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嫦娥四號、玉兔二號關鍵技術

2020-12-04 新華網客戶端

來源:光明日報

星河燦爛,深空浩渺,「嫦娥」一詞凝聚了千百年來中國人對探月的嚮往。1月11日,嫦娥四號著陸器與玉兔二號月球車正常工作,並發回了清晰的互拍圖像,嫦娥四號任務圓滿成功,我國探月工程「五戰五捷」。這是人類發射的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著陸,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天科工)黨組書記、董事長高紅衛介紹,航天科工為嫦娥四號任務提供20餘項技術產品,為「繞、落、分、行」等各個階段提供了全程保障支撐,記者採訪了航天科工相關專家,請他們解讀數項關鍵技術。

穩住繞月飛行速度

在漫長的奔月旅行中,嫦娥四號要經過多次加速變換飛行軌道後,才能最終抵達月球,由航天科工研製生產的高精度加速度計組合一路保駕護航,平穩地完成了嫦娥四號的速度變化控制,保障落月任務的圓滿完成。據航天科工三院新聞發言人黃程友介紹,這一組合的核心部件——石英撓性加速度計稱得上是「功勳神器」,其產品性能在國內首屈一指,曾先後助力神舟系列飛船的11次飛行任務和嫦娥三號飛行任務圓滿成功。

「在此次嫦娥四號飛行任務中,該組合主要承擔三大使命,即在地球和月球轉移變軌控制、環月軌道保持控制和動力下降三大階段測量嫦娥四號飛行的加速度,從而控制嫦娥四號的速度變化,以實現精確的變軌控制和平穩、準確的著陸控制。」黃程友說。

據介紹,此次為嫦娥四號研製的高精度加速度計組合,採用新型設計方案,為核心部件石英撓性加速度計打造全新的配套電路,大大提高了其可靠性,研製團隊還做了大量開創性設計,使產品成本更低、體積更小、重量更輕、功耗更小。

助力落月優美姿態

在歷經奔月旅程和繞月飛行後,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成功著陸,開啟全球首秀。由航天科工三院研製的γ關機敏感器肩負的任務就是讓嫦娥四號在最後的旅途中準時「剎車」,精準落月。

要讓探測器踏上月球,必須實現月背「軟著陸」。隨著落月過程的開始,置於嫦娥四號底部的γ關機敏感器便實時測量嫦娥四號與月球表面的距離。當γ關機敏感器探測到距月球表面數米高度時,便發出關機指令,關閉軌道控制和姿態控制發動機。這個關機指令的發出,是實現「嫦娥落月」的關鍵動作,這一瞬間,決定著「落月」任務的成敗。當軌道控制和姿態控制發動機關閉,就會停止給嫦娥四號提供推力,嫦娥四號就會在月球引力作用下以自由落體的方式下落,最終翩然降落在月球表面。

據項目團隊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嫦娥四號任務中,γ關機敏感器在近月環境下精確測距,精準關閉了軌道控制和姿態控制發動機,有效保障了嫦娥四號的首次月背軟著陸成功。

精準分離月球車

落月之後,嫦娥四號著陸器就要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離,這樣,月球車才能按自主軌道順利滑向月球表面,進行月球表面巡視工作。分離時,車體連接解鎖機構就要開始發揮作用,而航天科工研製的連接解鎖機構能否在既定時間按時解鎖,是此次任務成敗的關鍵環節之一,決定著玉兔二號能不能順利踏上月球表面。

此前,航天科工研製的連接解鎖機構已在嫦娥三號、載人航天工程等任務中成功應用。在載人航天工程中,它就像飛船的臂膀,毫秒不差、收放自如地將各個艙段按需拆合,保障飛船安全進入軌道運行、返回地球、到達預定著陸點和安全著陸等各關鍵階段。而在此次嫦娥四號任務中,連接解鎖機構再次穩定發揮,讓玉兔二號與嫦娥四號著陸器精準分離,踏上月球開展科研任務。

賦予月球車敏捷身手

與著陸器分離後,如何讓玉兔二號靈活地「走起來」,順利完成避障、越障、爬坡等動作,也是本次任務的一個關鍵環節。為此,航天科工為其定製了兩種電動機,一種是用於車輪驅動和轉向驅動的電動機,可以讓月球車行動自如;另一種是用於機械臂分系統關節驅動的電動機,可以讓機械臂靈活有力。

據航天科工十院此項目技術專家陳強介紹,這些驅動電動機於2008年研製成功,歷時5年的迭代成長,曾於2013年伴隨嫦娥三號實現了太空首秀,其功能主要是驅動玉兔一號在月球表面移動和轉向。為了克服月球表面相差幾百度的溫差,設計師採用巧妙的機械機構,將電機各零部件組合在一起,使電動機能夠在溫度變化極大的情況下可靠運行,同時也有效防止月球表面的塵埃汙染電機內部。

目前,玉兔二號已經開展了月午休眠及喚醒、兩器互拍等任務,隨著嫦娥四號任務轉入科學探測階段,玉兔二號將繼續開展月面巡視探測研究,而這些電動機將讓其保持敏捷的身手。

除了這幾項關鍵技術,在火箭發射階段,航天科工自主研製的自動測控設備還完成了運載火箭測量、遠距離測試—發射控制等任務,同時還為嫦娥四號提供了聲表面波器件產品、晶體元器件產品、蓄電池組、連接器、繼電器、金屬軟管、緊固件等核心技術和產品。高紅衛介紹,在嫦娥四號任務期間,航天科工還為所提供的零部件都建立了全壽命、可追溯、可跟蹤的電子檔案,確保各參試產品安全可靠,為「嫦娥」飛得又穩又美,「玉兔」靈活敏捷提供保障。

(記者 詹媛)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挖土」的同時,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在幹嘛呢?
    嫦娥五號可以說順利完成了月球表面軟著陸及取樣、封樣了,如今到了最關鍵的一步,準備就緒後攜帶的月球土壤返回月球軌道了,只要這一步能夠成功,那我們等待嫦娥五號取樣返回已經是指日可待了。就在嫦娥五號到月球挖土,成為了一個熱點話題之一,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在月球上,我們還有一個探測器,大概因為著陸的時間比較長,可能關注的人比較少了吧!那就是於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成功,降落於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內的馮·卡門撞擊坑內。
  • 嫦娥四號再次進入月夜休眠模式 玉兔二號行駛距離破玉兔一號紀錄
    嫦娥四號著陸器於同日19時完成月夜設置,進入休眠。第二月晝期間,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工作穩定,能量平衡,數據傳收正常。巡視器全景相機對著陸器再次進行成像,獲得了著陸器彩色全景圖(如圖)。(千龍網綜合報導)記者從國家航天局(CNSA)獲悉:2月11日20時,玉兔二號巡視器再次進入月夜休眠模式。嫦娥四號著陸器於同日19時完成月夜設置,進入休眠。
  • 玉兔二號、嫦娥四號互拍照來了
    IT之家1月11日消息 據國家宇航局,1月11日下午,嫦娥四號著陸器與玉兔二號巡視器工作正常,在「鵲橋」中繼星支持下順利完成互拍,地面接收圖像清晰完好,中外科學載荷工作正常,探測數據有效下傳,搭載科學實驗項目順利開展,達到工程既定目標,標誌著嫦娥四號任務圓滿成功。至此,中國探月工程取得「五戰五捷」。
  • 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醒了……
    圖源:中國探月工程今天(12日),已在月球背面工作618天的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再次受光照自主喚醒圖源:中國探月工程基於全景相機拼接影像、DOM影像等數據情況,「玉兔二號」月球車在第22月晝期間將向玄武巖或反射率較高的撞擊坑區域行駛
  • 在月球的第17「天」:嫦娥四號、玉兔二號順利喚醒
    【來源:快科技】據國家航天局消息,「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在「安睡」了一個月夜後,分別於4月17日13時24分、4月16日20時57分受光照自主喚醒,進入第17月晝的工作期。截至目前,嫦娥四號、玉兔二號已經在月球背面順利度過了473個地球日,玉兔二號也將繼續向規劃目標點前進,開啟新一輪的探索旅程。
  • 嫦娥四號、玉兔二號又醒啦
    據中國探月工程官方消息,1月7日10時29分,「玉兔二號」月球車順利喚醒喚醒,1月8日03時13分,「嫦娥四號」著陸器順利喚醒,迎來了第26月晝。從2019年1月3日落月至今,嫦娥四號已工作736個地球日,繼續刷新人類探測器在月球背面工作的記錄。
  • 嫦娥四號探測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順利喚醒
    2月18日,據@中國探月工程官方微博消息,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順利喚醒,進入第十五月晝工作期。據了解,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又一次通過14天極低溫考驗,分別於2月18日6點57分和2月17日17點55分結束月夜
  • 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刷新記錄:首次揭開月球背面地下結構
    8月26日,據@中國探月工程 消息,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在月球背面共完成21個月晝工作期的科學探索,並對600天來的科學成果進行了歸納。據悉,截止8月25日,在月球背面,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在月面工作時長在今天突破600天,也早就打破前蘇聯月球車1號保持了長達49年的歷史記錄(321天)。
  • 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刷新記錄:首次揭開月球背面地下結構
    8月26日,據@中國探月工程 消息,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在月球背面共完成21個月晝工作期的科學探索,並對600天來的科學成果進行了歸納。據悉,截止8月25日,在月球背面,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在月面工作時長在今天突破600天,也早就打破前蘇聯月球車1號保持了長達49年的歷史記錄(321天)。
  • 玉兔二號
    1月3日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落月後,科技人員按計劃開展了著陸器與巡視器分離各項準備工作,對「鵲橋」中繼星狀態、著陸點環境參數、設備狀態、太陽入射角度等兩器分離的實施條件,進行了最終檢查確認。1月3日15時7分,科技人員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通過「鵲橋」中繼星向嫦娥四號探測器發送指令,兩器分離開始。
  • 嫦娥四號、「玉兔二號」在月背探索突破600天
    來自國家航天局消息,25日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於20時35分和10時46分完成第21月晝工作,進入月夜休眠。在月面工作時長在今天突破600天,月球車累積行駛裡程突破500米,達到519.29米,再次刷新「自己的紀錄」。「鵲橋」中繼星工作正常。
  • 嫦娥四號「再入夢鄉」,玉兔二號累計行駛裡程破490米
    本文轉自【中國青年報客戶端】;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7月29日消息,記者今天(29日)從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獲悉,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完成第二十月晝工作,於近日按地面指令完成月夜模式設置,進入第二十月夜。
  • 嫦娥四號月球車命名「玉兔二號」,全球徵名活動中萬裡挑一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嫦娥四號任務月球車全球徵名活動揭曉,月球車命名為「玉兔二號」。2018年12月8日2時23分,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著陸器和巡視器(月球車)組合體發射升空,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成功著陸月球背面。
  • 嫦娥四號「再入夢鄉」玉兔二號累計行駛裡程破490米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7月29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獲悉,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完成第二十月晝工作,於近日按地面指令完成月夜模式設置,進入第二十月夜。第二十月晝期間,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按計劃開展常規探測,科學載荷工作正常,獲取第一手科學探測數據。玉兔二號月球車繼續向西北方向行進,累計行駛裡程490.9米。
  • 美國飛行器再次為嫦娥四號成像,首次拍到玉兔二號
    (觀察者網訊) 繼兩天前(7日)首批公布拍攝到嫦娥四號著陸器後,美國國家航天局(NASA)又放出了第二組兩張圖片,表示首次拍到了玉兔二號巡視器。>1月30日,NASA的「月球勘探軌道飛行器(LRO)」首次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內的馮·卡門撞擊坑捕捉到了嫦娥四號探測器的位置。
  • 嫦娥四號「再入夢鄉」「玉兔二號」累計行駛裡程破490米
    中新社北京7月27日電 (郭超凱)據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消息,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完成第二十月晝工作,分別於7月27日10時20分和0時34分,按地面指令完成月夜模式設置,進入第二十月夜。第二十月晝期間,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按計劃開展常規探測,科學載荷工作正常,獲取第一手科學探測數據。
  • 嫦娥四號再次休眠 玉兔二號拍攝的新照片首次發布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2月11日20時,玉兔二號巡視器再次進入月夜休眠模式,落月後在月面累計行駛共計約120米。嫦娥四號著陸器於同日19時完成月夜設置,進入休眠。玉兔二號巡視器全景相機對著陸器再次進行成像,獲得了著陸器彩色全景圖。國家航天局供圖至此,玉兔二號行駛距離已經超過「前輩」玉兔號,創造了新紀錄。
  • 嫦娥四號迎來第三個地球年!玉兔二號月球車還能存活多久?
    玉兔二號直線行進玉兔二號是人類運行時間最長月球車,獨守月宮的它迎來了嫦娥五號採樣返回探測器,也見證過以色列創世紀號與印度月船二號的相繼折戟月球,那麼它究竟還能服役多久?嫦娥四號著陸器本月3日嫦娥四號著陸器與玉兔二號月球車迎來了登月兩周年紀念日,現如今它們已經進入第三個地球年。
  • 中國嫦娥四號再次甦醒,玉兔二號正式開始復工
    「玉兔二號」巡視器開始了漫長的西北之旅。綠線表示「玉兔二號」從著陸地點出發的路線。黃線表示新的行進計劃。中國「嫦娥四號」探測器在月球背面已經開始了第16個月球日的工作,而「玉兔二號」探測器也開始了尋找新區域的旅程。儘管在月球表面的惡劣條件下度過了一年多的時間,但「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以及它們的科學有效載荷始終處於良好的運行狀態。
  • 奮進中國2019|嫦娥四號月背著陸 玉兔二號成功落月
    2019年,我們有一隻奮進的兔子在月球上創造紀錄,這就是玉兔二號月球車。2019年1月2日,嫦娥四號完成了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玉兔二號月球車也成功落地,在月球遠端留下了第一條軌跡。大屏上的兩張照片就是成功著陸後,玉兔二號和嫦娥四號互相給對方拍的第一張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