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嫦娥五號探月期間,日本同時傳出好消息,太空飛行器滿載而歸搶先返航
據國家航天局最新消息,當地時間12月6日中午12點35分,「嫦娥五號」上升器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器成功在太空分離,目前已經進入到環月軌道,等待最佳時機返回地球,這標誌著「嫦娥五號」探月任務已經完成最難階段任務,距離圓滿成功只剩最後一步。
-
月球沒有發射塔與火箭,阿波羅號與嫦娥五號如何返航?數據說話
登月艙在月球上起飛的重量僅相當於「兩頭豬」,而燃料有2.4噸,因此很容易返航!嫦娥五號和阿波羅11號,登陸與返航的原理基本上一樣。不過,嫦娥五號難度係數更高,但我們不能否認,美國50年前就已經載人登陸了。
-
比嫦娥五號更高一籌?日本太空飛行器搶先返航,俄:創造人類新紀錄
日前,航天界發生了許多的重磅新聞,其中最令國人振奮的,莫過於近日於我國發生上天的「嫦娥五號」太空飛行器實現在月球採取月壤目標一事。隨後「嫦娥五號」也完成了最難階段的任務,即實現上升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器在太空分離的任務,並進入到環月軌道。
-
日本探測器正在返航,成功從小行星取樣,難度比嫦娥五號還高?
恰逢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成功發射之際,難免有人將隼鳥二號和嫦娥五號進行橫向對比。隼鳥系列頭頂多個光環,隼鳥二號的前身隼鳥號是世界上首個小行星取樣探測器,也拉開了小行星探測並返回取樣的序幕,然而這並不能說明隼鳥二號探測器的技術難度就比嫦娥五號高。
-
中日航天探測器採樣返回,嫦娥五號技術難度不如日本隼鳥二號?
根據國家航天局的消息,北京時間12月6日5時42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並於6時12分將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這是我國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而在6個多小時後,12時35分,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與上升器成功分離,進入環月等待階段,準備擇機返回地球。
-
我國嫦娥五號與日本隼鳥2號同時返航,美國提議:中國應分享數據
近日,全球有兩大事件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第一件就是中國嫦娥5號登月成功,即將在月球採集樣本,預計12月中旬返回地球。第二件就是日本之前(2018年)發射了一枚叫做「日本隼鳥2號」的小行星探測器,用於探測小行星1999 JU3(龍宮),如今「日本隼鳥2號」也採樣完成準備返航,預計12月6日在澳大利亞西部的空曠地面著陸。
-
日本傳來一陣歡呼!航天探測器滿載而歸,美:比嫦娥五號難度還高
近期,中國嫦娥5號的成功發射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當然大家最看重的還是中國這次探月工程帶回來的2公斤月壤。就在中國還在為嫦娥5號感到高興的時候,從日本也同樣傳來一陣歡呼!原因就是日本的航天探測器滿載而歸,美國方面還表示這比嫦娥五號難度還高,聽起來頗為得意。
-
嫦娥五號返航!五星紅旗在月球「飄揚」,中國登月夢想再進一步
國家航天局發布消息,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3000N發動機工作約6分鐘後,成功將攜帶樣品的上升器送入預定環月軌道!這是我國第一次實現地外天體起飛!但是在嫦娥五號起飛的那一刻,所有的不確定都變成了確定,因為我們真的成功了!目前嫦娥五號已經在返航途中,很快月球的土壤就能夠順利來到地球了!而在嫦娥五號點火起飛之前,著上組合體實現了月球表面國旗展開!這是我國第一次讓五星紅旗在月球上「獨立展示」!是中國航天事業的一個巨大進步!隨著上升器垂直上升,五星紅旗也穩穩地展開!
-
我國嫦娥五號登月成功,美國NASA密切關注,強烈要求「分享數據」!
第二件就是日本之前(2018年)發射了一枚叫做「日本隼鳥2號」的小行星探測器,用於探測小行星1999 JU3(龍宮),如今「日本隼鳥2號」也採樣完成準備返航,預計12月6日在澳大利亞西部的空曠地面著陸。
-
嫦娥五號探月計劃年底實施,難度等於無人狀態進行美國阿波羅登月
也許是因為印度登月失敗的原因,最近登月又成了個熱門話題,實際上在天文航天方面,探月和登月一直都是航天大國的重中之重,我國也同樣如此。媒體早就報導就在今年年底我國將實施嫦娥五號探月計劃,該計劃將實現對月球的繞、落、回三個任務。
-
嫦娥五號登月的背後,新一輪「太空競賽」正在形成,誰將成最後贏家?
近日,嫦娥五號探測器已成功完成月面取樣,下一步就是踏上返航的旅程。這次的嫦娥五號奔月不僅是中國航天裡程碑式的發展,也再次將太空競賽這一話題帶入到輿論中心。不同以往的是這次的太空競賽不是美蘇冷戰時刀光劍影的比賽,新一輪的太空競賽背後是更加現實的利益劃分。
-
阿波羅飛船半世紀前載人登月,嫦娥五號後來居上靠的是什麼?
在遙五任務火箭轉運階段航天人打出「超越夢想飛,誓奪四連勝」標語,如今他們終於圓夢,長徵五號遙三、長徵五號B遙一、長徵五號遙四、長徵五號遙五4次發射完勝戰績扎紮實實地提升了中國航天進入太空的新能力。
-
嫦娥五號太空「打水漂」回家,我們比美帝強在哪?領先至少10年
中美之間的全面競爭已擴散到太空,無論我們承認不承認,嫦娥五號的登月行動和美國人的異常反應,事實上已拉開了中美太空爭鋒的大幕!不要慌,隨著中國的高速發展,這一天遲早要到來,現在一切才剛剛開始罷了。而這次的嫦娥五號整個登月行動,就體現出了中國多項獨有的航天技術,其中最重要的,是嫦娥五號返回地球時採用的「太空打水漂」技術,這也正是目前美國還未完全掌握的一項尖端科技。
-
人類首次月球無人交會對接,中國嫦娥五號技術反超美國阿波羅登月
,嫦娥五號的對接機構必須做到小而精,其重量要減小到周邊式對接機構的十五分之一,同時,還要具備樣品容器捕獲、自動轉移功能,重量更輕、精度更高、過程更穩。擁有了無人交會對接技術之後,中國將在以後的載人登月技術上擁有更高的可靠性,而且更有利於以後火星探測以及採樣返回,要知道火星距離地球最遠4億公裡,測控通信時延來回有幾十分鐘,地面支持力度會更弱,對探測器的精密化、智能化、自動化要求更高。
-
嫦娥五號反超阿波羅登月,大言不慚還是言之鑿鑿?人類進步的必然
在遙五任務火箭轉運階段航天人打出「超越夢想飛,誓奪四連勝」標語,如今他們終於圓夢,長徵五號遙三、長徵五號B遙一、長徵五號遙四、長徵五號遙五4次發射完勝戰績扎紮實實地提升了中國航天進入太空的新能力。,嫦娥五號在地面與地月轉移飛行段都是合體形態,而阿波羅飛船從始至終都沒有公開過四大艙段合體照片,這是因為他們的服務艙/指令艙組合體與登月艙/上升級組合體在地面不對接,只是在進入地月轉移軌道後才對接,而在太空也從沒有任何一個鏡頭角度可以囊括四大艙段,所以地球人也就無法看到阿波羅飛船完全體的全景照片。
-
嫦娥五號攜月壤升空!美國提前發來賀電:希望對美分享這一喜悅
嫦娥五號攜「土特產」升空!但登月計劃不僅僅只屬於美國,我們國內航天科技不斷成熟之際,嫦娥五號帶著使命和任務飛往了太空。耗時幾周時間後,嫦娥五號已經開始攜帶挖好的月壤升空進行交會對接等任務。 嫦娥五號執行的三大步驟分別為「繞、落、回」 任務,能否在20天後成功著陸回到內蒙古,也考驗我們國內航天科研人員的技術水平。
-
校場:嫦娥五號發射成功後,我國離載人登月還有多遠
其中嫦娥四號/玉兔二號更是人類太空飛行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和首次在月球高緯度進行軟著陸。這也體現出了我國的探月工程並不只是跟在美蘇的身後蹣跚學步而已。「回」指的就是這次嫦娥五號和未來嫦娥六號將要完成的步驟。這次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共分為4個執行不同功能的部分,從上到下分別為上升器、著陸器、返回器和軌道器。
-
嫦娥五號即將出發上月球挖土,實力打臉美國登月聯盟,會在哪登陸
、馮卡門撞擊坑,為什麼說難度大呢?因此,無論是技術上還是設計上,嫦娥五號和前面的四位「姐姐」的造型肯定有所區別,甚至還是大有不同!而前面的三號和四號是「常住」月球的,不需要回來,所以只有一個著陸器就完事了!因此,嫦娥五號比嫦娥三號和四號多了3個關鍵的部位!
-
中國嫦娥五號,日本隼鳥二號,誰才是科技大牛?
當中國嫦娥五號返回後,在世界上都引起不少震動,各方的反應也是各有不同,美國NASA網站播放是當年的阿波羅登月,好漢還提當年勇,還雄心勃勃提出2024年要再次登月。印度新聞報導更是有意思,大概意思就是說:因為新冠病毒的影響,所以才讓中國搶在印度前面成為世界第三個月球採樣返回的國家。
-
嫦娥五號登月採樣!載人登月就在眼前!
不得不說,可以登陸月球的「玉兔」,是中國登月實力的最直接體現,我們只需將登月主體從探測器變為太空人即可;就載人飛行技術而言,從神舟五號開始,中國的載人航天已經實現七次。在一系列的飛行中,我們的太空人也進行了一系列的科學研究試驗,太空飛行器生活體驗,艙外太空行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