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眼,2020年又快到年底了,時間過得真是快。進入11月份,我國航天還有一個壓軸大戲,那就是世界矚目的「嫦娥五號」即將要發射,不但是我國首次進行月球取樣返回,也將是21世紀世界上首個完成月球取樣並返回的國家!
月球土壤
作為世界上第三個進行月球取樣返回的項目,和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美俄進行的月球取樣返回有什麼不同和亮點呢?
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從月球取樣回來的國家,與其他國家第一次都是無人取樣不同的是,他是直接有人取樣。1969年7月20日,人類首次登陸月球,並從月球上取回了21.55千克月球標本。
阿波羅十一號登月艙
阿波羅十一號在月球上的著陸點是寧靜海,之所以選擇這個地點的原因是這裡比較平坦,對於飛船降落和艙外活動比較方便。除了第一位登陸月球的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外,第二位太空人奧爾德林也很快踏上月球表面。兩人在月球上活動了2.5小時,除了使用鏟子和帶有爪的探杆進行了巖石標本收集,還用鑽杆取得了兩根巖芯。
阿波羅帶回來的月球巖石
由於是人類首次登上地外星球並取回樣本,為防止從月球可能帶回未知病原體,阿波羅11號的乘員在返回地球後就進行了3周的隔離,主要是進行月球物質回收和檢疫,防止太空人們帶回天外微生物。從阿波羅十一號到十七號,美國總共成功登陸月球6次,先後從月球上取樣回來382kg物質。
由於「月球15號」自動取樣探測器的失敗,使得前蘇聯想搶在「阿波羅十一號」前從月球上帶回標本的願望落空。不過前蘇聯並沒放棄,1970年9月24日,「月球16號」終於成功地從月球上取回了101g樣本,也使得前蘇聯成為世界第一個從成功從月球上無人取樣回來的國家。
月球16號和嫦娥五號探測器模型
「月球16號」成功降落月球表面,選擇好合適的位置後,著陸器攜帶的月球採集系統長0.9米的鑽臂便開始工作。在7分鐘的時間內,鑽頭就鑽進35cm深度,並成功取得約101g樣本,該樣本成分主要是月海玄武巖。前蘇聯前後成功地進行了3次月球無人取樣返回,總共取回了301g月球樣本,後面兩次為「月球20號」、「月球24號」探測器。
計劃在2020年11月下旬發射的中國的「嫦娥五號」探測器,這不但是中國首次進行月球取樣返回,也將是世界第三個國家進行月球取樣返回,預計將從月球上取回2kg左右的樣本。
嫦娥五號整體示意圖
根據此前公開消息,「嫦娥五號」的發射重量達到8.2噸,超過前蘇聯的「月球16號」的5.6噸,主要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組成,預計將降落在月球正面的呂姆克山脈。由於月球表面樣本受到宇宙輻射影響大,所以樣品一般都是鑽到月球內部進行採集。「嫦娥五號」的採樣機械臂採樣範圍大、操作精度高,而且可以鑽進月球下2米獲取樣本!
月球採樣機械臂
阿波羅十六號太空人在月球「飆車」
月球上的探測器
隨著人類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從探月、取樣返回到載人登上月球,下一個人類的目標將是「駐月」!我國探月工程結束後,載人登月任務將被提上議程,星辰大海的第一站,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