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入倒計時!我國航天挑戰高難度,10月份將會從月球拿點東西回來
>背面軟著陸月球,在月球種下了生命的種子,這一點是美國所達不到的。嫦娥四號背面軟著陸地球僅僅只是我國對月球探索的一個很小的部分。2020年8月10號正式啟動。也就是說,嫦娥四號僅僅只是中國的一個開始,我國自嫦娥四號之後,將會進入挑戰月球探索高難度動作的倒計時,並且十月份我國還將會從月球拿點東西回來。
-
進入倒計時!我國航天挑戰高難度動作,10月份從月球拿點東西回來
」,因為在我國古代神話故事中,月球是嫦娥居住的地方。嫦娥五號也將發射升空,並且嫦娥五號還將完成一項特別的任務——從月球上採集土壤樣本返回地球。如果說2020年之前,嫦娥一號到嫦娥四號探測器的發射任務,都是在為探月取樣工作做準備,那麼2020年10月底開始陸續進行的嫦娥五號到嫦娥八號等探月任務,則都是為了未來載人登月工程的順利實施而進行的。
-
下一個高難度操作!嫦娥五號將進行月軌無人交會對接
嫦娥五號將進行月軌無人交會對接) 嫦娥五號任務一共持續20多天,總的來說是:一發、一落、一採、一升、一會、一回;其間還涉及探測器的四個組成部分的多次分離組合。月面起飛後,接下來的高難度動作就是一會,月軌無人交會對接。
-
嫦娥五號什麼時候著陸月球時間 還要經歷多少挑戰?
嫦娥五號到底經歷多少挑戰?怎樣月面採樣?獨家專訪探月工程首任總指揮嫦娥五號已經安全抵達軌道,探測器組合體完成分離,將擇機實施月面軟著陸,這一次嫦娥五號探測器要進行的是我國首次月面採樣返回,完成探月工程三步走「繞、落、回」的最後一步。
-
下一個高難度操作!嫦娥五號將進行月軌無人交會對接
嫦娥五號任務一共持續20多天,總的來說是:一發、一落、一採、一升、一會、一回;其間還涉及探測器的四個組成部分的多次分離組合。月面起飛後,接下來的高難度動作就是一會,月軌無人交會對接。這些年,我國已經先後進行了10次交會對接。
-
嫦娥五號將挑戰我國航天史上四個「首次」
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了解到,作為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中的最後收官之戰,嫦娥五號將挑戰我國航天史上的四個「首次」。首次月面自動採樣作為此次任務的核心關鍵之一,月球表面自動採樣封裝是嫦娥五號任務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個環節。
-
去月球上「挖土」!凌晨4點半,嫦娥五號成功發射!|月球|長徵五號...
這一次,「嫦娥」將在月球上做些什麼,又將如何從月球返回?跟隨這張長圖,一起揭秘嫦娥去哪?據悉,此次嫦娥五號探測器將由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送入近地點200公裡、遠地點41萬公裡的地月轉移軌道,探測器與火箭分離後,完成地月轉移、近月制動、進入環月軌道,降落在月面正面風暴洋西北部區域。
-
嫦娥五號計劃年底發射 已經進入發射場準備階段
「十一」期間,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我國計劃年底前發射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已經進入發射場準備階段,正在同執行此次發射任務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一起,進行發射前的總裝和測試。「對於執行這次發射任務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而言,從立項之初就是用於將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到月球上去。」黃兵說。「長徵五號火箭就像我們的家人一樣。」黃兵坦言,經歷過長徵五號第二次發射的失敗,再到第三次發射的成功,我們整個團隊對火箭的認識都在提升,整個系統也越來越成熟。
-
嫦娥五號進入發射場準備階段 有望實現四個「首次」
「十一」期間,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我國計劃年底前發射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已經進入發射場準備階段,正在同執行此次發射任務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一起,進行發射前的總裝和測試。黃兵告訴記者,不僅是用於嫦娥五號探測器的發射,長徵五號作為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的代表型號,從誕生起就瞄準著更廣闊的宇宙,它的肩上還將承擔起中國航天執行更多重大任務的使命。按照計劃,嫦娥五號有望實現中國航天史上的四個「首次」: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首次從月面起飛,首次在38萬公裡外的月球軌道上進行無人交會對接,首次帶著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
-
嫦娥五號到底經歷多少挑戰?怎樣月面採樣?
嫦娥五號到底經歷多少挑戰?怎樣月面採樣?獨家專訪探月工程首任總指揮嫦娥五號已經安全抵達軌道,探測器組合體完成分離,將擇機實施月面軟著陸,這一次嫦娥五號探測器要進行的是我國首次月面採樣返回,完成探月工程三步走「繞、落、回」的最後一步。當年探月工程三步走是如何制定的?嫦娥五號到底要經歷多少挑戰?在中國探月曆程當中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了!開始「挖土」,高難度落月背後關鍵技術曝光
這看似輕鬆的一幕,實際上卻歷盡艱辛,嫦娥五號探測器要像跳傘運動員一樣在深空完成一系列高難度動作:主動減速、快速調整、接近、懸停避障、緩速下降和自由下落段……這背後離不開高科技的保駕護航。《科學》雜誌對此評論稱,要想成功從月球取回樣本,需要嫦娥五號跳一場複雜的深空芭蕾舞。
-
科普:嫦娥五號經歷多少挑戰?探月曆程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科普:嫦娥五號經歷多少挑戰?探月曆程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當時在提出總體規劃的時候,科學院同志提出來,不但要我們做這樣一個探測,希望我們還要做基礎的就地探測,然後最好能像美國那樣派太空人拿回了很多東西,俄羅斯是送到月球,帶回來一些東西。就提出這樣三個目標,能不能達到?就是所謂的環繞性探測,然後接觸性的就地的探測,再能夠拿回來東西,在地面進行研究。嫦娥五號也被稱為是中國航天史上最難的一項工程,您覺得難在哪裡?
-
央視專訪探月工程首任總指揮:嫦娥五號到底經歷多少挑戰?
據央視新聞12月1日消息,嫦娥五號已經安全抵達軌道,探測器組合體完成分離,將擇機實施月面軟著陸,這一次嫦娥五號探測器要進行的是我國首次月面採樣返回,完成探月工程三步走「繞、落、回」的最後一步。當年探月工程三步走是如何制定的?嫦娥五號到底要經歷多少挑戰?在中國探月曆程當中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
央視專訪探月工程首任總指揮:嫦娥五號到底經歷多少挑戰?
嫦娥五號到底要經歷多少挑戰?在中國探月曆程當中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總臺央視記者獨家專訪了探月工程規劃制定者之一、探月工程首任總指揮、今年已經80歲高齡的欒恩傑院士。當時在提出總體規劃的時候,科學院同志提出來,不但要我們做這樣一個探測,希望我們還要做基礎的就地探測,然後最好能像美國那樣派太空人拿回了很多東西,俄羅斯是送到月球,帶回來一些東西。就提出這樣三個目標,能不能達到?就是所謂的環繞性探測,然後接觸性的就地的探測,再能夠拿回來東西,在地面進行研究。
-
科學匯|嫦娥五號如何從月球上「帶貨」回地球
上一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還是1976年蘇聯的月球24號。 月球採樣返回任務為什麼那麼重要?「嫦娥五號」又有哪些高難度的技術突破呢?本期科學匯就帶大家探索一下嫦娥五號任務的秘密。這可是一個高難度科目,因為著陸器所在位置很可能凹凸不平甚至在斜坡上。 下一個突破是月球軌道的交會對接。在遠離地球的太空裡,上升器和軌道器之間的對接堪稱「針尖對針尖」,這樣高難度的宇宙空間定位,也完全依賴嫦娥五號自身的人工智慧系統。 上升器成功對接返回器後,還要逃脫月球的引力,這就首先要達到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1.68千米/秒。
-
嫦娥五號發射三大看點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1看點 「窄窗口多軌道」奔月發射方案 2看點 在太空完成長時間滑行高難度動作 3看點 為嫦娥五號定製「專屬座椅」 11月24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託舉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呼嘯升空。
-
嫦娥五號首次月球採樣任務面臨多項技術挑戰
本次嫦娥五號任務有望實現四個首次,其中之一就是首次實施在月球表面的自動採樣。儘管從嫦娥一號到嫦娥四號,已經積累了大量月球探測的技術基礎。但這其中仍將面臨多項技術風險和挑戰。航天科技集團五院 嫦娥五號探測器系統副總設計師 彭兢:整體的採樣封裝過去沒幹過,這是一個。
-
嫦娥五號前往月球「挖土」,美國月球衛星曾給嫦娥四號拍照,清晰可見
「嫦娥五號探測器」 「嫦娥五號」探測器全重達到8.2噸,主要包括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四大部分。預計在2020年11月24日由「長徵五號」遙五火箭發射至地月轉移軌道,然後由探測器自行飛往月球軌道。 另外,「嫦娥五號」主要目的是採樣返回,是「繞月—落月—返回」中最難的「返回」任務,所以本次並沒有攜帶「兔子」(月球車)上去,只是攜帶了「挖土」的機械臂——樣品採集系統上去。
-
了解嫦娥五號在月球展示國旗的背後努力
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12月3日23時10分,上升器帶著月球「土特產」順利升空,踏上返航之旅。 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3000N發動機工作約6分鐘,成功將攜帶樣品的上升器送入到預定環月軌道。這是我國首次實現地外天體起飛。 在完成採樣任務上升起飛前,著陸器攜帶的一面「織物版」五星紅旗在月面成功展開,這是我國在月球表面首次實現國旗的「獨立展示」,也標誌著月面國旗展示系統圓滿成功。
-
嫦娥五號前往月球「挖土」,美國曾經給嫦娥四號拍照,清晰可見!
月球挖土「嫦娥五號」任務簡介1、「嫦娥五號探測器」「嫦娥五號」探測器全重達到8.2噸,主要包括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四大部分。預計在2020年11月24日由「長徵五號」遙五火箭發射至地月轉移軌道,然後由探測器自行飛往月球軌道。另外,「嫦娥五號」主要目的是採樣返回,是「繞月—落月—返回」中最難的「返回」任務,所以本次並沒有攜帶「兔子」(月球車)上去,只是攜帶了「挖土」的機械臂——樣品採集系統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