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延續「超級模式」 2020年將擇機發射火星探測器

2020-12-03 經濟日報

不少人將發射次數高、重大任務多的2019年稱為「中國航天超級2019」。而即將到來的2020年,中國航天將進一步延續「超級模式」。都有哪些大事呢?上個月,國家航天局首次公開了我國火星探測任務。根據計劃,我國將在明年擇機發射火星探測器,開展火星全球性和綜合性探測。而中國火星探測任務飛控團隊日前也首次亮相。

畫面中的年輕人們,就是我國火星探測任務的飛控團隊成員,這個團隊,其實是我國火星探測任務中負責探測器飛行控制的團隊。簡單的說,他們就像是火星探測器的引路人。火星探測器發射後,將在這個團隊的幫助下到達火星,完成「繞、落、巡」一系列任務。

根據天體運行的規律,人類探測火星的窗口,也就是探測器發射的最佳時間每隔26個月才有一次機會,所以我國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計劃在2020年擇機實施。按照規劃,火星探測器發射後,大概需要經過200天左右的飛行,才能最終到達火星。而這半年多的時間裡,飛控團隊將一直陪伴著、守護著,直到探測器順利平安地到達火星。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火星探測任務總師 崔曉峰:簡單來講就是在飛行器飛向火星過程當中,對飛行器進行控制,控制它飛行方向,能夠順利準確朝著火星飛行過去,能夠到達火星的引力場。被火星捕獲以後,成為火星環繞的一個飛行器,然後才有條件在適當的時機經過再次精準控制,使它能夠準確降落在火星上預定的降落區域。

想要一次性成功到達遠在幾千萬公裡外的火星,飛控團隊不僅要給探測器規劃一條最為科學的路線,還要保證它時刻按照規劃路線前進。一旦偏離軌道,可能會影響整個任務的最終結果。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火星探測任務總師 崔曉峰:因為火星距離特別遙遠,遙遠了以後,信號延遲非常大,另外信號的量非常少,在這種情況下,對它進行控制,就要採取一系列不同於以往任務的措施和技術,使得它能夠在火星表面完成它既定的工作,同時要保證巡視器的安全。

火星探測任務完成著陸器懸停避障試驗

在首次公布我國火星探測任務的同時,國家航天局還公布了著陸器懸停避障試驗。探測器的安全著陸被認為是火星探測任務最艱巨的挑戰之一,這個著陸器懸停避障試驗的成功也標誌著我國向火星探測邁進了一大步。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總設計師 張榮橋:探測器發射之後大約需要經過7個月左右時間的飛行抵達火星,最後在火星降落只有7分鐘的時間,因此這是最困難挑戰最大的環節。

著陸器懸停避障試驗在亞洲最大的地外天體著陸綜合試驗場進行。不同於地球環境,火星上的重力加速度大概是地球的三分之一,所以為了能夠模擬接近於火星的真實試驗環境,而專門建了一套試驗設施來進行這次試驗。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總設計師 張榮橋:主要有3個部分組成,塔架結構、隨動系統,以及地面的火星表面模擬區域,6組鋼結構的塔柱聯結成一個柱形的鋼鐵結構,這個塔柱高140米,形成內圈直徑120米,這個空間足以滿足我們模擬火星降落過程所需要的空間。

我國探月工程「三步走」

除了火星探測任務,還有嫦娥五號的探月。我國探月工程分為繞、落、回三步。第一步「繞月」的順利完成是在2007年,我國第一顆月球探測衛星嫦娥一號發射升空,13天後進入月球環繞軌道展開科學探測。2010年10月,嫦娥二號成功發射,正式進入「落月」階段。2013年12月,嫦娥三號的成功落月,實現了中國太空飛行器首次地外天體軟著陸。

我國計劃明年發射嫦娥五號

2019年1月,嫦娥四號成功登陸月球背面,首次實現月球背面軟著陸。而明年要執行的,就是我國探月工程三期的收官任務。

我國計劃在明年發射嫦娥五號,執行月面採樣返回任務,這也是我國探月工程三期的收官任務。在嫦娥五號探測器到達月球表面之後,飛控團隊將指揮探測器完成取樣工作。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 嫦娥四號長管團隊副總師 於天一:通過我們嫦娥五號探測器,要對月壤進行鑽取和月球表面的月壤、石塊的這種表面採樣的過程,那麼將近在幾十個小時的時間內採集足夠的樣品,把它帶回來。

中國航天未來怎麼走?將實施更多重大項目

除了火星探測、月球採樣返回任務,明年我國還計劃進行北鬥導航衛星全球系統、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低軌移動網際網路星座等一系列航天任務。

展望未來,我國還有更多的太空探索行動。比如,將在2030年前後實施的「覓音計劃」,對太陽系外是否有適宜人類居住的行星進行探測。此外,預計到2030年,我國將實施重型運載火箭、下一代空間基礎設施、火星和小行星取樣返回等重大工程項目。再往後,到2045年,我國將建立功能完備、長期運行的月球科研站、進行太陽系邊際探測、擁有組合動力重複使用運載器、並具備載人登陸火星的能力。

隨著一系列重大工程項目的實施,更多太空探索的規劃與目標的實現,越來越多科幻小說中的情節將可能成為現實。我們也期待,中國航天在太空探索的道路上越探越遠、越來越強,「超級模式」持續延續下去。

相關焦點

  • 中國航天延續「超級模式」我國將在2020年擇機發射火星探測器
    來源:央視網不少人將發射次數高、重大任務多的2019年稱為「中國航天超級2019」。而即將到來的2020年,中國航天將進一步延續「超級模式」。都有哪些大事呢?上個月,國家航天局首次公開了我國火星探測任務。根據計劃,我國將在明年擇機發射火星探測器,開展火星全球性和綜合性探測。而中國火星探測任務飛控團隊日前也首次亮相。
  • 中國航天2020發射計劃時間表 將擇機發射火星探測器
    不少人將發射次數高、重大任務多的2019年稱為「中國航天超級2019」。而即將到來的2020年,中國航天將進一步延續「超級模式」。都有哪些大事呢?上個月,國家航天局首次公開了我國火星探測任務。根據計劃,我國將在明年擇機發射火星探測器,開展火星全球性和綜合性探測。而中國火星探測任務飛控團隊日前也首次亮相。
  • 火箭擇機發射,到底擇的什麼「機」?
    2020年是中國航天輝煌的一年,航天發射任務頻繁,創造了多個「首次」。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在火箭發射任務前,我們經常在媒體報導中看到「擇機發射」四個字,例如:  「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已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
  • 中國將於7月23日發射火星探測器,展開登陸火星探測
    據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消息,近期,由該院抓總研製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經運抵文昌航天發射場,備受全球矚目的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即將開展。按預定計劃,發射將於7月23日左右進行,2021年2月11日抵達火星,2月21日變軌進入停泊軌道,4月擇機登陸。
  • 中國航天發射2020年有望超40次
    2020年,中國航天將迎來哪些新徵程,又有什麼新計劃?17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舉辦新聞發布會,發布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今年超40次的「超級2020」宇航發射計劃,以及首次火星探測、嫦娥五號月面採樣返回、3型火箭新型號首飛等重大航天任務。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北京空間科技信息研究所空間瞭望智庫發布《中國航天科技活動藍皮書(2019年)》。
  • 西媒:中國本月或將領先於美國發射火星探測器
    參考消息網7月8日報導外媒稱,中國有關部門已宣布,其第一個火星探測器將在本月底之前擇機發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布消息稱,「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將於7月20日至25日在中國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擇機發射。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7月6日報導,這意味著,中國或將領先於美國的「火星2020」發射火星探測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計劃在7月底發射「火星2020」探測器,該探測器將搭載「毅力」號火星車(「好奇」號的接班者)。報導稱,「天問一號」的名字取自中國古代詩詞,由軌道器、著陸器、巡視器三個部分組成。
  • 【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今天我國在海南島東北...
    【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今天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長徵七號改首飛發射失利,2020中國航天「超級模式年」蒙塵
    但實際上,2020年被視為中國航天發射「超級模式年」,宇航年度發射次數預計將首次超過40次,中國將有多個國家級重大航天工程完成收官或正式啟動,多個宇航型號首飛在即,產品交付數量歷史空前,發射密度亦有望創下歷史新高。
  • 中國將於7月23日發射火星探測器,展開登火探測
    據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消息,近期,由該院抓總研製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經運抵文昌航天發射場,備受全球矚目的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即將開展。按預定計劃,發射將於7月23日左右進行,2021年2月11日抵達火星,2月21日變軌進入停泊軌道,4月擇機登陸。
  • 2020年中國航天發射次數有望突破40次
    1月17日消息,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今天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該集團宇航部部長尚志說,2020年中國航天宇航發射任務依然保持高強密度趨勢,發射次數有望突破40次,發射60餘顆太空飛行器。尚志說,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啟動航天強國建設的關鍵之年,這一年宇航任務呈現出重大任務重、發射密度高等特點。具體來看,「重」主要體現為北鬥導航、探月三期、高分專項三個國家重大工程將完成收官。2020年上半年,北鬥衛星導航工程將發射2顆GEO衛星,完成整個北鬥三號系統的組網建設。
  • 中國航天「超級2020」來了 全年發射火箭望破40次
    2019年,在102箭、492個太空飛行器的世界航天發射版圖中,中國航天以全年發射運載火箭34次的成績再次位居全球第一。而2020年,這一數字有望突破40次,再創新高。剛剛過去的這一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相關型號的總師專家集體亮相,對2020年中國探火星、落月球、載人空間站建設等重大航天計劃進行權威解讀,並透露以上數據。
  • 中國火星探測器發射直播地址 7月23日天問一號發射直播在哪看
    中國火星探測器發射直播地址 7月23日天問一號發射直播在哪看 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即將在海南文昌發射場擇機發射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圖為「天問一號」發射現場。新華社記者 胡 喆攝據新華社海南文昌7月23日電 (記者胡喆、周旋)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 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火星終迎「中國來客」
    中新網文昌7月23日電(郭超凱 徐朋朋)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天問一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中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毅力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來看看它的LOGO設計
    2012年,美國地球物理聯盟(AGU)宣布「火星2020探測車任務(Mars 2020 rover mission)」。探測車的設計將源自於好奇號,不過會搭載不同的科學酬載。
  • 中國航天發射次數再次世界第一,截至2020年7月各國數據大盤點
    2020年已經過半,我們來梳理一下,上半年截至2020年7月12日,世界各國航天發射情況。截至目前,全球共進行了51次航天發射任務,45次成功,成功率88.2%。2020年航天發射數據統計:中國以19次發射,次數居世界第一,但失敗次數3次,也是世界第一。
  • 中國探火,出發!長五火箭成功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
    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起飛中國邁出行星探測的第一步奔向火星這是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成功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嫦娥五號探測器11月下旬擇機發射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1月17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1月17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
  • 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垂直轉運至發射區 計劃11月下旬擇機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
    軍報快訊 【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垂直轉運至發射區 計劃11月下旬擇機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據國家航天局消息,11月17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成功發射
    據央視新聞消息,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7月23日13時25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