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四號中繼星任務國際合作取得新成果 47千克微衛星發回月球照片

2020-11-26 中國環境報

  

   

  嫦娥四號任務搭載沙特月球小型光學成像探測儀獲取的地月合影圖。新華社發(國防科工局供圖) 

  新華社北京6月14日電(記者白國龍)記者從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獲悉,由我國哈爾濱工業大學自主研製的月球軌道超長波天文觀測微衛星「龍江二號」目前已進入環月軌道,星上搭載的沙特月球小型光學成像探測儀等載荷全部正常開機,成功獲取了清晰的月球表面可見光圖像。

  6月14日下午,國家航天局與沙烏地阿拉伯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科技城在京聯合舉行沙特月球小型光學成像探測儀的圖像聯合發布儀式,共發布三張影像圖像。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和沙特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科技城主席圖爾基親王共同為月球圖像揭幕。這是中沙兩國在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中繼星任務國際合作項目取得的重要成果。

   

  嫦娥四號任務搭載沙特月球小型光學成像探測儀獲取的地月合影圖。新華社發(國防科工局供圖) 

  2018年5月21日,兩顆單星質量只有47千克的微衛星「龍江一號」「龍江二號」與嫦娥四號任務「鵲橋」中繼星一同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龍江二號」歷經113小時飛行,於5月25日22時成功實施近月制動,進入近月點350千米、遠月點13700千米的環月軌道,成為全球首個獨立完成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的微衛星。「龍江一號」在地月轉移軌道飛行過程中出現控制異常,未進入月球軌道。

  2018年5月28日,在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哈爾濱工業大學等單位的共同努力下,「龍江二號」搭載的沙特月球小型光學成像探測儀首次開機,順利實現對月觀測,成功獲取了清晰的月球表面可見光圖像,並完成了圖像數據的解譯處理,技術指標滿足雙方籤署的實施協議要求。

   

  嫦娥四號任務搭載沙特月球小型光學成像探測儀獲取的雨海局部影像圖。新華社發(國防科工局供圖) 

  據國家航天局介紹,根據2017年3月16日中沙籤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航天局與沙烏地阿拉伯王國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科技城關於中國嫦娥四號任務合作的諒解備忘錄》和實施協議有關規定,中沙雙方共享此載荷數據,聯合進行成果發布。這是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航天領域合作取得的又一成果。

相關焦點

  • 嫦娥四號任務中繼星成功發射 將搭建地月「鵲橋」
    ,成功將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鵲橋號中繼星發射升空。鵲橋號中繼星是世界首顆運行於地月拉格朗日L2點的通信衛星,將為年底擇機實施的嫦娥四號月球探測任務提供地月間的中繼通信。2013年12月,嫦娥三號任務完成我國首次地外天體軟著陸和巡視勘察之後,國防科工局組織開展了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實施方案調整的論證工作:綜合考慮國際前沿、科學價值、經濟和技術可行性等因素,最終確定了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的總體方案,該任務有望實現國際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
  • 嫦娥四號國際合作載荷開機測試,中國與多國攜手探索太空奧秘
    嫦娥四號國際合作載荷開機測試,中國與多國攜手探索太空奧秘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2019-01-10 16:06 來源
  • 嫦娥四號的月球之旅·中繼星「鵲橋」在哪裡?
    嫦娥四號的月球之旅·我們為什麼需要「鵲橋」?)說了為什麼嫦娥四號需要「鵲橋」這樣的通訊使者,這集,我們繼續聊聊這顆中繼星在哪裡,長什麼樣。01中繼衛星被送到哪裡去?而另一邊,與鵲橋同時發射的微衛星龍江1號和2號就不那麼順利了。經過113個小時的飛行,5月25日22時,最終只有龍江2號在預定的軌道修正和近月制動後成功進入近月點350千米、遠月點13700千米的環月軌道,而龍江1號由於在地月轉移軌道飛行過程中出現控制異常,遺憾未進入月球軌道。
  • 嫦娥四號中繼星命名「鵲橋」 計劃5月發
    中國官方24日在哈爾濱舉行的2018年「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開幕式上宣布,為嫦娥四號探測器提供地月通信支持的中繼星正式命名為「鵲橋」,搭載中繼星發射的兩顆小衛星被命名為「龍江一號」和「龍江二號」。
  • 嫦娥四號成功登陸月球背面
    此次任務實現了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首次月背與地球的中繼通信,開啟了人類月球探測新篇章。騰訊科技 文/喬輝2019年1月3日上午10點26分,中國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軟著陸,成為人類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的探測器,首次實現月球背面與地面站通過中繼衛星通信。嫦娥四號將對月球背面環境進行研究,對月球背面的表面、淺深層進行研究,進行低頻射電天文觀測等。
  • 嫦娥四號成功著陸月球背面 目標鎖定2個「國際首次」
    來源:中國新聞網剛剛,嫦娥四號迎來新消息!2019年1月3日上午10點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東經177.6度、南緯45.5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揭開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紗。
  • 嫦娥四號終於「落月」,傳回第一張照片!人類探測器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
    圖丨 嫦娥四號探測器巡視器(左)、著陸器(右)、中繼星「鵲橋」(上)示意(來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為了使嫦娥四號更加適應執行月背任務,科研人員對嫦娥四號進行了全面的升級 而因為嫦娥四號降落的月球背面可屏蔽地球無線電幹擾,對於不少科學研究來說具有天然的優勢,所以科研人員將之前的觀測載荷都調整為科學載荷。此外,嫦娥四號還承擔了眾多國際合作任務,搭載了諸如荷蘭低射頻電探測儀、德國月表中子與輻射劑量探測儀、瑞典中性原子探測儀和沙特月球小型光學成像探測儀等 4 臺國際合作科學載荷。
  • 嫦娥四號發回月球神秘背面超清照片 外媒驚嘆史詩級畫面!
    嫦娥四號發回月球神秘背面超清照片 外媒驚嘆史詩級畫面!圖片來源:CNSA/Techniques Spatiales據外媒CNET報導,經過一段相對平靜的時期後,一批來自月球遠端的新圖像於本周登陸網際網路
  • 嫦娥五號任務成功 嫦娥六號、七號、八號任務將陸續實施
    嫦娥六號、七號、八號任務將陸續實施  明後兩年完成空間站建設的11次發射任務,包括四艘載人飛船;我國計劃與國際合作論證建設月球科研站基本能力  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安全著陸。探月工程總指揮、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宣布:「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嫦娥四號,為何要去月球背面(深閱讀)
    月球背面有什麼  嫦娥四號是嫦娥三號的備份星。2014年,嫦娥三號任務圓滿完成後,國防科工局牽頭組織開展了嫦娥四號任務實施方案調整的論證工作。綜合考慮國際前沿、科學價值、經濟和技術可行性等因素,最終確定了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探測的總體方案。  為何要去月球背面?
  • 「嫦娥四號」為何要落月球背面
    月球背面可屏蔽來自地球的各種無線電幹擾信號,因而在那裡能監測到地面和地球附近的太空無法分辨的電磁信號,研究恆星起源和星雲演化,有望取得重大天文學成果。月背著陸「鵲橋」先行不過,正是由於在地球上永遠看不到月球的背面,所以在月球背面著陸的探測器不能直接和地球站進行無線電通信。
  • 嫦娥四號與玉兔二號順利完成互拍,任務圓滿成功
    記者1月11日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嫦娥四號著陸器與玉兔二號巡視器工作正常,在「鵲橋」中繼星支持下順利完成互拍,地面接收圖像清晰完好,中外科學載荷工作正常,探測數據有效下傳,搭載科學實驗項目順利開展,達到工程既定目標,標誌著嫦娥四號任務圓滿成功。至此,我國探月工程取得「五戰五捷,連戰連捷」。
  • 【歷史上的今天】嫦娥四號:人類第一顆軟著陸月球背面的探測器
    嫦娥四號是中國首次登陸月球的嫦娥三號的後續任務。 該太空飛行器最初是嫦娥三號的後備,在2013年嫦娥三號成功著陸後,它便一直處於空閒狀態。嫦娥四號的配置重新進行了調整,以滿足新的科學和性能目標。和前序任務一樣,該任務以中國月亮女神嫦娥的名字命名。
  • 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 嫦娥六號、七號、八號任務將陸續實施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嫦娥六號、七號、八號任務將陸續實施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安全著陸。探月工程總指揮、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宣布:「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歷經23天,嫦娥五號闖過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月面著陸、自動採樣、月面起飛、月軌交會對接、再入返回等多個難關,成功攜帶月球樣品返回地球。
  • 月球背面拓荒者——嫦娥四號著陸月球背面一周年
    一年前的今天,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的馮·卡門撞擊坑;1月4日,「玉兔二號」月球車與著陸器成功分離,分別開展科學探測;1月11日,兩器完成互拍成像,地面接收圖像清晰完好,中外科學載荷工作正常,探測數據有效下傳,搭載科學試驗項目順利開展,達到工程既定目標,標誌著嫦娥四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哈工大微衛星獨立完成世界首例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等飛行
    (吉星攝)哈工大微衛星獨立完成世界首例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中新網哈爾濱6月15日電(記者 史軼夫)15日,哈爾濱工業大學發布,由該校自主研製的月球軌道超長波天文觀測微衛星「龍江二號」已進入環月軌道,搭載的沙特相機等載荷全部正常開機,成為全球首個獨立完成地月轉移、近月制動
  • 嫦娥四號成功發射 開啟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探測之旅
    中新網西昌12月8日電 (記者 孫自法)北京時間12月8日凌晨2時23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開啟了中國月球探測的新旅程——嫦娥四號後續將經歷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最終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開展月球背面就位探測及巡視探測,並通過已在使命軌道運行的「鵲橋」中繼星,實現月球背面與地球之間的中繼通信。
  • 確認過眼神,地球月球couple最新合影來了!
    6月15日,國家航天局與沙烏地阿拉伯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科技城在北京聯合舉行沙特月球小型光學成像探測儀的圖像發布儀式,共發布三張影像圖,其中包括兩張地月合影圖和一張月球雨海局部影像圖。成像時相機指向地心,拍攝到的月面影像位於月球背面北半球彼得羅帕夫洛夫斯基M環形坑(Crater Petropavlovskiy M)附近。    從拍攝到的地球圖像上可以清晰地分辨出波斯灣、紅海、地中海和阿拉伯半島等區域。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這些影像圖均由嫦娥四號任務龍江二號微衛星搭載的沙特相機所攝。
  • 嫦娥四號成功發射!將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
    北京時間12月8日凌晨2時23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開啟了中國月球探測的新旅程——嫦娥四號後續將經歷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最終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開展月球背面就位探測及巡視探測,並通過已在使命軌道運行的「鵲橋」中繼星,
  • 嫦娥四號即將去月球背面,中國離登上月球還有多遠?
    博科園-科學科普|求贊 求關注「嫦娥四號」即將發射升空,奔赴月球南極-艾託肯盆地,進行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月球背面軟著陸。嫦娥四號有什麼看點?月球背面有什麼奧秘?中國載人登月什麼時候能實現?嫦娥三號著陸器嫦娥四號組合體在月球背面馮·卡門撞擊坑完成軟著陸後,進行太陽翼展開並充電等月面初始化工作。月球車與著陸器配合完成巡視器解鎖分離、轉移釋放、駛離等動作,巡視器到達月面。與嫦娥四號巡視器展開互拍,展示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