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衛一是外星人的火星飛船?

2020-12-03 匈奴狼山

對志在星辰大海的誰誰家來說,探測和開拓火星是今後三四十年的一大天然目標。其實早在9年前,誰誰家就想搭車和火星近距離接觸一次,就是加入了俄羅斯空間局在2011年11月發射的火衛一採樣返回任務的系統,即「福博斯-土壤」。實際上俄方這次飛行的主要目的並不是直接軟著陸和探測火星本身,而是直接對準火星的最大衛星火衛一,進行軟著陸並且取樣返回。如果能夠順利實現,那麼將是月球取樣之外的第二個被取樣的外星球。當時俄方的取樣飛船上有對火衛一的土壤進行研磨篩分進行深度分析的儀器。而且還攜帶了國際行星協會的一套深空生命測試裝置。而螢火一號當時預計可以被釋放進入火星環繞軌道長期探測。不過最終因為火箭故障,所有設備都沒有脫離地球引力就墜毀了。這導致三哥的探測器趕在誰誰家之前10年進入了火星引力圈,

這個成就足夠三哥自豪幾百年了。那麼為何當時俄方的探測器不直接探測火星而要對準火星不大的衛星取樣呢?這就是在於火衛一的情況非常特殊,被國際航天界認為有重大的取樣價值。在俄方的嘗試之後,日本方面準備在2024年左右也發射一個火衛一的取樣返回飛船,如果能成功,也是不得了的成績。火星對比地球的體量要小很多,而他的衛星則更小。地球的唯一天然衛星,月球的直徑高達3475公裡,和澳大利亞一樣寬。質量也高達地球的81分之一,是太陽系8大行星中,相對於主星個頭最大的衛星。因此月球的引力可以在地球上引發明顯的潮汐和板塊運動。而火星到目前被發現的2顆衛星都不大。對火星的引力遠遠達不到可以引發火星板塊運動的程度。火星的2顆衛星也被認為不是從火星本體分離。而可能是火星引力偶然俘獲的小行星甚至是彗星。

2顆火星衛星中的火衛一,早在1877年就從天文望遠鏡上被發現;但是直到接近100年之後的1971年,才被水手9號探測器近距離掠過,被拍下了相對清晰的照片。才發現火衛一是一個27公裡長,22公裡寬,大約18公裡高的不大的不規則星體。而火衛二比這個體量還小。火衛一被命名為英文PHOBOS,翻譯過來就是福博斯。這顆衛星圍繞火星運行的軌道居然低於火星自轉的同步軌道,平時距離火星表面只有6000公裡,一個火星日可以圍繞火星轉3圈多。比北鬥導航衛星距離地球表面的平均距離還要低得多。而且火衛一的整體形狀像個大草莓,一端有一個面積很大的撞擊坑。奇異的形狀和距離火星表面如此之近的距離,讓人感覺火衛一不像一個天然天體,卻很像一個早年的火星人或者外星人發射的火星衛星。因為全太陽系裡面,還沒有一個比火衛一距離本行星更近的天然衛星。

火衛一之所以讓地球上各大國著迷,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認為,就在於高度懷疑火衛一是一顆含有豐富的碳元素和現成的水冰的小行星或者彗星。碳和水結合可以通過綠色植物合成糖分、脂肪和蛋白質等基本的生命營養成份。而如果證實火衛一內部有大量的碳元素和水,就可以直接用來作為開發火星的中轉基地。解決人類開拓火星的碳水資源問題。因此今後誰誰家的探測器,也會把火衛一當做主要探測目標。

相關焦點

  • 火衛一從哪裡來?或與火星撞擊有關
    ▲火星周圍有個兩個衛星,火衛一是其中較大的那一個,同時它也是太陽系中最暗的衛星。火星的兩個小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怪異的形狀和顏色引發了人們關於其起源的長期爭論。該研究的作者稱,該數據集保存了尚未充分探究的關於火衛一成分的線索,這些線索顯示火衛一的成分可能更類似於火星的地殼。紐約石溪大學的地球科學家、這項新研究的主要作者Tim Glotch說:「對我來說,有趣的地方在於,利用一個未被充分利用的舊數據集,對一些想法進行了分析。」。
  • 科學家提出史上登陸火星最全過程!火衛一將是重中之重!
    群眾所有的焦點幾乎都集中在火星上,因為有充分的理由:它幾乎是太陽系中唯一類似地球的地方。它有大約相同的白晝長度,由二氧化碳和水冰組成的極地冰帽,以及幾乎合理的日間溫度。但我們也看到火星也已經吞噬了數艘來自地球的宇宙飛船。有數字表明,18艘飛船的任務是在火星表面著陸,其中只有9艘真正安全著陸並能夠完成任務,更不用說拿脆弱的人類生命去火星上進行挑戰了!
  • 俄羅斯計劃探測火衛一
    新華社莫斯科6月16日電俄羅斯航天局16日宣布,俄羅斯計劃在2009年發射一個無人探測器前往火星衛星火衛一,以獲取土壤樣本帶回地球研究。  俄羅斯航天局在一份聲明中說:「『火衛一—步兵』探測器定於2009年10月發射,整個探測計劃將耗時3年。
  • 火星的兩顆衛星-火衛一、火衛二
    火星的兩顆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所以,這兩個衛星的命名便以希臘戰神阿瑞斯的兩個兒子來命名,火衛一-福波斯,火衛二-德莫斯。火衛一是離火星較近的一顆,也是較大的一顆。火衛一的直徑是22.2千米。火衛一的公轉軌道距離火星的中心9378千米,是太陽系中所有的衛星與主星距離最短的一個。
  • 火星正在撕裂「沙包」火衛一
    原標題:火星正在撕裂「沙包」火衛一   >圖片來源:ESA   火衛一正在分崩離析。火星這顆較大衛星表面的神秘凹槽表明,其行星母星——火星正在撕裂該天體。   眾所周知,火衛一註定要走向毀滅。它距離火星的距離是如此之近,後者的潮汐引力會作用於這顆衛星,減緩其運轉速度,並使其軌道不斷縮小。再過數千萬年,等不到火衛一撞擊火星,它就已經被火星的引力撕成碎塊。   事實上,火衛一現在看起來已經顯現出磨損跡象。
  • 悲慘的火衛一:被火星生生撕裂
    Phobos火衛一是火星兩顆衛星中較大的(直徑22.2千米),在太陽系中也是極為特殊的一個:它與火星之間的距離是所有衛星與其主星最接近的,不過區區6000千米。這也就註定了它的悲劇命運。
  • 火衛一的軌道每100年降低2米,它最終會撞上火星嗎?
    作為在很多方面都跟地球非常相似的火星,也有兩顆衛星,分別是火衛一、火衛二(Deimos),火衛二也被稱為狄莫斯。多年來,科學家已經發現,火衛一的軌道高度似乎在逐漸降低,測算表明,火衛一大約每100年其高度就降低2米,照此計算,大約再經過5000萬年,火衛一將無法繼續保持安全軌道高度,那麼,火衛一最終會撞上火星嗎?
  • 火衛一和火衛二可以作為小行星開採的實驗品
    火星有兩顆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兩顆衛星都很小而且不規則。與其說是衛星到不說是隕石,因為其質量和體積都很小,而且密度業很低,遠不及地球和火星上巖石的密度。火星這兩顆衛星都是由富含碳元素巖石組成的,據說業可能有冰的存在。
  • 火星正在撕裂「沙包」火衛一—新聞—科學網
    圖片來源:ESA 火衛一正在分崩離析火星這顆較大衛星表面的神秘凹槽表明,其行星母星——火星正在撕裂該天體。 眾所周知,火衛一註定要走向毀滅。它距離火星的距離是如此之近,後者的潮汐引力會作用於這顆衛星,減緩其運轉速度,並使其軌道不斷縮小。再過數千萬年,等不到火衛一撞擊火星,它就已經被火星的引力撕成碎塊。 事實上,火衛一現在看起來已經顯現出磨損跡象。
  • 火星上奇怪地形引發外星人飛船爭論
    業餘超自然的調查人員常常聲稱,他們已經但在美國宇航局NASA出版的材料中發現古代外星文明的跡象,從外星人頭骨到奇怪形狀的結構,但很少有下面這個例子那麼有說服力
  • 小行星撞擊火星「拋出」火衛一和火衛二
    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8日報導,美國科學家的新模型顯示,火星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可能由一顆小行星撞擊火星表面拋出的碎片生成。研究人員表示,這是首個確定碰撞大小和類型的自洽模型。一個模型表明,它們可能由火星從小行星帶「偷來」;另一個則認為,它們由火星周圍的碎片盤形成。事實上,兩顆衛星赤道附近都有一個近乎環形的軌道,這為它們源於碰撞說提供了堅實證據。衛星由撞擊後產生的碎片形成絕非首例。科學家稱,大約45億年前,一顆火星大小的天體撞擊地球,導致月球誕生。地球直徑約12875公裡;月球直徑約3380公裡。
  • 歐航局Mars Express拍到火衛一罕見影像
    據外媒報導,歐航局(ESA)的Mars Express宇宙飛船拍攝到了火星衛星火衛一的罕見影像。這款衛星將成為一項國際任務的目標,該任務將對這顆紅色星球的兩顆天然衛星展開研究並向地球送回一個表面樣本。據悉,Mars Express已經對火星系統進行了近16年的探索,在這一過程中它獲得了有關這顆紅色星球的結構、構成和氣候等一系列特徵的寶貴數據。此外,該探測器還會「忙裡抽空」地對火星的兩顆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進行近距離觀察。
  • 科學:火星的火衛一是如何得到它的凹槽的
    【科學:火星月亮火衛一是如何得到它的凹槽的】導語:一項新的研究顯示,火星月亮火衛 一表面的奇怪線性凹槽很可能是由巨大的撞擊撞擊掉的巨石雕刻而成,這種影響創造了火衛一(Phobos)最引人注目的特徵 — 5.6
  • 「火星快車」在飛越過程中拍下火衛一照片
    該太空飛行器於2003年6月發射,已經在環繞火星的軌道上運行了16年。在火星附近的這些年來,它捕獲到了火衛一的詳細圖像,並幫助解開了這顆衛星的一些秘密。「火星快車」在最近一次飛越過程中得到了一段由41張圖片組成的影像序列,搭載在探測器上的高解析度立體相機從不同角度對火衛一進行了成像,從而捕獲了包括斯蒂克尼隕石坑在內的火衛一表面特徵的圖像。
  • 最新研究發現了火星的秘密:「火衛一」或是曾經的火星環
    曾經的「火衛一」被潮汐力撕裂形成火星環就像鳳凰涅盤一樣,科學家相信火星的「火衛一」誕生於火星環留下的一圈塵埃中形成的先前科學家通過計算機模擬,推測火星的兩顆衛星都是在火星誕生後的一億至八億年間,被一顆巨大的天體撞擊而形成的,但是火衛二軌道神秘的傾斜2°卻一直困擾著科學家。
  • 火星兩顆衛星極可能是火星俘獲的小行星,火衛一是太陽系最暗衛星
    火衛一火衛一圍繞火星運行的軌道,距離火星表面不到1萬千米,而我們的月球距離地球有38.5萬千米,所以火衛一是在一個距離火星非常近的位置繞火星運行。由於火衛一距離火星如此之近,因此火衛一承受著巨大的火星引力,為了維持其運行的平衡,火衛一必須以非常快的速度來繞火星運行才可以,所以火衛一繞火星運行的周期為0.32地球日,也就是說地球上的1天時間,火衛一可以繞火星運行3圈多。
  • 火星曾經有環,但變成了火衛一,之後會再變成......
    火衛一曾經被撕裂成為火星環(credit:Astronomy Magazine/Ron Miller)先前理論認為,火星的衛星是在形成火星後的一億至八億年間,曾有一個巨大天體撞擊火星時噴出的碎片形成的,然而在第236屆美國天文學會上,科學家提出在碰撞後,火星的衛星曾為一個環,在時間的洪流下,聚集成一個衛星,然而在往內軌道前進的過程中,又因潮汐力被拆迴環
  • 歐洲火星探測器近距離拍下火衛一清晰照片(圖)
    中新網7月31日電 綜合媒體報導,歐洲航天局30日宣布,該機構的「火星快車」探測器於本月23日以不到100公裡的距離與火衛一會面,並拍下這顆火星衛星的清晰照片。  歐航局稱,「火星快車」探測器於格林尼治時間23日凌晨以每秒3公裡的速度從火衛一附近飛過,兩者的最近距離一度只有93公裡,比預計的97公裡更為接近。此前,「火星快車」雖然也曾從火衛一旁邊飛過,但它們之間的距離從未少於100公裡。在該探測器接近火衛一的過程中,它所攜帶的高解析度立體照相機為衛星表面拍攝了清晰的彩色三維照片。
  • 太陽系中的衛星:火衛一、火衛二、木衛二及土衛二
    (火衛一)火星兩顆衛星極可能是火星俘獲的小行星,火衛一是太陽系最暗衛星,火衛二是太陽系最小衛星。(火衛二)火衛一密度很低,有人據此認為它是中空的,甚至還有人相信它實際是一艘「火星人造飛船」。火衛一的逃逸速度很低,只有地球的千分之一,要是一個地球上的專業跳高選手能站到火衛一表面,他就能把自己「發射」進太空。火衛一地表下有豐富的水資源,是太空探索和採礦的寶貴資源。火衛一極有可能成為人類登陸火星的前哨基地。二,木衛一。
  • 5千萬年內撞火星,火星C位美容師,太陽系最黑的衛星火衛一
    火衛一是火星的兩顆衛星中,最大最接近火星的一顆。同時它也是整個太陽系最黑的衛星。它的軌道與色澤彰顯出自己的與眾不同。火衛一可能是被火星擄獲的,它是由冰晶與黑色石頭組成的小行星。這張火衛一的照片可不是CG合成的,是由目前在火星繞行的火星快車於2010年拍攝的。火衛一是個荒蕪滿布隕石坑的衛星,它最大的撞擊坑在反面。科學家推斷火衛一表面,可能有厚達一米的「粉底」用來「擦臉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