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航局Mars Express拍到火衛一罕見影像

2020-12-03 環球網

據外媒報導,歐航局(ESA)的Mars Express宇宙飛船拍攝到了火星衛星火衛一的罕見影像。這款衛星將成為一項國際任務的目標,該任務將對這顆紅色星球的兩顆天然衛星展開研究並向地球送回一個表面樣本。

據悉,Mars Express已經對火星系統進行了近16年的探索,在這一過程中它獲得了有關這顆紅色星球的結構、構成和氣候等一系列特徵的寶貴數據。此外,該探測器還會「忙裡抽空」地對火星的兩顆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進行近距離觀察。

ESA最新公布的火衛一影像則是由41張獨立的圖像組成,據悉,這些圖像是在這顆天然衛星從距離Mars Express2400公裡的地方經過時被拍下來。Mars Express的高解析度立體攝像機捕捉到火衛一表面細節的細節,解析度大約為每像素21米。

很顯然,高質量的火衛一圖像為科學家們分析這顆孤獨的火星衛星的特性提供了寶貴的機會,它甚至還可能對未來計劃探測其秘密的機器人任務也會有用。

據悉,定於2024年展開的Martian Moons eXploration(MMX)任務將訪問火衛一和火衛二以此來試圖確定這兩顆衛星的來源。MMX將在火衛一表面著陸並取回一個表面樣本然後再於2029年返回地球。

新影像資料顯示,火衛一在41幀的畫面裡緩慢旋轉,它的亮度逐漸增加然後又逐漸變暗。光線亮度的變化則源於飛船跟火衛一和太陽的相對排列位置的結果。在視頻一開始的地方,Mars Express在相對於來自太陽的光線直接照射到衛星上的17°角度對這顆天然衛星進行成像。這就是所謂的「相位角」。

在最亮的地方,相位角降至0.02°,然後在視頻結束時移至15°。

Mars Express的相位角相對於土衛一很少低於1°。這種排列每年最多發生三次,下一次則要等到明年4月,然後是9月。

相關焦點

  • 「火星快車」在飛越過程中拍下火衛一照片
    | 周日 · 視頻天象翻譯:周唯亮校對:郭皓存編排:胡暖暖後臺:庫特莉亞芙卡 李子琦原文連結:https://www.universetoday.com/144372/mars-express-takes-photos-of-phobos-as-it-flies-past
  • 歐洲火星探測器近距離拍下火衛一清晰照片(圖)
    歐洲火星探測器近距離拍下火衛一清晰照片(圖) 2008年07月31日 16:36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7月31日電 綜合媒體報導,歐洲航天局30日宣布,該機構的「火星快車」探測器於本月23日以不到100公裡的距離與火衛一會面,並拍下這顆火星衛星的清晰照片。
  • 火星的兩顆衛星-火衛一、火衛二
    首先,他計算出火星至少有一顆衛星,當火星運行到與地球最近的時候,霍爾利用當時先進的美國海軍天文臺的望遠鏡發現了他們。火星的英文名叫mars,是以羅馬戰神的名字命名的。最早,巴比倫人將英雄的名字來命名火星,後來,希臘人將火星命名為阿瑞斯,阿瑞斯是希臘人的戰神,後來,在羅馬人的影響下,阿瑞斯改成了瑪爾斯(mars),希臘人的戰神變成了羅馬人的戰神。
  • 哈勃望遠鏡拍到太陽系超小衛星火衛一 在未來將被火星摧毀
    近日,哈勃在火星軌道上拍攝到了一顆超小的衛星——火衛一(Phobos)。  在這一組哈勃拍下的火星快照中,火衛一看起來像是強行闖入畫面。不過實際上,這些延時拍攝的照片是為了展示火衛一在背景中的移動,看起來它和塵土飛揚的火星相得益彰。
  • ...推遲發射|exomars|俄羅斯航天局|羅莎琳德·富蘭克林|歐航局|火星
    昨天,2020年3月12日,歐洲航天局在官網上正式宣布,ExoMars 2020火星探測任務的發射時間由2020年推遲到2022年,而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到疫情影響。唉,這不是計劃的一部分!2020年夏季是從地球向火星發射探測器的窗口期(大約兩年一次)。
  • 人類拍到最新火衛一照片!像一個藝術!
    近日,NASA公布了火衛一最新高清照片,在這些美國宇航局的照片中,火星的衛星火衛一看起來像一顆巨大的宇宙糖果!截至2020年3月,美國宇航局奧德賽軌道飛行器利用THEMIS相機拍攝到了火星衛星火衛一的六個視圖。
  • 人類首次拍到罕見角島鯨影像 生存狀況至今成謎
    據英國《每日郵報》10月31日報導,科學家們第一次,也是人類首次拍攝到了世界上最罕見的鯨魚——角島鯨( Omura's whale)的影像。這隻罕見的鯨魚出現在馬達加斯加海岸,國際科學家捕捉到了這些影像,但目前尚不能確定角島鯨的數量。
  • Mars Express在火星發現更多地下池塘
    據外媒報導,歐航局(ESA)的火星探測器Mars Express發現了火星南極地區冰蓋下存在有更多液態水的證據。根據探測器上的MARSIS雷達設備提供的數據,研究人員發現了三個新的地下池塘,其中最大的尺寸達到了20 x 30公裡。
  • 新疆鳥友拍到國內首份赤翅沙雀影像資料
    原標題:鳥友拍到國內首份赤翅沙雀影像資料   雄性赤翅沙雀(鳥友李邊江攝)   新疆觀鳥會會員李邊江拍攝的赤翅沙雀影像資料,在新疆觀鳥會年會上,被確認為目前國內首份赤翅沙雀影像資料。
  • 在火星仰望星空,好奇號拍下一張驚人照片
    比如,2020年6月5日,在日落後大約75分鐘,好奇號抬頭望向天空,拍下一張驚人照片——照片中兩個微弱的小亮點分別是地球和金星。好奇號用火星版暗淡藍點再次告訴我們,即便在太陽系中,我們的地球也不過是一粒不起眼的微塵,更不用說放眼浩瀚無垠的宇宙了。
  • 罕見!新疆阿爾泰山首次拍攝到猞猁一家三口活動影像
    近日,新疆阿爾泰山拍攝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猞猁。畫面中兩隻小猞猁一前一後在山間行走,很快猞猁媽媽出現在鏡頭中,它不時抬頭張望,最後朝山林深處走去。阿爾泰山國有林管理局福海分局森林保護科幹部 楊文超:猞猁是一種白天休息,晚上出去覓食的動物,所以兩次都是夜間拍攝到的。猞猁還是一種離群獨居的動物,所以我們這次能拍到三隻猞猁在一起是比較罕見的。
  • 火衛一是外星人的火星飛船?
    其實早在9年前,誰誰家就想搭車和火星近距離接觸一次,就是加入了俄羅斯空間局在2011年11月發射的火衛一採樣返回任務的系統,即「福博斯-土壤」。實際上俄方這次飛行的主要目的並不是直接軟著陸和探測火星本身,而是直接對準火星的最大衛星火衛一,進行軟著陸並且取樣返回。如果能夠順利實現,那麼將是月球取樣之外的第二個被取樣的外星球。當時俄方的取樣飛船上有對火衛一的土壤進行研磨篩分進行深度分析的儀器。
  • 好奇號Pro:Mars 2020將會去哪裡?
    該區域的MRO CTX拼接影像,原始解析度5米/像素。MRO CTX影像和CRISM光譜圖像的疊加圖。NASA/JPL/JHUAPL/MSSS/Brown University[7]然而,我們如今看到的Jezero撞擊坑卻不僅僅是流水乾涸後的樣子。幾億年後,西方紀(約37-30億年前)的火山活動也波及到了這裡。
  • 火星曾經有環,但變成了火衛一,之後會再變成......
    ,從此不斷往復,而對於火衛一來說,新的周期可能又開始了。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在2008年3月23日拍攝經過色彩強化的火衛一影像。斯蒂克尼隕石坑,是在火衛一正面最大的隕石坑。火衛一隻有兩億年的歷史,以天文學的角度來看相當年輕,它正在逐漸被火星的引力往內吸,在未來的幾千萬年後,火衛一將會進入火星的洛希極限而被潮汐力撕裂,形成新的火星環,同時也解釋了為何火衛二的軌道傾斜一個小角度,正是因為過去的火衛一在形成時擾亂了火衛二的軌道。
  • 歐航局發布「銀河系漫遊指南」
    2013年,歐航局發射了「蓋亞」空間探測器。按計劃,「蓋亞」對銀河系約1000億顆恆星中的1%進行觀測,對每個觀測目標進行平均70次的「掃描」,以確定它們各自的位置和運動軌跡等。此次發布的就是「蓋亞」2014年7月到2016年5月間的觀測成果。
  • 美飛船拍到罕見太陽海嘯:等離子波高度超地球
    STEREO飛船從垂直視角拍到的「太陽海嘯」。在對兩幅圖進行比較後,進一步增強了模擬圖中灰色部分的爆發衝擊力。「舞動的日珥」(畫圈處)。在遭受昏暗但強有力的太陽海嘯衝擊後,日珥上下波動  據美國宇航局網站報導,美宇航局日地關係天文臺(STEREO)日前拍到罕見的「太陽海嘯」畫面,用事實證明這種頗具爭議的現象確實存在。  多年前,當物理學家第一次看到熾熱的等離子波在太陽表面疾速運轉時,他們都以懷疑的態度看待這種現象。
  • 浙江柯城首次拍到黑麂等珍稀野生動物影像
    浙江柯城首次拍到黑麂等珍稀野生動物影像 2019-06-28 16陳嵐 來瑩 攝   中新網衢州6月28日電(記者 周禹龍 實習生 周悅磊 通訊員 陳嵐 來瑩)「沒想到能拍到白頸長尾雉、黑麂,要知道黑麂的珍稀程度媲美大熊貓!太難得了!」
  • 火星衛星能拍到嗎?
    從4月一直到2020年火星接近的拍攝對比。來源:東京荻窪天文臺漫長的觀測之旅,終於來到高潮。姑且不論天氣如何,能拍到已經是難能可貴了。C14 f/11 + 6mm(50deg)目鏡模擬效果它們雖然很小,但由於接近火星,使火衛一從火星上看約有滿月直徑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大,而視星等火衛一可達-7,火衛二可達-5,白天可能可見
  • 歐航局發布吉力馬札羅山衛星視圖
    歐航局科學家稱這張照片顯示了吉力馬札羅山南部和北部的山坡被濃密雲層圍繞,其山頂終年被冰雪覆蓋。隨著吉力馬札羅山海拔高度的變化,山上的植被種類也產生了變化。山體顏色從綠色到褐色,最後是山頂的淡藍色。
  • 中國首次在野外拍到6隻珍稀動物駝鹿影像(圖)
    原標題:中國首次在野外拍到6隻珍稀動物駝鹿影像(組圖) 圖為內蒙古大興安嶺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拍到的駝鹿影像內蒙古大興安嶺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提供 攝 針對網媒報導「內蒙古大興安嶺拍到6隻駝鹿野外影像為國內首次」的相關訊息,12日下午,內蒙古自治區大興安嶺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科普宣教中心主任楊琨對記者證實稱該事件「情況屬實」。 楊琨介紹說,這組圖片拍攝於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是該自然保護區利用紅外相機,意外捕捉到的影像數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