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推送規則變更,不想錯失虎哥的看官們,請點擊頂部藍字「迷彩虎」進入公眾號主頁,點擊右上角「…」,將迷彩虎設為星標⭐️。
廣告合作QQ:3304279071、6240132
我國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自打發射以來,任務進展十分順利,好消息也是接踵而至,根據我國航天科工局和「嫦娥五號」工作小組的最新消息顯示,目前嫦娥五號的組合體已經完成了分離,目前各個系統工作狀態良好,後續工作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當中,此次我國的「嫦娥五號」的最終極任務就是從月球上取樣並且帶回地球,這不禁讓人聯想到了另一臺深空探測器,那就是日本的隼鳥二號。
日本的「隼鳥二號」同樣是進行地外天體的採樣和探測任務,並返回地球,那麼他們之間,有何區別呢?日本的「隼鳥二號」探測器在2014年發射升空,在經歷了長達四年的飛行之後,於2018年抵達了一顆被命名為「龍宮」的碳制巖石小行星。
2019年開始,「隼鳥二號」開始正式對該行星進行探測採樣工作。從任務上看,這兩種探測器的任務相似,她們之間卻也存在著很大的不同。
首先從飛行距離上來看,「隼鳥二號」的目的地是一顆距離地球三億公裡的一顆小行星,而嫦娥五號的任務目標是距離地球大概40多萬公裡的月球,單從距離上來說,「隼鳥二號」與嫦娥五號存在著很明顯的差距,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的嫦娥五號要比「隼鳥二號」落後。
雖然同樣進行天體採樣任務,但是兩者的開採方式截然不同,我國的嫦娥五號採用自動化鑽探獲取月球表面的樣本,採樣,封裝全程無人設備進行操作,而「隼鳥二號」則是運用金屬球對小行星的表面進行撞擊的方式攝取物質樣本,並且帶回地球,由於兩者採用了不同的開採技術,所以說帶回地球的樣本重量也不盡相同,嫦娥五號計劃攜帶2000g的月壤返回地球,而「隼鳥二號」用撞擊的方式在小行星的表面產生塵埃,只能獲取淨重大約在一克左右的樣本。
另外,從飛行器的結構進行分析,「隼鳥二號」只有單一的結構,全重只有600公斤左右,而我國的嫦娥五號是由多個艙段組合而成的,重量已經達到了8.2噸。兩者之間存在巨大的差異。
「隼鳥二號」的飛行距離遠遠大於嫦娥五號,飛行距離的遠近也直接影響信號的傳輸,距離越遠,信號就越弱,從信號傳輸與接收方面進行考量,「隼鳥二號」的難度要遠大於嫦娥五號,但是在對探測器的姿態控制技術方面,才是最重要的,只有通過這個技術,才能真正的凸顯出一個國家的航天實力水平,「隼鳥二號」的目標星球直徑僅為900米,而月球的直徑是地球的四分之一,根據萬有引力定律,天體的質量越大,萬有引力就越大,相比之下,想要在月球進行軟著陸,對於太空飛行器的指揮與控制要求更為嚴格,考驗也更大。
從月球返回時,同樣需要非常大的推力才能升空,所以說,嫦娥五號的任務操作難度要遠遠大於「隼鳥二號」,嫦娥五號的飛行過程也更加的複雜,其中就包括堪稱「穿針引線」難度最高的無人交匯對接,這一技術目前美國和俄羅斯兩國都沒有涉及過,所以說經過分析,我國的嫦娥五號相較於「隼鳥二號」任務更加複雜,技術方面也更加先進。但是不可否認,日本近年來的航天技術已經能達到國際第二梯隊的水平了,也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