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美國人》評價嫦娥5號:一次雄心勃勃的任務

2020-12-05 Mlrage

中國似乎又一次登上了月球——這一次,中國計劃帶回一些紀念品。

據中國官方媒體報導,中國第一次採樣返回任務嫦娥5號今天(12月1日)成功著陸。中國國家航天局沒有立即提供有關這次著陸的細節,但是官方的CGTN新聞頻道僅用一句話就宣布了這次著陸的成功。

嫦娥5號預計將於美國東部時間上午10點13分(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5點13分)在蒙斯拉姆克(Mons Rumker)附近著陸,蒙斯拉姆克位於暴風海(Oceanus Procellarum)地區。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搭載嫦娥五號飛船從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

四個模塊的兩個部件,重18100磅。(8200公斤)嫦娥5號任務今天在灰色的土地上著陸——一個固定著陸器和一個上升飛行器。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著陸器將在接下來的幾天裡收集大約4.4磅的重量。(2公斤)的月球物質,其中一些從月球表面以下6.5英尺(2米)挖出。

樣本將被轉移到上升運載器上,上升運載器將發射到月球軌道,與嫦娥5號的另外兩名成員——軌道飛行器和地球返回飛行器會合。返回車將把月球塵土和巖石帶回地球,並計劃於12月中旬在內蒙古著陸。

這將是一個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事件;自從1976年蘇聯的月球24號任務帶回了大約6盎司(170克)的物質後,原始月球樣本就再也沒有被送到地球上。

探索月球未知的背面

嫦娥5號剛剛在11月23日發射,所以它在短短幾周內進行了很多活動。時間被壓縮主要是由此次任務的能源需求推動的:嫦娥5號著陸器是太陽能驅動的,因此它必須在太陽在蒙斯拉姆克下山之前,最多在地球兩周內完成所有工作。(月球上的一天相當於地球上的29天,所以月球上的大部分地區會連續兩周有陽光照射,之後會有兩周的黑暗。)

嫦娥5號是機器人探月嫦娥計劃的最新任務,該計劃以中國神話中的月亮女神命名。嫦娥1號和嫦娥2號分別於2007年和2010年發射,嫦娥3號於2013年12月將一個月球車組合降落在月球的近地一側。

阿波羅11號登月艙

2014年10月,嫦娥5號T1任務發射了一個繞月返回艙原型並返回地球,以幫助嫦娥5號做好準備。2019年1月,嫦娥4號探測器二人組首次在月球神秘的、基本上未被探索的遠端軟著陸。「嫦娥四號」和「嫦娥三號」仍然可以使用。

雖然嫦娥5號的運行壽命很短,但此次任務的設計是為了產生持久的影響。畢竟,科學家們還在研究842磅的體重。從1969年到1972年,美國宇航局的阿波羅計劃帶來了382公斤的月球物質。

因此,嫦娥5號「將幫助科學家了解月球歷史晚期發生了什麼,以及地球和太陽系是如何演變的。」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任務成功 嫦娥六號、七號、八號任務將陸續實施
    嫦娥六號、七號、八號任務將陸續實施  明後兩年完成空間站建設的11次發射任務,包括四艘載人飛船;我國計劃與國際合作論證建設月球科研站基本能力  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安全著陸。探月工程總指揮、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宣布:「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 嫦娥六號、七號、八號任務將陸續實施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嫦娥六號、七號、八號任務將陸續實施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安全著陸。探月工程總指揮、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宣布:「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歷經23天,嫦娥五號闖過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月面著陸、自動採樣、月面起飛、月軌交會對接、再入返回等多個難關,成功攜帶月球樣品返回地球。
  • 天問一號雄心勃勃火星探測器任務 7種科學儀器採集數據
    中國的第一個完全本土化的火星飛行任務正在前往火星。該天問一號任務今早(7月23日)在上午12點41 EDT(0441 GMT)之上推出海南島的文昌衛星發射中心長徵5號火箭。天問一號雄心勃勃火星探測器任務 7種科學儀器採集數據天問一號由一個軌道飛行器和一個著陸器二人組組成,這兩種飛行器的組合以前從未一起發射向火星。鑑於「天問一號」是中國首次在火星上執行全面任務,其雄心勃勃。
  • 「嫦娥奔月」西方酸了 中國技術是否比美國更勝一籌?
    12月1日晚,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在月球表面「風暴洋」區域軟著陸。此次探月任務需要在星球表面鑽孔,取得大約2公斤的樣本後返回地球。上一次從月球採樣返回任務還要追溯到1976年的蘇聯探測器。「嫦娥5號」由軌道器、著陸器、上升器和返回器等4部分組成。
  • 美國宇航局發現,嫦娥5號升空時有一個細節
    最近一段時間,嫦娥5號獲得了世界各國科學家和媒體的廣泛關注,它的任務是在月球表面採集土壤並帶回到地球,這是一項複雜度高、技術跨度大的工程,被稱之為我國航天史上最具有難度的任務之一。一直以來美國對於我國的航天事業發展都保持著高度關注,美國宇航局近日有個重大發現,嫦娥5號升空時看不到尾焰,這說明中國的科技水平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此前中國的實力藏得太深了。
  • 《科學》高度關注中國嫦娥五號最新行動:新樣本提供月球年齡
    中國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計劃於11月晚些時候前往月球「抓把土回來」,這是我國探月工程三期項目之一,也是我國月球探測第一階段「繞」「落」「回」的最後一步。美國《科學》雜誌對此予以高度關注。《科學》雜誌在報導中指出,嫦娥五號是中國一系列雄心勃勃探月計劃的最新行動,它在月表著陸後,將從月表鏟取一些月壤樣品,還將鑽探到月表之下2米採集月壤巖芯,這些樣本將有助於科學家進一步釐清月球的年齡。著陸地點意義重大《科學》雜誌在報導中指出,嫦娥五號的目標是計劃自1972年人類最後一次執行登月任務40多年後再次從月球帶回巖石樣本。
  • 在一群外國人的幫助下,嫦娥5號取土任務才能順利完成
    此次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的成功,但是有一說一,從這次任務中,也看到了自身的一些短板和不足,這些不足不是體現在設計和技術兩個方面,實際上作為世界上第三個可以從月球取回樣本的國家,這份實力也並不是誰都有的,我們缺的是在嫦娥5號任務過程中的監視和追蹤把控全局的能力,幸好有一群「外國人」的參與,我們才能順利的完成這一趟任務。
  • 英媒盤點2019年重大科學新聞,中國嫦娥四號任務等入選
    英國知名科學雜誌《自然》近日刊文盤點了2019年重大科學新聞,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探訪小行星「龍宮」以及中國嫦娥四號成功在月球背面軟著陸等入選。另外,《自然》還展望了2020年可能會對科學界產生重大影響的事件,其中包括多個國家的火星探測任務,還有中國的嫦娥五號任務等。
  • 英國評價嫦娥五號,表示中國科技已甩開美國,又在惡意挑撥?
    圖為嫦娥5號模擬圖隨著嫦娥5號的成功返回,有英國媒體對這一太空飛行器作出評價,聲稱中國的航天科技已經超過並且甩開美國這個評價很顯然又是一輪來自英國人的惡意挑撥,因為,儘管中國成功的成為除美國和俄羅斯外第三個成功讓探測器登上月球並且重新返回的國家,不過這並不代表著中國的航天技術已經徹底反超美國和俄羅斯,或者,這一次英國嫌自己的航天技術不夠丟人,所以只能打起使用惡意挑撥中美關係的方式的壞主意來滿足自己,不過,這一次他們的挑撥不會再有任何的作用了。
  • 嫦娥5號成功登月「隼鳥2號」也將完成壯舉,中日航天孰優孰劣?
    剛剛,12月1日23時許,嫦娥5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即月球上的風暴洋地區,此地區和美國人工探月,以及前蘇聯的探月相比,是另一個從來沒有人類去過的地區,至此,嫦娥5號成為我國第三個成功實施月面軟著陸的探測器。成功著陸後,著陸器在地面控制下,將正式開始持續約2天的月面工作。
  • 嫦娥5號成功登月「隼鳥2號」也將完成壯舉,中日航天孰優孰劣?
    剛剛,12月1日23時許,嫦娥5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即月球上的風暴洋地區,此地區和美國人工探月,以及前蘇聯的探月相比,是另一個從來沒有人類去過的地區,至此,嫦娥5號成為我國第三個成功實施月面軟著陸的探測器。成功著陸後,著陸器在地面控制下,將正式開始持續約2天的月面工作。
  • 嫦娥三號衛星明年5月開始正樣研製
    嫦娥二號升空曾經被美國媒體稱為是「科技大片」,昨天嫦娥二號傳回了嫦娥三號預選著陸區的局部影像圖,再次引發了外媒的關注。  俄羅斯、法國媒體稱讚嫦娥二號任務成功完成,印度媒體嫉妒「被中國超越」,因美國總統歐巴馬裁減登月計劃,美國媒體擔心與中國比賽可能成為「龜兔賽跑」。
  • 嫦娥5號的成功,讓我更加堅信美國登上了月球,謠言應止於此
    可以說,嫦娥5號的難點、容易出危險的操作已經過去了一半,剩下的難點就是上升器和留在月球軌道上的軌道器和返回器來一次完美的接吻,這個難度就像是將兩個針尖碰在一起。而且是在距離地球38萬公裡的月球軌道上完成,所以難度可見一斑。
  • 與法國天體物理學家對話嫦娥四號與中法太空合作前景
    羅卡爾表示,嫦娥四號的成功對中國和世界都意義深遠,中法太空合作前景可期。 記者:在您看來,嫦娥四號成功登陸月球,其對航空航天科學乃至全人類有何重要影響? 羅卡爾:嫦娥四號的成功非常重要,因為這是歷史第一個在月背著陸的太空探測器。這史無前例,是一項非凡的技術創舉。 記者:您如何評價中國人在行星探索領域的進展?
  • 嫦娥5號剛發射成功,美國NASA伸手討要所得數據,俄羅斯也緊隨其後
    嫦娥5號順利升空 就在這段時間,我國探月工程收官之旅終於開啟,嫦娥5號的成功發射順利將可以給我們帶回了不少月球樣品,要知道,距離上一次人類前往月球取樣已經過去了近44年,我國終於完成了首次開啟地外天體取樣的任務,也標誌著我國終於成為了繼美國、蘇聯外第三個能夠做到地外天體取樣能力的國家。
  • 中國嫦娥二號全月圖拍到美國阿波羅11號登月遺蹟
    「虹灣地區是2013年嫦娥三號著陸月球的主要候選區,現在高解析度全月圖為最終確定平坦落點提供了更多的基礎數據。」童慶禧說。  國防科工局黨組成員、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劉東奎說,嫦娥二號全月圖的發布,為月球和空間科學研究提供了更加詳盡的科學探測數據,也標誌著嫦娥二號的主要任務由探測運行階段轉入數據發布和科學研究階段。
  • 嫦娥5號登月不去找美國阿波羅飛船,卻選擇了個偏僻小山
    有朋友很好奇,說為什麼嫦娥5號的著陸地點選的這麼偏僻,當年美國阿波羅飛船著陸區大多在月球中部的平原上,與阿波羅飛船作伴、探一探當年他們的登月情況不好嗎?這是個好問題,不過我們得從嫦娥5號的登月使命說起。
  • 我國最新深空探測任務—嫦娥七號和小行星探測任務
    國家航天局等七部門7月29日發布《關於開展嫦娥七號和小行星探測科普試驗載荷創意設計徵集活動的通知》,通知顯示,探月工程四期嫦娥七號任務和行星探測重大工程小行星探測任務正在啟動實施。根據規劃我國探月工程基本明確三次任務:一是嫦娥六號計劃在月球南極進行採樣返回,根據嫦娥五號的採樣情況來確定月背還是正面;二是嫦娥七號對月球的地形地貌、物質成分、空間環境進行一次綜合探測任務;三是嫦娥八號除了繼續進行科學探測試驗以外,還要進行一些關鍵技術的月面試驗。
  • 嫦娥三號:中國航天迄今最難任務
    2007年發射的嫦娥一號,圓滿完成了「繞月」使命,2010年發射的嫦娥二號,是嫦娥三號「先導星」,為嫦娥三號的發射積累必要的基礎和經驗。    具體來說,嫦娥三號的任務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發射嫦娥三號探測器,實現月球軟著陸,驗證月球軟著陸自動控制技術。    ——實現巡視器釋放分離與轉移,進行月面行走,驗證月面巡視和遙操作技術。
  • 「嫦娥5號」登陸月球,數十年來首次採集月球新鮮樣本
    嫦娥5號是自1976年以來的第一個月球採樣返回任務。中國再次登陸月球——這一次,中國計劃帶回一些紀念品。嫦娥五號太空飛行器於11月23日發射升空,旨在成為自1976年以來首次將月球樣品帶回地球的任務。中國在月球上中國的探月歷史北京時間2020年11月30日凌晨,中國嫦娥5號月球著陸器和上升飛行器與軌道飛行器和返回飛行器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