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途而廢的阿波羅登月,卻造就了九死一生的偉大奇蹟

2020-08-27 幽幽龍仔

1961年5月,美國的載人登月計劃——阿波羅,正式實施,這項浩大的工程旨在未來的十年裡把美國太空人送上月球,時任總統甘迺迪還雄心勃勃地表示「不是因為它簡單,而是因為它很難」。

這項劃時代的工程有超過2萬家企業,200多所大學,80多個科研機構參加,總人數甚至超過30萬人,耗資更是高達255億美元,相比於美國在二戰時動用10萬人,歷時3年,耗資20億研製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阿波羅計劃更可謂是石破天驚。


NASA在經歷了數次挫折後,仍堅持不懈。特別是1967年1月阿波羅1號任務中,三名太空人被活活燒死在座艙內。

1969年7月21日,阿波羅11號載著三位太空人來到了環月軌道。科林斯在指令艙留守,等待隊友返回。阿姆斯特朗與奧爾德林駕駛「鷹號」登月艙成功在月球著陸。當阿姆斯特朗扶著階梯踏上月球時,說出那句名言:「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但卻是全人類的一大步。」阿波羅11號於7月24日返回地球,太空人受到了熱烈歡迎,時任總統尼克森還親自到現場迎接英雄凱旋。


阿波羅11號的成功,並不是阿波羅計劃的終點,它僅是承上啟下,NASA後續還有更宏偉的規劃。

阿波羅12號於1969年11月14日在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11月19日成功登月,五天後安全返回。

接下來登場的自然是阿波羅13號,「13」這個數字在西方意味著不吉利,預示著災難,而阿波羅13號似乎從剛發射就遭到了詛咒。


1970年4月11日,阿波羅13號在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將其託舉起的土星5號火箭卻在上升時,由於縱向耦合振動導致二級火箭的一臺推進器提前關閉,險些釀成大禍。幸好工程師臨時延長了其他四臺推進器的燃燒時間,保證了土星5號火箭有足夠的推力把阿波羅13號送入預定軌道。


阿波羅13號終於進入茫茫太空,奔向月球。就在飛船離地球約32萬公裡時,地面控制人員收到了急促的求救呼叫「休斯頓,我們有麻煩了!」原來,阿波羅13號服務艙的二號氧氣罐發生了爆炸,其餘的氧氣罐也受到了波及,燃料電池出現嚴重損壞,情況十分危急。


地面控制人員緊急商討後,決定放棄此次登月任務,現今最關鍵的是讓三名太空人能平安返回地球。

阿波羅13號飛船由三部分組成,登月艙、指令艙、服務艙。發生爆炸的服務艙位於尾部。地面人員要求太空人進入擁有獨立生命維持系統的登月艙,將之作為「救生艇」。飛船繼續向月球奔去,然後利用月球的引力彈弓效應,把飛船「甩」回地球。


阿波羅13號飛船的登月艙,最初設計只夠兩名太空人用兩天,一下子塞進三個人,飛船內的資源變得十分緊張,缺水少食自不必提,電力加熱裝置也被迫關閉,太空人只得在接近零度的低溫中咬牙堅持。他們還必須在如履薄冰的高壓下,保持心態平和,儘量減少呼吸。

可是問題還是來了,他們呼出的二氧化碳濃度不斷升高,已接近危險值。地面控制人員急中生智,要求太空人利用身邊僅有的材料,飛行手冊、膠帶、內衣褲、襪子,製成簡易的空氣過濾裝置,這才成功降低了艙內的二氧化碳濃度。


四天對於地球上的我們也就彈指一揮間,可是對於在阿波羅13號飛船登月艙裡苦苦煎熬的三位太空人來說,真是度日如年。

終於,飛船舷窗外的地球越來越大。三位太空人從飛船的登月艙進入了飛船的指令艙。因為在最初設計時,只有指令艙擁有隔熱措施,能再入大氣層返回地球。


太空人憑藉過人的膽識、高超的技術,在其他設備失靈的情況下,僅以手上的腕錶計時,成功完成14秒點火的壯舉。指令艙以分毫不差的精確軌道進入大氣層。若有半分差池,飛船將被大氣層反彈回深淵般的太空或直接燃燒殆盡,之前的所有努力都將付諸東流。


1970年4月17日,歷經磨難的阿波羅13號終於回到了地球,指令艙濺落在太平洋上。搜救人員火速趕到,三位太空人大體無礙,只有一人因缺水患上了尿道感染,須住院治療。

NASA事後進行了詳細調查,並修改了飛船的設計。此類事件再也沒有發生。

這三位沒能踏上月球,但同樣創造了阿波羅奇蹟的太空人是,吉姆•洛威爾、傑克•斯威格特、弗萊德•海斯。


(轉載請取得授權,否則必究;本文圖片源於網絡,感謝原作者,若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阿波羅計劃電影盤點
    1970年發射升空的阿波羅13號飛船在飛往月球的過程中,發生爆炸事故,詹姆斯·洛威爾等三名太空人經歷重重考驗,九死一生回到地球。影片獲得了1996年的奧斯卡最佳電影剪輯、最佳音效獎以及另外九項提名。《阿波羅18號》《阿波羅18號》(2011),是由岡扎羅·洛佩茲-加勒果執導,沃倫·克裡斯蒂、勞埃德·歐文主演的科幻片,講述本應被取消的阿波羅18號其實早在1974年聖誕節秘密進行登月計劃,卻因在月球上遭遇的外星生物而未返回地球的故事
  • 阿波羅登月50年,美國還能在月球上再次偉大嗎
    然而,在阿波羅計劃結束之後,無論是美國還是其他國家,都沒能再把太空人送到月球之上。目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為再次登月甚至是在月球上建立長期有人駐留的基地做著準備。首次登月50年後,美國能否在月球上再次偉大?也許我們能夠從跨越50年的今夕對比中找到答案。
  • 51年前美國阿波羅登月,是騙局還是偉大創舉?嫦娥五號已經證明
    最終因為技術原因,美國雖然採用了「月球軌道交會法」,但服務艙/指令艙組合體與登月艙/上升級組合體在地面不對接,在阿波羅登月中,阿波羅飛船的服務艙-指令艙組合體在發射後需要先在近地軌道和登月艙對接。而登月完成後,登月艙的上升級從月面發射進入月球軌道之後還要再和服務艙-指令艙在月球軌道上對接。
  • 李會超:阿波羅登月50年,美國還能在月球上再次偉大嗎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李會超) 美國東部時間1969年7月20日16時17分(北京時間1969年7月21日4時17分),阿波羅11號飛船的「老鷹」號登月艙成功在月球著陸,太空人阿姆斯特朗留下了人類在月球上的第一個腳印。自此之後,首次登月成為人類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裡程碑,「我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的登月感慨也成為了深入人心的名言。
  • 斯諾登:阿波羅登月是假的
    現如今,全世界都見證了中國航天技術的高速發展奇蹟,很多國家祝福我們,希望嫦娥五號可以順利完成採樣工作,為人類造福。不過美國航天局卻表示,中國應該將採集到的土壤數據分享給全世界,在科技面前人人平等,本著這個原則,中國應該將土壤數據對世界開放。
  • 阿波羅「陰謀」:人人都愛陰謀論,阿波羅登月真相大揭秘
    美國的「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載著三名太空人,成功登上了月球,並喊出了響徹寰宇的一句話「這是我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此後美國有進行了6次登月行動,其中一次因為故障沒能成功,不過太空人都安全返回了地球,另外的五次都成功了,總共有12名人類太空人到達過月球。
  • 人類第二次登月,飛船遭遇兩次雷劈,竟然還能奇蹟般地登月成功
    1969年時,隨著人類航天事業的飛速發展,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啟動了一項具有裡程碑式的航天登月計劃。此次壯舉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登月計劃,負責執行該任務的人員分別是指令長阿姆斯特朗、指令艙駕駛員麥可·柯林斯、以及登月艙駕駛員巴茲·奧爾德林。
  • NASA阿波羅登月暗藏驚天秘密 阿波羅11號竟遇外星人?(圖文)
    美國阿波羅11號登月,堪稱人類奇蹟,不過美國卻一直在向大眾隱瞞當年真相,在一份NASA絕密檔案裡,我們可以看到,當年阿波羅11號竟在月球上遇見過外星人,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除了這件事之外,NASA還向公眾隱瞞了哪些登月事情?
  • 阿波羅11號:超越競爭的奇蹟
    這艘飛船從誕生以來就註定會吸引來自全世界的密切關注,因為它將去執行一項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任務——載人登月。它就是美國著名的阿波羅11號飛船。 任務的圓滿完成,標誌著人類航天事業向前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從此徵服宇宙的星辰大海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即使過去了半個世紀,今天的人們依舊會驚嘆於這項任務的偉大、夢幻與唯一。
  • 阿波羅登月再遭質疑——當初成功登月憑的是運氣?
    這兩種解釋,算是暫時平息了人們對於美國阿波羅登月真假的爭議。50年來,關於美國登月真假的質疑從來沒有平息過。比如最大的疑點是:美國1961年才開始登月計劃,短短的8年間就趕超蘇聯,成功登月,這不能不讓人懷疑。疑點雖然很多,但卻從沒有人拿出真正有力的證據,推翻美國登月的事實。
  • 歐米茄超霸登月「阿波羅15號」限量表介紹
    1969年,航天員的一小步,是人類太空冒險史的一大步,而自人類成功登月以來,OMEGA超霸表一直被列為國際太空任務的配備首選,前後任務不知凡幾,能夠成為人類最偉大的科學探險一部份,Omega 感到無比的榮耀,並針對每個重要的登月事件推出限量表款,來紀念這個將永遠傳頌下去的登月傳奇。
  • 阿波羅登月計劃
    十天的任務中登月艙在地球軌道中正常運行,證明了其獨自飛行的能力並重新與指揮/服務艙對接。從這次任務開始,太空人們開始為太空飛行器命名;登月艙因其外形被稱作「蜘蛛」,而指令艙被運到航天中心時的塑料包裝使太空人們想到了「水果糖」(Gumdrop)。
  • 阿波羅11號:登月50年
    1969年7月20日,在「阿波羅11號」環月飛行了12圈、並釋出登月艙「鷹」之後,這一句久等的話,讓許許多多在場的工作人員熱淚盈眶。如今,刻畫宇宙探索的科幻大片層出不窮,月球已經不算是冒險家的樂園了,觀眾也不會更感興趣。
  • 「阿波羅登月的骯髒秘密」
    人從未比在太空行走時顯得更為渺小,或更為偉大語宙+塵埃的大秘密美國被稱為「BIG挑戰賽」的「突破、創新和改變遊戲規則」創意挑戰賽(Breakthrough, Innovative and Game-changing /BIG)新一年度主題公布——月塵防護,包括太空飛行器著陸器間的塵埃防護和減少、太空衣防塵能力、外部灰塵清理以及在棲息地內控制月球灰塵
  • 航天史最偉大失敗,阿波羅13號太空爆炸,太空人用4天逃回地球
    隨著嫦娥五號登月,關於美國阿波羅計劃的討論也就越來越多,美國共組織7次載人登月,6次成功,而失敗的這次也被成為航天史上最偉大的失敗。這究竟是為什麼呢?阿波羅13號太空爆炸在阿波羅11號、阿波羅12號接連成功登月之後,1970年,美國開始了第三次載人登月任務,共搭載了3名太空人:吉姆·洛威爾、傑克·斯威格特、弗萊德·海斯。
  • 阿波羅登月是偽造的
    自1969年11月美國宣布,美國的阿波羅成功登月後,世界各地的人們就存在許多質疑,其中也肯定包括中國人的質疑!可是前幾年中國科學院有那麼幾個人還在電視上信勢旦旦的說,美國的阿波羅登月是真的。暫且先不管外國人是怎麼質疑的,外國人質疑的問題許多都是天文問題,太過高深,我也弄不明白,但我這些年來始終有一個問題未解開,那就是阿波羅登月後他是怎麼回到地球的?
  • 你不知道的阿波羅登月秘聞
    " 點擊「國家空間科學中心」關注我們吧 " 1969年7月20日,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奧爾德林先後成功地登上月球表面,阿波羅計劃實現了偉大的歷史性目標。
  • 曾經的「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發布的照片難道是假的?
    歡迎大家來到百家號科幻宇宙,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的是曾經的「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發布的照片難道是假的。其實對於曾經的「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發布的照片難道是假的這一問題?是根本沒有任何意義的,因為這本就是該事件的事實,當時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幾乎上至70歲到60歲的老人,下至剛上小學的小學生都知道,因為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登陸其他星球的事情。阿波羅計劃其實指的就是美國從1961年到1972年,組織實施的一系列載人登月飛行任務,並且這一任務是一個長達十年的偉大工程。
  • 美國副總統彭斯慶祝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的演講
    很高興能以副總統和國家航天委員會主席的身份——和賢妻凱倫——重返甘迺迪航天中心,與大家一起慶祝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50年前的這一壯舉將永遠被人紀念。(掌聲) 我一直期盼著這一天的到來,但請允許我轉達另一位偉大的太空愛好者、美國太空領導地位捍衛者的問候。今天,我帶來了美利堅合眾國第45任總統唐納·川普總統的問候。
  • 阿波羅登月騙局!(二)
    2002年《每日電訊報》發表了一個故事說,歐洲天文學家將使用望遠鏡觀察「阿波羅」登月著陸器的殘骸。根據這個故事,理察·威斯特博士說,他的團隊可以拍攝「阿波羅」登月現場的高清圖片。「馬庫斯·艾倫相信登月行動是一場騙局,他在故事中指出,沒有哪張月球上的金屬製品的圖片能說服他相信載人登月真實發生(艾倫相信機器人任務中將物體放置在了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