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了3億公裡取樣的日本探測器即將返回地球,比嫦娥五號更先進?

2020-12-05 科學的糾纏態

在2014年發射的日本「隼鳥二號」小行星取樣返回探測器預計將在12月6日返回地球,降落到澳大利亞草原,飛行了六年來回距離超過6億公裡的「隼鳥二號」在一顆名為」龍宮「的小行星上短暫著陸並取回小行星樣本。

日本的小行星取樣工作始於「隼鳥一號「這個命途多舛的探測器。」隼鳥一號「在2003年發射升空,原計劃在2007年返回地球,但之後一臺離子引擎發生故障,,只能依靠另外兩臺工作,之後又因為太陽風暴導致電池功率減小。中間又信號中斷近一個月,最終在2005年捕捉到小行星,並用了兩次嘗試才降落到小行星表面停留約一秒後離開開始返回地球。在2006年又發生11個鋰電池中四個不能工作,燃料即將消耗殆盡的影響。在錯過返回地球的軌道後,經過漫長等待下一次地球交會軌道後在2010年返回地球,並帶回了一絲肉眼都無法看見的小行星塵埃。

隼鳥二號採樣示意圖


而目前的隼鳥二號小行星取樣探測器在改進了設備解決一系列問題後,在2014年發射升空,並在2019年2月首次短暫著陸,通過蜻蜓點水的方式採集樣品,並在2019年11月進行第二次著陸,以確保取樣成功。目前隼鳥二號正在返回地球的·路上,將很快進入地球大氣著陸澳大利亞。

隼鳥二號探測器


隼鳥系列的小行星取樣和嫦娥五號的月球取樣誰的技術難度大?其實單通過取樣順序就能看出來。嫦娥五號在進行月球軟著陸時要克服月球重力,以及降落過程中的姿態調整,還需要再月表進行鑽探取樣,挖土取樣,技術流程很多,之後的樣品封裝,上升器起飛交會對接這些過程大大增加了任務的風險。每一步都需要一個國家綜合科技支撐。而日本的小行星取樣,不用分離任何單體探測器。而且小行星引力極小,即使1公裡自由落體也不會有很大的衝擊速度,姿態調整難度大大降低,取樣過程只有一秒,插進土壤後迅速起飛,整個取樣過程就是發動機的點火關機過程。最重要的是深空通信,小行星距離地球3.4億公裡,不肯避免的帶來通信延遲,但日本依靠美國NASA遍布地球的通信,可以很好的控制遙遠地方的探測器。如果說技術難度和嫦娥五號沒有可比性,主要是深空通信的難度,但美國的全球基地通信的加持也讓這個沒了難度。

巡視器照片


因此,兩者的比較僅僅在誰有全球更多的通信基地的比較,其餘流程沒有可比性可言。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即將返回,日本隼鳥探測器搶先回到地球,哪家難度更大?
    ,目前各個系統工作狀態良好,後續工作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當中,此次我國的「嫦娥五號」的最終極任務就是從月球上取樣並且帶回地球,這不禁讓人聯想到了另一臺深空探測器,那就是日本的隼鳥二號。日本的「隼鳥二號」同樣是進行地外天體的採樣和探測任務,並返回地球,那麼他們之間,有何區別呢?日本的「隼鳥二號」探測器在2014年發射升空,在經歷了長達四年的飛行之後,於2018年抵達了一顆被命名為「龍宮」的碳制巖石小行星。2019年開始,「隼鳥二號」開始正式對該行星進行探測採樣工作。從任務上看,這兩種探測器的任務相似,她們之間卻也存在著很大的不同。
  • 嫦娥五號即將返回,日本隼鳥探測器搶先一步抵達地球,哪家難度更大?
    我國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自打發射以來,任務進展十分順利,好消息也是接踵而至,根據我國航天科工局和「嫦娥五號」工作小組的最新消息顯示,目前嫦娥五號的組合體已經完成了分離,目前各個系統工作狀態良好,後續工作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當中,此次我國的「嫦娥五號」的最終極任務就是從月球上取樣並且帶回地球,這不禁讓人聯想到了另一臺深空探測器
  • 日本飛船取樣,美國飛船取樣,我國嫦娥5號取樣,誰更先進?
    2號,美國OSIRIS-REx號,我國嫦娥5號,三艘人造飛船都已經成功在地外世界取樣,從取樣技術上來看,誰的技術更先進呢?在在確定誰更先進之前,我們有必要先來了解一下三艘人造飛船的採樣過程。其實原因也很簡單,表取就是在月球表面取樣,而鑽取可以深入20釐米表面下取樣,月球表面月壤受到了太陽風輻射的汙染,但月球表面下並沒有。現在,嫦娥5號上的月球樣品已經從上升器傳遞給返回器,軌返組合體擇機返回地球。
  • 日本探測器正在返航,成功從小行星取樣,難度比嫦娥五號還高?
    2號探測器距離地球越來越近,關於日本小行星探測器的話題再度熱烈起來。恰逢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成功發射之際,難免有人將隼鳥二號和嫦娥五號進行橫向對比。隼鳥系列頭頂多個光環,隼鳥二號的前身隼鳥號是世界上首個小行星取樣探測器,也拉開了小行星探測並返回取樣的序幕,然而這並不能說明隼鳥二號探測器的技術難度就比嫦娥五號高。
  • 嫦娥五號苦等6天才返回,為什麼比阿波羅飛船直接返回地球更先進
    相信大家最近都在等待這一天的到來,嫦娥五號終於帶著月球樣本返回地球了。在2020年11月24日發射升空以來,嫦娥五號探測器先後完成登月、月面取樣、月面起飛、交會對接等過程,最後返回地球,整個月球任務耗時23天。
  • 中日王牌探測器誰更強?隼鳥二號採樣返回,嫦娥五號落月挖土
    嫦娥五號的上升器和著陸器組合體,在筆者碼字的同時正在月球風暴洋北部的呂姆克火山邊緣降落,而日本在小行星龍宮上的取樣也將於12月份返回地球,這是巧了,這兩個都屬於取樣返回,一個遠在數個天文單位以外,一個則在抬頭可見的月球上,到底哪個更難一些?
  • 中日王牌探測器誰更強?隼鳥二號採樣返回,嫦娥五號落月挖土!
    嫦娥五號的上升器和著陸器組合體,在筆者碼字的同時正在月球風暴洋北部的呂姆克火山邊緣降落,而日本在小行星龍宮上的取樣也將於12月份返回地球,這是巧了,這兩個都屬於取樣返回,一個遠在數個天文單位以外,一個則在抬頭可見的月球上,到底哪個更難一些?隼鳥二號的「龍宮小行星」採樣難度有多高?
  • 天問一號降落火星比美國更加安全,和嫦娥五號取樣返回哪個更難?
    2020年中國航天領域最大的兩件事情應該是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的發射,以及將在11月24日發射的「嫦娥五號」月球取樣返回任務。作為中國航天最先進技術的代表,兩個任務到底哪一個任務的技術難度更大呢?下面我們一一分析!
  • 嫦娥五號將從月球取樣返回,飛行器是怎麼離開月球返回地球的
    說到登月,相信很多朋友都會聯想到我們的嫦娥4號探測器和玉兔2號月球車,堪稱我們人類登月的經典。因為這是我們人類首次登陸到月球背面,隨著這些探測器的到來,月球背面很多不為人知的秘密曝光在我們面前。當前嫦娥4號探測器和玉兔2號月球車已經在月球表面正常運行了一年多時間,發回了大量月球的數據和照片,讓我們看到了月球背面景象。
  • 日本航天實力雄厚,為何不去月球,而發射隼鳥2奔3.5億公裡?
    前一段時間,在中國的嫦娥5號採集到月壤返回的同時,日本的隼鳥二號也從3億公裡外的「龍宮」小行星挖土回來了。 由此可見,日本的航天技術也非常強大,也已經能進行系外採樣了!但是為什麼日本要選擇將隼鳥二號送上小行星去採集巖石樣本,而不去月球上採集樣本呢?
  • 結束52億公裡太空徵程 隼鳥號返回地球 日本邁向宇宙大航海時代
    「嫦娥五號」探測器飛行112小時後抵達近月點,進行2次減速制動並進入距離月面約200公裡的環月軌道,經與火箭分離後探測器進入地月轉移階段。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
  • 中國航天VS日本航天:嫦娥5號和隼鳥2號將在本月返回地球
    第一是我國的嫦娥5號探測器將在本月執行完月球採樣任務後返回地球,而另一件就是日本的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也將會攜帶小行星樣本返回地球。之後嫦娥5號將在月球表面挖掘大約2kg的月壤,然後在本月中旬返回地球。預計將降落在內蒙境內,這將極大地幫助科學家們了解月球的形成演化史。 除此以外,日本的隼鳥2號也將在本月的6號返回地球,小行星樣本預計將在澳大利亞西部的空曠地帶著陸。隼鳥二號所採集的樣本是來自數億公裡外的小行星「龍宮」,科學家們將通過這些樣本了解到小行星的形成及太陽系早期的一些信息。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我國航天技術距離世界最先進國家還有多遠?
    「嫦娥五號」成功發射,奔向月球,距離我國成為世界第三個可以從月球上取樣回來的國家只剩下22天時間!月球距離地球平均距離大約38萬公裡,光一個來回都要2.5秒時間,可見路途有多遙遠。迄今為止,全世界有七個國家和地區進行過月球探測,分別是前蘇聯/俄羅斯、美國、歐洲宇航局、日本、印度、以色列及中國。但是目前為止能夠實現軟著陸的,則只有俄羅斯、美國及中國,以色列和印度的軟著陸嘗試均遭到失敗。
  • ...將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實施月面取樣返回,取樣返回用英語怎麼說?
    中國航天又有新突破,將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去月球採集樣本並返回地球。我們來看看外刊中取樣返回是怎麼表達的? 中國計劃在本周發射一艘無人駕駛飛船到月球上帶回月球巖石,這是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任何國家首次嘗試從地球的天然衛星上提取樣本。
  • 美國取樣380千克,嫦娥5號預計取樣2千克,是技術不夠先進嗎
    在經過兩次軌道修正和兩次太空剎車之後,我國嫦娥5號月球探測器成功進入200公裡高近月軌道,在我國專業人員的精確控制下,著上組合體與軌返組合體成功分離,現在著上組合體只需專心等待著陸指令,然後軟著陸月球上最大月海-風暴洋。
  • 美國取樣380千克,嫦娥5號預計取樣2千克,是技術不夠先進嗎
    在經過兩次軌道修正和兩次太空剎車之後,我國嫦娥5號月球探測器成功進入200公裡高近月軌道,在我國專業人員的精確控制下,著上組合體與軌返組合體成功分離,現在著上組合體只需專心等待著陸指令,然後軟著陸月球上最大月海-風暴洋。
  • 嫦娥五號即將結束太空之旅,已走出回家路上關鍵一步
    嫦娥五號即將結束太空之旅,將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目前著陸場系統各項準備工作就緒,已開展3次夜間搜索回收專項訓練、1次積雪暗夜極寒條件搜索回收演練,一次大範圍著陸偏差和3次全系統綜合演練。在完成第一次月地入射後,13日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緊接著完成第二次月地轉移入射。這是回家路上關鍵的一步,自此,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成功進入月地轉移軌道,奔向地球。
  • 嫦娥五號探測器完成第二次軌道修正,距離地球約27萬公裡
    嫦娥五號探測器完成第二次軌道修正 新華社北京11月25日電(記者胡喆)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1月25日22時06分,嫦娥五號探測器兩臺150N發動機工作約6秒,順利完成第二次軌道修正。
  • 同是星外取樣,嫦娥5號,隼鳥2號,阿波羅11號,誰技術更先進?
    同是星外取樣,嫦娥5號,隼鳥2號,阿波羅11號,誰技術更先進? 最近關於中國的嫦娥5號探月,網上議論得如火如荼。這也是中國在2020年科學界的頭等大事了。嫦娥5號執行的任務是到月球取2kg的月壤,然後回到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現如今,嫦娥5號已經取樣完畢,還在返程的路上,預計本月中旬就能著陸了。
  • 嫦娥五號成功著陸地球!為何嫦娥五號返回時會燃燒?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著陸地球。創造了中國航天的又一裡程碑。嫦娥五號這一路走來,不得不說是困難重重,但我國航天人員克服了重重困難。最終,成功地完成了嫦娥五號月球採樣任務。,返回器以接近11公裡km/s的速度衝入了地球大氣層,導致返回器的表面溫度急劇上升,高達上千攝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