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攜帶「龍宮」巖石樣本的太空艙已返回地球
據外媒報導,一艘載有小行星「龍宮(Ryugu)」大量巖石的日本太空艙已經返回地球,具體地說,是在南澳大利亞的Woomera附近。據BBC報導,相機捕捉到太空艙在跳傘降落地面前穿越天空的畫面。隨後在UTC 12月5日19時47分在向負責追蹤工作的一架直升機傳輸信標信號後被發現。
-
日本人這回做到了!攜帶小行星樣本返回地球 官方:12月6日抵達
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日本太空船去年收集的原始小行星材料將在不到五個月的時間內降落到地球。這次似乎並沒有按照理論時間返回地球,於2019年11月13日開啟它的回家之旅,返回時間卻在2020年年底。攜帶小行星樣本返回地球 官方:12月6日抵達日本的JAXA和澳大利亞航天局官員7月14日宣布,「龍宮」小行星直徑共900米,距地球約3億公裡。
-
日本隼鳥2號返回艙樣本室打開:大量小行星巖石、塵埃顆粒
12月15日,日本「隼鳥2號」小行星採樣任務返回艙的第一個樣本室被打開,可以看到收集到了大量漆黑的巖石、塵埃顆粒。本次任務預期採集0.1克左右的小行星樣品,但實際帶回的要多得多。
-
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返回地球,已成功返回樣本
JAXA將對回收艙可能攜帶的微量小行星樣本進行研究,隼鳥2號探測器在釋放出回收艙後繼續其小行星探測之旅。這是歷史上第二次小行星樣本被送回地球,可能將幫助科學家們更多地了解太陽系的起源。圖1:日本小行星取樣任務探測器Hayabusa2太空艙降落在地球上的藝術渲染圖自2014年從日本發射以來,Hayabusa2花了四年時間前往名為「龍宮」(Ryugu)的小行星。
-
「隼鳥2號」攜小行星巖石碎片啟程返回地球
中新網11月13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的探測器「隼鳥2號」13日上午10時許,從小行星「龍宮」出發飛往地球。它將攜帶裝有通過兩次著陸獲得的「龍宮」巖石碎片的密封艙,在太空飛行約8億公裡,力爭2020年底返回。
-
日本小行星探測器成功返回地球,結果令人失望
12月6日凌晨時分,日本「隼鳥」小行星探測器成功返回地球,在等待一周之後傳來了日本宇航局確認其探測任務已經完成,太空巖石樣本帶回了地球。圖為日本在澳大利亞伍默拉試驗場發現的返回艙日本苦盼許久,然而等來的卻不是好消息。
-
返回地球前,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都做了哪些事?
北京時間12月6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於東京時間6日3時(北京時間2時)左右在澳大利亞南部沙漠地帶著陸。該回收艙攜帶有在小行星「龍宮」採集的微量塵埃和巖石樣本,JAXA將對其展開後續研究。小行星常被用於專指太陽系內非彗星的小天體,一般被認為是由太陽系形成時期的微行星演變而來,是至今發現數量最多的太陽系天體。
-
NASA將派出宇宙飛船,到這個小行星上,並拿到巖石返回地球
美國宇航局的奧西裡斯-雷克斯(Osiris-Rex)太空飛行器下周將短暫降落在一個大型小行星上,並從其表面抓取一些巖石和灰塵,然後返回地球進行研究。這次活動標誌著NASA的重大開端,也是科學,太空探索和我們對太陽系的理解的潛在福音。
-
厲害了!日本「粉碎小行星」探測器發現了相當年輕的太空巖石!
富含碳的小行星「龍宮」可能在大約1000萬年前就形成了。2019年4月,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撞向了小行星「龍宮」,撞擊產生的衝擊波向四周蔓延。一項新的研究報告稱,日本宇宙飛船向小行星發射的炮彈正在「照亮」太陽系中最常見的小行星。
-
日本確認帶回了小行星樣本,原目標是取樣100毫克
該任務向一顆名為「龍宮」的小行星發射一艘無人太空飛行器,從小行星表面收集巖石樣本,然後將它們帶回地球進行研究。「隼鳥二號」在「龍宮」表面實施了兩次樣本採集行動,然後返回地球。該探測器於本月抵達地球,並將裝滿小行星樣本的容器拋下,並於12月5日在降落傘的幫助下降落在澳大利亞。
-
小行星龍宮巖石即將抵達地球
來自一個小行星的首個大型巖石和土壤樣品正在返回地球的路上。周六上午(2020/12/5),當日本隼鳥二號(Hayabusa-2)太空飛行器接近地球時,它釋放了一個裝有這個小行星樣品的膠囊。周六下午,樣品膠囊應該會啟用降落傘並在澳大利亞腹地著陸。隼鳥二號是從小行星龍宮(Ryugu)上抓取的這些宇宙寶藏,龍宮是我們太陽系原始構成要素的小行星之一。小行星是幾十億年前的遺物,那時候地球正在成形。
-
中國航天VS日本航天:嫦娥5號和隼鳥2號將在本月返回地球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這世間只有兩件事能讓我們人類無法自拔,其中一樣就是我們頭頂的這片浩瀚星空。近半個多世紀以來,隨著科學理論的發展和製造技術的進步,我們對太空展開了頻繁的探索。而在最近的航天探索領域,就有兩件舉世矚目的事件。
-
NASA登陸「貝努」採樣引關注,中國小行星探測任務穩步推進
、高精度的小行星飛越探測;2010年6月,日本「隼鳥號」(Hayabusa)探測器成功實現了小行星25143糸川(Itokawa)採樣返回,成為世界上首個實現小行星採樣返回任務的探測器;2020年12月13日,我國「嫦娥二號」首次實現小行星4179圖塔蒂斯(Toutatis)
-
日本航天有多厲害?2024年軟著陸火星衛星,進入引力井採樣回地球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隨著中國和印度在航天領域的崛起,日本欲在國際航天領域爭一席之地的願望與日俱增。那麼,日本在航天領域的實力究竟有多強?此次任務還將測量輻射環境,這是人類在地球磁層保護範圍之外旅行必須要考慮的問題之一。MMX的預計成本為4.17億美元。MMX計劃基於JAXA成功的小天體探測和樣本返回任務。眾所周知,「隼鳥號」小行星探測器是日本引以為傲的航天成就,被稱為繼阿波羅13號後人類航天史上最偉大的奇蹟!
-
結束52億公裡太空徵程 隼鳥號返回地球 日本邁向宇宙大航海時代
密封艙內有小行星「龍宮」的巖石樣本。這些樣本可能對揭示太陽系的起源和地球生命之謎有重要作用。日本宇航研究開發機構(JAXA)稱,探測器「隼鳥-2」號於5日下午2點半左右分離,並向地球釋放了裝有太空樣本的密封艙。
-
日本的無人小行星探測器即將返回地球 能否成功帶回樣本獲關注
日本的無人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飛往距離地球3億公裡的小行星取樣後,時隔6年返回地球附近,日本正為此狂熱不已。,裝有從位於地球和火星之間的小行星「龍宮」上採集的樣品的太空艙將於6日降落於澳大利亞沙漠。
-
日本領先一步,隼鳥2號密封艙即將攜樣本返回,成功後目標轉向另一小行星
就在我國嫦娥5號月球探測器完成月面樣品採集任務之後,日本也再一次秀出了自己的實力,如今日本的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傳來了好消息,綜合多家日本媒體報導顯示,12月5日當天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即將向地面釋放裝有小行星1999JU3龍宮碎石的密封艙,這一密封艙將會在東京時間12月6日凌晨2點50分被投放到澳大利亞南部的沙漠地帶
-
NASA科學家發現小行星Bennu巖石樣本與眾不同
美國NASA OSIRIS-Rex探測器將在小行星Bennu表面進行探測取樣,然後返回地球。近日,任務中的科學家們介紹了關於小行星Bennu的表面物質、地質特徵和動態歷史的新發現。研究人員指出,他們懷疑從小行星上送回地球的樣本可能不同於我們在地球上收集的任何隕石樣本。
-
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返回地球
新華社東京12月6日電(記者華義)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6日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當天在澳大利亞南部著陸。該機構將對回收艙可能攜帶的微量小行星樣本進行研究,隼鳥2號探測器在釋放出回收艙後繼續其小行星探測之旅。經過約6年的太空飛行,隼鳥2號探測器於5日在地球附近和回收艙分離。回收艙於東京時間6日3時(北京時間2時)左右降落在澳大利亞南部沙漠地帶。
-
中日航天探測器採樣返回,嫦娥五號技術難度不如日本隼鳥二號?
根據國家航天局的消息,北京時間12月6日5時42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並於6時12分將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這是我國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而在6個多小時後,12時35分,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與上升器成功分離,進入環月等待階段,準備擇機返回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