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嫦娥五號,日本隼鳥二號,誰才是科技大牛?

2021-01-18 不賭不毒不妒不獨

當中國嫦娥五號返回後,在世界上都引起不少震動,各方的反應也是各有不同,美國NASA網站播放是當年的阿波羅登月,好漢還提當年勇,還雄心勃勃提出2024年要再次登月。印度新聞報導更是有意思,大概意思就是說:因為新冠病毒的影響,所以才讓中國搶在印度前面成為世界第三個月球採樣返回的國家。而日本的網友反應就有意思了:我們日本隼鳥二號攜帶者小行星土壤樣本早就返回地球了。

國內也有一部分網友會問:是日本的隼鳥二號完成難度大?還是我們的嫦娥五號更充滿挑戰?今天咱們就簡單分析一下這兩個天外來客誰更科技難度大。聊之前咱們先說說日本的這個小行星探測器隼鳥二號。

就在本月6號日本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宣布:隼鳥二號攜帶的回收艙在澳大利亞南部地區順利著陸,帶回來了微量的小行星樣本。投送了回收艙以後隼鳥二號還沒歇著再次展開它的小行星之旅,預計會在11年後2031年抵達一個編號為1998KY26的小行星進行一次不採樣探測,算是要繼續發揮它的餘熱吧。隼鳥二號攜帶小行星樣本回來以後也引發大家的討論,它和咱們的嫦娥五號到底誰比較先進?誰執行任務比較難?

首先來說隼鳥二號探測器是2014年12月當時是從日本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升空的。如果說它這個任務能夠順利完成,包括2031年那個小行星探測完成的話。那它的一次任務周期時間跨度17年,它會成為什麼呢?會成為世界上壽命最長的宇宙天體探測器。它的這個技術先進程度應該來說還是相當不錯的,至少在這個探測器領域,它會超過目前還在飛行的美國「旅行者」深空探測器。值得一提的是這次隼鳥二號攜帶回來的小型樣本是從龍宮小行星帶回來,這個地方距離地球大概3億公裡,這一趟飛行周期就達到了六年。儘管說隼鳥2號探測器我們看它其實比較小,整個質量也就609公斤,但是載荷還挺豐富,隼鳥雖小,五臟俱全,包括的兩個非常小的,大概直徑18釐米大的,和這個玩具差不多大的小行星表面巡視器,然後有幾臺遙感成像儀器,同時還有一部擊發裝置,能夠發射一顆子彈,實際上是個彈丸來撞擊小行星深層的土壤樣本,總的來說隼鳥二號其科技意義挺大的。

儘管它意義很大,但是你要把它跟嫦娥五號進行比較,其實沒得比,沒有什麼可比性。雖然這個龍宮小行星很遠,距離地球三億公裡,不過呢隼鳥二號上在太空中它不需要跑,絕大部分時間就是無動力滑行狀態,所以主要考驗的是這個成熟的軌道計算能力。只要通過成熟的軌道計算能力,小行星探測器去探測太陽系內的小星星,不是一個特別困難的事情。而且小行星有個特點,就是它很小,比如龍宮小行星直徑也就一公裡左右,是一個微小天體,微小天體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它沒什麼引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探測器如果想登錄小行星也很簡單,不需要克服引力,也不需要什麼額外的助推發動機就能夠完成一個起降工作。

你要知道,要想在月球上實現起降,是很困難的。落月姿態控制技術和這個上升返回技術,是一個國家行星探測實力的重要的一個標誌。比如以色列,印度都曾經發射過月面探測器,就是因為這個探測器姿態控制問題不行,最後任務失敗了,一頭砸在月球表面了。那麼你如果要去小行星探測那就容易得多了,你只要做好發動機反推控制就行。你慢慢的跟它保持一個同樣的速度,你最後就能夠降到上面去,同樣的你想從小行星上起飛也很簡單,稍微有一點點推力,你就能從小行星上飛起來。但是你要想從月球上起飛,那月球的引力比起小行星來說還是太大了。你要克服那麼大的引力,你還要做好姿態控制,對於整個發動機推力的測控精度要求都很高。

相對來說,隼鳥二號難度更多是體現在測控信號傳輸上,畢竟這個龍宮小行星離地球3億公裡。距離遠了以後信號衰減會很嚴重,而且中間時不時還會有太陽的信號阻隔,這個要克服,它是有一定的難度的。此外呢隼鳥二號它即使要把它這個小行星樣本帶回來,它也不難。因為隼鳥二號本身並不返回大氣層,它只是在這個地球軌道投放一個回收艙,把它扔下來就完了。那麼嫦娥五號返回器,它就複雜了,它是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用一個水漂彈道的形式減速返回地球。甭管是材料啊,耐熱性能,那都要複雜的多,畢竟嫦娥五號還承擔一個任務,要為下一步載人登月打基礎,這也是隼鳥二號根本無法相提並論的。

所以呢這兩個東西當然各有難度,隼鳥二號主要的難度是在於這個信號延遲啊,怎麼去計算到精確的軌道啊,然後接近,甚至都不叫降落了,應該說保持一個正確的姿態,然後碰到上面就行了,這就算成功。很多事情的是集中在這個軟體方面的,如果要搞一個隼鳥二號,可能咱們需要很多的程式設計師加班加點,就能很順利造出來。

而嫦娥五號,你要克服的硬科技門檻那就很多了,首先你得有大推力的火箭才能把衛星送上去,大火箭你還得有很多的公關問題,包括運輸船,大型整流罩等等,然後呢你要去月球完成這麼複雜的任務,你的深空數據鏈路,得需要好多衛星組網吧,然後嫦娥五號它要降落,它要起飛,還要在月球上挖土,每一環都很難。而且它最後帶著太空裡採集的樣本回來,咱們還是保證它落回本土。而隼鳥2號的很多很多環節,其實都是要依靠別的國家幫忙才行,包括最後降落,它都得落在澳大利亞的沙漠上。這個過程缺乏了幫助,整個項目就得抓瞎。

一個要掌握全部的技術,一個需要掌握部分技術。所以也有網友打了一個很形象的比較,咱們的航天技術就好像是一棵參天大樹,目前可能很粗壯,但是還沒有長到最高。隼鳥2號類似於是一隻壁虎趴在美國的那個航天技術的大樹上。如果說要跟那隻壁虎比高,那我們只需要做到一點,就是咱們這棵樹長的比它爬的那個樹還要高就行了,為咱們這棵大樹加油,而且要記得多給它澆水施肥。

相關焦點

  • 中國的嫦娥五號和日本的隼鳥二號比起來,哪個厲害?
    近期,中國嫦娥五號月球取樣在各國引起了強烈關注,此外,日本的隼鳥二號也要返回地球了。日本的隼鳥二號於2014年12月2號發射成功,要在「龍宮」的行星上取樣返回。深空探索最重要的是測控網絡,在這方面美國為日本提供了幫助。總之,隼鳥二號是整個大系統之中的一個組成部分,而我們的嫦娥五號自己就是一個獨立完整的系統。隼鳥二號在2014年年底發射了以後,一直到2018年6月7日,隼鳥二號才到達龍宮小行星。行星探測的設計是十分複雜的,隼鳥二號先是繞著龍宮行星觀察了幾個月,直到九十月份才陸續投下了一個巡視器和兩個著陸器。
  • 都是12月攜樣本回地球,嫦娥五號、隼鳥2號誰的技術難度更高?
    作者:文/虞子期 自從嫦娥五號發射之後,不少人都在關於太空的新聞,所以無論任何國家的探測器進入到太空之中,總會想一些誰的探測器更加厲害,技術要求更高。 而在我國嫦娥五號被大家所關注的時候,日本的探測器消息又來了,那就是日本的——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
  • 我國嫦娥五號與日本隼鳥2號同時返航,美國提議:中國應分享數據
    近年來,隨著我國在航天領域和宇宙探索方面的不斷突破,先是於2019年5月11日完成了嫦娥4號首次登月,緊接著今年又策劃了意義非凡的「嫦娥5號探月計劃」。相比上一次不同的是,這次中國派出的嫦娥5號探測器不僅要完成登陸月球,還將首次從月球上採集樣本帶回中國。
  • 中日航天探測器採樣返回,嫦娥五號技術難度不如日本隼鳥二號?
    預計嫦娥五號返回器會在12月中旬,帶著大於2公斤的月壤和月巖返回內蒙古四子王旗降落場。嫦娥五號軌道器和上升器對接不過,就在嫦娥五號緊鑼密鼓準備返航的同時,據媒體報導,12月6日凌晨1: 47到1: 57,在離開地球6年之後,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返回艙帶著原始小行星採樣物質,成功降落在澳大利亞內陸地區。目前,日方已經取回樣本並正在進行分析。
  • 中日王牌探測器誰更強?隼鳥二號採樣返回,嫦娥五號落月挖土
    為什麼是隼鳥二號呢?因為隼鳥號在2003年時就已經去往絲川小行星採樣,其經歷只坎坷堪比唐僧西天取經,遭遇了測控信號丟失、離子發動機故障以及錯過返回地球的時間等等,其經歷被拍成了電影《隼鳥歸來》,看起來還不錯!
  • 中日王牌探測器誰更強?隼鳥二號採樣返回,嫦娥五號落月挖土!
    為什麼是隼鳥二號呢?因為隼鳥號在2003年時就已經去往絲川小行星採樣,其經歷只坎坷堪比唐僧西天取經,遭遇了測控信號丟失、離子發動機故障以及錯過返回地球的時間等等,其經歷被拍成了電影《隼鳥歸來》,看起來還不錯!
  • 日本隼鳥2號或取0.1克物質,嫦五取回多少月壤?至少是其2萬倍
    因為我國嫦娥五號探測器月球取樣返回和日本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取樣返回的時間很相近,所以不免讓人們聯想兩者的技術有何異同,誰更先進?嫦娥五號著陸器與上升器日本隼鳥2號關於這一問題,本人已在前兩天的文章中有所表述,簡單來說就是從信號的遠距離傳輸和測控上,日本的技術難度要更高一些, 但我國也能做到;而日本的探測器靠近小行星,技術操作的難度並不大,因為其靠近的「龍宮」小行星質量很小,所以其引力也很小,對探測器的引力甚至都很難改變其運行狀態,但是月球就不一樣了,引力相當於地球的1/6,所以落月才是真正有技術考驗的難題
  • 中國航天VS日本航天:嫦娥5號和隼鳥2號將在本月返回地球
    第一是我國的嫦娥5號探測器將在本月執行完月球採樣任務後返回地球,而另一件就是日本的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也將會攜帶小行星樣本返回地球。之後嫦娥5號將在月球表面挖掘大約2kg的月壤,然後在本月中旬返回地球。預計將降落在內蒙境內,這將極大地幫助科學家們了解月球的形成演化史。 除此以外,日本的隼鳥2號也將在本月的6號返回地球,小行星樣本預計將在澳大利亞西部的空曠地帶著陸。隼鳥二號所採集的樣本是來自數億公裡外的小行星「龍宮」,科學家們將通過這些樣本了解到小行星的形成及太陽系早期的一些信息。
  • 同是太空取樣,中國的嫦娥5號和日本的隼鳥2號,哪個更難?
    同是太空取樣,中國的嫦娥5號和日本的隼鳥2號,哪個更難?近段時間,除了疫情和美國大選之外,全球最關心的兩件事肯定就是中國的嫦娥5號奔月取樣返程地球,以及日本的隼鳥2號取樣返程地球了。不知什麼時候,網友們總喜歡拿中國和日本來做對比,這次兩國的太空取樣"撞車",更是引發了網友們激烈的討論。我國的嫦娥5號登月取樣行動是在11月24日凌晨4:30開啟的,長徵4號推動嫦娥5號飛向月球飛向月球,並在月球成功著陸。之後,嫦娥5號就在月球上開始"挖土"預計在12月中旬返回地球。
  • 同是太空取樣,中國的嫦娥5號和日本的隼鳥2號,哪個更難?
    同是太空取樣,中國的嫦娥5號和日本的隼鳥2號,哪個更難?近段時間,除了疫情和美國大選之外,全球最關心的兩件事肯定就是中國的嫦娥5號奔月取樣返程地球,以及日本的隼鳥2號取樣返程地球了。之後,嫦娥5號就在月球上開始"挖土"預計在12月中旬返回地球。而日本的隼鳥2號則是在早在2014年12月3日就開始飛離地球,預計是在12月初返程地球。
  • 嫦娥五號即將返回,日本隼鳥探測器搶先回到地球,哪家難度更大?
    ,目前各個系統工作狀態良好,後續工作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當中,此次我國的「嫦娥五號」的最終極任務就是從月球上取樣並且帶回地球,這不禁讓人聯想到了另一臺深空探測器,那就是日本的隼鳥二號。日本的「隼鳥二號」同樣是進行地外天體的採樣和探測任務,並返回地球,那麼他們之間,有何區別呢?日本的「隼鳥二號」探測器在2014年發射升空,在經歷了長達四年的飛行之後,於2018年抵達了一顆被命名為「龍宮」的碳制巖石小行星。2019年開始,「隼鳥二號」開始正式對該行星進行探測採樣工作。從任務上看,這兩種探測器的任務相似,她們之間卻也存在著很大的不同。
  • 嫦娥五號剛宣布返程,日本探測器就搞出大動作,網友:認清差距
    不過在嫦娥五號返回地球的時候,日本在宇宙中遨遊的一個探測器也計劃有大動作,日本在2014年的時候,發射過一架隼鳥二號探測器前往 對於日本的隼鳥二號,國內外有很多網友都拿它和中國的嫦娥五號作比較,都是對外星球進行探索的探索器,那麼兩者之間誰更厲害一點呢
  • 嫦娥5號成功登月!日本「隼鳥2號」也將完成,中日航天誰更強?
    就在前天的23時,我們所發射出去的嫦娥5號在月球的表面成功著陸到了預選區域,也就是月球表面的風暴洋的確,這片地區跟美國還有蘇聯的探月相比之下,是另外一個從來沒有人到達的地區,而這也使得我們國家成為了第三個實現月球表面軟著陸的探測器,在成功著陸以後,著陸器會在我們地面操控之下展開大約兩天的工作
  • 嫦娥五號即將返回,日本隼鳥探測器搶先一步抵達地球,哪家難度更大?
    ,那就是日本的隼鳥二號。的目的地是一顆距離地球三億公裡的一顆小行星,而嫦娥五號的任務目標是距離地球大概40多萬公裡的月球,單從距離上來說,「隼鳥二號」與嫦娥五號存在著很明顯的差距,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的嫦娥五號要比「隼鳥二號」落後。
  • 日本「隼鳥2號」成功將小行星樣品帶回地球
    「隼鳥2號」情況簡介「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是日本發射的「隼鳥」的後繼探測器,於2014年12月由H-2A運載火箭搭載從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升空,其任務是探測小行星「龍宮」。2018年6月,「隼鳥2號」抵達「龍宮」預定軌道。2019年2月,首次在「龍宮」著陸,收集地表樣本並發現了水合礦物質。
  • 飛了3億公裡取樣的日本探測器即將返回地球,比嫦娥五號更先進?
    隼鳥二號採樣示意圖 而目前的隼鳥二號小行星取樣探測器在改進了設備解決一系列問題後隼鳥二號探測器 隼鳥系列的小行星取樣和嫦娥五號的月球取樣誰的技術難度大?嫦娥五號在進行月球軟著陸時要克服月球重力,以及降落過程中的姿態調整,還需要再月表進行鑽探取樣,挖土取樣,技術流程很多,之後的樣品封裝,上升器起飛交會對接這些過程大大增加了任務的風險。每一步都需要一個國家綜合科技支撐。而日本的小行星取樣,不用分離任何單體探測器。
  • 嫦娥五號將落月挖土,和日本小行星採樣相比,究竟誰難度更大?
    嫦娥五號是中國嫦娥系列的收官之作,一號和二號繞月探路,三號登陸虹灣,三號備份四號登陸月球背面的南極艾肯特盆地馮卡門撞擊坑,五號從登陸月球,並且採樣返回地球!j距離嫦娥五號登陸地距離嫦娥三號確實不太遠!
  • 日本探測器正在返航,成功從小行星取樣,難度比嫦娥五號還高?
    恰逢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成功發射之際,難免有人將隼鳥二號和嫦娥五號進行橫向對比。隼鳥系列頭頂多個光環,隼鳥二號的前身隼鳥號是世界上首個小行星取樣探測器,也拉開了小行星探測並返回取樣的序幕,然而這並不能說明隼鳥二號探測器的技術難度就比嫦娥五號高。
  • 比嫦娥五號更高一籌?日本太空飛行器搶先返航,俄:創造人類新紀錄
    日前,航天界發生了許多的重磅新聞,其中最令國人振奮的,莫過於近日於我國發生上天的「嫦娥五號」太空飛行器實現在月球採取月壤目標一事。隨後「嫦娥五號」也完成了最難階段的任務,即實現上升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器在太空分離的任務,並進入到環月軌道。
  • 嫦娥五號探月期間,日本同時傳出好消息,太空飛行器滿載而歸搶先返航
    據國家航天局最新消息,當地時間12月6日中午12點35分,「嫦娥五號」上升器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器成功在太空分離,目前已經進入到環月軌道,等待最佳時機返回地球,這標誌著「嫦娥五號」探月任務已經完成最難階段任務,距離圓滿成功只剩最後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