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1969年7月16日,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巴茲·奧爾德林(Buzz Aldrin)和麥可·柯林斯(Michael Collins)從位於美國佛羅裡達州的NASA甘迺迪航天中心的39A發射臺起飛,踏上了月球之旅,同時也被載入史冊。四天後,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將阿波羅11號登月艙「鷹」號降落在月球上的靜海,成為首次踏上月球表面的人類。
今年是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50周年,網易科技《知否》欄目組特別推出「你不知道的登月秘密」系列文章,一起回顧人類探月進程中那些鮮為人知卻值得紀念的瞬間。
今天推出系列文章第三篇《阿波羅11號登月秘密(三):終於邁出"全人類的一大步」》。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紀念專題:「人類登月50年」
作者 | 辰辰
出品 | 網易科技《知否》欄目組(公眾號:tech_163)
1969年7月21日2點56分(UTC),阿波羅11號任務的鷹號登月艙降落六個半小時後,阿姆斯特朗扶著登月艙的舷梯踏上了月球。他說出了那句名言:「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但卻是全人類的一大步(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a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儘管直播遇到了許多技術和天氣困難,首次月面艙外活動模糊的單色畫面還是向全世界至少6億人進行了直播。二十分鐘後,奧爾德林也踏上了月球。由於負責記錄著陸過程的是阿姆斯特朗,因此阿波羅11號任務中的大部分影像資料都是奧爾德林的。奧爾德林測試了包括雙腳跳在內的幾種在月球表面走動的方法。儘管生命保障背包造成了後墜,不過兩名太空人在保持平衡方面並沒有什麼問題。隨後太空人發現跨步跑是月面活動中最方便的方式,他們報告稱,必須得提前6、7步規劃移動方向,因為月球表面細膩的土壤很滑。奧爾德林還報告說:在從陽光走入陰影的過程中,太空服內部溫度沒有變化,但頭盔在陽光下的感覺要比陰影中暖和。
圖示:奧爾德林在月面活動的照片,也是被引用最多的人類首次登月照片
兩位太空人在月球表面活動了兩個半小時,進行了一系列實驗,收集月球土壤和巖石樣本,並豎起了一面美國國旗。隨後他們與時任美國總統理察·尼克森(Richard Nixon)通了電話,這次電話交談被尼克森稱為「從白宮打出的最具歷史性的電話」。
圖示:奧爾德林站在月球上
太空人們在月球表面安放了阿波羅計劃初期科學實驗組件,其中包括一臺被動式地震儀和一臺雷射測距反射鏡。之後阿姆斯特朗在距離登月艙120米的位置對東部環形山的邊緣進行了拍照,同時奧爾德林取出了兩根巖芯,取樣過程中他使用地質錘敲擊鑽杆,這是整個阿波羅11號任務中一次使用地質錘。隨後兩名太空人使用鏟子和帶有爪的探杆收集了巖石標本。
他們總共在月球表面行走了1公裡的距離,距離登月艙最遠60米,並收集了總重21.55公斤的月球樣本。太空人還將一塊紀念牌安置在登月艙下降級的爬梯上。紀念牌上畫有2幅地球的圖像(東半球和西半球)、太空人和尼克森的籤名。紀念牌上鐫刻著:公元1969年7月,來自地球的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我們為全人類的和平而來。
在完成月面活動後,兩位太空人回到登月艙休息。進入座艙時,奧爾德林還不小心碰壞了解除上升級主發動機保險的開關,最初人們擔心沒有這個開關將無法點燃引擎,以至於把太空人們困在月球上無法返回。幸運的是這個開關用一個原子筆就可以打開。
在休息約7個小時之後,任務控制中心叫醒兩名太空人並指示他們作回航準備。17時54分,也就是兩位太空人在月面停留21小時36分鐘後,他們乘坐鷹號登月艙上升級離開月面返迴繞月軌道,與指令倉哥倫比亞號會合。太空人們帶著樣本進入指令艙,鷹號登月艙隨即被拋棄並留在繞月軌道上。阿波羅11號的太空人們踏上了回家的旅程。
他們做到了。太空人,飛行控制人員,工程師,數學家,技術人員和所有參與阿波羅任務的其他人在奮鬥了十多年之後,終於做到了。從20世紀50年代末到1969年兩人成功登上月球,NASA實現了甘迺迪在1961年提出的目標。
後續
太空人們於1969年7月24日返回地球並降落在太平洋上,受到了英雄般的歡迎。阿波羅11號任務取得勝利後,全美舉行了慶祝活動。太空人們受到了款待,參加了遊行,並向世界展示了他們帶回的月球巖石樣本。
圖示:降落地球後,三位太空人仍待在隔離車內。
對於NASA來說,下一步是顯而易見的:繼續這個項目。皮特·康拉德(Pete Conrad)和他的同伴們即將完成阿波羅12號登陸風暴洋的訓練計劃,急切地等待著升空。在他們身後,阿波羅13號到20號的太空人們躍躍欲試。
網易科技《知否》欄目,好奇世界,與你一起探索未知。
關注網易科技微信號(ID:tech_163),發送「知否」,即可查看所有知否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