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7月16日「阿波羅11」號飛船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4天後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奧爾德林乘坐登月艙在寧靜海登陸,同行的太空人麥可柯林斯留在繞月軌道。阿姆斯特朗在登上月球時說:「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但卻是人類的一大步。」
搭載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奧爾德林的「小鷹」號登月艙,正在進行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載人登月1、1969年,「阿波羅11」號太空人與一個月球模型合影留念。從左至右分別是登月艙駕駛員埃德溫·巴茲·奧爾德林、指令艙駕駛員麥可·柯林斯和指揮官尼爾·阿姆斯特朗。
2、1969年5月20日,阿姆斯特朗、柯林斯和奧爾德林站在土星V型火箭前面合影留念。他們乘坐的「阿波羅11」號飛船便是搭乘這款火箭發射升空。
3、1969年7月16日,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的甘迺迪航天中心,「阿波羅11」號太空人準備登車,前往發射場
4、1969年7月16日上午9點32分,甘迺迪航天中心,「阿波羅11」號飛船搭乘土星V型火箭從39號發射架發射升空。土星V型火箭高363英尺(約合110米),相當於一座36層大樓,是歷史上製造的體積最為龐大的運載火箭之一。
5、發射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員見證「阿波羅11」號發射的震撼瞬間。控制中心距發射架3.5英裡(約合5.6公裡)。
6、搭載「阿波羅11」號飛船的土星V型火箭飛向軌道。
7、1969年7月17日從「阿波羅11」號飛船拍攝的地球照片,非洲的絕大多數地區以及歐洲和亞洲的部分地區「露臉」。此時,「阿波羅11」號距地球98000海裡。
8、從「小鷹」號登月艙拍攝的照片。此時,指令艙已經脫離,太空人即將登月。
9、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創造了歷史,成為第一個在月球留下人類足跡的人。他在登上月球時說:「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但卻是人類的一大步。」
10、奧爾德林爬下「小鷹」號登月艙,準備上演月球行走。
11、1969年7月20日,奧爾德林站在月球上,身旁便是「小鷹」號登月艙。在他的面罩上,我們能夠看到阿姆斯特朗的倒影。
12、近1萬人聚集在紐約中央公園,透過大屏幕觀看阿姆斯特朗邁出人類的一大步。據估計,全球有5.3億人見證了阿姆斯特朗的登月瞬間。
13、1969年7月20日,月球寧靜海,登月艙太空人奧爾德林站在美國國旗旁。
14、阿姆斯特朗拍攝的登陸區和登月艙照片。
15、奧爾德林拿著兩個儀器走到指定位置——左手拿的是被動源地震儀,右手拿的是雷射測距回射器。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共在月表逗留21小時36分鐘,收集了47磅(約合42公斤)月表樣本。這些樣本被帶回地球進行分析。他們的月表勘測活動持續了兩個半小時。
16、「阿波羅11」號任務的登月艙,指揮官阿姆斯特朗笑對鏡頭。此時,他已經結束了歷史性的月球行走。阿姆斯特朗2012年因心血管手術導致的併發症去世,享年82歲。
17、「小鷹」號登月艙,奧爾德林將太陽鏡放進口袋。此時,奧爾德林已經完成了他的第一次月球行走。
18、「阿波羅11」號在月球軌道拍攝的月球遠側。月球遠側也被稱之為「暗面」,始終背對地球。
19、義大利米蘭的一家咖啡館,當地居民正在觀看登月。
20、1969年7月21日,從指令/服務艙拍攝的「阿波羅11」號登月艙。此時,搭載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的登月艙正準備對接。在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進行月球行走時,柯林斯一直留守在指令/服務艙。
21、「阿波羅11」號的指令艙被吊上「大黃蜂」號航空母艦甲板。此時,海軍潛水員安裝的浮環已經從指令艙拆除。1969年7月24日,指令艙安全返回地球。
22、「大黃蜂」號航空母艦的活動檢疫設施,尼克森總統接見重返地球的「阿波羅11」號太空人。
博科園|文:NBC News轉自:漫步宇宙/qqtaikong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