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
隨著中國和印度在航天領域的崛起,日本欲在國際航天領域爭一席之地的願望與日俱增。那麼,日本在航天領域的實力究竟有多強?最近,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宣布,火星衛星探測任務(MMX)已經獲得批准,其目標是在2024年發射具有樣本返送能力的軌道飛行器、著陸器及火星探測車。
MMX擬對火星、火衛一(Phobos)和火衛二(Deimos)進行為期大約三年的探測。科學家表示,這次任務將測試和演示進入和離開火星引力井、在低重力星體表面著陸和導航以及部署用於表面取樣等任務的設備和技術。此次任務還將測量輻射環境,這是人類在地球磁層保護範圍之外旅行必須要考慮的問題之一。MMX的預計成本為4.17億美元。
MMX計劃基於JAXA成功的小天體探測和樣本返回任務。眾所周知,「隼鳥號」小行星探測器是日本引以為傲的航天成就,被稱為繼阿波羅13號後人類航天史上最偉大的奇蹟!MMX在過去三年中一直處於項目前階段,重點是對任務的研究和分析,例如模擬著陸以改進太空飛行器設計。現在,任務已進入開發階段,重點將放在推進任務硬體和軟體的開發上。
火衛一和火衛二被認為是潛在的太空前哨基地,繞火星軌道飛行使它們成為人類在到達火星表面之前首先訪問的首要目標。太空飛行器計劃著陸火衛一併停留幾個小時,配備一個裝有取芯器式鑽機的探測車收集至少10克的樣本。然後,太空飛行器將離開火星系統並攜帶樣品返回地球。日本科學家預計將在2029年9月完成火星系統的第一次往返。
MMX計劃需要配備一個環火衛一軌道器,並配備多達11臺儀器,分別為美國NASA、歐洲ESA、法國CNES和德國DLR提供的用於檢測構成火星衛星元素的伽馬射線和中子能譜儀以及一個氣動採樣裝置、深空通信設備、識別礦物成分的近紅外光譜儀。日本則獨立設計的則有用於識別水合礦物質和有機物的廣角相機、用於研究衛星周圍帶電粒子的雷射高度計、塵埃監測器和質譜分析儀、取樣裝置和樣品返回艙。
到目前為止,全球只有俄羅斯、美國和中國三個國家實現了登月的壯舉。雖然日本在過去數十年裡在航空航天領域取得傲人的成就,技術水平也很高,但是由於日本的航天技術是與歐洲、美國、俄羅斯等多國合作,自己並沒有完整的技術。此次任務將是日本獨立完成的一次重要航天任務,成敗與否,我們拭目以待。
責編/朱張航宇
信息源:JAX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