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VS日本航天:嫦娥5號和隼鳥2號將在本月返回地球

2020-12-04 騰訊網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這世間只有兩件事能讓我們人類無法自拔,其中一樣就是我們頭頂的這片浩瀚星空。近半個多世紀以來,隨著科學理論的發展和製造技術的進步,我們對太空展開了頻繁的探索。而在最近的航天探索領域,就有兩件舉世矚目的事件。

第一是我國的嫦娥5號探測器將在本月執行完月球採樣任務後返回地球,而另一件就是日本的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也將會攜帶小行星樣本返回地球。

上個月24號凌晨4點半,嫦娥五號帶著國人的美好祝願成功飛天,8.2噸的嫦娥五號在飛行了大約2200秒後成功到達了預定軌道。之後嫦娥5號將在月球表面挖掘大約2kg的月壤,然後在本月中旬返回地球。預計將降落在內蒙境內,這將極大地幫助科學家們了解月球的形成演化史。

除此以外,日本的隼鳥2號也將在本月的6號返回地球,小行星樣本預計將在澳大利亞西部的空曠地帶著陸。隼鳥二號所採集的樣本是來自數億公裡外的小行星「龍宮」,科學家們將通過這些樣本了解到小行星的形成及太陽系早期的一些信息。

同樣是地外採樣,人們很難不將嫦娥5號和隼鳥2號進行一下對比。二者到底誰使用的技術更加先進呢?中國的航天技術和日本的航天技術到底是誰走在了前列呢?

其實二者並不是一個領域的探測器,本質上並沒有太大的可比性,二者可以說是各有千秋。當然如果非要比較的話,那還是嫦娥五號整個任務更加複雜和困難。

第一,從空間距離上來看

隼鳥二號的採樣目標小行星「龍宮」距離地球數億公裡,這遠比月球要遠得多,而且隨著地球的公轉,距離變化也非常的大,其信號傳輸還會被太陽所遮擋,所以從信號傳輸上來看,隼鳥二號是比嫦娥五號要困難的。

當然,這種遠距離空間信號傳輸的能力我國也是具備的,我國的大型射電望遠鏡設備早就已經是世界一流水平了,而且隨著我國在這些方面的持續投入,更多的大型望遠鏡目前正在建設中。

第二,從姿態控制技術來看

相比於遠距離空間信號傳輸,對探測器姿態的控制技術是更加重要的。可以這麼說,一個國家的整體航天實力主要就體現在這上面。去年4月和9月的時候,以色列和印度兩國就曾向月球發射過探測器,但是最後都因為姿態控制失衡導致任務失敗了。

從姿態控制上來看隼鳥二號,它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多次靠近小行星,可以說姿態控制得相當好,基本沒有失誤出現。但是這裡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姿態控制的難度是與其所接近天體的引力相關的。龍宮的引力相對於月球來說基本可以忽略不計,因此只要發動機控制得當,就能夠完美控制其著陸狀態。

而嫦娥五號在姿態控制上就非常難了,首先嫦娥五號在繞月飛行的時候本身的勢能就非常大,在到達月球附近的時候速度更是高達11.2公裡/秒,因此在在降落的降落時需要不斷減速,這時候反推發動機要不斷地工作並保證探測器的姿態正確,這樣才能保證嫦娥五號緩慢安全地降落在月球表面。

第三,從返回地球上來看

返回時嫦娥五號需要克服月球巨大的引力才能升空,這導致我們需要為它提供非常大的推力。而隼鳥二號則不需要如此。在這個過程中,嫦娥五號需要達到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才能回到月球軌道然後與返回艙對接合併,然後將採集到的樣本放到容器中。而隼鳥二號則只需要找準路徑返回就可以,根本無需對接。

第四,從取樣方式來看

嫦娥五號採用了兩種方式進行月壤採集,第一種是用鏟子,嫦娥五號將使用自身攜帶的工具直接在月球表面鏟取月壤和月巖,而第二種則是通過鑽具鑽取月表以下的物質。本次採集的樣本將會超過2千克。

而隼鳥二號則是採用金屬球撞擊的方式採集樣本,隼鳥二號向小行星發射一顆金屬子彈後,子彈撞擊後會濺起一些物質,然後隼鳥二號靠近小行星獲取這些被濺起來的物質,這樣採集到的樣本非常稀少。

所以綜合來看,除了信號傳輸以外,嫦娥五號的取樣返回任務是遠遠難於隼鳥二號的取樣返回任務的。所以世界各大航天局均認為,本次嫦娥五號探測任務是我國乃至世界範圍內迄今為止難度最大最複雜的無人太空探索任務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同是星外取樣,嫦娥5號,隼鳥2號,阿波羅11號,誰技術更先進?
    同是星外取樣,嫦娥5號,隼鳥2號,阿波羅11號,誰技術更先進? 最近關於中國的嫦娥5號探月,網上議論得如火如荼。這也是中國在2020年科學界的頭等大事了。嫦娥5號執行的任務是到月球取2kg的月壤,然後回到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現如今,嫦娥5號已經取樣完畢,還在返程的路上,預計本月中旬就能著陸了。
  • 嫦娥5號成功登月!日本「隼鳥2號」也將完成,中日航天誰更強?
    就在前天的23時,我們所發射出去的嫦娥5號在月球的表面成功著陸到了預選區域,也就是月球表面的風暴洋的確,這片地區跟美國還有蘇聯的探月相比之下,是另外一個從來沒有人到達的地區,而這也使得我們國家成為了第三個實現月球表面軟著陸的探測器,在成功著陸以後,著陸器會在我們地面操控之下展開大約兩天的工作
  • 嫦娥5號成功登月「隼鳥2號」也將完成壯舉,中日航天孰優孰劣?
    剛剛,12月1日23時許,嫦娥5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即月球上的風暴洋地區,此地區和美國人工探月,以及前蘇聯的探月相比,是另一個從來沒有人類去過的地區,至此,嫦娥5號成為我國第三個成功實施月面軟著陸的探測器。成功著陸後,著陸器在地面控制下,將正式開始持續約2天的月面工作。
  • 嫦娥5號成功登月「隼鳥2號」也將完成壯舉,中日航天孰優孰劣?
    剛剛,12月1日23時許,嫦娥5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即月球上的風暴洋地區,此地區和美國人工探月,以及前蘇聯的探月相比,是另一個從來沒有人類去過的地區,至此,嫦娥5號成為我國第三個成功實施月面軟著陸的探測器。成功著陸後,著陸器在地面控制下,將正式開始持續約2天的月面工作。
  • 中日航天探測器採樣返回,嫦娥五號技術難度不如日本隼鳥二號?
    根據國家航天局的消息,北京時間12月6日5時42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並於6時12分將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這是我國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而在6個多小時後,12時35分,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與上升器成功分離,進入環月等待階段,準備擇機返回地球。
  • 同是太空取樣,中國的嫦娥5號和日本的隼鳥2號,哪個更難?
    同是太空取樣,中國的嫦娥5號和日本的隼鳥2號,哪個更難?近段時間,除了疫情和美國大選之外,全球最關心的兩件事肯定就是中國的嫦娥5號奔月取樣返程地球,以及日本的隼鳥2號取樣返程地球了。不知什麼時候,網友們總喜歡拿中國和日本來做對比,這次兩國的太空取樣"撞車",更是引發了網友們激烈的討論。我國的嫦娥5號登月取樣行動是在11月24日凌晨4:30開啟的,長徵4號推動嫦娥5號飛向月球飛向月球,並在月球成功著陸。之後,嫦娥5號就在月球上開始"挖土"預計在12月中旬返回地球。
  • 同是太空取樣,中國的嫦娥5號和日本的隼鳥2號,哪個更難?
    同是太空取樣,中國的嫦娥5號和日本的隼鳥2號,哪個更難?近段時間,除了疫情和美國大選之外,全球最關心的兩件事肯定就是中國的嫦娥5號奔月取樣返程地球,以及日本的隼鳥2號取樣返程地球了。之後,嫦娥5號就在月球上開始"挖土"預計在12月中旬返回地球。而日本的隼鳥2號則是在早在2014年12月3日就開始飛離地球,預計是在12月初返程地球。
  • 日本領先一步,隼鳥2號密封艙即將攜樣本返回,成功後目標轉向另一小行星
    就在我國嫦娥5號月球探測器完成月面樣品採集任務之後,日本也再一次秀出了自己的實力,如今日本的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傳來了好消息,綜合多家日本媒體報導顯示,12月5日當天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即將向地面釋放裝有小行星1999JU3龍宮碎石的密封艙,這一密封艙將會在東京時間12月6日凌晨2點50分被投放到澳大利亞南部的沙漠地帶
  • 嫦娥5號即將軟著陸!歐航天局用心配合,隼鳥2號和嫦娥誰最優秀
    凌晨四點四十分嫦娥5號探測器組合體成功分離,探測器系統良好。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開始在200公裡環月軌道等待兩天後的交會對接,這一刻註定載入史冊!5號登月意義重大,認為這次登月將讓全世界看到中國航天雄厚的實力,也為能夠參與到中國的嫦娥5號而榮幸萬分!
  • 嫦娥5號月球取樣和隼鳥2號小行星取樣,哪一個技術難度更大?
    我國計劃在今年11月份發射嫦娥5號到月球進行月球土壤採集,並帶回地球。而日本則是「隼鳥2號」探測器成功地從「龍宮」小行星採樣,目前已經在返回地球路上。作為亞洲的兩個強國,也是航天領域先進技術的體現,兩國的天外採樣難度有什麼不同,哪家的難度更大呢?
  • 日本傳來一陣歡呼!航天探測器滿載而歸,美:比嫦娥五號難度還高
    近期,中國嫦娥5號的成功發射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當然大家最看重的還是中國這次探月工程帶回來的2公斤月壤。就在中國還在為嫦娥5號感到高興的時候,從日本也同樣傳來一陣歡呼!原因就是日本的航天探測器滿載而歸,美國方面還表示這比嫦娥五號難度還高,聽起來頗為得意。
  • 隼鳥2號展示了日本不可小覷的航天實力
    比起「前輩」隼鳥號一波三折的探測經歷,隼鳥2號的探測到目前為止進行的相當順利,包括釋放著陸器在內的一系列計劃工作都得以正常實施。如果一切正常,隼鳥2號將有望為我們帶來「龍宮」小行星上的樣品,為小行星和太陽系起源研究提供無可替代的珍貴研究樣本。同時,隼鳥2號、隼鳥號等科學計劃,也從一個方面展示了日本不容小覷的航天實力。
  • 結束52億公裡太空徵程 隼鳥號返回地球 日本邁向宇宙大航海時代
    這些樣本可能對揭示太陽系的起源和地球生命之謎有重要作用。日本宇航研究開發機構(JAXA)稱,探測器「隼鳥-2」號於5日下午2點半左右分離,並向地球釋放了裝有太空樣本的密封艙。美國還打算在火星探測方面實施取樣返回,並於7月30日發射了火星探測器「毅力」號(Perseverance),它將採集火星的土壤來尋找生命的痕跡。NASA擬用其它探測器回收火星樣本,2030年前後返回地球。歐洲和俄羅斯也在聯合推進探測計劃。中國亦制定了取樣返回計劃。
  • 從隼鳥2號創造7項全球首次看日本航天
    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的密封艙已安全返回地球。隼鳥2號通過在小行星上形成了人造撞擊坑等,創造7項全球首次顯示出了存在感。
  • 搶先嫦娥五號!日本小行星探測器成功返回地球,結果令人失望
    嫦娥五號探月,隨後是天問一號春節前後將抵達火星,而現在又是有關日本探測小行星「龍宮」的消息。12月6日凌晨時分,日本「隼鳥」小行星探測器成功返回地球,在等待一周之後傳來了日本宇航局確認其探測任務已經完成,太空巖石樣本帶回了地球。
  • 日本航天有多厲害?首次攜帶小行星巖石返回地球,NASA高度評價!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 2014年,由日本航天航空研發機構(JAXA)獨立研發的「隼鳥2號」(Hayabusa-2)小行星探測器升空,奔向距地3.2億公裡的「龍宮」(Ryugu)小行星。
  • 超越嫦娥五號?日本為了創造了航天技術的新紀錄,搶先返航
    但是,有個國家,雖然綜合國力比不上美國,但他們在航天科技領域,可以被稱為佼佼者。這個國家就是日本,雖然他們的國土面積並不是特別大,但是他們的科技不遜於任何一個大國。並且,只要嫦娥五號能在規定的時間裡返回地球,那麼,我國的探月任務也就完美的畫上了句號。這對於整個航空領域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奇蹟。但是,日本卻搶先於我國一步,他們6年前發射的小行星探測儀,成功返回了地面,並且「滿載而歸」。
  • 全球航天任務扎堆!嫦娥四號率先著陸月背,日本:中國將領先世界
    美國「連線」網站1日的報導表示,「難以置信2018年全球竟然進行了一百多次航天發射,根據目前狀況來看2019年的狀況應該之多不少,因為僅一月份月球就要接待兩批地球來客。」首當其衝的是我國於12月上旬發射的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大概今明兩天,它就會率先在月球背面的馮·卡門環形山軟著陸並展開巡視。而本月展開登月行動的另一個國家則是我們隔壁的一個亞洲大國——印度。
  • 中國嫦娥五號,日本隼鳥二號,誰才是科技大牛?
    當中國嫦娥五號返回後,在世界上都引起不少震動,各方的反應也是各有不同,美國NASA網站播放是當年的阿波羅登月,好漢還提當年勇,還雄心勃勃提出2024年要再次登月。印度新聞報導更是有意思,大概意思就是說:因為新冠病毒的影響,所以才讓中國搶在印度前面成為世界第三個月球採樣返回的國家。
  • 有祝賀也有「雜音」,嫦娥五號成功返回地球後,世界各國態度不同
    而上一次人類將月球樣本帶回地球還是40多年前,中國也成為全球第三個實現月球採樣返回能力的國家。世界各個航天大國對此反應不一,有的點讚祝賀,有的毫無表示,還有的陰陽怪氣。在嫦娥五號成功返回地球後,ESA開心地在社交媒體打出「Welcome home, Chang』e 5!」(歡迎回家,嫦娥五號!)。ESA的下屬帳號ESA Operations(ESA運營),一直在嫦娥五號任務中實時關注最新任務進展,特別是ESA的西班牙地面站一直在協助中國國家航天局追蹤嫦娥五號返回器的位置,直到嫦娥五號進入大氣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