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天問一號外,嫦娥七號、小行星探測都安排了,嫦娥十五載人登月

2020-07-31 黑貓機長

近一段時間,我國航天發展進入黃金期,「天問一號」行星探測器搭乘「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升空,正在飛往火星的途中。而在10月底,「嫦娥五號」探測器也將從海南文昌出發,前往月球「挖土」,並攜帶樣品返回。「嫦娥六號」的發射大約在2023年到2024年之間,同樣會在月球上鑽探取樣並返回地球。與此同時,7月29日,中國探月工程官方宣布,當前正在啟動實施探月工程四期「嫦娥七號」任務,計劃開展月球南極著陸和巡視探測。

除天問一號外,嫦娥七號、小行星探測都安排了,嫦娥十五載人登月

嫦娥七號想像圖

緊隨其後的「嫦娥八號」,除了和「嫦娥六號」和「嫦娥七號」一樣進行科學探測之外,還會進行一些關鍵技術的月面實驗,比如測試3D列印技術,用月壤建房子等等,因為我國的「嫦娥工程」最終目的,是要在月球上建立長期有人值守的基地。

除天問一號外,嫦娥七號、小行星探測都安排了,嫦娥十五載人登月

影視作品中的中國月球基地

根據規劃,「嫦娥工程」共分為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建立月球基地三大階段,其中肩負載人登月重任的,是「嫦娥十五」。按照規劃,大約可以在2035年實現目標,但是以目前的進度來看,可能會提前。雖然相比「阿波羅」十一號登月晚了60多年,但它的意義已經從政治角逐上升到實用角度,重點探索如何將月球探險和採礦變成一種有利可圖的商業活動,從而將其變為一種可持續的行為,後續還會有大量的中國人登月活動。

除天問一號外,嫦娥七號、小行星探測都安排了,嫦娥十五載人登月

登陸月球將變成一個有利可圖的商業活動

相比對月球、火星的探測,我國也沒有忘記對太陽系小行星的探測。就在「嫦娥七號」任務公開的同一天,7月26日,我國行星探測重大工程小行星探測任務也已啟動實施,計劃對近地小行星「2016HO3」開展繞飛探測,並實現取樣返回,同時對主帶彗星「133P」開展繞飛探測。

除天問一號外,嫦娥七號、小行星探測都安排了,嫦娥十五載人登月

中國首個小行星彗星探測器

目前在小行星探測這一領域,日本已經走在我們前面,其於2014年12月發射的「隼鳥」2號探測器在兩次成功完成著陸「龍宮」表面,並採集巖石樣本的任務之後,正在返回地球的途中,目前距地球9000萬公裡,計劃在今年12月6日回歸地球。而此前的隼鳥號行星探測器,則早已於2010年6月13日返回地面。

除天問一號外,嫦娥七號、小行星探測都安排了,嫦娥十五載人登月

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

日本的行星探測走在世界前列,並不代表比我國先進多少,主要是因為大家的航天探測側重點不同。我們有大火箭、有完善的太空通信網絡,因此將主要精力用於宇宙飛船、空間站、月球和火星的探測上,這一點和美國是一致的。而日本航天由於實力不濟,只能劍走偏鋒,將小行星作為自己的探測重點。

除天問一號外,嫦娥七號、小行星探測都安排了,嫦娥十五載人登月

中國天和空間站核心艙樣段

不管怎樣,在探測宇宙的星辰大海中,我們已經揚帆起航,無論是「嫦娥工程」,還是「天問一號」,都是我們永遠向前的腳步,這個腳步會一直延伸下去,永遠不會有終點。

相關焦點

  • 除天問一號外,嫦娥七號、小行星探測都安排了,嫦娥十五載人登月
    與此同時,7月29日,中國探月工程官方宣布,當前正在啟動實施探月工程四期「嫦娥七號」任務,計劃開展月球南極著陸和巡視探測。嫦娥七號想像圖緊隨其後的「嫦娥八號」,除了和「嫦娥六號」和「嫦娥七號」一樣進行科學探測之外,還會進行一些關鍵技術的月面實驗,比如測試3D列印技術,用月壤建房子等等,因為我國的「嫦娥工程」最終目的,是要在月球上建立長期有人值守的基地。
  • 嫦娥七號、小行星探測官宣!月球南極著陸與巡視
    天問一號已經奔向火星,嫦娥四號帶著玉兔二號正在月球上努力工作著,後續任務也正在有序推動中。今天,中國探月工程今天官方宣布,當前正在啟動實施探月工程四期「嫦娥七號」任務,計劃開展月球南極著陸與巡視探測。同時,行星探測重大工程小行星探測任務也已啟動實施,計劃對近地小行星「2016HO3」開展繞飛探測,並實現取樣返回,同時對主帶彗星「133P」開展繞飛探測。中國月球探測工程「嫦娥工程」正式啟動於2004年,分為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建立月球基地三大階段,每一階段又細分為多個步驟。
  • 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 奔月落月之後何時實現載人登月?
    中國的嫦娥飛天、日本的輝夜姬、古希臘的阿爾忒彌斯,這些都是人類關於月球的美好想像。人類1957年正式進入太空後,月球成為人類開展深空探測活動的第一站。1959年1月2日,蘇聯經歷了「月球計劃」三次任務失敗後,終於成功發射「月球一號」,拉開了人類探月的序幕。
  • 嫦娥五號任務成功 嫦娥六號、七號、八號任務將陸續實施
    嫦娥六號、七號、八號任務將陸續實施  明後兩年完成空間站建設的11次發射任務,包括四艘載人飛船;我國計劃與國際合作論證建設月球科研站基本能力  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安全著陸。探月工程總指揮、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宣布:「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我國探月工程又出新計劃,嫦娥七號赴月球南極,或為載人登月探路
    《關於開展嫦娥七號和小行星探測科普試驗載荷創意設計徵集活動的通知》,這份發布於7月29日的通知顯示,探月工程第四期「嫦娥七號」任務和行星探測重大工程小行星探測任務正在啟動實施,說明我國的探月工程正在進行第7次探月活動的規劃安排。
  • 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 嫦娥六號、七號、八號任務將陸續實施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嫦娥六號、七號、八號任務將陸續實施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安全著陸。探月工程總指揮、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宣布:「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歷經23天,嫦娥五號闖過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月面著陸、自動採樣、月面起飛、月軌交會對接、再入返回等多個難關,成功攜帶月球樣品返回地球。
  • 日本和美國接連在小行星挖土,我們何時去?天問二號上演技術奇襲
    ,連續發射了嫦娥一號、二號、三號、五號T1試驗器、四號共5艘月球任務探測器,攻克了繞月探測、深空測控、月面軟著陸、月面巡視等一系列核心技術,再有不到一個月時間代表人類最頂尖登月技術的嫦娥五號將搭乘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升空,它將執行人類21世紀第一次月面採樣返回任務。
  • 日本和美國接連在小行星挖土,我們啥時去?天問二號上演技術奇襲
    《天問》,表達了中華民族對真理追求的堅韌與執著,體現了對自然和宇宙空間探索的文化傳承,寓意探求科學真理徵途漫漫,追求科技創新永無止境,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從屬於天問系列太陽系行星探測工程,此後除月球以外的所有太陽系探測任務都將以天問冠名,攬星九天是整個天問系列工程的圖形標識。
  • 國家航天局:不排除嫦娥六號到月背去取樣
    「心至蒼穹外,目盡星河遠。」我國對於深空探測的實踐還遠沒有結束,目前,執行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天問一號正在奔火途中;嫦娥六號、七號、八號,小行星探測、火星取樣返回、木星系探測等任務也將按計劃陸續實施。 探月工程四期,總共包括四次任務。第一次任務是嫦娥四號月球背面著陸巡視探測。第二次任務是嫦娥六號,我們還將進一步優化論證工程目標和科學目標。
  • 我國為什麼不載人登月?嫦娥五號和載人登月有什麼關係
    還有量子通信衛星一次又一次取得成功,天問一號火星探測等等都一步一個腳印,走出輝煌的戰績。在探月工程上,我國的探月成績可謂是碩果纍纍,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斬獲國際大獎,為我國月球探索和載人登月奠定了非常結實的基礎。
  • 嫦娥攬月|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中國離載人登月還有多遠?
    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主管劉然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這次對接,包括之前的著陸起飛,後續的降落返回,都是基本勾勒載人登月的主要環節,也是為後續的深空探測和載人登月奠定了技術基礎。吳偉仁院士,現任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在嫦娥五號發射後也透露,「如果只是為了完成採樣返回任務,嫦娥五號的系統可以做得簡單很多。
  • 漲知識|嫦娥四號之後的五號、六號、七號、八號各有什麼使命
    嫦娥四號之後,嫦娥五號、六號、七號、八號也要來了。中國的月球探測分為三階段,第一階段是探月,即無人月球探測;第二階段是登月,即載人登月;第三階段是駐月,即建立月球基地。在第一階段無人月球探測裡,又分為三期,也就是常說的「繞、落、回」三步走。
  • 中國探月三步走完美收官 接下來火星木星小行星探測都安排上了!
    中國探月三步走完美收官 接下來火星木星小行星探測都安排上了!是否載人登月要先技術攻關再規劃論證隨著嫦娥五號任務順利完成,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如期完成。未來的探月計劃該如何開展?中國何時實現載人登月?吳豔華說,以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為起點,我國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測工程將接續實施。
  • 嫦娥五號即將發射,嫦娥七號提上日程,簡單回顧中國的探月之路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拉開了我國月球探測「嫦娥工程」的序幕。今年年底,嫦娥五號即將發射登月,採集月球樣品後返回地球。嫦娥二號同樣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作為嫦娥一號的備份星,除了完成嫦娥一號的同樣的任務外,還完成了進入日地拉格朗日L2點環繞軌道進行深空探測實驗。
  • 中國載人登月計劃或已取消 嫦娥5號停止研發
    中國取消載人登月計劃就中國的航天總體規劃而言,在探月工程上,分為三步走,也就是完成「繞落回」三期計劃,在2020年前依次完成繞月探測、落月探測和無人採樣返回。2007年10月,我國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乘坐「長徵三號甲」運載火箭升空,執行中國首次探月之旅,完成了繞月探測的目標。
  • 進度喜人,嫦娥五號年內發射,嫦娥七號任務已擬定
    工程分為「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建立月球基地」三個階段。嫦娥系列發射概況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成功發射升空。2011年4月1日嫦娥二號拓展試驗展開,完成進入日地拉格朗日L2點環繞軌道進行深空探測等試驗。此後嫦娥二號飛越小行星4179(圖塔蒂斯)成功進行再拓展試驗,嫦娥二號工程隨之收官。「嫦娥三號」探測器於2013年送入太空,是中國第一個月球軟著陸的無人登月探測器。
  • 我國的星際路程:下一站火星和小行星,載人登月即將進入倒計時
    天問一號的狀態都非常良好,而且它已經和地球之間的距離超過了一億公裡。 大約明年2月中旬,也就是春節前後,天問一號就會到達火星了,然後在明年5月份,它就會擇機在火星上降落。此外,我國還將在天問一號後陸續開展小行星探測、火星取樣返回、木星系統探測、星際空間穿越探測等等各項工作。
  • 天問一號明天出發,嫦娥二號正在深空等著它!
    看到這個標題,也許有小夥伴就會發出疑問,天問一號是火星任務,怎麼扯上嫦娥二號了?小編給您解釋:作為遠離地球引力範圍的活動,我們都叫深空探測任務。毫無疑問,如果按這個說法天問一號是不是就跟嫦娥二號有那麼點關係了。
  • 嫦娥五號挑戰高難度動作,10月份從月球拿東西回來
    根據我國媒體的報導,前段時間我國啟動了嫦娥七號和小行星探測計劃,在接下來幾年的時間裡這些任務都將陸續進行。今年夏天我國才發射了首顆探測火星的探測器「天問一號」,一個月不到的時間我國又宣布了將開展一系列大型的航天活動,讓國人為之振奮。那麼這次嫦娥七號和小行星探測任務有什麼值得關注的地方呢?
  • 下一步,我們的徵途是載人登月
    「嫦娥五號任務中開展的月面起飛、軌道交會對接、再入返回等,都是未來載人返回的必要技術。」 規劃當中還有嫦娥七號和八號任務。我國準備以此為契機,與有關國家和國際組織合作,共同論證初步建設月球科研站的基本能力,或者驗證核心技術。國家航天局新聞發言人許洪亮表示,未來嫦娥七號任務將對月球南極進行探測。俄羅斯也有一個叫做「月球-資源-1」探測計劃。在中俄兩國政府間合作機制下,雙方正準備在這方面開展相關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