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阿波羅登月秘聞

2021-01-09 騰訊網

點擊「國家空間科學中心」關注我們吧

1969年7月20日,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奧爾德林先後成功地登上月球表面,阿波羅計劃實現了偉大的歷史性目標。

阿波羅計劃的最初目標是將幾位航天員送入月球軌道,但是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想要更多。

阿波羅計劃在1960年公布時,最初的計劃是將幾位航天員送入月球軌道,而不是月球表面,但是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在1961年發表了著名演講,宣布他和美國將會在10年之內將人類送上月球。

執行阿波羅11號任務的航天員的心率出奇的正常。

成年人的平均靜息心率在每分鐘60到100次之間,這取決於個人的年齡、體型、心臟狀況和其他因素。在興奮的情況下,一個人的心臟可能會跳得更快。然而在整個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過程中,心率都受到監控的三名航天員卻出奇的正常。在發射時,阿姆斯特朗是最興奮的一個人,他的心率達到了每分鐘110次。與此同時,柯林斯的心率為每分鐘99次,而最平靜的當數奧爾德林,心率只有每分鐘88次。

阿波羅11號飛船搭乘土星火箭起飛

尼克森總統準備兩份演講稿,以防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的航天員有去無回。

與許多歷史性任務一樣,當時的美國總統理察·尼克森必須為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期間可能發生悲劇做好準備。因此他的演講稿撰寫人威廉·薩菲爾準備了兩份演講稿:一份是慶祝登月任務的勝利,另一份則題為《萬一發生月球災難》,講稿中說:「命運註定,那些到月球上探險的人將永遠留在月球上安息。」

現代化烤麵包機比阿波羅11號的制導計算機更先進。

雖然阿波羅制導計算機(簡稱ACG)在當時是最先進的,但是與現在我們經常使用的一些基於計算機的產品比起來,ACG就顯得有些落後了。《計算機周刊》報導稱,這些「精巧的計算機系統」並不比現在的可攜式計算器更先進,甚至ACG還不如「利用電腦控制的具有停止/啟動/解凍按鍵的現代化烤麵包機」。

阿波羅11號的航天員喝了大量起泡的水。

由於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的氫氣過濾器出了問題,航天員的飲用水總是有點起泡。麥可·柯林斯在他1974年的回憶錄中寫道:「飲用水中充滿了氫氣泡。」阿波羅11號的航天員的飲用水充滿氣泡導致嚴重的腸胃脹氣,使得他們經常放屁。

NASA沒有充分解決阿波羅11號航天員的如廁問題。

說到身體機能,NASA還沒有完全解決航天員在零重力狀態下上廁所時可能遇到的所有問題。阿波羅11號的一名航天員在整個旅程中一直在服用止瀉藥物,這樣他就不用面對這樣的尷尬問題了(不過這名航天員的真實身份從沒有公開過)。

巴茲·奧爾德林的母親曾經有一個預言般的姓。

在巴茲·奧爾德林的母親馬裡恩嫁給老埃德溫·尤金·奧爾德林之前,她的姓名為馬裡恩·月亮(月亮是姓)。當《紐約時報》要求證實這一有趣巧合的真實性時,奧爾德林回答說:「是的。我覺得NASA不需要知道這一點。要不,有人會認為我是依靠這個受到優待,因為我的祖先姓月亮。當然這是個笑話。」

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有三名備份航天員。

除了三個主力航天員,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還有三位備份航天員,他們是:吉姆·洛威爾、弗萊德·海斯、比爾·安德斯。備份航天員同樣需要接受任務訓練,在主力航天員因各種原因無法執行任務時接替。

阿姆斯特朗曾不確信他們能夠使登月艙著陸。

2012年,阿姆斯特朗在一次罕見的採訪中承認,儘管他相信自己和其他航天員能夠成功返回地球,但是不太相信「鷹號」登月艙能夠降落在月球上。「在阿波羅11號發射前一個月,我們認為有足夠的信心嘗試降落在月球表面上」,阿姆斯特朗表示,「我覺得我們安全返回地球的可能性有90%,但是第一次嘗試就能夠成功著陸月球的可能性只有50%。從月球軌道降落到月球表面的未知因素太多,而且很有可能存在什麼我們無法完全理解的東西。如果不能夠成功著陸的話,我們將不得不放棄這次行動,返回地球。」

創造了「軟體工程」這一術語的女性拯救了阿波羅11號登月行動。

登陸月球需要一些真正的軟體創新,尤其是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計算機科學家瑪格麗特·漢密爾頓女士(1936年8月17日出生)率領團隊為阿波羅導航計算機編寫了所有程序代碼,並且她本人創造了「軟體工程」這一術語。就在阿波羅11號歷史性地降落到月球表面之前3分鐘,突然導航計算機系統出了問題,有崩潰的危險。幸好瑪格麗特·漢密爾頓設計的程序代碼解決了出現的問題,使阿波羅11號順利降落到月球表面。

阿波羅11號飛船搭載了萊特兄弟首架飛機的零件。

1969年,在登月行動之前,美國空軍聯繫了阿姆斯特朗,詢問他是否能夠帶著萊特兄弟的第一架飛機的零件一起飛往月球。作為感謝,阿姆斯特朗可以保留其中一半的零件作為紀念。作為一名狂熱的飛行員,阿姆斯特朗自然同意。

阿姆斯特朗的兒子馬克·阿姆斯特朗曾表示:「攜帶這些飛機的起源之物對我父親來說非常重要。首先,他是一名工程師,他想讓飛機變得更好。成為一名飛機設計師是他童年的目標。」

當阿波羅11號降落在月球上時,燃料真的很少了。

1969年7月5日,阿波羅11號的航天員們接受了一次媒體採訪。當被問及是否會帶一些個人紀念品去月球時,阿姆斯特朗回答說:「如果讓我選擇的話,我會帶更多的燃料。」阿姆斯特朗的回答頗有預見性,因為當阿波羅11號最終降落在月球上時,燃料真的很少了。警報聲已經響起,他們只有60秒的時間降落或者中止行動;然後30秒的警報再次響起。「當時間只有30秒時,我們距離月球表面還有3米左右甚至更少。」奧爾德林說,「我偷偷地看了一下,因為在那個時候,我認為阿姆斯特朗已經不會關注數字了。他正在看著外面。我可以看到太陽的影子在我們身後。」幾秒鐘之後,阿姆斯特朗向休斯敦太空中心報告說:「鷹已經成功降落了。」

「鷹」登月艙的計算機系統超負荷工作,險些使登月艙降落在一個布滿巨石的隕石坑裡。

登月艙的計算機系統在著陸過程中經受了真正的考驗,由於超負荷工作,可能會使登月艙降落在一個布滿巨石的隕石坑裡。「隕石坑的斜坡非常陡,石頭也非常大,有汽車那麼大。」阿姆斯朗特說。為了避免潛在的危險,阿姆斯特朗對登月艙進行了人工控制,試圖找到一個更安全的著陸地點。

不用說,登月艙並沒有降落在隕石坑裡。多虧了阿姆斯特朗的快速反應,他們成功降落到一個安全的位置。阿姆斯特朗說:「我利用手動控制登月艙,然後像駕駛直升機一樣向西飛去,希望找到一個沒有那麼多巖石的地方,最終找到了一個平坦的地方,在燃料耗盡之前把它降落到了月球表面。」

眾多的人觀看了阿波羅11號的登月實況,迪士尼樂園也轉播了登月實況。

據估計,全世界有約6億人通過電視直播觀看了阿波羅11號的登月實況。1969年7月20日,在迪士尼樂園的明日世界舞臺上,數千名遊客觀看了阿波羅11號的登月實況電視直播。

凱旋後盛大的歡迎儀式

阿姆斯特朗是第一個踏上月球的人,但奧爾德林是第一個在月球上小便的人。

2009年,第二個踏上月球的奧爾德林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的新聞中心對一群人說:「當時實在忍不住了,我把小便解在褲子裡了。」

在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完成月球工作的同時,一個蘇聯太空飛行器意外墜毀在月球上。

在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在月球表面完成工作的同時,一個蘇聯製造的名為「月球15號」的無人月球探測器意外墜毀在月球上,距離「靜海基地」約850公裡。

除了國旗,航天員在月球上了留下很多東西。

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在月球上留下來的不只是一面美國國旗:其他具有紀念意義的還有73位世界各國領導人的信息、一個金制的橄欖枝形狀的胸針(意為象徵和平)以及阿波羅1號飛船(1967年1月27日進行的一次例行測試中,指令艙發生大火,其三名航天員遇難而沒有發射)的一個碎片。

曾搭載阿波羅11號飛行的任務紀念章

阿姆斯特朗帶回來的一袋月球塵土最終以180萬美元賣出。

阿姆斯特朗在月球表面進行工作時,收集了一袋月球塵土,以供NASA的科學家研究分析。2015年2月,芝加哥人南希·李·卡爾森女士以995美元的價格從一家政府拍賣網站購得那袋月球塵土。當卡爾森女士將這袋東西寄給NASA以確定其真實性時,NASA宣稱這袋月球塵土是自己的財產,拒絕歸還。於是卡爾森女士將該機構告上法院,最後法官做出了對她有利的判決,月球塵土回到了卡爾森女士的手中。2017年,卡爾森女士通過蘇富比拍賣行以18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了這袋月球塵土。

月球有一種非常獨特的氣味。

阿姆斯特朗在談到月球的味道時說道:「對我來說,它的味道就像壁爐裡溼漉漉的灰燼。」

然而對奧爾德林來說,它更像是「一種刺鼻的金屬氣味,像是火藥或是爆竹爆炸後空氣中的味道」。

航天員返回美國時還填寫了入境登記表。

和所有離開美國的遊客一樣,阿姆斯特朗等三名執行登月任務的航天員在回到地球,取道檀香山返回美國時,還填寫了入境登記表。登記表上面寫著「出發地:月球;航班號:阿波羅11號;抵達地:美國夏威夷檀香山;行李:月球巖石和月球塵土樣本。」下面有三位航天員的名字。

阿波羅11號乘組在隔離中接受總統的接見

數百張親筆籤名的照片是航天員版的「人身保險」。

為了預防航天員萬一沒有從登月任務中返回,確保他們的家人在經濟上得到照顧,阿波羅11號的航天員在執行任務前的部分隔離期間籤了數百張照片,以便需要時進行拍賣。幸運的是,沒有發生這種情況。

阿波羅11號航天員對於陰謀論一笑置之。

即使已經過去了50年,仍然有一些人認為登月是場騙局。不過阿波羅11號的航天員對此有一種幽默感。阿姆斯特朗曾經說過:「偽造要比真做起來更困難。」奧爾德林對此則一笑置之。

2001年,陰謀論者巴特·西布雷爾找到奧爾德林,希望他把手掌放在一本《聖經》上,「向上帝發誓」他真的登上了月球。雖然奧爾德林已經盡力不去理睬西布雷爾,但是這位NASA的傳奇人物再也無法忍受西布雷爾說他是「懦夫、騙子和小偷」,所以他朝著西布雷爾的臉打了一拳……

來源:太空夢想

相關焦點

  • 阿波羅登月是假的?無數鐵證告訴你它是真的
    阿波羅登月是假的?無數鐵證告訴你它是真的阿波羅計劃是美國曆時11年、耗資255億美元的劃時代的大工程,參與總人數30萬,調動了美國非常多的機構。相比今天2020年,我們的嫦娥5號成功發射,美國竟然在50年前就完成了載人登月的偉大壯舉!可見我們依然和他們有非常大的差距!
  • 奇怪的阿波羅登月照片
    這張照片是「阿波羅12號登月」後的月面漫步照片,也就是繼阿波羅11號首次登月後第接下來的登月行動。原照片是黑白的,但是在人工上色後更有現場感。左手上戴著一隻手錶,不知道是啥牌子而且為什麼不讓對面太空人拍呢?光線角度不對!圖中太空人的衣服和頭盔上的高光都表明太陽是從他的正面照過來的,那麼,另一個太空人的影子應該是朝向他的方向才對。可是面罩中的影子方向卻是遠離圖中太空人。不覺得的奇怪麼?
  • 阿波羅登月騙局!(二)
    照相機是用支架安裝於他們太空衣的前面,他們可以直接在前面取景,不需要取景器。而且,這些照片中許多是立體重疊照或者成套的全景圖像,一張接著一張快速拍攝而成的。《「阿波羅」圖像集》中有「阿波羅11」號任務中拍攝的121張照片,這些照片都是在月面行走時拍攝的——每張用時不超過1分鐘。此外,如果順著看這些照片,你會發現裡面有許多照片都是快速連續拍攝的。
  • 阿波羅登月造假?真相比你想像的還要複雜
    11號送入地月轉移軌道,7月20日三名太空人實現登月,登月艙降落在靜海。NASA探測器拍攝到阿波羅14號的登月遺址登月造假論主要說法有2點:第一個是太空人插在月球表面上的國旗為何會「飄揚」?第二個是月球上只有一個光源,為什麼太空人會出現兩個投影?
  • 阿波羅登月計劃
    由於本次任務不需要登月艙,土星IB火箭作為運載火箭被首次使用,而不是其他阿波羅任務所使用的推力更強的土星5號。阿波羅10號將登月艙帶到了月球軌道,完成了所有測試登月艙和指令艙表現以及檢查細節的飛行目標,為阿波羅11號不到兩個月後的成功登月鋪平了道路。
  • 阿波羅登月是偽造的
    自1969年11月美國宣布,美國的阿波羅成功登月後,世界各地的人們就存在許多質疑,其中也肯定包括中國人的質疑!可是前幾年中國科學院有那麼幾個人還在電視上信勢旦旦的說,美國的阿波羅登月是真的。暫且先不管外國人是怎麼質疑的,外國人質疑的問題許多都是天文問題,太過高深,我也弄不明白,但我這些年來始終有一個問題未解開,那就是阿波羅登月後他是怎麼回到地球的?
  • 阿波羅登月計劃是一場騙局?
    作為第一個走出登月艙踏上月球表面的人,阿姆斯特朗說出了那句名垂青史的話:「這是我的一小步,卻是全人類的一大步。」 從某種意義上說,「阿波羅登月計劃」本該是人類歷史上最不應受到質疑的大工程,用奧爾德林的話說:「你可以相信金字塔是外星人幫忙建造的,可以相信馬可波羅從未去過中國,但你不應該質疑我們曾經登上過月球。」
  • 美國阿波羅登月是真是假
    美國阿波羅登月是真是假?非當事人,只能從知道的一點東西來推測了。首先,我不懷疑美國登陸月球了。只是從所知道的一點資料來判斷阿波羅有沒有登陸月球。現在大家都很懷疑: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就可以登陸月球了,也知道月球登陸的重要性,那為什麼後來卻放棄繼續登陸了呢?
  • 震驚:美國「阿波羅登月」是假的!
    知道真相的人認為回答這個問題很簡單:美國從來就沒有登月過,至今也沒有能力登月!從中國嫦娥發回的所有圖片中看,沒有一張可以證明美國曾經登上過月球。當美國聽到世界的質疑聲後,為掩飾尷尬,不停地製造輿論「闢謠」。有科學家說:其實最簡單的闢謠方法就是:你再上月球試一次不就行了?何必解釋?然而,迄今為止,他們根本就沒有能力登上月球。
  • 人類登月40年「阿波羅11號」登月八大內幕(組圖)
    事實上,太空人在插這面美國國旗時,一直擔心它插不牢,從而在電視直播中歪倒在月球表面上。據「登月第二人」巴茲·奧爾德林回憶稱,當他們駕駛「鷹號登月艙」飛離月球表面時,他們看到火箭引擎強大的衝擊波立即將這面美國國旗「刮」倒在地,躺在月球塵土中。
  • 阿波羅18號:我們為什麼不登月
    我們為什麼不登月,這是電影《阿波羅18號》的宣傳口號.這部電影是由岡扎羅·洛佩茲執導的一部科幻片於2011年9月2日在美國上映。電影宣傳圖影片主要講述了本應被取消的阿波羅18號其實早在1974年聖誕節秘密進行登月計劃
  • 解讀阿波羅登月的各種質疑
    五十年前,美國「阿波羅計劃」第一次將人類送上月球並實現在月表行走。太空人阿姆斯特朗邁出的「一小步」意味著人類對宇宙的探索邁出了「一大步」。但是卻有不少人質疑登月造假,「阿波羅」載人登月完全是20世紀最大的騙局。這篇文章我們就來扒一扒質疑者懷疑阿波羅登月造假的幾點原因,以及解釋為什麼這些質疑站不住腳。
  • 登月50周年,我們都是「阿波羅」計劃的受益者
    「阿波羅」計劃當年之所以被叫停,最主要的原因是耗資過大,從1961年開始到1972年結束,「阿波羅」計劃持續的11年中,總花銷達到了255億美元,以金價計算相當於現在的9000多億美元。這麼一大筆錢花出去,只為了人類能在月球上踩個腳印,似乎真的太不划算了。
  • 登月50周年:這組圖帶你了解阿波羅
    周六(7月20日)正值阿波羅11號(Apollo 11)登月50周年,本文帶你了解人類首次登月背後的冷知識,以及全球各地民眾舉辦哪些紀念活動。圖為1969年7月20日,美國太空人乘坐阿波羅11號(Apollo 11)太空船登上月球,實現人類歷史上首次登月。
  • 阿波羅登月再遭質疑——當初成功登月憑的是運氣?
    這兩種解釋,算是暫時平息了人們對於美國阿波羅登月真假的爭議。50年來,關於美國登月真假的質疑從來沒有平息過。比如最大的疑點是:美國1961年才開始登月計劃,短短的8年間就趕超蘇聯,成功登月,這不能不讓人懷疑。疑點雖然很多,但卻從沒有人拿出真正有力的證據,推翻美國登月的事實。
  • 阿波羅登月51周年!程式設計師還原阿波羅登月高清影像,效果震撼
    【新智元導讀】7月20日是阿波羅登月51周年。一位YouTube名為DutchSteamMachine的程式設計師使用AI技術修復了阿波羅登月的原始影像,將登月鏡頭的像素從每秒12幀提升到每秒60幀,效果令人震撼。7月20日是阿波羅登月51周年。
  • 「第三個人」:阿波羅登月任務中的寂寞英雄
    他在日記中說,「如果他們未能出現在月球表面,我不會自殺;我會獨自返回地球,立刻回來,但我一生都將是一個被盯住的人,我知道一定會這樣的。」回來不久,他收到第一個飛越大西洋(600558)的美國飛行員林德伯格的信,讚揚他是這次任務「更深刻的一部分……你經歷了沒有人體驗到的,前所未有的孤獨感」。這感覺,很少人懂得。
  • 阿波羅11號登月秘密(一):原來他並非登月的最佳人選
    一開始,NASA的工程師們真的不知道如何將太空人安全送上月球,然後再將太空人送回地球。最終,他們被約翰·霍伯(John Houbolt)提議的「月球軌道交會對接」(lunar orbit rendezvous)概念所說服。這包括從地球發射一個包括指令艙、服務艙和登月艙在內的太空飛行器。「一旦進入繞月軌道,登月艙就會分離出來降落到月球表面。」
  • 「阿波羅登月的骯髒秘密」
    條款特別指出,這些物品不包括「月球巖石和其他月球材料」。然而,在地球上視為珍品的月塵,在月球上無疑是太空任務的麻煩製造者。美國土壤科學協會說,1969-1972年的歷次美國阿波羅登月任務,都有一個「骯髒秘密」。田納西大學行星地球科學研究所所長拉裡·泰勒(Larry Taylor)教授總結為:「阿波羅號太空人指出的主要問題是灰塵、灰塵,還是灰塵。」
  • 阿波羅登月是真實的嗎?其實鐵證如山
    今年是人類第一次載人登月50周年,然而不論中外,仍然有很多人質疑當年阿波羅登月的真實性。我這裡給出肯定的回答:阿波羅登月是真實的。這裡來說一下最堅實的證據:月球反光板。如今如果您有條件到天文臺,今天,您仍然可以利用雷射測距儀找到第一塊反光板。下面我慢慢講,您耐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