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快車」在飛越過程中拍下火衛一照片

2020-12-07 解仁江

周一 · 知古通今 | 周二 · 牧夫專欄

周三 · 太空探索|周四 · 觀測指南

周五 · 深空探測|周六 · 茶餘星話 | 周日 · 視頻天象

翻譯:周唯亮

校對:郭皓存

編排:胡暖暖

後臺:庫特莉亞芙卡 李子琦

原文連結:https://www.universetoday.com/144372/mars-express-takes-photos-of-phobos-as-it-flies-past/

歐空局(ESA)的「火星快車」探測器已經是火衛一的「熟人」了。該太空飛行器於2003年6月發射,已經在環繞火星的軌道上運行了16年。在火星附近的這些年來,它捕獲到了火衛一的詳細圖像,並幫助解開了這顆衛星的一些秘密。

「火星快車」在最近一次飛越過程中得到了一段由41張圖片組成的影像序列,搭載在探測器上的高解析度立體相機從不同角度對火衛一進行了成像,從而捕獲了包括斯蒂克尼隕石坑在內的火衛一表面特徵的圖像。

圖片來源:ESA / DLR

火衛一是一顆不尋常的衛星(宇宙中有過正常的衛星嗎?)。它繞火星運行的軌道比太陽系中任何其他行星的衛星軌道都要低。它距火星表面僅6000公裡(3700英裡),完成環繞火星公轉一周所需的時間比火星自轉所需的時間還短。火衛一的飛行速度如此之快,以至於它每天兩次升起在火星的天空中。

在歐空局(ESA)發布的新圖像序列中,火衛一緩慢旋轉,使我們可以很好地觀察其明亮的表面,「火星快車」在距離火衛一僅2400公裡(1500英裡)的地方拍下了這些圖片。由於「火星快車」的移動,該圖像序列中的火衛一也緩慢地上下移動。視頻還展現了火衛一在不同「月相」時的變化。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最初,隨著太陽、火衛一與「火星快車」之間的相角降低到幾乎為零,火衛一漸漸變亮。然後,當相位角增加到15時,火衛一再次變暗。在相位角為零時,火衛一非常明亮,而這種零度角很少見。一年最多可能發生3次,這是研究火衛一表面的絕佳機會。據歐空局稱,下次將在2020年發生。

相角(在圖中標記為「φ」)是從目標對象本身(火衛一)觀察到的光源(在這裡為太陽)與觀察者(「火星快車」)之間的角度。在火衛一的影片中,初始相位角為17度(圖A),在中途下降到幾乎零度(當火衛一最亮時,圖B),然後在動畫結束時上升到15度(圖C)。圖片來源:ESA / DLR

火衛一很小。它的半徑僅約11公裡(7英裡),呈不規則形狀,通常被描述為「馬鈴薯狀」。它的顯著特徵是斯蒂克尼隕石坑和沿著其表面延伸的奇怪的線性凹槽。一些科學家認為,隕石坑和凹槽均為同一現象的一部分。產生斯蒂克尼隕石坑的撞擊使得其表面的巨石鬆動,這些巨石的滾動形成了我們可以在圖像中看到的凹槽。

維京1號軌道衛星於1977年拍攝了這張火衛一的照片。斯蒂克尼隕石坑在左側,同時可以看到水平延伸出去的神秘凹槽。圖片來源:NASA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

火衛一(Phobos)和火衛二(Deimos)的起源都不確定。有些人認為它們都是被捕獲的主帶小行星,而不是像地球的月亮那樣在「原位」形成的衛星。但是,兩個衛星都圍繞火星的赤道繞近圓形軌道運行。如果他們是被捕獲的小行星,那麼它們的軌道應該為橢圓形。也就是說一定有某種機製作用在衛星上,使其進入當前的圓形軌道,可能是阻力、也可能是潮汐力。但目前尚不清楚這一切是否有足夠的時間發生,特別是對於火衛二來說。

另一種可能是在火星形成很久之後,兩顆衛星由火星形成後剩下的次要物質融合而成。第三種情況則是火衛一和火衛二可能只是火星和另一個原行星之間的碰撞而剩下的兩個物體。

一位藝術家為火星、火衛一和火衛二所繪製的插圖。圖片來源:NASA / JPL-Caltech,GSFC,亞利桑那大學。

儘管他們的起源尚不清楚,但火衛一的消亡是相當確定的。火星的引力正在使火衛一減速,並將其不斷拉近。每個世紀,它將向火星移動約兩米。在大約3000至5000萬年內,火衛一會破碎成碎片,甚至可能在火星周圍形成一個可以持續數百萬年的殘骸環。

「火星快車」至此已經完成了5000多次環繞飛行,並完成了一系列探索任務。

責任編輯:郭皓存

牧夫新媒體編輯部

『天文溼刻』 牧夫出品

銀河系的中心區域,其中突出顯示的區域有核星團(NSC),圓拱星團(Arches cluster),五合星團(Quintuplet cluster)以及電離氫區(HII region )。

圖由ESO的甚大望遠鏡上搭載的HAWK-I紅外成像儀拍攝

原圖連結:https://www.eso.org/public/images/eso1920b/

謝謝閱讀

相關焦點

  • 歐洲火星探測器近距離拍下火衛一清晰照片(圖)
    歐洲火星探測器近距離拍下火衛一清晰照片(圖) 2008年07月31日 16:36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7月31日電 綜合媒體報導,歐洲航天局30日宣布,該機構的「火星快車」探測器於本月23日以不到100公裡的距離與火衛一會面,並拍下這顆火星衛星的清晰照片。
  • 哈勃望遠鏡拍到太陽系超小衛星火衛一 在未來將被火星摧毀
    近日,哈勃在火星軌道上拍攝到了一顆超小的衛星——火衛一(Phobos)。  在這一組哈勃拍下的火星快照中,火衛一看起來像是強行闖入畫面。不過實際上,這些延時拍攝的照片是為了展示火衛一在背景中的移動,看起來它和塵土飛揚的火星相得益彰。
  • 監視火星長達16年,這是它所發現的火衛一秘密!
    16年來,它陪著火星環繞著太陽度過了漫長的太空的之旅。有了它,我們才能看到火星不為人知的一面,甚至還有火星的衛星,它就是來自歐空局的火星快車軌道飛行器!歐空局的火星快車軌道飛行器對火星衛星火衛一來說並不陌生。宇宙飛船於2003年6月發射,已經在火星軌道上運行了16年。
  • 5千萬年內撞火星,火星C位美容師,太陽系最黑的衛星火衛一
    火衛一是火星的兩顆衛星中,最大最接近火星的一顆。同時它也是整個太陽系最黑的衛星。它的軌道與色澤彰顯出自己的與眾不同。火衛一可能是被火星擄獲的,它是由冰晶與黑色石頭組成的小行星。這張火衛一的照片可不是CG合成的,是由目前在火星繞行的火星快車於2010年拍攝的。火衛一是個荒蕪滿布隕石坑的衛星,它最大的撞擊坑在反面。科學家推斷火衛一表面,可能有厚達一米的「粉底」用來「擦臉蛋」。
  • 人類拍到最新火衛一照片!像一個藝術!
    近日,NASA公布了火衛一最新高清照片,在這些美國宇航局的照片中,火星的衛星火衛一看起來像一顆巨大的宇宙糖果!截至2020年3月,美國宇航局奧德賽軌道飛行器利用THEMIS相機拍攝到了火星衛星火衛一的六個視圖。
  • 火衛一是外星人的火星飛船?
    實際上俄方這次飛行的主要目的並不是直接軟著陸和探測火星本身,而是直接對準火星的最大衛星火衛一,進行軟著陸並且取樣返回。如果能夠順利實現,那麼將是月球取樣之外的第二個被取樣的外星球。當時俄方的取樣飛船上有對火衛一的土壤進行研磨篩分進行深度分析的儀器。而且還攜帶了國際行星協會的一套深空生命測試裝置。而螢火一號當時預計可以被釋放進入火星環繞軌道長期探測。
  • 火衛一每天繞火星轉3圈,4000萬年後或墜入火星,人類將能看到火
    奇怪的火衛一在太陽系中,火衛一是最暗的天體之一,它和火星之間的距離只有9378公裡,1天就可以圍繞火星運轉3圈。不過,火衛一的個頭卻並不大,它的形狀也很不規則,相較於我們熟悉的衛星形態來說,火衛一可以算作是一個「異類」。
  • 在火星仰望星空,好奇號拍下一張驚人照片
    好奇號是美國宇航局NASA的一輛火星車,於2011年11月26日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升空,2012年8月6日成功登陸火星蓋爾隕石坑,隨後開啟偉大的探測之旅
  • 火星衛星居然是人造的?歐空局:已證實火衛一為空心星體
    根據歐洲航天局的報告,「根據火星快車(簡稱MEX)分析的兩組火星射電科學實驗(MARS)獨立研究結果,火星快車上一直影響火衛一衛星重力和質量的跟蹤數據。」歐洲航天局的phoebus網站從不同角度提供了清晰的科學數據。
  • 歐航局Mars Express拍到火衛一罕見影像
    據外媒報導,歐航局(ESA)的Mars Express宇宙飛船拍攝到了火星衛星火衛一的罕見影像。這款衛星將成為一項國際任務的目標,該任務將對這顆紅色星球的兩顆天然衛星展開研究並向地球送回一個表面樣本。據悉,Mars Express已經對火星系統進行了近16年的探索,在這一過程中它獲得了有關這顆紅色星球的結構、構成和氣候等一系列特徵的寶貴數據。此外,該探測器還會「忙裡抽空」地對火星的兩顆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進行近距離觀察。
  • 火星快車發回北極冰帽照片,真冰和乾冰分得清嗎?
    歐洲太空局(ESA)公布了新拍的一張火星北極冰帽的照片。皚皚白雪的周圍露出一部分火星上褐色的土地、條條深邃的溝壑,和空中一些激烈的風暴。這張照片由火星快車(Mars Express)軌道探測器上的高解析度立體相機(HRSC)拍攝,清晰度和用無人機4K相機拍攝的效果差不多。ESA稱,火星極地常年被厚厚的白雪覆蓋,但是其組成和厚度在一年之中有微秒的變化。
  • 今年火星究竟有多大?火星衛星能拍到嗎?
    ❝火星剛經過今年與地球最接近,也是至 2035 年前最接近的距離。❞拍攝作品中的火星左圖拍攝於10月6日晚。
  • 英國欲發射兩微型探測器探測火衛一和火衛二
    東方網4月6日消息:英國科學家們表示,他們準備向火星發射兩個微型探測器以實現對其兩顆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的探測,並以此來填補火星衛星探測的空白。   科學家們在其中的一個探測器上將安裝上對火星衛星進行遠程觀測及從火星軌道進行測量的各類必需儀器,另一個探測器將實施登陸火衛一或火衛二表面的計劃。這兩個探測器都將裝備依靠太陽能支撐的離子發動機,這可以大大增強它們的有效負荷。
  • 細數半個世紀以來折戟火星的「登陸者」
    在與失去聯繫後,歐空局曾嘗試讓在軌道上的火星快車中繼發回斯基亞帕雷利號的登陸信息,但隨後數據證實火星快車發回的載波信號和早先歐空局利用印度浦那天線陣列收到的載波信號是同一時間點丟失的。未來美國宇航局將利用火星偵察軌道器(MRO)對斯基亞帕雷利號著陸區域進行成像,搜尋斯基亞帕雷利號蹤跡。(騰訊太空 桂林)
  • NASA發布最新火星探索照片:太陽系最奇特的衛星
    太陽系裡的許多行星都有衛星,比如我們每個月都能在天空中看得到月亮,就是地球的衛星。我們的鄰居火星也有衛星,美國宇航局(NASA)近日分享了一組圖片,展示了2001火星奧德賽號(2001 Mars Odyssey)號火星探測衛星在本月觀測到的這兩顆火星衛星。
  • 科學家提出史上登陸火星最全過程!火衛一將是重中之重!
    群眾所有的焦點幾乎都集中在火星上,因為有充分的理由:它幾乎是太陽系中唯一類似地球的地方。它有大約相同的白晝長度,由二氧化碳和水冰組成的極地冰帽,以及幾乎合理的日間溫度。但我們也看到火星也已經吞噬了數艘來自地球的宇宙飛船。有數字表明,18艘飛船的任務是在火星表面著陸,其中只有9艘真正安全著陸並能夠完成任務,更不用說拿脆弱的人類生命去火星上進行挑戰了!
  • 火星的兩顆衛星-火衛一、火衛二
    說道巨人國,我就想到《格列佛遊記》,作者猜想火星上有兩個月亮,即火星擁有兩顆衛星,在書中,格列佛一位科學家,這位科學家告訴他:(火星上)有兩顆較小的星星,衛星繞火星旋轉,前面的一顆每最早,巴比倫人將英雄的名字來命名火星,後來,希臘人將火星命名為阿瑞斯,阿瑞斯是希臘人的戰神,後來,在羅馬人的影響下,阿瑞斯改成了瑪爾斯(mars),希臘人的戰神變成了羅馬人的戰神。
  • 美媒:NASA「奧德賽」火星探測器捕捉到火衛一新圖像
    參考消息網6月11日報導 美媒稱,太陽系中有200多顆衛星,包括環繞火星飛行的火衛一和火衛二。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奧德賽」火星探測器日前捕捉到了火衛一的新照片,使人們對這顆天然衛星有了新的認識。
  • 最新研究發現了火星的秘密:「火衛一」或是曾經的火星環
    曾經的「火衛一」被潮汐力撕裂形成火星環就像鳳凰涅盤一樣,科學家相信火星的「火衛一」誕生於火星環留下的一圈塵埃中形成的火衛一的軌道半徑比火衛二小三倍,質量又遠大於火衛二,在火衛一引力的幹涉作用下,火衛二的軌道發生了2°的傾斜。
  • 火衛一從哪裡來?或與火星撞擊有關
    ▲火星周圍有個兩個衛星,火衛一是其中較大的那一個,同時它也是太陽系中最暗的衛星。火星的兩個小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怪異的形狀和顏色引發了人們關於其起源的長期爭論。▲這項新的研究將來自塔吉什湖流星體整體(右)和地面(左)的晶片的中紅外光譜與1998年火星全球探測器從火衛一收集的光譜進行了比較。版權所有:AGUGlotch用中紅外線研究了火衛一的起源問題。他查看了1998年捕獲的火衛一的熱信號。熱能,像可見光一樣,可以分解成一系列「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