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正在撕裂「沙包」火衛一—新聞—科學網

2020-12-04 科學網

圖片來源:ESA

火衛一正在分崩離析。火星這顆較大衛星表面的神秘凹槽表明,其行星母星——火星正在撕裂該天體。

眾所周知,火衛一註定要走向毀滅。它距離火星的距離是如此之近,後者的潮汐引力會作用於這顆衛星,減緩其運轉速度,並使其軌道不斷縮小。再過數千萬年,等不到火衛一撞擊火星,它就已經被火星的引力撕成碎塊。

事實上,火衛一現在看起來已經顯現出磨損跡象。上世紀70年代,水手9號和「海盜」號軌道飛行器發現了火衛一部分表面存在著100~300米寬、10~30公裡長的深槽。當時,研究人員推測,火衛一是由均勻的巖石構成的,並認為這些深槽可能是由掉落到火衛一上的隕石撞擊而成的隕石坑。

但是2008年,火星快車號探測器搜集的資料發現,火衛一實際上是由更加堅硬的10~100公裡厚的宇宙塵埃包圍在一起的一堆碎石構成的。這意味著,火衛一看起來有點兒像「沙包」:即外面有一層遮蓋物的非常易於變形的天體。

利用該模型,馬裡蘭州美國宇航局(NASA)戈達德宇宙飛行中心的Terry Hurford和同事推算了火星潮汐引力可能對火衛一造成的影響,他們發現絕大多數深槽和引力最大的地方相平行。

「這些深槽是表明火星正在撕裂火衛一的跡象之一。」Hurford說。11月4日,他將在美國地質學會上報告這一成果。

「我覺得這些發現非常有趣。」俄羅斯沃爾納德斯基地球化學和分析化學研究所的 Alexander Basilevsky說,他曾寫過一本關於火衛一表面特徵的書籍。他同意,這些深槽可能是斷裂帶,並表示這才可以解釋為什麼一些深槽之間彼此縱橫交錯。(馮麗妃)

《中國科學報》 (2015-11-02 第2版 國際)
 

更多閱讀
 

相關焦點

  • 火星正在撕裂「沙包」火衛一
    原標題:火星正在撕裂「沙包」火衛一   >圖片來源:ESA   火衛一正在分崩離析。火星這顆較大衛星表面的神秘凹槽表明,其行星母星——火星正在撕裂該天體。   眾所周知,火衛一註定要走向毀滅。它距離火星的距離是如此之近,後者的潮汐引力會作用於這顆衛星,減緩其運轉速度,並使其軌道不斷縮小。再過數千萬年,等不到火衛一撞擊火星,它就已經被火星的引力撕成碎塊。   事實上,火衛一現在看起來已經顯現出磨損跡象。
  • 悲慘的火衛一:被火星生生撕裂
    Phobos火衛一是火星兩顆衛星中較大的(直徑22.2千米),在太陽系中也是極為特殊的一個:它與火星之間的距離是所有衛星與其主星最接近的,不過區區6000千米。這也就註定了它的悲劇命運。
  • 火星曾經有環,但變成了火衛一,之後會再變成......
    火衛一曾經被撕裂成為火星環(credit:Astronomy Magazine/Ron Miller)先前理論認為,火星的衛星是在形成火星後的一億至八億年間,曾有一個巨大天體撞擊火星時噴出的碎片形成的,然而在第236屆美國天文學會上,科學家提出在碰撞後,火星的衛星曾為一個環,在時間的洪流下,聚集成一個衛星,然而在往內軌道前進的過程中,又因潮汐力被拆迴環
  • 科學:火星的火衛一是如何得到它的凹槽的
    【科學:火星月亮火衛一是如何得到它的凹槽的】導語:一項新的研究顯示,火星月亮火衛 一表面的奇怪線性凹槽很可能是由巨大的撞擊撞擊掉的巨石雕刻而成,這種影響創造了火衛一(Phobos)最引人注目的特徵 — 5.6
  • 最新研究發現了火星的秘密:「火衛一」或是曾經的火星環
    曾經的「火衛一」被潮汐力撕裂形成火星環就像鳳凰涅盤一樣,科學家相信火星的「火衛一」誕生於火星環留下的一圈塵埃中形成的火星和火衛二最初的「火衛一」可能是現在火衛一質量的20倍之多。然而在往內軌道漂移的過程中,又被潮汐力撕裂,重新變成環。
  • 火星曾有行星環?新發現火衛一就是星環形成的,將來還會成為星環
    6月4日有科學家刊文宣稱,火星的衛星可能在行星環與衛星兩種狀態間不停切換,也就是說火星也曾經有過行星環,後來這個行星環變成了火星的衛星火衛一,這種行星環到衛星的轉變可能在史上發生過多次。火衛一的平均直徑大約為11公裡,距離火星中心約9370千米,火星的半徑就達3380公裡,因此這顆衛星距離火星表面只有6000公裡左右,它公轉周期為7小時59分,比火星的自轉速度(24.62小時)都快得多,因此在火星上觀察這個星體,會發現它是西升東落的。
  • 哈勃望遠鏡拍到太陽系超小衛星火衛一 在未來將被火星摧毀
    近日,哈勃在火星軌道上拍攝到了一顆超小的衛星——火衛一(Phobos)。  在這一組哈勃拍下的火星快照中,火衛一看起來像是強行闖入畫面。不過實際上,這些延時拍攝的照片是為了展示火衛一在背景中的移動,看起來它和塵土飛揚的火星相得益彰。
  • 火衛一的軌道每100年降低2米,它最終會撞上火星嗎?
    作為在很多方面都跟地球非常相似的火星,也有兩顆衛星,分別是火衛一、火衛二(Deimos),火衛二也被稱為狄莫斯。多年來,科學家已經發現,火衛一的軌道高度似乎在逐漸降低,測算表明,火衛一大約每100年其高度就降低2米,照此計算,大約再經過5000萬年,火衛一將無法繼續保持安全軌道高度,那麼,火衛一最終會撞上火星嗎?
  • 火衛一是外星人的火星飛船?
    實際上俄方這次飛行的主要目的並不是直接軟著陸和探測火星本身,而是直接對準火星的最大衛星火衛一,進行軟著陸並且取樣返回。如果能夠順利實現,那麼將是月球取樣之外的第二個被取樣的外星球。當時俄方的取樣飛船上有對火衛一的土壤進行研磨篩分進行深度分析的儀器。而且還攜帶了國際行星協會的一套深空生命測試裝置。而螢火一號當時預計可以被釋放進入火星環繞軌道長期探測。
  • 劍走偏鋒,日本繞開火星「本星」登陸探測火衛一有何挑戰?
    劍走偏鋒,日本繞開火星「本星」登陸探測火衛一有何挑戰?日本劍走偏鋒,宣布將在2024年挑戰火星的兩顆衛星,並登陸火衛一(Phobos)後採樣返回。與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合作該項任務、負責漫遊車結構和移動系統開發這一重任的德國航天中心(DLR)近日披露,工程師們已經開發出了漫遊車的初版模型,正在不萊梅進行初始的登陸試驗。
  • 火星的兩顆衛星-火衛一、火衛二
    火星的兩顆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所以,這兩個衛星的命名便以希臘戰神阿瑞斯的兩個兒子來命名,火衛一-福波斯,火衛二-德莫斯。火衛一是離火星較近的一顆,也是較大的一顆。火衛一的直徑是22.2千米。火衛一的公轉軌道距離火星的中心9378千米,是太陽系中所有的衛星與主星距離最短的一個。
  • 火衛一從哪裡來?或與火星撞擊有關
    ▲火星周圍有個兩個衛星,火衛一是其中較大的那一個,同時它也是太陽系中最暗的衛星。火星的兩個小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怪異的形狀和顏色引發了人們關於其起源的長期爭論。該研究的作者稱,該數據集保存了尚未充分探究的關於火衛一成分的線索,這些線索顯示火衛一的成分可能更類似於火星的地殼。紐約石溪大學的地球科學家、這項新研究的主要作者Tim Glotch說:「對我來說,有趣的地方在於,利用一個未被充分利用的舊數據集,對一些想法進行了分析。」。
  • 「火星快車」在飛越過程中拍下火衛一照片
    該太空飛行器於2003年6月發射,已經在環繞火星的軌道上運行了16年。在火星附近的這些年來,它捕獲到了火衛一的詳細圖像,並幫助解開了這顆衛星的一些秘密。「火星快車」在最近一次飛越過程中得到了一段由41張圖片組成的影像序列,搭載在探測器上的高解析度立體相機從不同角度對火衛一進行了成像,從而捕獲了包括斯蒂克尼隕石坑在內的火衛一表面特徵的圖像。
  • 美媒:NASA「奧德賽」火星探測器捕捉到火衛一新圖像
    參考消息網6月11日報導 美媒稱,太陽系中有200多顆衛星,包括環繞火星飛行的火衛一和火衛二。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奧德賽」火星探測器日前捕捉到了火衛一的新照片,使人們對這顆天然衛星有了新的認識。
  • 探索火星的衛星火衛一的火星車開始著陸測試
    55磅 25公斤重的機器人是日本航空航天局(JAXA)火星衛星探險(MMX)任務的一部分,該任務計劃於2024年發射,並於次年抵達紅色星球。在2026年末或2027年初,由德國-法國團隊開發的MMX Rover將下降到火星兩顆衛星中較大的22公裡火衛一的表面。
  • 監視火星長達16年,這是它所發現的火衛一秘密!
    16年來,它陪著火星環繞著太陽度過了漫長的太空的之旅。有了它,我們才能看到火星不為人知的一面,甚至還有火星的衛星,它就是來自歐空局的火星快車軌道飛行器!歐空局的火星快車軌道飛行器對火星衛星火衛一來說並不陌生。宇宙飛船於2003年6月發射,已經在火星軌道上運行了16年。
  • 小行星撞擊火星「拋出」火衛一和火衛二
    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8日報導,美國科學家的新模型顯示,火星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可能由一顆小行星撞擊火星表面拋出的碎片生成。研究人員表示,這是首個確定碰撞大小和類型的自洽模型。一個模型表明,它們可能由火星從小行星帶「偷來」;另一個則認為,它們由火星周圍的碎片盤形成。事實上,兩顆衛星赤道附近都有一個近乎環形的軌道,這為它們源於碰撞說提供了堅實證據。衛星由撞擊後產生的碎片形成絕非首例。科學家稱,大約45億年前,一顆火星大小的天體撞擊地球,導致月球誕生。地球直徑約12875公裡;月球直徑約3380公裡。
  • 日本劍走偏鋒宣布將在2024年探測火星的兩顆衛星 並登陸火衛一後採樣返回
    日本劍走偏鋒宣布將在2024年探測火星的兩顆衛星 並登陸火衛一後採樣返回(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澎湃新聞:2020無疑是個火星年,阿聯、中國和美國先後發射探測任務。日本劍走偏鋒,宣布將在2024年挑戰火星的兩顆衛星,並登陸火衛一(Phobos)後採樣返回。與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合作該項任務、負責漫遊車結構和移動系統開發這一重任的德國航天中心(DLR)近日披露,工程師們已經開發出了漫遊車的初版模型,正在不萊梅進行初始的登陸試驗。
  • 日本火星探測:首次失敗,目標轉向火衛一
    該任務計劃發射一顆探測器訪問火星的兩顆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並且計劃登陸火衛一採樣返回地球。這將是人類首次前往火星的衛星進行採樣返回,有助人類進一步認識火星。 命運多舛的「希望」號 日本最早深空探測活動是1985年的彗星探測。
  • 火星兩顆衛星極可能是火星俘獲的小行星,火衛一是太陽系最暗衛星
    火衛一火衛一圍繞火星運行的軌道,距離火星表面不到1萬千米,而我們的月球距離地球有38.5萬千米,所以火衛一是在一個距離火星非常近的位置繞火星運行。由於火衛一距離火星如此之近,因此火衛一承受著巨大的火星引力,為了維持其運行的平衡,火衛一必須以非常快的速度來繞火星運行才可以,所以火衛一繞火星運行的周期為0.32地球日,也就是說地球上的1天時間,火衛一可以繞火星運行3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