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5號成功登月「隼鳥2號」也將完成壯舉,中日航天孰優孰劣?

2020-12-03 一個人的浩瀚

剛剛,12月1日23時許,嫦娥5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即月球上的風暴洋地區,此地區和美國人工探月,以及前蘇聯的探月相比,是另一個從來沒有人類去過的地區,至此,嫦娥5號成為我國第三個成功實施月面軟著陸的探測器。成功著陸後,著陸器在地面控制下,將正式開始持續約2天的月面工作。

嫦娥5號,毋庸諱言,是世界上40年來首次將要實現無人月面取樣返回的人類月球探測器,它是中國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戰, 也是中國航天迄今為止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其將要採回的約2000g月亮礦石樣本,將會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等科學研究 。並且,嫦娥5號也是世界上首次無人採樣返回所採回月亮礦石樣本最多飛行器。

無獨有偶,日本最近的航天探測項目也面臨階段性收官之戰。其「隼鳥2號」將完成壯舉,其採樣的密封艙也將抵達地球。

根據共同社報導,日本探測器「隼鳥2號」投下的裝滿小行星「龍宮」沙石的密封艙,將於12月6日凌晨2點47至57分降落在澳大利亞南部烏美拉附近的沙漠。這是日本「隼鳥2號」2014年發射升空後長達6年之旅的高潮一幕。該計劃負責人、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教授津田雄一激動地期待稱「一定要看到『星星的碎片』」。

「隼鳥2號」是繼「隼鳥1號」之後,第二次完成「取樣返回」任務,即把地球以外天體的樣本成功帶回。此舉或有助於獲取宇宙中沉睡的寶貴資源,帶動改變會撞擊地球的隕石軌道的技術。客觀而言,本次日本的小行星取樣返回科技,也是可圈可點。

嫦娥5號大家知道得夠多了,這裡再簡單介紹一下日本本次的小行星探測計劃。「隼鳥2號」總飛行距離為52億公裡。根據計劃,它投下密封艙後,機體留在太空,用剩餘燃料飛往小行星「1998KY26」,踏上長達11年總計100億公裡的新旅程。「隼鳥2號」抵達的「龍宮」是距地球約3億公裡,布滿巖石、很難安全著陸的小行星。這一難題通過向瞄準的地點投下記號之後降落的方法得以解決。再次客觀而言,此次日本小行星探測計劃,對人類再次認識小行星,並展示日本的深空探測綜合技術,也是再一次提升。

2019年2月「隼鳥2號」採集小行星地表的物質,之後射出金屬彈製作人造隕石坑,同年7月採集地下物質,在全球首次拿出了這一成果。順利完成任務是源於踏實的準備工作。考慮到「隼鳥2號」出發後就不能再修改機體,因此設想了機體可能發生的所有情況進行了充分準備。其項目負責人津田稱「完成後搭載到火箭上時感慨萬千」。

日本領先的小行星探測可以說現在在世界上也是非常優秀。但其優勢也正在被美國猛追。被稱為「美國版隼鳥」的探測器「OSIRIS-REx」10月在小行星「貝努」上著陸,可能採集了60克以上的巖石。但日本小行星探測項目負責人津田仍然幹勁十足地表示「希望探測更遠、更大的天體」。看來,日本小行星探測項目不會止步不前。

現在,嫦娥5號成功登月,「隼鳥2號」也即將完成壯舉,那麼中日這兩個航天項目孰優孰劣呢?第三次客觀而言,嫦娥系列項目發展到現在,也只是完成了第一階段的目標,也就是「繞落回」,而其後載人登月,在月球進行系列科研實驗,建立月球有人基地等雄心勃勃,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後續項目,還會在後續中不斷展開的,依照中國人一步一個腳印穩紮穩打的幹事作風,嫦娥探月工程越往前做,其讓人驚豔的東西還在後面。

反觀日本的小行星探測計劃,在規劃上似乎靈感多一點,其跳躍式的太空規劃方式,似乎也更符合日本現在的科技發展水平,而人類,不是恰恰在靈感上一路走下來,走到了今天嗎?

那麼中日兩國的航天項目到底哪一方孰優孰劣呢?歡迎大家留言評論一下。

相關焦點

  • 嫦娥5號成功登月「隼鳥2號」也將完成壯舉,中日航天孰優孰劣?
    剛剛,12月1日23時許,嫦娥5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即月球上的風暴洋地區,此地區和美國人工探月,以及前蘇聯的探月相比,是另一個從來沒有人類去過的地區,至此,嫦娥5號成為我國第三個成功實施月面軟著陸的探測器。成功著陸後,著陸器在地面控制下,將正式開始持續約2天的月面工作。
  • 嫦娥5號成功登月!日本「隼鳥2號」也將完成,中日航天誰更強?
    就在前天的23時,我們所發射出去的嫦娥5號在月球的表面成功著陸到了預選區域,也就是月球表面的風暴洋的確,這片地區跟美國還有蘇聯的探月相比之下,是另外一個從來沒有人到達的地區,而這也使得我們國家成為了第三個實現月球表面軟著陸的探測器,在成功著陸以後,著陸器會在我們地面操控之下展開大約兩天的工作
  • 搶先嫦娥五號!日本小行星探測器成功返回地球,結果令人失望
    嫦娥五號探月,隨後是天問一號春節前後將抵達火星,而現在又是有關日本探測小行星「龍宮」的消息。12月6日凌晨時分,日本「隼鳥」小行星探測器成功返回地球,在等待一周之後傳來了日本宇航局確認其探測任務已經完成,太空巖石樣本帶回了地球。
  • 中日航天探測器採樣返回,嫦娥五號技術難度不如日本隼鳥二號?
    根據國家航天局的消息,北京時間12月6日5時42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並於6時12分將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這是我國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而在6個多小時後,12時35分,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與上升器成功分離,進入環月等待階段,準備擇機返回地球。
  • 同是太空取樣,中國的嫦娥5號和日本的隼鳥2號,哪個更難?
    同是太空取樣,中國的嫦娥5號和日本的隼鳥2號,哪個更難?近段時間,除了疫情和美國大選之外,全球最關心的兩件事肯定就是中國的嫦娥5號奔月取樣返程地球,以及日本的隼鳥2號取樣返程地球了。我國的嫦娥5號登月取樣行動是在11月24日凌晨4:30開啟的,長徵4號推動嫦娥5號飛向月球飛向月球,並在月球成功著陸。之後,嫦娥5號就在月球上開始"挖土"預計在12月中旬返回地球。而日本的隼鳥2號則是在早在2014年12月3日就開始飛離地球,預計是在12月初返程地球。
  • 同是太空取樣,中國的嫦娥5號和日本的隼鳥2號,哪個更難?
    同是太空取樣,中國的嫦娥5號和日本的隼鳥2號,哪個更難?近段時間,除了疫情和美國大選之外,全球最關心的兩件事肯定就是中國的嫦娥5號奔月取樣返程地球,以及日本的隼鳥2號取樣返程地球了。5號飛向月球飛向月球,並在月球成功著陸。
  • 我國嫦娥五號與日本隼鳥2號同時返航,美國提議:中國應分享數據
    近年來,隨著我國在航天領域和宇宙探索方面的不斷突破,先是於2019年5月11日完成了嫦娥4號首次登月,緊接著今年又策劃了意義非凡的「嫦娥5號探月計劃」。相比上一次不同的是,這次中國派出的嫦娥5號探測器不僅要完成登陸月球,還將首次從月球上採集樣本帶回中國。
  • 隼鳥2號展示了日本不可小覷的航天實力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李會超】2月22日,由日本研製發射的隼鳥2號探測器在龍宮小行星表面成功完成了首次著陸,並按照計劃在著陸後飛離了小行星表面。3月5日,日本宇宙航空開發機構(JAXA)在youtube上發布了這次著陸過程的視頻畫面。
  • 中國航天VS日本航天:嫦娥5號和隼鳥2號將在本月返回地球
    而在最近的航天探索領域,就有兩件舉世矚目的事件。 第一是我國的嫦娥5號探測器將在本月執行完月球採樣任務後返回地球,而另一件就是日本的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也將會攜帶小行星樣本返回地球。
  • 從隼鳥2號創造7項全球首次看日本航天
    要避免日本落後於世界潮流,能否像隼鳥2號那樣拓展領先全球的擅長領域,是日本今後面臨的課題。        隼鳥2號創造出「全球首次」的7項成果的是,(1)形成人造撞擊坑;(2)利用小型機器人對小天體(小行星等)的移動進行探測;(3)向小天體投下多個探測機器人;(4)在同一小天體的2個地點著陸;(5)在誤差精度要求極高(60釐米)的地點成功著陸;(6)對地球圈外天體進行內部調查;(7)投放了多個環繞小天體的最小人造衛星。
  • 日本「隼鳥2號」的成功,令美俄都不敢吱聲!
    隼鳥2號的成功10月上旬,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在推特上宣布,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已成功地將樣品室放入了探測器的返回艙中!隼鳥2號將於2019年底開始返回地球,計劃在2020年12月抵達地球附近,將一個重16公斤的樣品返回艙送回地球大氣層。而隼鳥2號飛船,則會前往另一顆小行星2001 WR1,依靠剩餘的氙氣推進劑,計劃在2023年6月27日左右飛越這顆小行星。
  • 中國嫦娥五號,日本隼鳥二號,誰才是科技大牛?
    而日本的網友反應就有意思了:我們日本隼鳥二號攜帶者小行星土壤樣本早就返回地球了。國內也有一部分網友會問:是日本的隼鳥二號完成難度大?還是我們的嫦娥五號更充滿挑戰?今天咱們就簡單分析一下這兩個天外來客誰更科技難度大。聊之前咱們先說說日本的這個小行星探測器隼鳥二號。
  • 嫦娥5號即將軟著陸!歐航天局用心配合,隼鳥2號和嫦娥誰最優秀
    凌晨四點四十分嫦娥5號探測器組合體成功分離,探測器系統良好。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開始在200公裡環月軌道等待兩天後的交會對接,這一刻註定載入史冊!5號登月意義重大,認為這次登月將讓全世界看到中國航天雄厚的實力,也為能夠參與到中國的嫦娥5號而榮幸萬分!
  • 李會超:隼鳥2號展示了日本不可小覷的航天實力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李會超】 2月22日,由日本研製發射的隼鳥2號探測器在龍宮小行星表面成功完成了首次著陸,並按照計劃在著陸後飛離了小行星表面。 3月5日,日本宇宙航空開發機構(JAXA)在youtube上發布了這次著陸過程的視頻畫面。
  • 日本「隼鳥2號」成功將小行星樣品帶回地球
    「隼鳥2號」情況簡介「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是日本發射的「隼鳥」的後繼探測器,於2014年12月由H-2A運載火箭搭載從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升空,其任務是探測小行星「龍宮」。2018年6月,「隼鳥2號」抵達「龍宮」預定軌道。2019年2月,首次在「龍宮」著陸,收集地表樣本並發現了水合礦物質。
  • 中國的嫦娥五號和日本的隼鳥二號比起來,哪個厲害?
    近期,中國嫦娥五號月球取樣在各國引起了強烈關注,此外,日本的隼鳥二號也要返回地球了。日本的隼鳥二號於2014年12月2號發射成功,要在「龍宮」的行星上取樣返回。龍宮行星直徑900米,重力也是十分微弱的,所以他們遇到的問題和嫦娥五號大不相同,首先是日本的H2A火箭,就不如長徵5號給力,再加上龍宮小行星要比月球遠得多,所以隼鳥二號只有600公斤重的探測器,還要實現多種探測目標,日本人就把這種螺絲殼裡做道場的能力發揮到了極致。當然,日本也不是自己獨立在完成這個任務的,探測器上的儀器都是依靠國際合作。
  • 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著陸太陽系原始小行星,技術難度堪比嫦娥登月
    正因為如此,近些年來,這些近地小行星成為日本航天研究的重點。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大星體想取得突破,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而搞近地小星體,好出成果,這也算是一個取巧的辦法(只怕日本又點錯科技樹)。圖為隼鳥2號探測器成功著陸「龍宮」小行星之後,日本科研人員相擁慶祝。
  • 我國嫦娥五號登月成功,美國NASA密切關注,強烈要求「分享數據」!
    近年來,隨著我國在航天領域和宇宙探索方面的不斷突破,先是於2019年5月11日完成了嫦娥4號首次登月,緊接著今年又策劃了意義非凡的「嫦娥5號探月計劃」。相比上一次不同的是,這次中國派出的嫦娥5號探測器不僅要完成登陸月球,還將首次從月球上採集樣本帶回中國。
  • 除天問一號外,嫦娥七號、小行星探測都安排了,嫦娥十五載人登月
    近一段時間,我國航天發展進入黃金期,「天問一號」行星探測器搭乘「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升空,正在飛往火星的途中。而在10月底,「嫦娥五號」探測器也將從海南文昌出發,前往月球「挖土」,並攜帶樣品返回。「嫦娥六號」的發射大約在2023年到2024年之間,同樣會在月球上鑽探取樣並返回地球。
  • 除天問一號外,嫦娥七號、小行星探測都安排了,嫦娥十五載人登月
    近一段時間,我國航天發展進入黃金期,「天問一號」行星探測器搭乘「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升空,正在飛往火星的途中。而在10月底,「嫦娥五號」探測器也將從海南文昌出發,前往月球「挖土」,並攜帶樣品返回。「嫦娥六號」的發射大約在2023年到2024年之間,同樣會在月球上鑽探取樣並返回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