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先嫦娥五號!日本小行星探測器成功返回地球,結果令人失望

2020-12-17 漫聊新科技

圖為日本隼鳥探測器探測小行星「龍宮」

對於航天愛好者來言,今年的冬季可謂是驚喜連連,先是嫦娥五號探月,隨後是天問一號春節前後將抵達火星,而現在又是有關日本探測小行星「龍宮」的消息。12月6日凌晨時分,日本「隼鳥」小行星探測器成功返回地球,在等待一周之後傳來了日本宇航局確認其探測任務已經完成,太空巖石樣本帶回了地球。

圖為日本在澳大利亞伍默拉試驗場發現的返回艙

日本苦盼許久,然而等來的卻不是好消息。在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沒返回之前,就一直存在能帶回多少樣品的爭論,有人說估計重量大約為100克,因為從技術上來說,隼鳥2號是改進版本,其性能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那麼究竟有多少重量的外太空樣本呢?

12月14日,日本工程師們在日本宇航局的一個無塵室裡打開了樣本容器,隨之映入眼帘的是,樣本容器開口處出現一顆黑色顆粒物,日本宇航局稱這些黑色顆粒有證據表明來自於小行星「龍宮」。從示波器相機拍攝的照片來看,容器看起來是比較空晃晃的,可能沒有多少的樣本,與我國嫦娥五號探測器相比差遠了,引發了廣大網友的熱議。

圖為樣本容器開口處發現黑色顆粒

那究竟是嫦娥五號和日本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孰優孰劣?

其實中國要和日本相比,確實可比性不太大,因為我國的航天領域是完全自主的,而日本卻是在美國的航天體系下去承擔一些單項任務,不謀全局的,與其整個國家的發展戰略一致。

兩個天體引力的不同,小行星的引力要比月球小的多,日本隼鳥2號登陸時並未出現姿態控制失誤,只需要做好發動機反推控制就行,然而月球引力較大,嫦娥五號探測器要想實現成功實現軟著陸,控制要求精度確實比日本要高,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想,小行星的距離地球比月球要遠的多,測控信號傳輸上的難度要比我們高,距離越遠信號衰減的速度越快。

從兩國航天發展起點來說,日本這次利用了澳大利亞、美國和阿根廷的測控站,連炮轟「龍宮」採集樣本時,都是依靠美國的深空網,而中國完全是自主自強的,探月的一些難題都是自己解決的,所以說一個是自立自強,一個是靠美國,這是無法比較的。

從這三點說明,嫦娥五號與日本隼鳥2號真的沒有可比性,也沒有什麼比較的意義,雖然中日兩國經濟體量相差不大,但是完全是走不同的道路,我們要做的是做好自己的事情,讓中國這顆航天大樹茁壯成長!(清風)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回歸之際,日本探測器太空「挖土」,搶先中國一步?
    據日本NHK電視臺12月8日報導,日本通過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成功採集小行星"龍宮"上的土壤樣本,目前「隼鳥2號」的回收艙已經從澳大利亞運回。據專業人士分析稱,無人探測器帶回的樣本,暫時還不能確定是否是小行星上的產物。
  • 嫦娥五號即將返回,日本隼鳥探測器搶先回到地球,哪家難度更大?
    ,目前各個系統工作狀態良好,後續工作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當中,此次我國的「嫦娥五號」的最終極任務就是從月球上取樣並且帶回地球,這不禁讓人聯想到了另一臺深空探測器,那就是日本的隼鳥二號。日本的「隼鳥二號」同樣是進行地外天體的採樣和探測任務,並返回地球,那麼他們之間,有何區別呢?日本的「隼鳥二號」探測器在2014年發射升空,在經歷了長達四年的飛行之後,於2018年抵達了一顆被命名為「龍宮」的碳制巖石小行星。2019年開始,「隼鳥二號」開始正式對該行星進行探測採樣工作。從任務上看,這兩種探測器的任務相似,她們之間卻也存在著很大的不同。
  • 嫦娥五號即將返回,日本隼鳥探測器搶先一步抵達地球,哪家難度更大?
    我國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自打發射以來,任務進展十分順利,好消息也是接踵而至,根據我國航天科工局和「嫦娥五號」工作小組的最新消息顯示,目前嫦娥五號的組合體已經完成了分離,目前各個系統工作狀態良好,後續工作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當中,此次我國的「嫦娥五號」的最終極任務就是從月球上取樣並且帶回地球,這不禁讓人聯想到了另一臺深空探測器
  • 飛了3億公裡取樣的日本探測器即將返回地球,比嫦娥五號更先進?
    在2014年發射的日本「隼鳥二號」小行星取樣返回探測器預計將在12月6日返回地球,降落到澳大利亞草原,飛行了六年來回距離超過6億公裡的「隼鳥二號」在一顆名為」龍宮「的小行星上短暫著陸並取回小行星樣本。 日本的小行星取樣工作始於「隼鳥一號「這個命途多舛的探測器。」
  • 中日航天探測器採樣返回,嫦娥五號技術難度不如日本隼鳥二號?
    根據國家航天局的消息,北京時間12月6日5時42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並於6時12分將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這是我國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而在6個多小時後,12時35分,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與上升器成功分離,進入環月等待階段,準備擇機返回地球。
  • 日本探測器正在返航,成功從小行星取樣,難度比嫦娥五號還高?
    2號探測器距離地球越來越近,關於日本小行星探測器的話題再度熱烈起來。恰逢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成功發射之際,難免有人將隼鳥二號和嫦娥五號進行橫向對比。隼鳥系列頭頂多個光環,隼鳥二號的前身隼鳥號是世界上首個小行星取樣探測器,也拉開了小行星探測並返回取樣的序幕,然而這並不能說明隼鳥二號探測器的技術難度就比嫦娥五號高。
  • 超越嫦娥五號?日本為了創造了航天技術的新紀錄,搶先返航
    這個國家就是日本,雖然他們的國土面積並不是特別大,但是他們的科技不遜於任何一個大國。的成功發射,引起了世界上很大的轟動,這對於人類來說,也是一個非常大的突破,也得到了世界上很多國家的認可。並且,只要嫦娥五號能在規定的時間裡返回地球,那麼,我國的探月任務也就完美的畫上了句號。這對於整個航空領域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奇蹟。但是,日本卻搶先於我國一步,他們6年前發射的小行星探測儀,成功返回了地面,並且「滿載而歸」。
  • 除了嫦娥五號,還有哪些探測器從太空採樣返回?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7日凌晨,去去就回的嫦娥五號歷時23天,順利從月球挖土而歸。 而就在11天前的12月6日清晨,日本JAXA的隼鳥2號探測器歷經6年的跋涉,將來自小行星「龍宮」的樣品送回了地球。 主動前往太空採回樣品,在人類歷史上還不多見。
  • 嫦娥五號成功登月「挖土」 將帶回地球
    嫦娥五號探測器自動採樣任務採用表鑽結合、多點採樣的方式,設計了鑽具鑽取和機械臂表取兩種「挖土」模式。按照任務計劃,嫦娥五號將獲取2公斤左右的月球表面樣品帶回地球。若成功將月球表面樣品帶回地球,對人類而言有多重要?這將是近半個世紀以來,人類首次將月球表面樣品帶回地球。
  • 有祝賀也有「雜音」,嫦娥五號成功返回地球後,世界各國態度不同
    ,最開心的要數歐洲宇航局(ESA)了,這主要是因為ESA參與到了嫦娥五號返回任務中,並一直向中方提供嫦娥五號的最新位置數據。在嫦娥五號成功返回地球後,ESA開心地在社交媒體打出「Welcome home, Chang』e 5!」(歡迎回家,嫦娥五號!)。ESA的下屬帳號ESA Operations(ESA運營),一直在嫦娥五號任務中實時關注最新任務進展,特別是ESA的西班牙地面站一直在協助中國國家航天局追蹤嫦娥五號返回器的位置,直到嫦娥五號進入大氣層。
  • 中日王牌探測器誰更強?隼鳥二號採樣返回,嫦娥五號落月挖土
    嫦娥五號的上升器和著陸器組合體,在筆者碼字的同時正在月球風暴洋北部的呂姆克火山邊緣降落,而日本在小行星龍宮上的取樣也將於12月份返回地球,這是巧了,這兩個都屬於取樣返回,一個遠在數個天文單位以外,一個則在抬頭可見的月球上,到底哪個更難一些?
  • 中日王牌探測器誰更強?隼鳥二號採樣返回,嫦娥五號落月挖土!
    嫦娥五號的上升器和著陸器組合體,在筆者碼字的同時正在月球風暴洋北部的呂姆克火山邊緣降落,而日本在小行星龍宮上的取樣也將於12月份返回地球,這是巧了,這兩個都屬於取樣返回,一個遠在數個天文單位以外,一個則在抬頭可見的月球上,到底哪個更難一些?隼鳥二號的「龍宮小行星」採樣難度有多高?
  • 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多長時間到月球+返回地球時間
    2020年11月24凌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在破曉中劃出一道金色弧線,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今年航天發射的重磅任務,更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最後一步, 將實現包括我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在內的一系列高難度任務。
  • 嫦娥五號將落月挖土,和日本小行星採樣相比,究竟誰難度更大?
    嫦娥五號是中國嫦娥系列的收官之作,一號和二號繞月探路,三號登陸虹灣,三號備份四號登陸月球背面的南極艾肯特盆地馮卡門撞擊坑,五號從登陸月球,並且採樣返回地球! 2014年12月3日,日本隼鳥二號在種子島被H-IIA火箭發射升空,目標是編號為162173 Ryugu的小行星,它是一顆阿波羅型小行星,遠日點1.415AU,近日點0.963AU,和地球軌道相交,它於2019年2月22日,隼鳥2號成功登陸小行星「龍宮」(Ryugu),發射大金屬彈製造出人工隕石坑。
  • 嫦娥五號登月挖土在即,日本中繼衛星成功入軌,暴露背後隱藏實力
    我國在11月24日進行了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的發射,在11月30日4時40分,嫦娥五號探測器組合體成功分離,屆時將會在月球西北部的風暴洋實現軟著陸,在著陸後會展開在月球「挖土」的動作,隨後會將2千克的樣本帶回地球。
  • 中國航天VS日本航天:嫦娥5號和隼鳥2號將在本月返回地球
    第一是我國的嫦娥5號探測器將在本月執行完月球採樣任務後返回地球,而另一件就是日本的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也將會攜帶小行星樣本返回地球。 上個月24號凌晨4點半,嫦娥五號帶著國人的美好祝願成功飛天,8.2噸的嫦娥五號在飛行了大約2200秒後成功到達了預定軌道
  • 日本傳來一陣歡呼!航天探測器滿載而歸,美:比嫦娥五號難度還高
    近期,中國嫦娥5號的成功發射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當然大家最看重的還是中國這次探月工程帶回來的2公斤月壤。就在中國還在為嫦娥5號感到高興的時候,從日本也同樣傳來一陣歡呼!原因就是日本的航天探測器滿載而歸,美國方面還表示這比嫦娥五號難度還高,聽起來頗為得意。
  • 嫦娥五號成功著陸地球!為何嫦娥五號返回時會燃燒?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著陸地球。創造了中國航天的又一裡程碑。嫦娥五號這一路走來,不得不說是困難重重,但我國航天人員克服了重重困難。最終,成功地完成了嫦娥五號月球採樣任務。那麼,同樣是穿越地球大氣層,為什麼嫦娥五號返回時會遭遇溫度升高,表面劇烈燃燒的情況,而升空時卻沒有呢?相比之前的嫦娥系列探測器,嫦娥五號的結構更加複雜,重量也要大得多,嫦娥五號總質量高達8.2噸。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什麼時候返回地球?降落在哪裡?
    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點火升空,託舉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這次發射,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發展規劃中的收官之作。(圖片來源:國家航天局)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嫦娥五號探測器系統副總設計師彭兢介紹,這四個器的功能從名字上大致就能理解:上升器主要攜帶樣品從月球表面起飛;著陸器要在月球表面著陸;返回器的功能是攜帶月球的樣品返回地球;軌道器主要承擔各個不同的軌道上飛行的功能。與嫦娥家族的幾位姐姐相比,嫦娥五號探測器總重量8200公斤,是我國目前發射的最重的探測器。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什麼時候返回地球?降落在哪裡?
    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點火升空,託舉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這次發射,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發展規劃中的收官之作。繼嫦娥一號任務實現繞月探測、嫦娥三號任務實現落月探測之後,嫦娥五號任務將實現月球表面無人採樣返回,標誌著我國將圓滿完成探月工程「三步走」戰略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