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將從月球取樣返回,飛行器是怎麼離開月球返回地球的

2020-09-04 閩南大俠

在50年前,阿波羅11號載人飛船成功登陸到月球表面,我們人類終於到達外星球表面,當這些太空人返回地球時,還帶回了一些月球土壤樣本。通過研究、分析這些月球樣本,科學家發現了很多關於月球的秘密。時至今日,雖然,我們人類沒有再次踏上月球表面,但是越來越多國家參與到探索月球、登陸月球。

說到登月,相信很多朋友都會聯想到我們的嫦娥4號探測器和玉兔2號月球車,堪稱我們人類登月的經典。因為這是我們人類首次登陸到月球背面,隨著這些探測器的到來,月球背面很多不為人知的秘密曝光在我們面前。當前嫦娥4號探測器和玉兔2號月球車已經在月球表面正常運行了一年多時間,發回了大量月球的數據和照片,讓我們看到了月球背面景象。

進入2020年,我們國家探月三期項目也即將展開。據《中國航天科技活動藍皮書(2019年)》的科學報告,我們國家在今年將會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在這一次探月項目中,將會實現我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地球。簡單地說,就是發射月球探測器前往月球表面,帶一些月球樣本返回地球。取樣返回的項目,比此前環繞月球、著陸月球更具挑戰性,因為還需將探測器成功帶回地球。而這些探測器是怎麼離開月球返回地球的呢?

相信大家都知道,當我們向天空中拋出一個物體時,這個物體最後會掉到地面。當然,如果我們拋射物體的速度很快,達到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這個物體就會環繞地球飛行,不會掉回地面。如果我們拋射物體的速度超過地球的第二宇宙速度,它將會遠離地球。這主要是因為受到萬有引力的束縛,我們人類曾經沒法離開地球。不過隨著大推力運載火箭的出現,讓我們可以達到、超過地球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第三宇宙速度,可以飛往宇宙深處。

但是,月球表面並沒有大型的發射場,也沒有大推力的運載火箭,登陸到月球表面的探測器/飛船,是怎麼離開月球,返回地球的呢?雖然,看起來離開地球很吃力,但是在月球表面,離開月球的難度並不是很大。主要是因為月球表面的重力相對較小,所以月球的逃逸速度(即第二宇宙速度)也會較低,僅為2.4千米/秒,所以飛行器只要稍微加大推力進行加速即可達到。

如果按照50年前阿波羅登月飛船的模式,當探測器到達月球軌道以後,會釋放一個著陸器將探測器、上升飛行器送到月球表面,而軌道飛行器則留在月球軌道上。當探測器完成月球表面的取樣工作以後,會由上升飛行器將這些樣本送上月球軌道。當然,這時候上升飛行器其實就是充當了運載火箭的角色,將樣本「發射」到月球軌道,最後與軌道飛行器進行對接,由返回艙將這些樣本帶回地球。

雖然,我們在2020年只是發射探測器從月球表面取樣返回地球,但是可以認為,這是為我們未來載人登陸月球做準備。因為,我們國家也有載人登陸月球的計劃,還計劃在月球表面打造月球科考站。所以,在載人登陸月球之前,先實施月球取樣返回,其實是驗證從月球返回地球的技術。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成功登月!月球沒有火箭,飛船是怎麼離開月球返回地球的
    雖然有一些朋友相信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是真實的,但是很難想像到在50年前,當時的科技水平是如何將太空人送上38萬公裡外的月球,又是如何將太空人從月球表面帶回地球的。在地球有大型的發射場,還有巨型運載火箭,飛船從地球起飛,問題倒不是很大,最大的問題是,月球並沒有這些發射場,也沒有運載火箭,太空人是怎麼回來的呢?
  • 嫦娥五號將獲取月球樣品返回地球
    任務計劃於今年底實施發射,目標是獲取月球樣品返回地球。作為我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屆時將圓滿完成探月工程重大科技專項「繞、落、回」三步走發展戰略。文章回顧了中國探月工程三步走戰略:2004年,我國探月工程立項實施,確定了「繞、落、回」三步走戰略規劃。嫦娥一號到嫦娥四號任務的成功實施,已圓滿完成三步走戰略的前兩步。
  • 月球上沒有發射塔,嫦娥五號落月挖土後,怎樣返回地球?
    11月30日凌晨4點40分,嫦娥五號探測器組合體在月球軌道上成功分離,它將於12月1日在月球正面風暴洋北部的呂姆克火山登陸!嫦娥五號採樣完畢,它怎麼回來?要了解它是怎麼回來的,我們得先來了解嫦娥五號的結構,自阿波羅登月以來,幾乎所有在月面上登陸並且重新返回的結構都類似,都是著陸器和上升器組成,這不是互相抄襲,而是工程技術上妥協的結果!
  • 月球上沒有發射臺,嫦娥五號落月挖土後,怎樣返回地球?
    11月30日凌晨4點40分,嫦娥五號探測器組合體在月球軌道上成功分離,它將於12月1日在月球正面風暴洋北部的呂姆克火山登陸!但估計有一個問題橫亙在大家面前,這嫦娥五號怎麼回來呢?從海南文昌發射時那巨大的發射塔還記憶猶新,這轉眼就到了月球,又沒人建造發射塔,它是怎麼回來的呢?
  • ...將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實施月面取樣返回,取樣返回用英語怎麼說?
    中國航天又有新突破,將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去月球採集樣本並返回地球。我們來看看外刊中取樣返回是怎麼表達的? 中國計劃在本周發射一艘無人駕駛飛船到月球上帶回月球巖石,這是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任何國家首次嘗試從地球的天然衛星上提取樣本。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時隔44年再由月球取樣返回 將模擬載人登月
    「嫦娥三號」和「嫦娥四號」之間的2014年10月單獨發射了名為「嫦娥五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器」,對探月工程三期的繞月高速返回地球技術的實踐驗證。第三步「回」的第一階段也就是此次發射的「嫦娥五號」,即探測器軟著陸後收集月球土壤和巖石並返回地球,同時為下一階段載人登月打下基礎。
  • 嫦娥五號月球將採集月壤返回地球
    機器人嫦娥五號任務不久前登陸地球,目的是收集巖石和塵埃的樣本,將其帶回地球。預計著陸器將在接下來的幾天裡對周圍環境進行檢查,並收集表面材料。其目的是將大約2公斤的「土壤」或雷吉石包裝起來,送到軌道飛行器上,然後再將樣本運送到地球。自上次實現這一目標至今已有44年了。那是蘇聯露娜的24次任務,它的重量不到200克。
  • 月球「挖土」簡史:嫦娥五號將帶2公斤「土特產」返回地球
    不久之後,嫦娥五號將帶著約2公斤的月球「土特產」返回地球。那麼,這些從月球挖來的土,到底有什麼用?據悉,月球土壤是月球巖石經過數十億年的空間風化後形成的,包含不同種類的碎屑、火山玻璃、角礫巖,以及太陽風注入的不同粒子等。科學家可以通過研究月球土壤的組成部分,來獲得原始月球的物質組成、外來物質、形成時間等重要信息。
  • 「嫦娥五號」—月球採樣返回倒計時
    ——「落」,實現在月球上軟著陸及月球車探測月球(嫦娥三號/玉兔號、四號/玉兔二號);第三步——「回」,發射能返回地球的落月探測器,將月球樣品帶回地球。我國計劃於今年擇機發射嫦娥工程第三階段——「採樣返回」的首顆探測器「嫦娥五號」。
  • 月球上沒有發射塔,嫦娥五號怎樣飛離月球,返回地球?
    我國並沒有提早在月球上建造發射塔架,也沒有把發射塔送到月球上,那麼,嫦娥五號第一次在地外天體上如何起飛呢?嫦娥五號的登月太空飛行器由兩部分組成,一個是位於下方的著陸器,還有一個是位於上方的上升器。在登月時,著陸器的反推火箭將會啟動,讓太空飛行器減速,並最終降落月表。而在離開月球時,著陸器將會被留在月表上,它會成為臨時的發射塔。
  • 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多長時間到月球+返回地球時間
    2020年11月24凌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在破曉中劃出一道金色弧線,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今年航天發射的重磅任務,更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最後一步, 將實現包括我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在內的一系列高難度任務。
  • 美國專家:若嫦娥五號成功返回地球,月球「面紗」或將被中國揭開
    就在24號的凌晨4點30分,中國又一次對月球邁出了探索的腳步,成功發射了嫦娥五號運載火箭,一切都在按照預估的計劃運行著,這次嫦娥五號的成功升天,意味著中國將成為第三個前往月球取樣的國家,對月球的形成和其他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 火箭需要發射場,月球上沒有發射塔,嫦娥五號怎麼返回地球?
    ,那麼飛船是怎麼返回的呢?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角度來分析:月球的重力加速度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在地球上發射一艘飛船,需要將其加速到7.9千米/秒的速度才能到達近地軌道,需要11.2千米/秒才能脫離地球前往月球,而月球只要1.68千米/秒即可到達近月軌道,2.4千米/秒即可逃離月球飛回地球,因此發射同樣質量的物體,在月球上那是容易多了!
  • 飛了3億公裡取樣的日本探測器即將返回地球,比嫦娥五號更先進?
    在2014年發射的日本「隼鳥二號」小行星取樣返回探測器預計將在12月6日返回地球,降落到澳大利亞草原,飛行了六年來回距離超過6億公裡的「隼鳥二號」在一顆名為」龍宮「的小行星上短暫著陸並取回小行星樣本。 日本的小行星取樣工作始於「隼鳥一號「這個命途多舛的探測器。」
  • 返回技術秒殺阿波羅11號,嫦娥五號將從南大西洋上空返回地球!
    這可是等了6天才等到的消息,但就此一條,而下文也僅有「攜帶月球樣品的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將擇機實施第二次月地轉移入射,從而擺脫月球引力,進入月地轉移軌道返回地球。」這真讓人抓狂,這話能說完嗎?咋就這樣吞吞吐吐呢?人家當年阿波羅11號可是全程都只有8天,想回就回,這嫦娥五號為還要「調整為地月轉移等待軌道」?
  • 相比較50年前美俄的月球取樣返回,嫦娥5號有什麼特點和優勢?
    進入11月份,我國航天還有一個壓軸大戲,那就是世界矚目的「嫦娥五號」即將要發射,不但是我國首次進行月球取樣返回,也將是21世紀世界上首個完成月球取樣並返回的國家!,阿波羅11號的乘員在返回地球後就進行了3周的隔離,主要是進行月球物質回收和檢疫,防止太空人們帶回天外微生物。
  • 嫦娥五號月球採樣返回過程細節披露
    據央視新聞消息,在福州市召開的中國航天大會上,航天科技集團科技委副主任、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於登雲介紹了嫦娥五號月球採樣返回情況的技術細節。嫦娥五號將於今年年底擇機發射。嫦娥五號將執行月球採樣返回任務
  • 相比較50年前美俄的月球取樣返回,我國「嫦娥5號」有什麼特點和優勢?
    進入11月份,我國航天還有一個壓軸大戲,那就是世界矚目的「嫦娥五號」即將要發射,不但是我國首次進行月球取樣返回,也將是21世紀世界上首個完成月球取樣並返回的國家!,阿波羅11號的乘員在返回地球後就進行了3周的隔離,主要是進行月球物質回收和檢疫,防止太空人們帶回天外微生物。
  • 月球上沒有火箭和發射基地,嫦娥五號怎樣離開月球和返回地球?
    長徵五號全高約57米,最大直徑5米,這意味著長徵五號有20層樓高,其腰身粗細約等於一套80平米的小戶型,只有如此龐然大物,才能將小小的「嫦娥五號」登月艙送到月球。>月球上並沒有大型發射基地以及新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嫦娥五號」要怎樣才能從月球上起飛,返回地球呢?
  • 完成月球「挖土」 嫦娥五號將跳躍式返回
    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的月面工作,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我國首次月面自動採樣工作圓滿完成。而嫦娥五號也即將進入最後一個任務階段——帶著月壤返回地球。這也是此次任務的「終極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