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嫦娥五號月球取樣在各國引起了強烈關注,此外,日本的隼鳥二號也要返回地球了。
日本的隼鳥二號於2014年12月2號發射成功,要在「龍宮」的行星上取樣返回。龍宮行星直徑900米,重力也是十分微弱的,所以他們遇到的問題和嫦娥五號大不相同,首先是日本的H2A火箭,就不如長徵5號給力,再加上龍宮小行星要比月球遠得多,所以隼鳥二號只有600公斤重的探測器,還要實現多種探測目標,日本人就把這種螺絲殼裡做道場的能力發揮到了極致。
當然,日本也不是自己獨立在完成這個任務的,探測器上的儀器都是依靠國際合作。深空探索最重要的是測控網絡,在這方面美國為日本提供了幫助。總之,隼鳥二號是整個大系統之中的一個組成部分,而我們的嫦娥五號自己就是一個獨立完整的系統。
隼鳥二號在2014年年底發射了以後,一直到2018年6月7日,隼鳥二號才到達龍宮小行星。行星探測的設計是十分複雜的,隼鳥二號先是繞著龍宮行星觀察了幾個月,直到九十月份才陸續投下了一個巡視器和兩個著陸器。起初著陸器只是在採集龍宮行星地面訊息發回地球,之後隼鳥二號在龍宮行星表面重重地戳了一下,將激起的塵土和碎石都吸進了採樣器裡。這樣就表面採樣採集成功了。
除此之外,隼鳥二號還要對龍宮行星的深層物質進行採樣,因為下面的深層物質還保留著太陽系早期的模樣,這才是日本人最終的研究對象。隼鳥二號要放出了9.5公斤的炮彈,炸出了龍宮行星的深層物質,等一切塵埃落定之後,在龍宮行星的人工撞擊坑中採集到了深層物質。到現在算是大功告成,所有探測任務都做完了。隼鳥二號2019年開始返回之旅,2020年末才靠近地球,按照規定的計劃,在澳大利亞的領土上進行回收。
隼鳥二號和嫦娥五號完成的是不同類型的任務,是無法進行比較的,我們國家偏重的是航天技術,日本偏重的是科學研究,日本的航天技術有美國提供幫助,隼鳥二號需要的是精確的深空測控網絡和離子發動機的控制,說實話,這些技術在我們國家都是不缺的。嫦娥五號需要的是大推力的火箭,這東西日本是沒有的。而且,我們國家的天問一號正在去往火星的途中,預計在2021年的除夕夜,它會進入環繞火星的軌道,那才是我們深空探測實力的真正體現。
所以,隼鳥二號就像是美麗的凌霄花,必須攀援而上,不能獨立存在,但嫦娥五號是高大挺拔的橡樹,植根於廣闊的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