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月第一人阿波羅11號太空人阿姆斯特朗:為何在發布會上如此沮喪

2021-01-15 夸父逐星空

溫馨提示各位朋友,本文有部分超出科學認知未被證實內容和科幻小說情節,請切勿當真,如有不適,請退出閱讀。

創造了人類歷史上偉大登月奇蹟的英雄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安全地回到了地球,但是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他卻顯得十分的沮喪,甚至遮遮掩掩、異常壓抑和失望!

當阿姆斯特朗被記者問到登月的感受如何時,他並沒有像我們所預想的回答什麼激動人心、神奇不可名狀,而是耐人尋味地說道:「It’s a beginning of new age !」即這是一個新的時代的開始!

這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始?什麼新時代?有什麼深意嗎?

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看到了什麼,讓他回到地球之後如此的沮喪,在發布會上如此的情緒低落?能讓這樣一位千錘百鍊,精挑細選的心志堅毅如鋼鐵的太空人沮喪異常的東西,恐怕普通人知道了定會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三觀崩潰吧?

還是說阿姆斯特朗只是恰巧發布會那天吃壞了肚子,不舒服?

究竟如何,現在我們也不得而知了,因為登月英雄阿姆斯特朗已於2012年8月25日去世了,不過也許我們能從阿波羅登月工程中其他的飛船任務中發回的照片中發現一些端倪。

1968年11月21日,搭載著阿波羅8號的土星五號重型運載火箭在甘迺迪航天中心順利升空,這是人類首次載人繞月飛行任務,主要目的是演練登月各個步驟,為下一步登陸做準備。理所當然,此次任務拍攝了大量的月球表面照片,令人震撼的是一些照片上有明顯的人造建築結構,例如下面的圖片。

圖中紅框內的結構擁有著與周邊環境迥然不同的頂部構造,類似建築物的穹頂,它們密集地排列在一起。

再來看下,這張照片是阿波羅10在月球背面拍攝到的類似城堡結構的建築,它結構清晰明確,整體看起來類似地球的古城遺蹟,並且可以直觀地看到底部成排的支柱,頂部教堂一樣的塔尖十分顯眼。

如果說以上阿波羅8號和10號飛船拍攝的照片不具有說服力的話,那麼我們再來看一下這幅阿波羅20號拍攝的月球背面照片。

據網上流傳,這是從阿波羅20號的指令艙中拍攝的,一艘巨大的雪茄型宇宙飛船靜靜地躺在那裡,整個飛船表面有著奇異的圖案,黑色的外殼反射著明亮的太陽光,有網友根據月球圖片比例分析了下:這艘巨艦長度達到了驚人的3370米,高度竟然足足有500多米!

這個圖片如果是真的,那可就是驚天動地的大新聞啊!當我看到這個圖片的第一眼時,我內心是堅決不相信並且覺得這是個極其低劣的PS作品,但是有外國網友從NASA獲取了月球背面的照片,在仔細查看後驚人地發現的確有那麼一塊區域內的「物體」和這艘飛船極其相似,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翻看下評論,我把這幅圖片高清版本連結放在評論區了。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還在後面,在2007年美國的Youtube網站上開始瘋狂傳播一則視頻,內容是阿波羅20號的發射和登陸,太空人在月球背面發現巨型宇宙飛船、城市遺蹟和三眼外星生物遺骸的情形。

看了這個視頻我感覺自己的世界觀被震撼了,為了弄清楚可信度有多少,我趕緊上網,查閱了無數資料後,終於在「Viewzone」網站上,找到了對於阿波羅20號的登月太空人威廉勞德裡奇的採訪內容(原文連結http://www.viewzone.com/monalisa.html),為了方便大家閱讀,我把它們簡單翻譯成中文(英語四級425的渣渣,請見諒),大致內容如下:

威廉勞德裡奇自稱是阿波羅20號的登月太空人,為了自身的安全起見,目前他現在隱居在非洲盧安達一個特別偏僻的小鎮上。

威廉表示自己是在1970年代末期參加了NASA和蘇聯國防工業委員會共同組織的阿波羅20號登月任務,這次任務是絕密的飛行所以在NASA的官方檔案中沒有任何記錄,而之所以有這次任務,是因為在阿波羅15號任務期間,拍攝到了月球背面這個巨型宇宙飛船,當然蘇聯的月球探測器也發現了它。

威廉和阿列克謝所乘坐的阿波羅20號飛船是在美國的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升空的,飛行任務一切順利,他們兩人乘坐著蘇聯的登月艙成功地降落在月球的「Delporte-Izsak」地區,

這裡就是飛船所在地區,當兩人下了飛船後都定在了當場,天啊!這艘飛船簡直就像一座小型城市一樣,如果要數位化一些,那就是這艘「巨無霸」有將近2個艾菲爾鐵塔那麼高足足500多米,而長度更是達到了驚人的3300多米!

威廉和阿列克謝走入了飛船內部,裡面看起來相當有年頭,他們不知不覺中走到了一個三角形的類似駕駛艙一樣的艙內,這裡地面上覆蓋著無法辨識的植物曾經生長過得痕跡,擺放著三角形類似巖石一樣的設備,上面散落著眾多黃色膠水一樣的「淚滴」,四周布滿了玻璃管網一樣的10釐米大小的小型屍體殘骸(原始英文翻譯不通順)。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他們在駕駛艙還找到了兩具外星人的遺骸?!

其中一具是完整的有女性特徵的生物體,另一具則僅剩頭部保存完整,軀幹和四肢破碎不堪,從僅存的部分看出其身體皮膚呈現出藍灰色和淡藍色,眼睛的正上方有一些奇怪的東西附在上面,頭部周圍纏繞著一圈皮帶一樣飾品,但是上面沒有任何類似文字的東西。

而那具完整的具有明顯的女性特徵的生物體,在她的面部五官粘連了很多管狀設備,口中還有管線插入,似乎是駕駛飛船的控制裝置。同時,該生物體的頭髮和皮膚似乎被一層透明薄膜保護著;地面控制中心讓威廉和阿列克謝將生物識別探測裝備固定在女外星人身上,隨後探測裝置竟然顯示生物體還有生命跡象,似乎是該生物體進入休眠狀態了?!

為了能將外星人帶回地球研究,太空人拿掉了女外星人的面部管狀設備,發現有類似血液一樣的液體從從中流了出來並在口鼻中凝固。另外一具殘破不堪的生物體,太空人只好把頭部帶回去。

威廉和阿列克謝還探索了飛船附近的一個類似建築遺蹟,NASA地面控制中心暫時給它安了個名字,叫做一號站,但是威廉和阿列克謝卻喜歡稱它為大教堂,因為這個東西看起來就像是地球上的教堂,有著尖尖的塔頂還是哥德式的,進入建築內部,這裡似乎是個加工廠,地面隨處散落著看起來像是廢棄材料和金黃色的黃金零件。兩人還發現了建築內的類似書法一樣的文字,把它們都拍了下來。

以上就是勞德裡奇對於阿波羅20號任務的描述,當然加了我很多文學化的潤色,畢竟我英語水平有限嘛!不過這看起來更像是一個科幻短片小說的片段!

咱們切回正題,難道是因為月球上存在著一系列匪夷所思的遠古人工建築遺蹟、宇宙飛船和外星生物體,讓阿姆斯特朗無比震撼卻又不能公之於眾而沮喪?

還是阿波羅11號在登月球後,阿姆斯特朗發現了正在「監視」他們的外星生物和飛船,因此而失望,震撼?就好比本來以為是發現了美洲無人新大陸,登陸後卻發現,大陸上有著極其先進的智慧文明駕駛著坦克戰機「盯」著你,而你只能表示自己是「為了和平而來」後趕緊逃離。

失望是對人類自身的科技和文明,本以為美國在1969年第一個載人登月展示了強大的科技水平和國力,但沒想到在那些月球土著居民的先進飛船對比下,人類的飛行器簡直就是一個玩具!沮喪的是這些事情一丁點都不能告訴地球的人們,明明知道事情的真相,卻只能硬生生地憋在肚裡子,能不失落、失望、沮喪嗎?

當然,上述的說法只是推測之一。還有一種陰謀論說法,即美國的阿波羅11號是在好萊塢的攝影棚內登陸月球的,這種說法的依據主要是以下幾點:

第一,當太空人在月球表面插進去一面美國國旗時,國旗卻奇怪地飄動起來,說明有風,月球表面沒有空氣是真空的,所以不會有風,因此美國登月造假,是在攝影棚內拍攝的。

第二,登月直播中顯示的月球畫面根本就沒有星星,月球上眾所周知就沒有大氣層,所以星星應該比地球要明亮的多,這個顯然顯示登月造假。

第三,登月視頻和照片中多次出現太空人和月表一些物體影子不是平行的情形,這很明顯是攝影棚內頂部多個照明設備導致的。

正是因為這個虛假的攝影棚登月,讓太空人們無比失望沮喪,美國為了贏得冷戰中太空競賽的勝利,不惜捏造率先登月的假象,這讓準備了數年之久並且迫切渴望飛向宇宙的太空人們無比難過,但是在發布會上又不能戳破這個謊言。

那麼,我們來總結一下,阿姆斯特朗在登月歸來的記者招待會上無比沮喪的原因有兩種可能:

第一種可能,月球上有極其先進的智慧生物,他們的科技碾壓地球,當時科技最先進和實力最強大的美國在月球土著這裡不堪一擊,太空人們難以承受這巨大落差,且這個發現還不能給大眾公布,於是乎無比失望、沮喪和難過。

第二種可能,阿波羅11號是在好萊塢的攝影棚內完成了登月,這讓無比憧憬月球並為之付出了無數汗水和精力的太空人們憤懣、難過、失望,但又不能公之於眾。

那麼事情真是這樣嗎?月球真有遠古飛船、城市遺蹟和外星生物?登月是個驚世大騙局是在攝影棚內進行的嗎?

當然沒有什麼月背飛船、城市遺蹟、外星生物和攝影棚登月啦!

我們先來看看這個阿波羅飛船發現的月球建築、飛船和外星生物的說法。

首先,阿波羅8號和10號拍攝到的建築遺蹟,這根本就是想像的好吧。那麼模糊的畫面,只不過是一些隕石撞擊激起的塵土石塊堆積在一起,就可以看成城堡?可以看成建築群?這完全是科幻小說看多了好吧!

其次,要是美國人50年前都發現了這些,那我國的嫦娥工程不應該也發現嗎?我們的月兔二號早就登陸月球背面了,不也沒發現什麼嗎?況且,我國國家航天局在2018年9月11日發布了嫦娥二號全月球地形圖數據產品,大家可以在上面瀏覽月球地圖全貌,甚至還可以看月球三維地圖,http://moon.bao.ac.cn/Moon/index/index.html這個是連接,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再者,那個什麼阿波羅20號的登月完完全全是一個愚人節的惡作劇,這個在維基解密網站上已經闢謠了,這是維基解密的截圖。

大家可以看到標題就是「阿波羅20號騙局」。事情原委是一名YouTube用戶「 retiredafb」上傳了一系列由法國攝影師Thierry Speth拍攝的虛假視頻,視頻內容主要是講美國和蘇聯聯手發射了阿波羅20號進行登月,並且在月球背面發現了巨大的宇宙飛船和城市遺蹟,當然還有那個三眼外星人女屍。

國外就有網友仔細對比那個月球的遺蹟畫面後發現,那竟然是20世紀70年代一部科幻作品中的插圖,就是下面這幅圖,這樣一對比,大家就一目了然了吧!

最關鍵的是,那個威廉勞德裡奇的採訪,漏洞百出,美蘇兩個冷戰中敵對的超級大國竟然會聯手登月?既然阿波羅8號、10號和15號都發現了月球建築遺蹟,怎麼不早去探究,非得等到阿波羅20號?宇宙飛船有三公裡長,太空人怎麼那麼隨意就找到了駕駛艙和裡面的外星生物體,難道裡面還有指路牌不成?

所以,這個說法漏洞太多,假的離譜!

那麼再來看攝影棚登月的說法同樣經不起考驗。

第一點,針對美國國旗在月球飄動的說法。

美國NASA的解釋是,這些旗幟採用了L形的支架,會一直處於展開狀態,當旗幟被移動時由於慣性,會有飄動的起伏,且正是由於月球是真空的,所以慣性產生的起伏運動會持續很久,產生「風吹飄動」的錯覺。

另外,美國科普電視節目《流言終結者》在其「登月疑雲」一集中,將一面旗幟放入真空環境下,發現其也會產生這種類似「風吹」的起伏運動。

第二點,登月時太空人的視頻背景中沒有星星的說法。

這一點很好理解,登月過程中的主要活動都是在月球的「白天」進行的,由於日照和反光強烈,攝像機是不可能同時拍到星星的,因為星星的光線太弱了,這個在我們觀看神舟飛船翟志剛出艙的畫面中也可以證實的。

第三點,登月視頻中太空人們的影子和登月艙等物體的影子不平行的說法。

這個就更好理解,因為在遠處單一光源的情況下,只有地面足夠平坦時影子才會平行。如果地面具有丘陵和低谷,起伏不定,就有可能出現影子方向不一樣的情況。

最後就是,我們自己的嫦娥工程拍攝了很多月球表面的照片,其中「嫦娥二號」月球探測器就拍攝到了阿波羅17號的著陸點痕跡,儘管照片解析度不高,但依然可以分辨出3個像素大小的登月艙下降級以及著陸點附近的眾多地貌特徵。

並且日本也通過處理「輝夜姬」月球探測器的照片得到了阿波羅15號著陸點附近的地形分布,這與阿波羅15號實拍照片基本一致。

也就是說攝影棚登月純屬無稽之談!

那就奇怪了,既然說月球不存在什麼巨型宇宙飛船、城市遺蹟和外星人,並且登月也是確確實實存在的,那麼偉大的英雄太空人阿姆斯特朗為什麼會在發布會上如此表現?

也許朋友們可以從這個旅行者一號拍攝的照片和著名科學家卡爾·薩根得警世名言得出結論:1990年2月4日,已經圓滿完成探測任務的美國宇航局旅行者1號太空飛行器,在飛往星際空間的旅程中,應著名科學家卡爾·薩根的要求,調轉鏡頭,將鏡頭對準身後64億公裡之外的太陽系內部,拍攝了另外一張同樣震撼人心的照片,後來被稱為「黯淡藍點」。在這張照片中,直徑超過1萬2千公裡的地球,僅僅是一個黯淡的藍色圓點,如此渺小,甚至微不足道。

多年以後,卡爾·薩根在其名著《黯淡藍點》中,曾經對此發出了震耳欲聾的警世名言,他說:

那是我們的家園,我們的一切。你所愛的每一個人,你認識的每一個人,你聽說過的每一個人,曾經有過的每一個人,都在它上面度過他們的一生。我們的歡樂與痛苦聚集在一起,數以千計的自以為是的宗教、意識形態和經濟學說,所有的獵人與強盜、英雄與懦夫、文明的締造者與毀滅者、國王與農夫、年輕的情侶、母親與父親、滿懷希望的孩子、發明家和探險家、德高望重的教師、腐敗的政客、超級明星、最高領袖、人類歷史上的每一個聖人與罪犯,都住在這裡——一粒懸浮在陽光中的微塵。

我們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

感謝各位耐心看到現在,我是專注於宇宙、自然、人文、社會神奇現象的夸父逐星空。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點讚評論轉發,評論區往往有你意想不到的深度內容哦!

相關焦點

  • 《登月第一人》:成功的登月行動,失敗的登月電影
    歷史上,「阿波羅11號」是成功的,人類首次實現登月,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說出了名言——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但卻是全人類的一大步。(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a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
  • 《登月第一人》全網上映,第一視角感受阿姆斯特朗登月傳奇故事
    1969年,阿波羅11號登月成功,航天員阿姆斯特朗在月球表面留下了人類的第一個腳印,成為登月第一人。以此為開端,世界各國航空航天技術突飛猛進,月球的神秘面紗逐漸被摘下,露出它姣好的面容。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越來越多的人對上世紀首次登月壯舉產生了質疑。
  • 世界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臨死前透露:外星人確實存在?
    阿姆斯特朗於1969年7月21日成為第一個踏上月球的太空人。在登月之後,很多記者爭先恐後的想採訪阿姆斯特朗,想了解他當時登月的感受,並且想知道,月球是否存在外星人的秘密。但是,當時美國下令拒絕他接受任何採訪,這一舉動更是引起了世人的懷疑,直到阿姆斯特朗臨死前,才透露了當時登月的場景,原來,月球真的存在外星人。阿波羅11號太空人們在月球上留下了美國國旗和紀念俄羅斯太空人的紀念章。不過據說這第一支插在月球上的旗幟沒能堅持立在月球上,當太空人們離開月球時,這支旗被登月艙的推進器撞倒。
  • 《登月第一人》:高度還原美國登月全程,高燃
    但在這些必修功課中,也有不少太空人為之而喪命。曾經的阿波羅計劃的正式太空人都因為種種航空事故而喪生,所以身居預備役的尼爾才有機會成為登月一把手!終於在尼爾執行完畢1966年的雙子星8號載人航天任務後,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奧爾德林一起,乘坐阿波羅11號載人火箭衝向太空,直奔月球。當然,影片也復刻了當時原版在月球上發生的事情。
  • 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阿波羅計劃電影盤點
    50年前的7月21日(北京時間),阿波羅11號登陸月球,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在月球寧靜海邁出的一小步,成為了人類探索宇宙的一大步。50年來,圍繞阿波羅計劃的讚頌和陰謀論從未間斷,從這些電影就可見一斑。
  • 一個10歲男孩的小舉動,居然解救了阿波羅11號的3名太空人
    當阿波羅11號成功返回地球後,作為登月第一人的阿姆斯特朗,在巨大的光環籠罩下,每天忙得團團轉。即使這樣,他也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親自給一個10小男孩寫了一封感謝信,感謝他的一個小舉動,解救了他和另外兩名阿波羅11號機組人員的性命。
  • 阿姆斯特朗的完美主義差點讓阿波羅11號陷入危境
    他被選中指揮阿波羅11號登月團隊,那時的他無疑是美國第一流的飛行員。在大多數情況下,這點誤差都不成問題,而在阿波羅11號登月時,「鷹號」正朝向一處滿是巨石的隕石坑飛去。手動駕駛一陣後,阿姆斯特朗發現了一處合適的著陸地點,順利降落。然而,問題在於整個著陸過程太過平穩。「鷹號」裝有易彎折的鋁質著陸腿,設計用意是讓它們在受到衝撞時坍塌。但因為阿姆斯特朗的著陸過於輕柔、穩妥,著陸腿仍然完好,這意味著從登月艙向著月球表面放下來的爬梯沒有觸地。
  • 阿波羅11號登月始末【組圖】
    1969年7月20日,太空人實施阿波羅11號艙外活動,奧爾德林在登月艙旁漫步。這張照片是由指令長阿姆斯特朗使用70mm月球相機拍攝的。此時,另一位太空人柯林斯則獨自一人留在繞月環行的指令艙內。  據美國《大西洋月刊》7月15日消息:今年7月16日,是美國阿波羅11號飛船發射45周年紀念日。經過多年艱苦和大膽的實驗與探索,人類在45年前終於登上了月球。當年,世界各地數百萬人通過電視直播看到了飛船發射實況。
  • 阿波羅登月畫面突然消失,真相至今被掩蓋,登月第一人:遇到怪事
    在航天領域,雖然前蘇聯是先驅者,但是後來美國慢慢的追趕上來並且超越前者,在美蘇航天競賽中,標誌著美國在航天領域徹底領先的一個標誌就是1961年開始實施的阿波羅登月工程,從1961年到1972年短短11年的時間,美國先後把12名太空人送上距離地球38萬公裡之外的月球,從而一舉贏得美蘇航天競賽,而前蘇聯從此在航天領域徹底落後美國。
  • 歐米茄腕錶出鏡電影《登月第一人》
    由環球影業 (Universal Pictures) 出品的電影《登月第一人》 (First Man) 日前已於美國上映,腕錶愛好者、太空迷和電影觀眾能夠在電影中見證歐米茄腕錶在人類太空探索歷史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 多圖預警,「阿波羅11」號登月的那些事兒
    4天後,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奧爾德林乘坐登月艙在寧靜海登陸,同行的太空人麥可•柯林斯留在繞月軌道。阿姆斯特朗在登上月球時說:「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但卻是人類的一大步。」搭載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奧爾德林的「小鷹」號登月艙,正在進行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載人登月1969年,「阿波羅11」號太空人與一個月球模型合影留念。
  • 《登月第一人》:這是阿姆斯特朗的一小步,卻是全人類的一大步!
    如果要問2018年最值得一看的科幻電影是什麼,可能大家都會有不同的意見,然而從2018年8月29日威尼斯電影節展映到10月12日在北美上映,毫無疑問電影《登月第一人》成為了2018年迄今為止最值得一看的科幻電影,沒有之一。
  • 阿波羅11號登月49周年
    日20時17分40秒(UTC),阿波羅11號登陸月球,7月21日2時56分(UTC),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這是他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為紀念阿波羅11號登月49周年,NASA TV將同步(49周年後)播放一段全新的視頻,請做好準備,直播地址:https://www.nasa.gov/multimedia/nasatv/#publicAstroReality 製作了重溫月球之旅的頁面,回顧了人類月球任務的歷史,最後定格於阿波羅11號著陸點,網址:https://  www.astroreality.com
  • 阿波羅11號拍到外星人視頻曝光,太空人失聯4分鐘是發現外星人
    這些事情一直只是民眾的猜測,但是最近,一段曾經阿波羅11號拍到外星人視頻卻在悄然之間洩露出來!阿波羅11號拍到外星人當阿姆斯特朗來到羽球之後就說了傳回地球上的第一句話「我的一小步,卻是全人類的一大步」,地球上人類在歡呼的時候,卻並不知道另一位太空人說的那句「有不明光源」這樣令人恐懼的話。
  • 尼爾·阿姆斯特朗:永恆的紀念——你知與不知的登月第一人
    1969年,阿波羅11號在月球成功著陸。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邁出了自己的「一小步」與人類的「一大步」。登月第一人就此成為傳奇。讓我們一起祝戈斯基先生好運。這個能夠在月球上行走的孩子是什麼來頭?登月第一人註定會名垂千史,而另一位與登月第一人一起登上月球的同樣優秀的太空人則很少為普羅大眾所熟知,甚至很可能在歷史的漫漫長河中逐漸銷聲匿跡——想一想,巴茲·奧爾德林與尼爾·阿姆斯特朗這兩個名字,哪個聽起來更如雷貫耳,哪個聽起來只是一個普通的英文名字?
  • 美國阿波羅11號計劃被質疑造假,登月第一人卻是響噹噹的鷹童軍
    近期,在嫦娥五號採回月壤的背景之下,一部分國內網友又開始探討美國的阿波羅11號登月計劃是否造假的問題,於是,所謂的「登月第一人」尼爾·奧爾登·阿姆斯特朗(Neil Alden Armstrong)和「登月第二人」巴茲·奧爾德林又成為了被質疑的對象,在國內網友提供的美國國旗、消失的著陸坑等證據之下,我們暫且相信阿波羅11號登月計劃是騙局
  • 阿波羅11號登月秘密(一):原來他並非登月的最佳人選
    阿波羅1號的三名太空人在火災中不幸喪生。此外,NASA將太空人送上月球的運載火箭土星5號仍存在嚴重問題,而登月艙的製造也面臨延誤。隨著蘇聯在緊鑼密鼓地推進自己的登月計劃,阿波羅11號想要在這場太空競賽中拔得頭籌,需要不止一次的巨大飛躍。好在隨後的一切進展順利。到阿波羅11號登月前7個月,阿波羅8號在1968年末順利完成繞月航行,創造了歷史。
  • 多圖預警:阿波羅11號登月的那些事
    1969年7月16日「阿波羅11」號飛船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4天後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奧爾德林乘坐登月艙在寧靜海登陸,同行的太空人麥可柯林斯留在繞月軌道。阿姆斯特朗在登上月球時說:「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但卻是人類的一大步。」
  • 登月第一人應該是他?奧爾德林對阿波羅11號的決定感到「憤怒」
    半個多世紀以前,也就是1969年7月20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成功地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阿波羅11號任務,將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這兩名太空人送上了月球。阿姆斯特朗創造了歷史,他從月球著陸器「雄鷹」上跳下,向地球上數百萬觀眾發表了具有傳奇色彩的「一小步」演講。
  • 美國阿波羅登月為什麼11號才開始的?前十次都在幹嘛?
    眾所周知,1969年阿波羅11號開始了人類首次登月,阿姆斯特朗也成為了登上月球的第一人。有網友表示,為什麼阿波羅登月計劃是從11號開始的?前10次都在幹嘛?最佳表示巴布羅計劃是美國從1961年到1972年開始的一系列載人登月飛行任務,前面的計劃都是在為登月成功做出充足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