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嫦娥二號全月圖拍到美國阿波羅11號登月遺蹟

2021-01-15 南海網

  圖表:中國選擇在2012年2月6日,農曆元宵節發布迄今世界上解析度最高的全月圖新華社記者崔瑩編制

  本報見習記者劉錕記者王烜柳田梁建剛

  昨天,是中國的傳統佳節元宵節,依傳統習俗需觀燈、賞月、吃元宵。遺憾的是,在一股較強冷空氣影響下,國內不少地區出現雨雪天氣,佳節圓月不得見。

  但一則消息帶來驚喜。昨天,中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正式公布了中國探月工程的又一重大科技成果——嫦娥二號月球探測器傳回的解析度達7米、100%覆蓋全月球表面的全月球影像圖。這也是目前國際上已發布的解析度最高的全月球影像圖。

  元宵賞銀月,「嫦娥」捧圖來。全月球影像圖是何模樣?7米解析度有多「牛」?我國探月工程的下一步將是什麼?記者昨天採訪了北京上海多位專家,一一解析全月圖的奧秘。

  7米解析度,精度究竟如何

  ●比嫦娥一號所獲全月圖的解析度提高了17倍

  記者從國防科工局了解到,這次高清晰度的全月球影像圖,由嫦娥二號衛星攜帶的我國自主研製的CCD立體相機拍攝,解析度為7米,比嫦娥一號所獲全月圖120米的解析度提高了17倍。

  最後製作完成的7米解析度的全月球分幅影像圖產品,共746幅,總數據量約800GB,按照1比8萬的比例全部列印拼接起來,圖片面積相當於一個足球場大小。

  7米解析度到底意味著什麼?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前所長童慶禧打了個比方,如果說嫦娥一號只能發現機場、港口,嫦娥二號就可以發現機場上的飛機和港口裡的輪船。

  以前嫦娥一號拍攝的120米解析度影像圖,只能識別直徑幾百米的月坑,而現在,7米解析度的全月圖不僅可以清楚看到直徑數十米的月坑,連月球上很多石頭都可以看見

  在7米解析度全月球影像圖上,可分辨出阿波羅11、12、14、15、16、17六艘飛船登陸月球的遺蹟。

  ●可分辨出阿波羅11號登陸月球的遺蹟

  令人驚嘆的是,在7米解析度全月球影像圖上,甚至可分辨出阿波羅11號登陸月球的遺蹟

  專家介紹說,與低解析度相比,高解析度全月球影像圖可以獲得月球構造的更多細節,能夠識別和統計更多的月面撞擊坑,從而獲得更為精細的月球年代學數據,為月球構造演化的研究提供更細的時間標尺。

  此前,還沒有其他國家獲得和發布過優於10米的全月球影像圖。

  相關領域專家一致認為,嫦娥二號7米解析度全月球影像圖的數據處理和製圖質量得到嚴格、有效控制,影像圖的空間解析度、影像質量、鑲嵌精度、數據一致性和完整性等優於國際同類產品,達國際領先水平。

  最「牛」全月圖是怎樣完成的

  ●96隻「單眼」組成的「複眼」精密觀察

  月球始終處於運動狀態,一架相機究竟如何能完成這樣複雜、精準的任務?

  專家介紹,完成這次任務的CCD相機,由光學鏡頭、CCD探測器和信號處理系統組成。CCD探測器作為核心部件,把光學鏡頭透過的光信號變成電信號,然後通過信號處理把圖像存到衛星上的存儲設備裡。

  在獲取全月球原始影像數據的基礎上,科研人員再進行繁瑣、細緻的輻射校正、光度校正、幾何校正等工作,隨後再進行影像匹配、分幅和鑲嵌,最終形成全月球影像圖

  而要獲取清晰的圖像,CCD立體相機主任設計師趙葆常介紹,「這主要依靠相機的推掃成像技術。推掃的概念就是用現有的CCD成一個條狀的像,然後由若干條狀的像組成一個完整的圖像。」

  如果說嫦娥一號相機是一隻單眼,那麼嫦娥二號則用了96隻單眼組成的複眼去觀察月球。與單眼相比,複眼精密配合觀察同一目標達到的效果更好。

  據國防科工局新聞中心介紹,為獲取7米解析度全月球影像圖數據,嫦娥二號探測器此前進行多次軌道機動和調整,工程總體和探測器系統、測控系統、地面應用系統的研製隊伍和參試人員多次進行深入細緻論證,對面臨的約束條件和風險進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技術方案。

  ●成像前還經過輻射校正、光度校正等工作

  按計劃,嫦娥二號先後獲取了607軌100km高度和15km高度的月球影像數據。

  在獲取全月球原始影像數據的基礎上,科研人員再進行繁瑣、細緻的輻射校正、光度校正等工作,並根據探測器軌道和姿態數據進行影像數據的幾何校正,隨後再進行影像匹配、分幅和鑲嵌,最終形成全月球影像圖。

  虹灣地區是2013年嫦娥三號著陸月球的主要候選區

  嫦娥二號還獲得了解析度優於1.3米的月球虹灣地區圖像。「虹灣地區是2013年嫦娥三號著陸月球的主要候選區,現在高解析度全月圖為最終確定平坦落點提供了更多的基礎數據。」童慶禧說。

  國防科工局黨組成員、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劉東奎說,嫦娥二號全月圖的發布,為月球和空間科學研究提供了更加詳盡的科學探測數據,也標誌著嫦娥二號的主要任務由探測運行階段轉入數據發布和科學研究階段。

  給月球拍「高清寫真」有何用

  ●發現月球更為細緻的地理結構

  解析度大幅提高了17倍,這樣的精度到底有啥用?

  探月工程科學應用首席科學家、國家天文臺臺長嚴俊說:「高解析度的影像,可以找到在較低解析度圖像中不可能發現的更為細緻的地理結構,從而為月球科學研究打開新的窗口。」

  嚴俊告訴記者,高解析度全月球影像圖是月球科學研究最為基礎性的資料,對研究月球物質特性、區劃月球地質構造、勾繪月表物質成分的含量與分布圖標、分析月表地形地貌特性與成因等都具有重要科學價值或參考作用。

  月球表面長期受到宇宙離子的照射綜合作用,形成了許多太空風化特徵。

  嚴俊舉例道,月球表面物質長期受到宇宙線、太陽高能和低能離子的照射以及月表溫差變化和小天體撞擊的綜合作用,形成了許多太空風化特徵。

  高解析度全月球影像圖所展示的精細特徵,為研究月表物質的太空風化過程提供了重要科學依據。這就是高清影像的價值體現之一。

  ●為「落月」提供地形地貌數據

  此外,全月球影像圖還有十分重要的工程意義。根據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其中,二期工程的主要目標是實現月面軟著陸,其技術跨度和難度都非常大。

  嫦娥二號實際上相當於「繞月」與「落月」的橋梁和紐帶。現在,人們可以依據高解析度全月球影像圖所提供的地形地貌數據,為我國和其他國家今後要實施的著陸器和月球車軟著陸月球以及載人登月優選著陸區。

  目前,嫦娥二號已經完成了既定的工程目標和科學探測任務。

  圖表:嫦娥二號繼續環繞拉格朗日L2點飛行新華社記者盧哲編制

  在「壽命期」後,嫦娥二號衛星運行狀態良好,燃料剩餘較充足,全系統狀態正常穩定,並在2011年6月9日成功開展了飛向距離地球150萬公裡的日地拉格朗日L2點的拓展試驗。

  科學家透露,嫦娥二號搭載的其他科學探測儀器,也獲得了大量科學探測數據,取得一系列新的研究成果,如首次利用太陽高能粒子探測器的質子探測數據,在澄海對峙區發現了月表剩磁所引起的微磁層的存在等。

  童慶禧院士說,世界同行有共享基礎數據的優良傳統,「中國也會根據國防科工局的數據管理辦法,及時準確地滿足國內外科研工作者對數據的需求」。

  下一步:著陸月球

  「嫦娥二號去年8月就已完成預定任務,現已屬於超額完成拓展試驗任務。」航天專家、《國際太空》雜誌執行主編龐之浩告訴記者。

  如此安排,實際與我國整體航天事業發展計劃息息相關。「目前,我國火星探測已列入規劃。火星等深空探測與月球探測相比,距離更遠,探測與遙控難度更大,嫦娥二號走向深空,正是對我國衛星深空追蹤、遙控能力的絕佳檢驗。」

  龐之浩說,繼嫦娥二號交出完美答卷後,嫦娥三號的奔月之旅也已進入倒計時。

  按照計劃,2013年左右,著陸探測器嫦娥三號將奔赴月球

  採訪中記者獲悉,目前,嫦娥三號已經圓滿完成月球著陸器的懸停避障及緩速下降試驗、月球巡視器的綜合測試及內、外場試驗等各項驗證性試驗。

  上海空間推進研究所研究員韓宏印表示,按照計劃,2013年左右,著陸探測器嫦娥三號將奔赴月球。

  據介紹,嫦娥三號將由著陸器和巡視探測器(即「中華牌」月球車)組成。「如何穩穩噹噹落在月球上是嫦娥三號面臨的最大難題之一,必須是軟著陸,不能硬撞。」

  龐之浩說,在月表軟著陸主要可分為探測器接近月面、軟著陸發動機點火、著陸撞擊直至穩定三個階段。

  由於月球表面沒有大氣層,因此無法藉助氣動力減速著陸,必須使用軟著陸發動機和著陸緩衝裝置。

  「屆時,當距離月球100米時,嫦娥三號將啟動緩衝發動機。為避免塵土飛揚,在距離月球表面5米左右時,發動機停止工作,靠機械支架緩衝著陸」。

  完成著陸後,月球車就要開始工作,進行月面巡視探測。據專家介紹,嫦娥三號、四號攜帶的月球車,將不同於美國實施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時採用的有人駕駛月球車,而與蘇聯的月行者一號、二號月球車類似。

  為無人駕駛,由輪式底盤與儀器艙組成,以太陽能電池和蓄電池聯合供電,行駛依靠地面遙控。

  中國目前處於探月第二集團,「嫦娥三號」月球車的發射將加快中國探月工程步入第一集團行列

  據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空間科學與深空探測首席專家葉培建介紹,月球車將攜帶8臺儀器,包括全景相機、測月雷達等,實現自動導航、自動選擇路線等功能。

  據了解,嫦娥三號登月後,嫦娥四號也將奔月,與嫦娥三號一起完成我國探月工程二期任務,實現我國首次地外天體軟著陸,使我國掌握深空探測和空間科學領域的核心技術,獲得月球及地月空間的科學數據,建立較為完備的月球探測工程系統和相關基礎設施。

  龐之浩說,探月工程一般都分為「繞、落、回」三步,美國已完成前兩個階段,下一步將以建造可供人長期居住、工作的月球基地為目標。

  俄羅斯走完了第一階段,今後將開展載人登月計劃。目前,中、歐、日、印等還處於第一階段,以「探」為主攻方向。

  美、俄是探月第一集團,中國處於探月第二集團,「嫦娥三號」的發射將加快我國探月工程步入第一集團行列。

  據《2011年中國的航天》白皮書透露,我國正在開展載人登月前期方案論證,有專家建議我國在2025年或2030年進行載人登月

  美國從1961年到1973年傾國之力開展了一系列載人登月飛行任務,當中包括6艘「阿波羅」飛船在月球表面著陸,12名太空人登上月球。

  調查「美國登月騙局」 中國官方證實拍到了阿波羅諸艘飛船的登陸遺蹟,你如何看待「美國登月騙局」的傳聞?美國登月有蘇聯緊盯著,真實性沒什麼可懷疑的美國掌握中國「嫦娥」的內幕,逼迫中國配合造假當年美國船上去了,人沒有上去我就是願意相信美國登月是騙局

  根據雷射高度計數據製作的全月球DEM地形圖

  「嫦娥一號」獲取的120米全月球影像圖,在圖像質量和影像製作上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是世界上已公布的最為清晰、完整的月球影像圖。

  「嫦娥」相關探月工程的探測除了拍照以外,更重要的是獲取月球的高程數據、地質成分等科學數據。

  「嫦娥二號」的7米解析度全月球影像圖再度大幅度刷新了「嫦娥一號」的一記錄。

  目前普通公眾想查看月球表面全圖,最直觀最方便的方式登錄Google(谷歌)網站,其「月球」子站點與美國航空航天局合作,利用阿波羅登月工程期間獲取的月球數據為普通公眾呈現月球全貌。其上的紅色小旗,代表阿波羅11、12、14、15、16、17六艘登月飛船在月球上著陸的位置。

  它們都位於「黑色」的月海區域,左側最大的月海叫「風暴洋」,面積達500萬平方公裡,約等於9個法國的面積,阿波羅12、14在此著陸,右側是雨海和寧靜海,阿波羅-15和」阿波羅-11、16、17分別在此著陸。

  月海是月球上廣闊的一片平原,因其地表的玄武巖對太陽光反射率較低而看上去叫月球其他區域暗,故呈現黑色。

  「人類的一大步」——阿波羅-11登月點的成像圖,解析度很高,約達0.1米左右。順帶由此也可知道,所謂「阿波羅登月騙局說」只不說是一些人的無聊炒作。

  視野往上收縮,就可看到高解析度的只是一小塊地區,阿波羅-11登月點附近只有解析度約1米的圖象。

  阿波羅-11登月地區圖像解析度約1米,此外的廣大地區提供的圖象一般解析度在10米-300米不等。

  嫦娥二號月球探測器傳回的解析度達7米、100%覆蓋全月球表面的全月球影像圖。全月球影像詳圖目前只有中國擁有,嫦娥二號的解析度從一號的120米大幅提升至7米。

  中國長徵-5號火箭在能力上與美國和俄羅斯的火箭技術還有不小的距離。圖為美國60年代研製的「土星-5」號運載火箭,起飛質量3038噸,具備將118噸載荷送入近地軌道、47噸載荷送入月球軌道的能力。相比之下,中國發射神舟飛船的長徵二號F型火箭起飛質量479.7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7.6噸。為達成載人登月的目標,必須發展起飛總重達1500噸以上的巨型火箭。

  裝載著阿波羅11號的土星5號火箭於當地時間1969年7月16日9時32分在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全世界觀看發射現場直播的觀眾人數達到了創記錄的六億人,這一紀錄直到2008年才被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所打破(10億人)。

  目前有三枚剩餘火箭分別在阿拉巴馬州亨茨維爾的美國太空及火箭中心,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和德克薩斯州詹森航天中心陳列並對公眾展出,土星5號火箭的全部技術資料均為NASA精心收藏。所謂的「登月騙局論」中的「剩餘的土星5號火箭連同技術資料全部被銷毀」是睜眼說瞎話的無稽之談。

  美國歷史上最大的運載火箭「土星五號」,專門用於載人登月,此後再也沒有其他火箭在噸位上超越它。下圖為土星五號(左5——載人登月狀態,左7——發射天空實驗室狀態)、蘇聯未研製成功的N-1火箭(左6),與太空梭(右1)及其他運載火箭的對比圖。

  前蘇聯1960年代準備用於載人登月的N-1運載火箭噸位達到2700噸,但多次試驗都遭到失敗,最終未能實現載人登月。

  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與奧爾德林成為了首次踏上月球的人類。阿波羅11號的成功實現了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在1961年5月25日的演說中聲稱美國會在1970年以前「把一個太空人送到月球上並把他安全帶回來」的目標。阿波羅計劃一直延續到1970年代早期。總共耗資約240億美元(70年代美元幣值,折合今天約2000億美元)。

  阿波羅11號任務團隊。左起: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奧爾德林

  裝載著阿波羅11號的土星5號火箭於當地時間1969年7月16日9時32分在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為了實現這一時刻,1966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年度政府撥款高達45億美元,約為當時美國國民生產總值(GDP)的0.5%。同年,國防部的政府撥款為635億美元。

  阿波羅11號登月的準確時間是1969年7月20日下午4時17分43秒(休斯頓時間)。1969年7月21日凌晨2點56分(國際標準時間,北京時間上午10點56分),阿姆斯特朗的左腳踏上了月球,並說:這是一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

  從60年代初期開始,「太空競賽」的勝利「標準」被定義為率先登月。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阿波羅11號的成功標誌著美國在太空競賽中的勝利。尼爾·阿姆斯特朗與巴茲·奧爾德林兩人在月球表面活動了兩個半小時,採集了22千克的月表巖石標本。

  1960年11月,競選時承諾要使美國在太空探索和飛彈防禦上全面超過蘇聯的約翰·甘迺迪當選總統。1961年4月12日,蘇聯太空人尤裡·加加林成為了首次進入太空的人類,加深了美國對在太空競賽中落後的恐懼。

  1961年5月25日,甘迺迪在參議兩院特別會議中宣布支持阿波羅計劃:

  「 ……我相信這個民族能夠齊聚一心全力以赴達成這個目標,即在1970年以前,人類將乘坐宇宙飛船登陸月球並且安全返回。沒有任何一個太空項目能夠超越它對人類的影響,超越它對宇宙遠程空間探索的重大作用,也沒有一個太空項目開發如此困難而且花費如此昂貴……」

  60年代初期,蘇聯在太空競賽遙遙領先於美國。1957年蘇聯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1號,1961年4月12日,蘇聯太空人尤裡·加加林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類。

  甘迺迪發表這段演講前一個月,美國剛剛將第一個太空人送入太空,還沒有進入真正的地球軌道。這種不利局面使輿論一致認為登月計劃極不樂觀。但美國有雄厚的經濟實力、先進的工業技術,以及馮·布勞恩為首的科學家團隊。圖為甘迺迪(右)向馮·布勞恩(左)諮詢。

  馮·布勞恩(1912-1977),德裔火箭專家,二十世紀航天事業的先驅之一,曾是著名的V1和V2火箭的總設計師。納粹德國戰敗後,美國將他和他的設計小組帶到美國。

  移居美國後任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空間研究開發項目的主設計師,主持設計了巨型運載火箭土星5號(Saturn——羅馬神話體系中的農神、土星;現在其繼任火箭被命名為Ares——希臘神話體系中的戰神,再回頭審視美國太空飛行器多用神祗命名的現實,其命名原意應是農神-5號)。

  土星5號運載火箭主要的承包商包括波音、北美航空、道格拉斯公司(後兩家現均已被波音兼併)以及IBM。這件作品屬於人類工業史上空前的傑作。

  第一枚土星5號,攝於阿波羅4號發射前。土星5號火箭全長110.6米,最大直徑10.1米,起飛質量3038.5噸。

  因阿波羅18、19、20號任務取消,數枚土星5號火箭運載火箭剩餘,其中又有另一枚轉用作發射美國的第一個太空站「空間實驗室」。馮·布勞恩本人在被轉作向公眾展覽的一枚土星5號火箭火箭前留影。

  土星5號火箭是迄今為止人類在技術和工業領域的最高成就之一,是「美國航天人奮起迎接挑戰和萬眾一心奪取勝利的一面旗幟」。

  土星5號第一級使用5臺洛克達因公司(北美航空創建,後被波音收購,現歸屬普惠公司)研製的F-1液氧煤油發動機。

  F-1液氧煤油發動機單臺推力約700噸,5臺捆綁起飛能提供約3500噸推力,是迄今推力最大的單噴嘴火箭發動機。中國未來的長徵-5號火箭使用120噸的液氧煤油發動機。

  對公眾展出的F-1液氧煤油發動機。

  1967年至1973年期間NASA共發射了13艘土星5號火箭,從來沒有過損失有效載荷的事故發生。

  從1964年至1973年,土星5號的總撥款高達65億美元,若平攤到13枚火箭身上,每枚火箭成本高達5億美元(若折合今天幣值,應約為40億美元)。每次發射,在重量上相當於將一艘護衛艦射上天,在金錢上相當於每次燒掉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價格極為昂貴是此后土星5號不再製造使用的原因。

  裝載著阿波羅11號的土星5號火箭於當地時間1969年7月16日9時32分在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

  阿波羅飛船由指令-服務艙以及登月艙組成。指令-服務艙的指令艙部分呈錐形,用於搭載太空人從地面一直到月球軌道,並是唯一在任務完成時返回地球的部分。服務艙(中國習慣稱推進艙)中安置推動系統(燃料、氧氣罐、機動噴口)以及各種設備。在返回大氣層前,服務艙被丟棄。

  指令-服務艙由北美航空公司總承包製造,總重約30噸。

  在阿波羅11號任務的電視直播中,柯林斯說:「...沒有為這個計劃流血、流汗、流淚的人們,這一切都不會成為現實...雖然你們現在看到的只有我們三個,但在幕後有成千上萬的人為計劃作出了貢獻,我想對他們說:『十分感謝』」。

  奧爾德林說:「...這不僅僅只是三個人去月球完成一次任務,也不僅僅是一個政府和產業團隊的努力,也不僅僅是一個國家的努力。我們感覺這象徵了人類對未知世界探索的求知慾...」。

  阿姆斯特朗總結道:「這次飛行的責任是歷史付與的、是科學先驅們付與的責任、是美國人民的意志付與的、是四個部門和他們的委員會付與的、是製造了火星火箭、哥倫比亞號、鷹號和艙外活動單元,包括太空衣和背包,也就是我們在月球上的小飛船,是製造了他們的公司與產業團隊付與的。我們感謝建造、設計、實驗了飛船並為之付出努力並發揮才智的所有美國人,今晚,我們特別感激他們。

  阿波羅11任務時的休斯敦控制中心

  阿波羅登月使用了月球軌道分離-集合的方案:進入月球軌道之後,載有2名太空人的登月艙與指令-服務艙分離,並降落在月球表面;1名太空人和指令-服務艙留在月球軌道。登月完成之後,登月艙的上升級重新起飛,與指令/服務在月球軌道集合,並返回地球。由於此方案使得太空飛行器質量減輕,一次任務只需要一次單獨的火箭發射,途中只需進行幾次對接和分離即可。

  阿波羅計劃的各次登月任務共帶回了381.7千克的月球巖石標本。通過放射測年後,研究人員發現月表巖石標本與地球相比都很古老。最年輕的月表巖石都比地球上已知的最古老巖石要久遠。

  月海中的玄武巖標本的年齡多在32億年左右,高地中的標本甚至達到46億年的年齡。由此可見,月球是在太陽系早期形成的。

  阿波羅計劃詳細地揭示了月球表面特性、物質化學成份、光學特性並探測了月球重力、磁場、月震等。

  1972年12月11日至15日阿波羅17號在月面上執行了人類第六次也是迄今為止最後一次成功登月的太空任務。為阿波羅計劃畫上了句號。

  這是停留時間最久的一次任務,登月艙在月錶停留長達74小時59分鐘40秒,太空人3次艙外活動時間總計22小時3分鐘57秒,駕駛月球車行駛了長達34千米的距離。

  在即將結束最後一次登月任務之前,指令長尤金·塞爾南在登月艙前說道:

  「在我們離開月球的陶拉斯-利特羅山谷時,我們來過這裡,我們現在要離開這裡;如果情況允許的話,我們還會帶著全人類的和平與希望回到這裡的。

  在我邁出離開月球的腳步時,我想說美國今日對太空的挑戰將鑄造人類明天的命運。願阿波羅17號一路平安。」

  未來載人登月想像圖

  調查中國實現載人登月的時間目標你認為中國實現載人登月的時間目標應定在什麼時候? 2025年左右2030年左右2030-2040年2040年之後

原標題:未找到ID是[1343]的TnUserVo

相關焦點

  • 嫦娥二號全月圖拍到當年阿波羅11號登月遺蹟
    昨天,是中國的傳統佳節元宵節,依傳統習俗需觀燈、賞月、吃元宵。遺憾的是,在一股較強冷空氣影響下,國內不少地區出現雨雪天氣,佳節圓月不得見。但一則消息帶來驚喜。昨天,中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正式公布了中國探月工程的又一重大科技成果嫦娥二號月球探測器傳回的解析度達7米、100%覆蓋全月球表面的全月球影像圖。這也是目前國際上已發布的解析度最高的全月球影像圖。
  • 「嫦娥二姐」給月亮拍下全身照能看到阿波羅11號登月遺蹟
    全月球摩爾威德投影圖(局部)圖/新華社 全月球正射投影圖。圖/新華社據新華社電 龍年第一個月圓之日,中國科學家給全球天文學學者和愛好者送上了一份厚禮——由嫦娥二號月球探測器獲得的7米解析度、100%覆蓋全月球影像圖。
  • 中國嫦娥二號拍到月球基地和史前遺蹟「圖」
    中國嫦娥二號拍到月球基地和史前遺蹟「圖」  嫦娥工程地面應用系統嫦娥二號數據展示系統發布,關於那個美國發現月球飛船殘骸(嫦娥2號拍的)可以證明是存在的~~~~~  根據嫦娥二號工程內部人士透露,嫦娥2號拍的,關於前幾年網上傳說中的美蘇發現那個月球飛船殘骸可以證明是存在的。  驚天機密 美國阿波羅20號在月球發現遠古飛船和三眼女外星人(傳說中的嫦娥)  2009年,美國一人士在網際網路上解密了美國宇航局刻意掩蓋的真相,1976年,美蘇曾聯手發射阿波羅-20號飛船秘密登陸月球。因為在此前的阿波羅登月和前蘇聯的衛星均拍到了月球上的遠古城市和飛船。
  • 嫦娥2號拍世界最強月圖 可見阿波羅登月遺蹟
    此次完成的嫦娥二號7米解析度全月圖共746幅,數據量約800GB,還原月球表面真實地形地貌,其解析度、影像質量等優於國際同類產品。新華社發點擊查看更多軍事圖片中國軍網北京2月6日電據解放軍報 蔡金曼、記者張曉祺報導:龍年元宵佳節,中國科學家給全球天文學愛好者送上一份厚禮——嫦娥二號月球探測器獲得的7米解析度全月球影像圖。
  • 美國竟承認嫦娥二號拍到外星人是真的?UFO在月球
    【科技訊】11月8日消息,美國竟承認嫦娥二號拍到外星人是真的?UFO在月球。前不久有消息稱,嫦娥二號在月球上發現了神秘的外星人基地,並且拍到了外星人,但奇怪的是人們關注卻是美國的回應,當年美國登月對外星人至此不提,引起了世人的懷疑,近日,美國卻突然承認了嫦娥二號拍到外星人的真實性,下面小編帶你看。
  • 美國阿波羅11號飛船,到底有沒登陸月球?嫦娥5號已告訴我們答案
    一千多年過去,沒有誰幫李白去到月亮上看看嫦娥與誰為伴,直到1969年7月21日,美國有3名太空人乘坐「阿波羅11號」去到月球,才完成了李白的夙願,也完成了全人類登月的夙願。
  • 阿波羅登月痕跡 全月圖上都能找到
    這是全月球圓柱投影圖  新華社/圖  「嫦娥二號」全月圖公布:解析度7米,世界最高精度  阿波羅登月痕跡 全月圖上都能找到  6日,國防科工局發布了由「嫦娥二號」月球探測器獲得的7米解析度、100%覆蓋全月球影像圖。
  • 登月第一人阿波羅11號太空人阿姆斯特朗:為何在發布會上如此沮喪
    究竟如何,現在我們也不得而知了,因為登月英雄阿姆斯特朗已於2012年8月25日去世了,不過也許我們能從阿波羅登月工程中其他的飛船任務中發回的照片中發現一些端倪。1968年11月21日,搭載著阿波羅8號的土星五號重型運載火箭在甘迺迪航天中心順利升空,這是人類首次載人繞月飛行任務,主要目的是演練登月各個步驟,為下一步登陸做準備。
  • 嫦娥五號的一張月球照片,能否證明美國阿波羅11號登月造假?
    嫦娥五號拍了張特寫照片 2020年12月1日,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著陸器馱著上升器(著上組合體)在月球風暴洋的呂姆克山脈以北的預選著陸區穩穩降落。在月面實施軟著陸之後,嫦娥五號利用它的高解析度全景照相機拍攝了周圍環境,同時也給自己的一隻「大腳板」來了一張特寫。
  • 嫦娥二號拍到外星人跑,美國太空人稱NASA已與外星人接觸?
    曾有消息稱美國發現了月球飛船的殘骸與死去的三眼女外星人,但是一直都沒有證據去證實,但通過分析嫦娥二號拍攝的月球高清影像發現月球上有外星人和飛船殘骸。甚至嫦娥二號拍到外星人跑,這簡直太令人吃驚了。下面探秘志的小編就帶大家來一探究竟吧! 嫦娥二號拍到外星人跑是真的嗎?
  • 從文物造假的常識角度看待阿波羅登月(11號)
    關於美國阿波羅登月,對於非專業的人我來說,只能從日常生活的常識中發現問題,而越是小的問題卻越是致命的。從歷史文物角度看一個關於用馬的小問題,很多時候,需要將細微處放大,才能看清楚事物的本質。案例一、扎馬尾不是小事,如果沒有實際的日常和戰爭中使用,是不會意識到這樣的問題的,非專業的造假者更是容易出現這些問題。
  • 美國首次登月鞋印引爭議 「嫦娥」很難拍到(圖)
    國旗塵埃鞋印行走畫面膠片無回歸 火箭土星五號遭棄 引發美國人首次登月是騙局之爭 十大疑點首次登月是不是騙局  第一次登月的太空人對本報特約記者表示確實登上月球 中國專家稱「嫦娥」很難拍到鞋印  昨天,嫦娥一號發射升空,1969年美國人是否真的第一次登上了月球
  • 月球發現活嫦娥,阿波羅20號發現嫦娥飛船?
    其實早在美國第一次登月時,拍了一張照片,它背景是廣袤黑暗的太空,腳下是月球,一個身穿太空衣的美國人站在國旗邊上,但這張照片其實是被美國官方給處理了的,本來的月球上,其實那裡各種建築物,但已經荒廢了,並且還在月球竟發現活嫦娥。2009年,美國一人士在網際網路上解密了美國宇航局刻意掩蓋的真相,1976年,美蘇曾聯手發射阿波羅-20號飛船秘密登陸月球。
  • 震驚:美國「阿波羅登月」是假的!
    12月4日,國家航天局公布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表面展示國旗的照片。這是繼嫦娥三號、四號任務後,五星紅旗又一次展現在月球表面,同時也是五星紅旗第一次在月球表面的動態展示。 【方形】圖1: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全景相機拍攝五星紅旗在月面成功展開。
  • 全球登月排名:月表63個人類遺蹟,中國佔7個排第三
    年10月24日,18時05分,中國「嫦娥一號」成功發射)六、印度(2008年10月22日,印度月船1號發射成功)七、以色列(2019年02月21日,以色列公司利用美國SpaceX的「獵鷹9」號成功發射「創世紀」)
  • 美國登月計劃騙局疑云:1972年後,美國人再也沒有登陸月球
    隨後又相繼發射3個先鋒號探測器,均告失敗。 直到1964年1月30日發射的徘徊者6號才在月面靜海地區著陸。但由於電視攝像機出現故障,沒有能夠拍回照片(此點有疑問)。中國嫦娥二號拍到了阿波羅登月的遺蹟中國航天證實了美國確實登陸了月球,那就是我們國家的嫦娥二號,嫦娥二號月球探測器傳回的解析度達7米、100%覆蓋全月球表面的全月球影像圖。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沒有去找美國阿波羅飛船,卻選擇了個偏僻小山
    在經歷了一周的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後,嫦娥五號探測器於12月1日23時11分降落在月面預選著陸區。相較於嫦娥三號、四號,嫦娥五號對於著陸點的位置精度和平整度的要求是空前的,需要著陸區域內既沒有太高的凸起,也沒有太深的凹坑,坡度要符合任務要求。
  • 美國媒體:嫦娥5號比阿波羅11號慢了6天,中國科學家做出解釋
    嫦娥五號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當年提出的「繞、落、巡」三大任務一個不差地完成了,還給咱們帶回了珍貴的月球土壤,中國航天讓中國人在世界上大大漲了一回臉面,這就讓人不禁想起當年美國的阿波羅11號,同樣是人類矚目,同樣取回了月壤,難免將他們放在一起對比。
  • 1969年美國登月是騙局?斯諾登說:我相信俄羅斯首先探索月球
    隨後又相繼發射3個先鋒號探測器,均告失敗。 直到1964年1月30日發射的徘徊者6號才在月面靜海地區著陸。但由於電視攝像機出現故障,沒有能夠拍回照片(此點有疑問)。中國嫦娥二號拍到了阿波羅登月的遺蹟中國航天證實了美國確實登陸了月球,那就是我們國家的嫦娥二號
  • 嫦娥五號支架留下痕跡,阿波羅號卻沒有,美國登月又被質疑!
    ,阿波羅號卻沒有,美國登月又被質疑!於是極速開展了阿波羅登月計劃,1969年在一場世界矚目的直播當中,美國的阿波羅飛船成功地飛向月球,在經過了38萬公裡的飛行之後,成功的在月球上著陸。在阿波羅號,飛船上的太空人阿姆斯特朗成為了第1個進入月球的人類。嘗到了成功的甜頭,美國先後又進行了6次登月,成功的將12名太空人送上了月球,徹底的穩定了自己在國際上霸主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