一詞凝聚了千百年來中國人對探月的嚮往。1月11日,嫦娥四號著陸器與玉兔二號月球車正常工作,並發回了清晰的互拍圖像,嫦娥四號任務圓滿成功,我國探月工程「五戰五捷」。
-
除了嫦娥四號,探月四期還有嫦娥六號、七號、八號,將承擔哪些使命?
以嫦娥四號任務圓滿成功為標誌,我國探月工程四期和深空探測工程全面拉開序幕。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在今天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透露,嫦娥五號月面採樣返回任務將於今年年底左右實施,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將於2020年前後實施。
-
「嫦娥四號」發射時間未定 落月計劃可能取消
「嫦娥三號」最終的歸宿在哪?專家說,就讓它留在月球上,探測月球的礦產吧。嫦娥四號 今年應該不發射,或取消落月有消息說,長徵五號火箭今年將攜嫦娥四號衛星登陸月球。龍樂豪說,今年嫦娥四號應該不會發射,也許,嫦娥四號登月的計劃會取消。龍樂豪透露,今年,要用長徵三號乙火箭,做一個飛行試驗器實驗。
-
總師介紹嫦娥二號與嫦娥三號現狀 嫦娥四號2018年登月球背面
嫦娥二號與嫦娥一號任務條件對比 。(新華社 發)■嫦娥二號成人造太陽系小行星 2020年回地球附近還記得2010年10月1日發射的嫦娥二號衛星麼?它還在超期服役,還在飛。全國政協委員、嫦娥一號衛星系統總指揮兼總設計師葉培建院士1日告訴記者,嫦娥二號已經成為太陽系的小行星,圍繞太陽做橢圓軌道運行。「嫦娥二號表現優異,大約會在2020年前後回到地球附近。」葉培建說。
-
嫦娥四號登陸月球背面,美國為何如此緊張?
2019年1月3日,經過26天的飛行,嫦娥4號月球探測器在月球背面的預定著陸區中順利著陸,成為人類首顆成功軟著陸月球背面的探測器,並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由於月球本身的阻擋,探測器和地球指揮中心無法直接通訊,所以我國才發射了「鵲橋」中繼星,用以連接嫦娥四號和國內控制臺。
-
嫦娥四號,為何要去月球背面(深閱讀)
12月8日2時23分,嫦娥四號探測器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它的目標是月球背面。後續經歷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之後,嫦娥四號探測器將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開展月球背面就位探測及巡視探測。 探索月球背面有何意義?嫦娥四號將開展哪些科學研究?
-
從嫦娥一號到嫦娥四號的光輝歷程
從嫦娥一號到嫦娥四號的光輝歷程 戚鐵磊 發表於 2020-11-24 10:27:21 2004年,我國探月工程立項實施,確定了「繞、落、回」三步走戰略規劃,由國家航天局牽頭組織實施
-
嫦娥四號為何分兩次發射?嫦娥四號有何用途?
(原標題:解釋嫦娥四號為何分兩次發射?月球背面有什麼神秘之處,嫦娥四號的用途?)
-
「嫦娥四號」為何要落月球背面
與「嫦娥三號」著陸器相比,「嫦娥四號」著陸器增加了3根5米長的低頻射電頻譜儀天線。「嫦娥四號」月球車外觀設計構型。「嫦娥四號」一路奔月宮「嫦娥四號」整個飛行過程包括發射入軌段、地月轉移段、近月制動段、環月飛行段、環月降軌段、動力下降段,最終著陸到月面。
-
航天專家:嫦娥四號與嫦娥三號有五大不同
中新社西昌12月8日電 (記者 孫自法)原本為嫦娥三號任務備份的嫦娥四號8日凌晨成功發射,並將實現人類太空飛行器首次登陸月球背面。抓總研製嫦娥三號、四號月球探測器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航天專家表示,備份的確是嫦娥四號原本的使命,但在嫦娥三號圓滿完成任務後,嫦娥四號被賦予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這一全新任務。
-
「嫦娥四號」登陸月球背面,發現2100萬億噸金屬,哪裡來的?
我國嫦娥四號衛星就完成了這一創舉,並在月球背面發現了2100萬億噸的異物,揭開了月球背面的秘密。背面登陸,重任在肩嫦娥四號是我國嫦娥繞月探月工程計劃中,嫦娥系列人造衛星家族中的第四位成員。嫦娥系列的主要任務以探測月球為主,但嫦娥四號的任務更為特殊。繼嫦娥三號登陸月球表面進行了相應的探索之後,嫦娥四號承擔的任務就不再是簡單地對月球正面的探索,而是要實現首次從月球的背面進行登陸。
-
「嫦娥四號」將於12月8日凌晨在西昌發射升空!
「嫦娥四號」小貼士 嫦娥四號衛星簡稱嫦娥四號,或稱「四號星」,是嫦娥繞月探月工程計劃中嫦娥系列的第四顆人造繞月探月衛星,主要任務是接著嫦娥三號著陸月球表面、繼續更深層次更加全面地科學探測月球地質、資源等方面的信息,完善月球的檔案資料。
-
揭秘嫦娥四號月背軟著陸!地月「飛鴿傳書」是咋回事?如何完成...
當然,如果中繼星「守」在地月拉格朗日L2點不動,由於受月球遮擋,仍然「看不見」地球。所以,設計師為其設計了Z向振幅約1.3萬千米,繞地月拉格朗日L2點的Halo軌道。「鵲橋」在這一軌道上做擬周期運動,既能「看見」地球,又能「看見」月球,可以同時與地球和月球背面進行信息和數據交換,通過定期軌道控制來保持軌道的穩定性,實現對嫦娥四號著陸器和巡視器的中繼通信覆蓋。
-
嫦娥四號登月後都做了啥?
「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已經過去近兩年時間。作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在月球背面成功軟著陸的人類探測器,從成功著陸至今,嫦娥四號已和玉兔二號在月球背面度過22個晝夜,折合630個地球日。在中國的探月工程裡,「嫦娥四號」的意義尤為特殊。
-
嫦娥四號登月後都做了啥?
「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已經過去近兩年時間。2004年我國的繞月探測工程「嫦娥工程」正式啟動,工程分為繞、落、回三個階段,其中「落」的第二階段,會發射嫦娥二號、三號、四號完成月面軟著陸和自動巡視勘察的任務。在嫦娥四號著陸前,嫦娥三號已實現在月球正面著陸,但由於月球的自轉和公轉周期相同,導致它只有一面對著地球,探測器如何在月球背面著陸成為世界前沿技術。
-
官方否認嫦娥5號停止研發 照原計劃2018年發射
》報導,就在嫦娥三號任務順利開展、並正為大家勾勒美好的探月前景之時,有媒體報導說,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的內部人士透露,我國對探月工程,乃至整個航天規劃有重大調整,預計的「嫦娥五號」將停止研發。對於探月計劃將告一段落的說法,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研究員、嫦娥三號探測器系統副總指揮、副總設計師張玉花堅決否認:張玉花:肯定沒有這麼回事。我從昨天就對這條造謠消息或者假消息所困擾,我也證實了我們沒有官方對外發布這個消息。2004年,國務院批准我國探月工程立項。明確工程規劃為「繞、落、回」三期。嫦娥一號和嫦娥二號已經完成一期的繞月探測任務。
-
玉兔二號成工作時間最長月球車 攜嫦娥三號聯袂破紀錄
中新社北京12月12日電 (郭超凱)記者12日從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獲悉,「玉兔二號」月球車成為在月面工作時間最長的月球車,此前該紀錄由前蘇聯的「月球車1號」保持,49年來一直無人超越。從1970年11月17日在月球表面軟著陸到1971年10月4日停止工作,它在月面進行了十個半月的巡視移動,累計運行321天,考察了約8萬平方米的月面,拍攝照片2萬餘張。此前,「玉兔二號」月球車隨嫦娥四號探測器於2019年1月3日共同登陸月球背面。
-
嫦娥三號衛星明年5月開始正樣研製
記者獲悉,明年5月嫦娥三號衛星開始正樣研製,預計於2013年前後發射。 《印度教徒報》的報導稱,嫦娥二號以中國神話故事中一位飛向月球的女神命名,其最主要的一個任務就是對月球虹灣地區進行高清晰度的拍攝。此次拍攝將為今後發射嫦娥三號衛星並實施月球著陸做好前期準備。 法新社的報導稱,影像的傳回彰顯了中國探月計劃到目前為止取得的階段性圓滿成功。虹灣地區東西長約300公裡,南北長約100公裡,是嫦娥三號衛星的預選著陸區。
-
嫦娥三號最新消息:登月計劃取消不實 嫦娥五號2018年發射
針對「嫦娥五號將停止研發」的說法,國防科工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國探月工程按照「繞、落、回」三期規劃,各項工作正常有序展開。「嫦娥三號」探測器於12月2日1時30分,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將攜帶「玉兔號」月球車首次實現中國的月球軟著陸和月面巡視勘察,並開展為期3個月的月表形貌與地質構造調查等科學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