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志在星辰大海的誰誰家來說,探測和開拓火星是今後三四十年的一大天然目標。其實早在9年前,誰誰家就想搭車和火星近距離接觸一次,就是加入了俄羅斯空間局在2011年11月發射的火衛一採樣返回任務的系統,即「福博斯-土壤」。實際上俄方這次飛行的主要目的並不是直接軟著陸和探測火星本身,而是直接對準火星的最大衛星火衛一,進行軟著陸並且取樣返回。如果能夠順利實現,那麼將是月球取樣之外的第二個被取樣的外星球。當時俄方的取樣飛船上有對火衛一的土壤進行研磨篩分進行深度分析的儀器。而且還攜帶了國際行星協會的一套深空生命測試裝置。而螢火一號當時預計可以被釋放進入火星環繞軌道長期探測。不過最終因為火箭故障,所有設備都沒有脫離地球引力就墜毀了。這導致三哥的探測器趕在誰誰家之前10年進入了火星引力圈,
這個成就足夠三哥自豪幾百年了。那麼為何當時俄方的探測器不直接探測火星而要對準火星不大的衛星取樣呢?這就是在於火衛一的情況非常特殊,被國際航天界認為有重大的取樣價值。在俄方的嘗試之後,日本方面準備在2024年左右也發射一個火衛一的取樣返回飛船,如果能成功,也是不得了的成績。火星對比地球的體量要小很多,而他的衛星則更小。地球的唯一天然衛星,月球的直徑高達3475公裡,和澳大利亞一樣寬。質量也高達地球的81分之一,是太陽系8大行星中,相對於主星個頭最大的衛星。因此月球的引力可以在地球上引發明顯的潮汐和板塊運動。而火星到目前被發現的2顆衛星都不大。對火星的引力遠遠達不到可以引發火星板塊運動的程度。火星的2顆衛星也被認為不是從火星本體分離。而可能是火星引力偶然俘獲的小行星甚至是彗星。
2顆火星衛星中的火衛一,早在1877年就從天文望遠鏡上被發現;但是直到接近100年之後的1971年,才被水手9號探測器近距離掠過,被拍下了相對清晰的照片。才發現火衛一是一個27公裡長,22公裡寬,大約18公裡高的不大的不規則星體。而火衛二比這個體量還小。火衛一被命名為英文PHOBOS,翻譯過來就是福博斯。這顆衛星圍繞火星運行的軌道居然低於火星自轉的同步軌道,平時距離火星表面只有6000公裡,一個火星日可以圍繞火星轉3圈多。比北鬥導航衛星距離地球表面的平均距離還要低得多。而且火衛一的整體形狀像個大草莓,一端有一個面積很大的撞擊坑。奇異的形狀和距離火星表面如此之近的距離,讓人感覺火衛一不像一個天然天體,卻很像一個早年的火星人或者外星人發射的火星衛星。因為全太陽系裡面,還沒有一個比火衛一距離本行星更近的天然衛星。
火衛一之所以讓地球上各大國著迷,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認為,就在於高度懷疑火衛一是一顆含有豐富的碳元素和現成的水冰的小行星或者彗星。碳和水結合可以通過綠色植物合成糖分、脂肪和蛋白質等基本的生命營養成份。而如果證實火衛一內部有大量的碳元素和水,就可以直接用來作為開發火星的中轉基地。解決人類開拓火星的碳水資源問題。因此今後誰誰家的探測器,也會把火衛一當做主要探測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