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嫦娥五號更高一籌?日本太空飛行器搶先返航,俄:創造人類新紀錄

2020-12-10 海峽新訊

日前,航天界發生了許多的重磅新聞,其中最令國人振奮的,莫過於近日於我國發生上天的「嫦娥五號」太空飛行器實現在月球採取月壤目標一事。隨後「嫦娥五號」也完成了最難階段的任務,即實現上升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器在太空分離的任務,並進入到環月軌道。

這是自冷戰之後,人類44年以來的首次上月,有著無法辯駁的科技探索意義,同時也給了接下來人類探索太空乃至於前往火星也有著相當重大的意義。可以說,中國正在現如今全世界受疫情嚴重影響的當下,努力嘗試著將人類發展導向正軌,這次的月球探索計劃也是中國希望扭轉當前世界蕭條狀況的試探性舉措。

但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中國,近日還有許多的國家在進行探索太空嘗試,日本也是其中一員。

比「嫦娥五號」更勝一籌?

根據美國相關媒體的報導,日前日本的「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太空飛行器在太空中經歷長達6年的旅途之後,終于于12月6日在澳大利亞南部地區降落。日本相關航天機構也對此表示,此次「隼鳥2號」所執行的探測任務,具有相當的歷史意義,因為其此次帶回了小行星的地下物質樣本。

這在人類歷史上還是第一次,對於此舉,俄羅斯媒體還聲稱,「隼鳥2號」創造了人類新紀錄,美國相關專家則表示,「隼鳥2號」此次的執行任務,從距離地球大約3億公裡的「龍宮」小行星取回了表層土壤樣本,還通過人造撞擊坑的方式,首次採集到了小行星地下巖石的樣本。

從技術角度上來看,「隼鳥2號」要比「嫦娥五號」技高一籌。這也展現了當前中國同其他國家確實在科技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

中國科技仍需時間穩步追趕

據悉,之所以挑選「龍宮」小行星作為採集目標,是因為這顆小行星的結構比較特殊,較為符合地球在46億年前的出生狀態,因此對於研究地球起源是有相當的意義的。

中國雖然現在還同發達國家在技術上有著一定的差距,但從一窮二白的地步能夠穩步追趕至如今,也證明了中國在未來的太空領域所擁有的潛力是不可估量的。中國只需要時間來繼續趕超,未來的太空必將還會有中國更多的身影。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探月期間,日本同時傳出好消息,太空飛行器滿載而歸搶先返航
    而且對於這次的探月行動,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此次我國的嫦娥五號將會攜帶兩公斤月壤返航,這些月壤對於人類探索月球有著跨時代意義。對於我國這次的成就,早在嫦娥五號升空之時,世界各國就發來賀電,其中美國更是公開要求分享月壤,對此外界眾說紛紜,因為早在美國探月時,只分享給我國一克月壤,如今大言不慚提出要求。對此我國方面也大方回應,為了人類歷史發展,願意與世界各國分享成功。
  • 搶在嫦娥五號前面,日本太空飛行器從太空返航,美:比登月難度更高
    據國家航天局最新消息,當地時間12月6日中午12點35分,「嫦娥五號」上升器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器成功在太空分離,目前已經進入到環月軌道,等待最佳時機返回地區,這標誌著「嫦娥五號」探月任務已經完成了最難階段的任務,距離圓滿成功只剩下最後一步。
  • 超越嫦娥五號?日本為了創造了航天技術的新紀錄,搶先返航
    這個國家就是日本,雖然他們的國土面積並不是特別大,但是他們的科技不遜於任何一個大國。前端時間嫦娥五號的成功發射,引起了世界上很大的轟動,這對於人類來說,也是一個非常大的突破,也得到了世界上很多國家的認可。
  • 媒體評述:嫦娥五號為何能創造「無與倫比的紀錄」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2月17日刊發一篇報導,題為《嫦娥五號月球任務使中國在登陸月球方面擁有「無與倫比的紀錄」》。全文摘編如下:周四早上,肯·麥克塔格特一邊喝著青島啤酒,一邊看著嫦娥五號返回器降落在內蒙古白雪覆蓋的草原上,它還攜帶著從月球上一座年輕火山上收集來的「無價」的月巖和月壤。
  • 月球沒有發射塔與火箭,阿波羅號與嫦娥五號如何返航?數據說話
    登月艙在月球上起飛的重量僅相當於「兩頭豬」,而燃料有2.4噸,因此很容易返航!嫦娥五號和阿波羅11號,登陸與返航的原理基本上一樣。不過,嫦娥五號難度係數更高,但我們不能否認,美國50年前就已經載人登陸了。
  • 從嫦娥五號到「奮鬥者」號,為什麼外媒如此關注中國大事?
    12月1日,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並且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再次成為各國媒體關注的焦點。《自然》雜誌指出,嫦娥五號將在此前從未探測過的區域,這些樣本或將為月球史這張龐大拼圖增加一些額外的部分。美國《華盛頓郵報》則指出,一個太空飛行器周二降落在月球上,這是中國一系列月球任務中的又一項。這代表著,中國作為一支太空探索力量的崛起。
  • 「嫦娥五號」回歸之際,日本探測器太空「挖土」,搶先中國一步?
    中國發射的「嫦娥五號「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兩公斤月壤和月巖樣本,在返回器的護送下,將這些月球的「土特產」運送回國,預計最後的降落地點為北方的內蒙古草原。日本的小行星探測器採用了與中國類似的「挖土」方式,「隼鳥2號」配備有專門運送土壤標本的密封容器,在於探測器分離後將自行把標本送回地球。
  • 我國嫦娥五號與日本隼鳥2號同時返航,美國提議:中國應分享數據
    近年來,隨著我國在航天領域和宇宙探索方面的不斷突破,先是於2019年5月11日完成了嫦娥4號首次登月,緊接著今年又策劃了意義非凡的「嫦娥5號探月計劃」。相比上一次不同的是,這次中國派出的嫦娥5號探測器不僅要完成登陸月球,還將首次從月球上採集樣本帶回中國。
  • 嫦娥五號創5個首次 嫦娥五號任務紀實全紀錄
    嫦娥五號回來了!帶著月壤回來了!恰似一部追了23天的宇宙大片,人們期待著、盼望著,晝夜不息。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如同茫茫草原上的一顆流星劃破天際,驚起一團煙雲,以百米衝刺的姿態迫不及待回到地球。九天攬月,這一刻,中國航天又創造新的歷史。  這是21世紀人類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標誌著中國航天向前邁出一大步。
  • 月球上工作暫告段落,嫦娥五號準備返航
    月球上工作暫告段落,嫦娥五號準備返航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2020-12-03 16:03
  • 嫦娥五號即將返回,日本隼鳥探測器搶先回到地球,哪家難度更大?
    廣告合作QQ:3304279071、6240132我國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自打發射以來,任務進展十分順利,好消息也是接踵而至,根據我國航天科工局和「嫦娥五號」工作小組的最新消息顯示,目前嫦娥五號的組合體已經完成了分離
  • 中日航天探測器採樣返回,嫦娥五號技術難度不如日本隼鳥二號?
    預計嫦娥五號返回器會在12月中旬,帶著大於2公斤的月壤和月巖返回內蒙古四子王旗降落場。嫦娥五號軌道器和上升器對接不過,就在嫦娥五號緊鑼密鼓準備返航的同時,據媒體報導,12月6日凌晨1: 47到1: 57,在離開地球6年之後,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返回艙帶著原始小行星採樣物質,成功降落在澳大利亞內陸地區。目前,日方已經取回樣本並正在進行分析。
  • 嫦娥五號從月球返航,印度上下眼紅巨大突破:國力差距無法彌補
    日前,「嫦娥五號「成功完成在月球的科研任務,進入月球軌道踏上返回地球的歸途。據國家航天局專家的解讀,「嫦娥五號「的上升器將在遠程控制下和軌道器進行」合體「,這是返回地球的第一步,需要十分嚴格的科學計算才能」分毫不差「實現對接,這顯示出「嫦娥五號「的複雜先進技術。
  • 嫦娥五號即將返回,日本隼鳥探測器搶先一步抵達地球,哪家難度更大?
    我國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自打發射以來,任務進展十分順利,好消息也是接踵而至,根據我國航天科工局和「嫦娥五號」工作小組的最新消息顯示,目前嫦娥五號的組合體已經完成了分離,目前各個系統工作狀態良好,後續工作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當中,此次我國的「嫦娥五號」的最終極任務就是從月球上取樣並且帶回地球,這不禁讓人聯想到了另一臺深空探測器
  • 嫦娥五號順利歸來創造5個首次 中國太空探索升級
    北京時間12月17日,在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就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舉行的發布會上,中國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表示,嫦娥五號完成了一次對接、六次分離,兩種方式採樣、五次樣品轉移,經歷了11個重大階段和關鍵步驟,嫦娥五號任務創造了五項中國首次。
  • 日本探測器正在返航,成功從小行星取樣,難度比嫦娥五號還高?
    2號探測器距離地球越來越近,關於日本小行星探測器的話題再度熱烈起來。恰逢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成功發射之際,難免有人將隼鳥二號和嫦娥五號進行橫向對比。隼鳥系列頭頂多個光環,隼鳥二號的前身隼鳥號是世界上首個小行星取樣探測器,也拉開了小行星探測並返回取樣的序幕,然而這並不能說明隼鳥二號探測器的技術難度就比嫦娥五號高。
  • 嫦娥五號著陸點位置在哪?嫦娥五號登月時間什麼時候
    從選擇著陸點到順利著陸月球嫦娥家族的兄弟姐妹都經歷了什麼?嫦娥五號的落月點又為何選擇在這兒?嫦娥落月的技術原理又是什麼?來一起漲知識吧!  大家現在看到的是月球的正面,嫦娥三號落月的地方就在這裡,名字叫「虹灣」。它位於月球第二大月海「雨海」的西北角,是一個直徑達260公裡的巨型隕石坑壁。
  • 嫦娥五號反超阿波羅登月,大言不慚還是言之鑿鑿?人類進步的必然
    嫦娥四號著陸點位於月球背面艾特肯盆地馮卡門撞擊坑,該著陸點周圍存在近萬米的高度差,嫦娥四號因此修改了登月彈道,由嫦娥三號的傾斜軌跡改為垂直下降,這樣一來不僅對動力系統要求更高,機動避障時間也更短,同時著陸點地形相較於嫦娥三號也更複雜。
  • 嫦娥五號新進展,俄專家打破沉默:以前從未有人像中國人這樣幹過
    12月2日,嫦娥五號探月最新進展披露:成功在完成鑽取2千克月壤的採樣和封裝之後,俄羅斯科學院航天研究所核行星學科室主任伊戈爾·米特羅法諾夫打破了沉默,接受了媒體採訪。這位來自航天大國的科學家在研究嫦娥五號探測器相關資料後做出了評價:嫦娥五號探月不是其他國家以前完成項目的重複,中國展現了其技術的獨特性,以前從未有人這樣做過。
  • 嫦娥五號新進展,俄專家打破沉默:以前從未有人像中國人這樣幹過
    12月2日,嫦娥五號探月最新進展披露:成功在完成鑽取2千克月壤的採樣和封裝之後,俄羅斯科學院航天研究所核行星學科室主任伊戈爾·米特羅法諾夫打破了沉默,接受了媒體採訪。這位來自航天大國的科學家在研究嫦娥五號探測器相關資料後做出了評價:嫦娥五號探月不是其他國家以前完成項目的重複,中國展現了其技術的獨特性,以前從未有人這樣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