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天體探測方面不得不服日本!他們2024年又要去探測火衛一

2021-02-15 科學解碼

據美國今日宇宙新發現新聞網近日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近日表示,其「火星衛星探索」(MMX)任務已獲得批准,正式進入開發階段,其目標是在2024年朝火星衛星派遣軌道飛行器、著陸器,或許還有一輛漫遊車,採集的樣本預計將於2029年送回地球。

MMX計劃配備一臺搭載幾種儀器的軌道飛行器,在3年時間裡研究火星衛星火衛一(Phobos)和火衛二(Deimos)。

隨後,MMX將旋入火衛一降落於其表面並停留幾小時,隨同其降落的可能還有一輛漫遊車,其上配備有一個鑽探,將至少採集一個「超過10克」的樣本。接下來,推進模塊將樣品送進容器並從火衛一上抓起,於2029年9月左右送回地球。

科學家認為,研究火星衛星並在其上降落對於人類前往火星至關重要,人類或許可以在火衛一和火衛二上建基地,然後前往火星,這將比人類直接前往火星更容易。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首席科學家吉姆·格林說:「從現實角度考慮,人類只能探索一些天體的表面,火衛一和火衛二就名列其中。它們圍繞火星的位置可能使它們成為人類到達火星表面前首先要拜訪的主要目標。」

MMX團隊表示,該任務將「測試和演示進入和離開火星的引力井、在低引力天體表面著陸和導航、部署用於執行表面採樣任務的設備等所必需的技術。」該任務還將測量輻射環境,這是人類超越地球磁層保護範圍首先要考慮的主要問題之一。

據悉,NASA、歐洲航天局、法國國家太空研究中心和德國航空航天中心也為此次探索任務提供了設備。

MMX任務建立在JAXA此前已完成的小行星探索和樣本返回任務之上。「隼鳥」號宇宙飛船於2005年前往小行星「糸川」,並於2010年成功將樣本送回地球。2019年,「隼鳥2」號探測器從小行星「龍宮」採樣成功,樣本有望於今年年末返回地球。

相關焦點

  • 日本劍走偏鋒宣布將在2024年探測火星的兩顆衛星 並登陸火衛一後採樣返回
    日本劍走偏鋒宣布將在2024年探測火星的兩顆衛星 並登陸火衛一後採樣返回(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澎湃新聞:2020無疑是個火星年,阿聯、中國和美國先後發射探測任務。日本劍走偏鋒,宣布將在2024年挑戰火星的兩顆衛星,並登陸火衛一(Phobos)後採樣返回。與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合作該項任務、負責漫遊車結構和移動系統開發這一重任的德國航天中心(DLR)近日披露,工程師們已經開發出了漫遊車的初版模型,正在不萊梅進行初始的登陸試驗。
  • 劍走偏鋒,日本繞開火星「本星」登陸探測火衛一有何挑戰?
    劍走偏鋒,日本繞開火星「本星」登陸探測火衛一有何挑戰?日本劍走偏鋒,宣布將在2024年挑戰火星的兩顆衛星,並登陸火衛一(Phobos)後採樣返回。與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合作該項任務、負責漫遊車結構和移動系統開發這一重任的德國航天中心(DLR)近日披露,工程師們已經開發出了漫遊車的初版模型,正在不萊梅進行初始的登陸試驗。
  • 日本火星探測:首次失敗,目標轉向火衛一
    著陸器TEREX-1原計劃2020年7月的火星發射窗口期間與另一個有效載荷一起作為搭載物發射,後來被推遲到2022年。 今年2月,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宣布,計劃在2024年向火星發射一顆探測器,這是日本「希望」號後第二次向火星發起衝擊。
  • 天問·探路火星|日本火星探測:首次失敗,目標轉向火衛一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實習生 劉一鳴今年2月,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宣布,計劃在2024年向火星發射一顆探測器,這是日本「希望」號後第二次向火星發起衝擊。該任務計劃發射一顆探測器訪問火星的兩顆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並且計劃登陸火衛一採樣返回地球。這將是人類首次前往火星的衛星進行採樣返回,有助人類進一步認識火星。
  • 日本彎道超車,2024年​棄​火星本身上衛星,成功率有多高?
    ,在2020年的時候,進行火星探測器發射的國家是非常多,相繼有阿聯、中國和美國先後發射探測任務,最終到底誰成功,誰失敗沒人知道,或者說都成功等等,因為最關鍵的火星探測器發射——最難的點是在著陸時刻,所以我們還是挺擔憂所有的探測器的,當然我們也要相信大家有探測的實力,著陸問題也不大。
  • 火衛一是外星人的火星飛船?
    對志在星辰大海的誰誰家來說,探測和開拓火星是今後三四十年的一大天然目標。其實早在9年前,誰誰家就想搭車和火星近距離接觸一次,就是加入了俄羅斯空間局在2011年11月發射的火衛一採樣返回任務的系統,即「福博斯-土壤」。
  • 日本為何要登陸火衛一?居高臨下可監視火星,戰略地位不亞於月球
    編者按:日本這次要前往火衛一,將成為全球第一個登陸火衛一的國家。日本探測火衛一的成功概率是比較大的,因為隼鳥二號已經能夠在小行星上採樣,具備改變推力下降高度的發動機技術。如果日本捷足先登,那麼以後火衛一很可能變成日本的火星基地,居高臨下可監視火星,戰略地位不亞於月球。
  • 俄羅斯計劃探測火衛一
    新華社莫斯科6月16日電俄羅斯航天局16日宣布,俄羅斯計劃在2009年發射一個無人探測器前往火星衛星火衛一,以獲取土壤樣本帶回地球研究。  俄羅斯航天局在一份聲明中說:「『火衛一—步兵』探測器定於2009年10月發射,整個探測計劃將耗時3年。
  • 日本航天有多厲害?2024年軟著陸火星衛星,進入引力井採樣回地球
    最近,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宣布,火星衛星探測任務(MMX)已經獲得批准,其目標是在2024年發射具有樣本返送能力的軌道飛行器、著陸器及火星探測車。MMX擬對火星、火衛一(Phobos)和火衛二(Deimos)進行為期大約三年的探測。
  • 日本正要野心勃勃探測火星的月亮,並想採樣返回
    導讀:日本航天局計劃於2024年發射的MMX任務開發一種8K&34;。這項無人任務計劃用一年時間到達火星,將進入環繞火星的軌道,研究火衛一Phobos和火衛二Deimos。它還將進入圍繞火衛一Phobos的準衛星軌道,並在Phobos表面著陸和收集樣本,以便在2029年返回地球。
  • 探火風雲 | 俄羅斯探火夢(三)系統回顧「火衛一-土壤」探測任務計劃
    它原計劃於2013年攜帶火衛一上的土壤樣品返回地球,用於進行詳細的實驗研究,對火衛一、火星和火星環境進行科學探測;對火衛一進行現場和遠程研究;研究火星衛星的起源及其與火星的關係;研究火星環境,包括輻射環境、等離子體和塵埃;搜尋火星過去和現在可能存在的生命跡象;監測火星大氣,如火星的塵埃風暴;探尋小行星撞擊對類地行星形成的影響。預計任務時間為3年。
  • 日本宇航局將對火衛一進行取樣返回計劃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本周宣布,火星衛星探測(MMX)任務已被批准向前推進,目標是在2024年發射軌道器、著陸器和樣本返回任務。在過去三年中,MMX一直處於JAXA所稱的項目前階段,重點是對潛在任務的研究和分析,例如模擬著陸以改進太空飛行器設計。
  • 英國欲發射兩微型探測器探測火衛一和火衛二
    東方網4月6日消息:英國科學家們表示,他們準備向火星發射兩個微型探測器以實現對其兩顆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的探測,並以此來填補火星衛星探測的空白。   科學家們在其中的一個探測器上將安裝上對火星衛星進行遠程觀測及從火星軌道進行測量的各類必需儀器,另一個探測器將實施登陸火衛一或火衛二表面的計劃。這兩個探測器都將裝備依靠太陽能支撐的離子發動機,這可以大大增強它們的有效負荷。
  • 小行星撞擊火星「拋出」火衛一和火衛二
    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8日報導,美國科學家的新模型顯示,火星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可能由一顆小行星撞擊火星表面拋出的碎片生成。研究人員表示,這是首個確定碰撞大小和類型的自洽模型。科學家稱,大約45億年前,一顆火星大小的天體撞擊地球,導致月球誕生。地球直徑約12875公裡;月球直徑約3380公裡。而火星比地球小,直徑約6760公裡;火衛一和火衛二的直徑分別只有12公裡和22.5公裡,且軌道非常接近。肯納普說:「新研究的關鍵結論是撞擊天體的大小。我們發現,只需一個大小與灶神星(直徑約530公裡)或穀神星(直徑約940公裡)相當的天體就行。」
  • 北理工掠影:小天體探測之夢何時實現?
    學校於2006年成立了宇航科學技術學院,2008年重組宇航學院(包括「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和「力學」兩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博士後流動站,下設飛行器工程系、飛行器控制系、發射與推進工程系和力學系)。同時為加速深空探測領域研究工作的開展,成立了深空探測技術研究所,重點開展小天體探測相關技術的研究。
  • 最新研究發現了火星的秘密:「火衛一」或是曾經的火星環
    先前科學家通過計算機模擬,推測火星的兩顆衛星都是在火星誕生後的一億至八億年間,被一顆巨大的天體撞擊而形成的,但是火衛二軌道神秘的傾斜2°卻一直困擾著科學家。火衛一的軌道半徑比火衛二小三倍,質量又遠大於火衛二,在火衛一引力的幹涉作用下,火衛二的軌道發生了2°的傾斜。
  • 火星為啥這麼「火」|專家詳解多國探測計劃
    陳杰介紹,為了實現火星探測和載人航天夢想,阿聯採用商業操作、國際合作的模式,邀請了200多位美國科學家和工程師參與。俄羅斯和歐洲還幫助培訓阿聯航天員,2019年9月,阿聯航天員曼蘇裡搭乘聯盟飛船進入國際空間站。此次「希望號」的發射,阿聯還與日本合作,利用日本的H-2A火箭。
  • 隼鳥2號飛船還沒回來,日本JAXA又宣布新計劃,火衛一取樣返回
    趣味探索訊 雖然載著小行星礦石的隼鳥2號要到今年12月份回到地球,但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在這個時候又宣布一項新太空計劃,那就是計劃對火星的一顆衛星進行取樣返回,即投放小型著陸器,將樣品返回地球。
  • 小行星探測最發達的國家為何是日本?|億歐全球視角
    低調的強者:日本 儘管在載人航天、空間站的建設上,日本都不算出色,但在小行星探測方面,中美都落後於日本。早在2003年,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就成功發射了一顆小行星探測器——Hayabusa隼鳥號,2005年7月到達大小約500米的Itokawa小行星(糸川),釋放目標標定球和探測器MINERVA(均失敗)。
  • 為什麼日本不探索月球?為什麼日本要探索火衛一和小行星?今天來說說
    另外也有朋友問說美國宇航局和日本宇航局那個小行星返回技術更強,我是不願意進行這樣的對比的,因為只要探索都是有貢獻的,科學技術不是拿來對比的,也許你只看到日本宇航局這次的採樣任務,卻不知道他們已經不止一次進行小行星樣本返回任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