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嫦娥四號任務中繼星成功發射 將搭建地月「鵲橋」
,成功將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鵲橋號中繼星發射升空。鵲橋號中繼星是世界首顆運行於地月拉格朗日L2點的通信衛星,將為年底擇機實施的嫦娥四號月球探測任務提供地月間的中繼通信。2013年12月,嫦娥三號任務完成我國首次地外天體軟著陸和巡視勘察之後,國防科工局組織開展了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實施方案調整的論證工作:綜合考慮國際前沿、科學價值、經濟和技術可行性等因素,最終確定了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的總體方案,該任務有望實現國際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
-
問:嫦娥系列中繼星「鵲橋」所飛行的「L2點」是什麼?
問:嫦娥系列中繼星「鵲橋」所飛行的「L2點」是什麼?眾所周知,我們國家的探月計劃稱為「嫦娥工程」,以神話中的人物嫦娥命名,今年下半年將發射「嫦娥四號」衛星,而現在,作為「嫦娥四號」衛星計劃的一部分,先發射名為「鵲橋」的中繼星去月球,飛行在名為「拉格朗日L2點」的太空位置。
-
嫦娥四號的月球之旅·中繼星「鵲橋」在哪裡?
嫦娥四號的月球之旅·我們為什麼需要「鵲橋」?)說了為什麼嫦娥四號需要「鵲橋」這樣的通訊使者,這集,我們繼續聊聊這顆中繼星在哪裡,長什麼樣。01中繼衛星被送到哪裡去?鵲橋號在發射8-9天後被送入一個叫做環地月拉格朗日L2點的軌道。拉格朗日點又叫做平動點,兩個天體周邊一共有5個這樣的點。
-
嫦娥四號任務中繼星成功發射 將搭建地月「鵲橋」
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點火發射。鵲橋號中繼星將在地月連線延長線的L2點附近,圍繞L2點飛行,實現對地、對月中繼通信,保障嫦娥四號任務實施,其到月球的平均距離約為6.5萬公裡,距地球40多萬公裡。 拉格朗日點又稱為平動點,於1772年由法國數學家拉格朗日推算得出,是指一個小物體在兩大物體的引力作用下,小物體相對於它們基本保持靜止的空間點。該空間點有五個,分別為L1、L2、L3、L4、L5。
-
嫦娥四號「鵲橋」中繼星總設計師張立華:創新成於實幹
幾十年來,大家在不斷面對新的挑戰,嫦娥四號任務就是一個代表。 偉大事業都成於實幹,創新中要有實幹,實幹中也要有創新。嫦娥四號任務堅持自主創新,實現了多項技術突破,填補了國際國內空白。 比如說,我們在研製「鵲橋」中繼星過程中,為確保衛星在天上能夠表現得好,首先要確任它能在地面上表現得好。
-
嫦娥四號中繼星任務國際合作取得新成果 47千克微衛星發回月球照片
嫦娥四號任務搭載沙特月球小型光學成像探測儀獲取的地月合影圖 6月14日下午,國家航天局與沙烏地阿拉伯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科技城在京聯合舉行沙特月球小型光學成像探測儀的圖像聯合發布儀式,共發布三張影像圖像。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和沙特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科技城主席圖爾基親王共同為月球圖像揭幕。這是中沙兩國在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中繼星任務國際合作項目取得的重要成果。
-
嫦娥四號發回來一組月表全景美照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11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國家航天局1月11日發布消息說,截至北京時間當日8時,嫦娥四號著陸器、玉兔二號巡視器(月球車)和「鵲橋」中繼星狀態穩定,各項工作按計劃實施。嫦娥四號著陸器地形地貌相機環拍全景圖(方位投影)中國國家航天局/供圖嫦娥四號著陸器上配置的地形地貌相機在月球背面完成了360度環拍,科研人員根據「鵲橋」中繼星傳回的數據,製作出清晰的環拍影像圖。與此同時,科研人員還根據嫦娥四號降落相機拍攝的影像圖,完成了著陸點周圍月面地形地貌的初步分析。
-
鵲橋號發射成功 將成為世界首顆連通地月中繼衛星
21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鵲橋號中繼星5月21日在西昌成功發射。鵲橋號研製方表示,順利發射和在軌應用後,鵲橋號將成為世界第一顆連通地月的中繼衛星、第一顆地球軌道外專用中繼通信衛星、第一顆在地月拉格朗日L2點上採用Halo軌道的衛星,這是中國在月球探測領域的新突破,標誌著中國將率先掌握地月中繼通信技術。5月21日5時28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鵲橋號中繼星發射升空。圖為發射現場。
-
嫦娥四號中繼衛星「鵲橋」發射;小鳴單車破產清算案法院已受理
嫦娥四號中繼星「鵲橋」的成功發射,標誌著我國成功邁出了月球背面登陸工程中的第一步。 1、嫦娥四號中繼衛星發射,開啟探月新徵程嫦娥四號中繼星「鵲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
「嫦娥四號」的落月之旅
嫦娥四號成功著陸月球背面 這一刻,世界看中國! 1月3日上午10時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內馮·卡門撞擊坑著陸,並通過「鵲橋號」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揭開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紗。
-
嫦娥四號8日凌晨成功發射 首次嘗試月球背面軟著陸
央廣網北京12月8日消息(記者杜希萌)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北京時間今天(8日)2點23分,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目標是實現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
-
嫦娥四號成功著陸月球背面 目標鎖定2個「國際首次」
來源:中國新聞網剛剛,嫦娥四號迎來新消息!2019年1月3日上午10點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東經177.6度、南緯45.5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揭開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紗。
-
嫦娥四號傳回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月背影像圖
嫦娥四號發回的首張月球背面影像圖。這是嫦娥四號著陸器監視相機C拍攝的著陸點南側月球背面圖像,巡視器將朝此方向駛向月球表面。國家航天局供圖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月3日10時26分, 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東經177.6度、南緯 45.5 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揭開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紗。此次任務實現了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首次月背與地球的中繼通信。
-
「嫦娥四號」將於12月8日凌晨在西昌發射升空!
「嫦娥四號」小貼士 嫦娥四號衛星簡稱嫦娥四號,或稱「四號星」,是嫦娥繞月探月工程計劃中嫦娥系列的第四顆人造繞月探月衛星,主要任務是接著嫦娥三號著陸月球表面、繼續更深層次更加全面地科學探測月球地質、資源等方面的信息,完善月球的檔案資料。
-
嫦娥四號中繼衛星發射!這顆不得了,全球首次月背著陸!
今天5時28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鵲橋號中繼星發射升空。這是世界首顆運行於地月拉格朗日L2點的通信衛星,將為年底擇機實施的嫦娥四號月球探測任務提供地月間的中繼通信。
-
「鵲橋」號成功發射!將在地月之間搭建「通信中繼站」
21日5時28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鵲橋」號中繼星發射升空。中國於21日凌晨發射中繼衛星,將為將來實施的嫦娥四號月球背面軟著陸探測任務提供地月間的中繼通信。
-
嫦娥四號繞月時間為何比嫦娥三號長?官方揭秘來了
玉兔二號、鵲橋號全家福。(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供圖) 中國探月工程官方微信7日發布消息稱,嫦娥四號繞月時間之所以比嫦娥三號長,是因為嫦娥四號需要等待月晝充能量、發射窗口限制多以及需要在軌測試求精細。 中國探月工程官方微信表示,2018年12月8日2時23分,嫦娥四號探測器發射升空,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軟著陸在月球背面預選區域。
-
嫦娥四號著陸器月午工作正常 地形地貌相機順利完成360度環拍
嫦娥四號著陸器地形地貌相機環拍全景圖(圓柱投影)。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1月11日8時,嫦娥四號著陸器、玉兔二號巡視器和「鵲橋」中繼星狀態穩定,各項工作按計劃實施。著陸器上配置的地形地貌相機完成了環拍,科研人員根據「鵲橋」中繼星傳回的數據,製作了清晰的環拍影像圖。科研人員根據降落相機拍攝的影像圖,完成了著陸點周圍月面地形地貌的初步分析。 1月10日零點,玉兔二號巡視器完成出月午設置,恢復工作。
-
月球又添5個「中國地名」:嫦娥四號著陸點命名為天河基地
2019年2月4日,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批准了利用探月工程嫦娥二號和嫦娥四號高分辨月面影像數據申報的嫦娥四號著陸點及其附近5個月球地理實體命名:嫦娥四號著陸點命名為天河基地;著陸點周圍呈三角形排列的三個環形坑,分別命名為織女、河鼓和天津;著陸點所在馮?卡門坑內的中央峰命名為泰山。這是我國月球探測工程科學數據成果在月球地理實體命名上的又一次重要應用。
-
「嫦娥四號」看到的月球和背後的故事
1月10日零點,「玉兔二號」巡視器完成出月午設置,恢復工作。 截至1月11日8時,「嫦娥四號」著陸器、「玉兔二號」巡視器和「鵲橋」中繼星狀態穩定,各項工作按計劃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