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羅登月再遭質疑——當初成功登月憑的是運氣?

2021-01-08 徐二新

最近中國的嫦娥五號登月成功,也由此引發了不少關於登月的爭論。其中最讓人感興趣的是:中國登月成功後,實時圖像顯示,我們插在月球上的五星紅旗是非常平整一動不動的;而美國的阿波羅登月當中,星條旗卻在月球上迎風飄揚。因此,美國登月是假的這種觀點再次被提起。

面對質疑,也有不少人對星條旗的「迎風飄揚」給出了比較合理的解釋。主要有兩種:其一,認為星條旗的飄動是太空人插旗杆時的震動造成的。因為月球上是真空狀態,力的傳導沒有任何損耗,旗杆的震動不停的沿著旗幟表面擴散開來,形成了「迎風飄揚」的樣子;其二,認為是星條旗插上去的時候就有許多褶皺,所以看起來像是「迎風飄揚」。

這兩種解釋,算是暫時平息了人們對於美國阿波羅登月真假的爭議。50年來,關於美國登月真假的質疑從來沒有平息過。比如最大的疑點是:美國1961年才開始登月計劃,短短的8年間就趕超蘇聯,成功登月,這不能不讓人懷疑。

疑點雖然很多,但卻從沒有人拿出真正有力的證據,推翻美國登月的事實。而且,當初阿波羅登月並不像外界想像的那麼順利,登月的過程可謂險象環生,數次出現的意外險些使任務失敗。但最終,勇氣、智慧加上一點點運氣,幫助兩位勇士完成了人類首次登月的壯舉。當然,本文來自於當事人的回憶,是真是假,相信各位看官都有自己的判斷。

1969年7月16日, 「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載著3名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巴斯.奧爾德林和麥克·科林斯在美國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這次太空探險的目的地是人類已經仰望了千萬年的月球。

為了與蘇聯爭奪地外空間,美國總統甘迺迪早在1961年就宣布將實施載人登月計劃,即「阿波羅計劃」。其後8年間,美國先後發射了幾十個月球探測儀器,用於了解月球表面的地理情況和勘察理想的著陸點,同時就登月的重要環節進行了多次模擬實驗。

在如此龐大的工程中,發生一些始料未及的意外狀況幾乎在所難免。就在發射前,一個危機差點使這次壯舉夭折。起飛前4小時,3名太空人在享用發射前的最後一餐。他們不知道的是,此刻在發射臺上,土星5型火箭卻出現了燃料洩漏,技術人員正在緊急排除故障。當時火箭裝有100萬加侖液氫燃料,此時一個火星就會摧毀火箭和所有工作人員。

3名太空人對燃料洩漏這一危險並不知情。而在此之前,太空人們被告知,如果燃料洩漏導致引擎在點火時失效,他們的座艙會被彈射到遠離火箭的安全地點。當太空人奧爾德林後來回憶說:「我覺得我們生還的可能性有99%,我們會遇到很多危險,但也有很多機會中斷任務。」然而驚人的是,在宇航局官員看到的備忘錄中,並沒有什麼逃生計劃。備忘錄表明,發射中斷系統在探測到災難性故障後,需要兩秒鐘來啟動逃生系統,如果在發射初期火箭的引擎熄火,箭體會在半秒鐘內解體,太空人根本無法獲救!但太空人對此卻一無所知。好在洩漏問題終於在下午1時32分解決,飛船起飛了。

「阿波羅11號」在進入太空後不久,登月艙領航員奧爾德林忽然看見一道炫目的光線從船艙前部直剌向艙尾,待他轉過頭去,那道光卻已無影無蹤。這個異常的現象令奧爾德林的心瞬間縮緊,他連忙問飛船指令長阿姆斯特朗和飛船領航員柯林斯是否也看見了那道光。同伴們的回答使太空艙裡的氣氛變得更加緊張,他們說看到了,而且已經看到了上百次。

奧爾德林馬上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專家取得了聯繫。經過分析,專家告訴他們,那些光線可能是高速重粒子。這些重粒子的威力大到足以穿透宇宙飛船和人體,不過短時間的接觸不會給人造成嚴重傷害。由於沒有任何防護措施,「阿波羅11號」只能在太空粒子的「槍林彈雨」中繼續前進。

從地球到月球大約有38萬千米,「阿波羅11」號飛船載著3名航天員經過75小時的長途跋涉,於18日進入月球引力圈,一切正常。稍後,飛船飛到月球背面,將有33分鐘與地球失去無線電聯繫。此時如果設備失靈或出現一點點計算機錯誤,航天員就將永遠無法返回故鄉。

19日凌晨,飛船在繞月飛行的第13圈開始啟動降落程序,「阿波羅11」號到達距月球上空4 500千米高度時,服務艙的主發動機逆向噴射,使飛船減速進入了遠月點313千米,近月點113千米的橢圓軌道,此時飛船繞月球一圈只需兩小時,此時,阿姆斯特朗的心率從每分鐘77次一下子升到每分鐘111次。

在月球軌道上,航天員們緊張地進行登月前的準備工作,其中最主要的一項是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進入代號為「鷹」的登月艙,而柯林斯則仍留在稱作「哥倫比亞」的指令艙中。為了減輕重量,登月艙的艙壁非常薄,因此太空人們要相當小心。阿波羅11號主管吉恩·克蘭茲說:「如果你用指頭用力戳,你甚至可以把艙壁刺穿!它只相當於2層鋁板的厚度。」一切就緒後,他們開始用呼號與休斯敦飛行指揮中心聯繫,等待分手。

1969年7月20日,偉大的時刻終於來到了!當天2時許,登月艙的發動機被點燃,它與指令艙分離。指令艙由柯林斯駕駛繼續繞月飛行,而登月艙則載著兩名航天員緩慢向月面飛行。

然而,就在登月艙即將著陸的時候,險情再次發生。此時,登月艙的計算機突然死機,並發出「錯誤代碼1202」的警報。艙內的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在以前的訓練中從未見過這個警報,於是馬上向地面的控制中心詢問。得到消息的控制中心頓時亂作一團,因為這裡的專家竟然沒有一個人知道「錯誤代碼1202」的含義。更令人緊張的是,控制中心此刻必須立即決定登月行動是否繼續進行,因為只要再過一會兒,放棄著陸將在技術上成為不可能,這意味著一旦這次警報暗示有致命危險,兩名太空人就只有死路一條。

就在人們焦慮萬分的時候,有人找到了正在後臺工作的計算機工程師傑克·嘉門。嘉門觀察了幾秒後說:「這是執行溢出警報,信息量太大,計算機一時處理不了,但不影響著陸。」控制中心馬上將實情告知兩名太空人,並指示阿姆斯特朗準備用手動著陸系統著陸。

據後來解密的資料顯示,阿波羅11號飛船使用的電腦系統,運行速度還不如後來的一部手機,這也就不難理解登月艙的計算機為什麼會突然死機了。

渡過又一個危機後,登月艙準備著陸。當兩名太空人駕駛登月艙以每秒150米的速度迫近目標時,他們突然又發現一個驚人的危險:要降落的地方竟是一個大坑,裡面散布著巨大的石礫,還有亂七八糟的卵石。見此情景,阿姆斯特朗馬上抓住操縱杆,繼續飛行,花了大約19秒鐘,駕駛著登月艙避開了亂石嶙峋的危險大坑,尋找平坦的地方。

但此時,引擎的燃料已經嚴重不足,太空人必須在15秒內登月,而在以往的訓練中,太空人們通常需要至少10分鐘完成降落。無奈之下,兩人決定立即降落,最終,奧爾德林手控登月艙於美國東部夏令時16時17分43秒在月面靜海的一角平穩降落,與預定著陸點相距4英裡遠。此時阿姆斯特朗的心率是每分鐘156次,地面控制中心裡的人已經緊張到臉色發青。如果這次飛船不是有人駕駛,那麼很可能就會像蘇聯的「月球15」號一樣墜毀了。

登月成功後,阿姆斯特朗向休斯敦中心報告:「休斯敦,這裡是靜海基地,『鷹』號已經降落。」休斯敦中心頓時一片沸騰,為人類首次登上月球而歡欣鼓舞,奔走相告。

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向窗外眺望,發現眼前是一個遍布隕石坑和大石塊的陌生世界。雖然他們都情不自禁地想馬上走出去看看這神秘的地外之境,但還是克制住這一欲望,按預定計劃等待地面中心指令。

他們先在艙內睡了一覺,醒後在艙內吃了月球上的第一頓飯,接著又檢查了艙內儀器、燃料裝置、氧氣供應情況,觀察周圍環境是否允許長時間停留。地面中心對他們的健康狀況進行了檢查。當一切都經過精確核對後,阿姆斯特朗與奧爾德林相互幫助,穿上極為笨重的航天服,準備開始創造歷史的月球漫步。

整個世界都在等待著阿姆斯特朗走下來,可是,他卻遲遲沒有走出來。很多人都不知道,太空人之所以耽擱了許久,是因為,他們無法打開艙門! 兩人頓時陷入恐懼中。奧爾德林回憶說:「我們沒有意識到艙內的壓力會大大降低。一般情況下,我們打開閥門的時候,為了調整壓力,不應該把所有空氣放掉,但這次我們放了。我們想拉開下面的艙門,但打不開。」 

多次試圖打開艙門失敗後,絕望的奧爾德林進行最後一次嘗試,艙門竟然奇蹟般的打開了。奧爾德林後來回憶說,「在我也走出登月艙後,我把艙門虛掩上,不能讓它鎖上,想從外面把艙門打開將非常困難。」

1969年7月20日22時56分,阿姆斯特朗率先打開「鷹」號登月艙的艙門,帶著電視攝像機站在5米高的平臺上,小心翼翼地放下梯子。據後來披露,這一動作在地球上未曾模擬過。扶梯的幾級臺階阿姆斯特朗走了3分鐘,左腳先邁上月球。在地球上收看電視的大約5億人,用驚奇的眼光從屏幕上看到了第一個地球人踏上月面瞬間的情景。阿姆斯特朗在月面上留下了第一個長約32.5釐米、寬15釐米的人類腳印,並道出了一句意味深長的名言:「對於一個人來說這只是一小步,但對於整個人類來說,這是跨出了一大步。」

這的確是人類航天史上的一座豐碑。登月艙上的電視攝像機記錄下了這具有歷史意義的第一步。阿姆斯特朗感到無比幸福,貪婪地欣賞著這個從未有過人跡的地外空間。他後來在敘述踏上月面第一步看到的景象時說:「月面是美麗的,仿佛上面鋪著一層細細的炭粉,可以清楚地看到腳印,登月艙支腳好像陷了進去,實際上立得很穩。走路並不那麼困難,比在地面模擬訓練輕鬆多了。」他圍繞著登月艙跳躍式走動,向地球上的人們介紹看到的月面情景,然後俯首撿拾巖石和收集礦物。他用行動告訴人們,人類在月球上可以自由行動。全球數億電視觀眾通過電視畫面目睹了登月實況。

19分鐘後,奧爾德林緊步阿姆斯特朗的後塵,也走出登月艙,與他的同伴共同進行月面活動。當他走到月面上時,第一句話就讚嘆說:「啊!太美了!」但他環顧四周,又感慨萬千地說:「這真是一個荒涼而孤寂的世界。」他也像阿姆斯特朗一樣,很快學會了地球人不習慣的移動方法—跳躍。他倆時而用單腳蹦,時而用雙腳跳,有些像袋鼠。

兩人首先在月球上安放了一塊金屬紀念牌,上面鐫刻著:「1969年7月。這是地球人在月球首次著陸的地方。我們代表全人類平安地到達這裡。」然後他們豎起一面美國國旗。接著,又表演在月面上的移動方式和證實各種移動方法。他們把一臺電視攝像機放在三角架上向地球上的人們播放月面實況。

他們還與新上任的尼克森總統通了話!美國總統尼克森在白宮對月球上的兩位航天員說:「今天,對每個美國人來說,是一生中最值得自豪的日子,對全世界的人類來說也是如此。由於你們的成功,太空已成為人類世界的一個組成部分。」通話結束後,他們又安放了地震測量儀和雷射反射器,讓地球上的科學家測定地球到月球的精確距離,精度達0.15米。最後,他們清除了登月艙內的垃圾及汙水,相繼回到登月艙內睡覺。

阿姆斯特朗在登月艙外逗留了2.5小時,奧爾德林也至少呆了幾十分鐘。在月面時,由於月球的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他們顯得輕飄飄的。地面控制中心告訴阿姆斯特朗:「你們把能拿到的一切都放入盒子裡帶回來。」

兩個小時的科學考察之後,兩個人準備返回登月艙。忽然,他們看到了一件絕不應該出現在第一批登月者眼前的東西——一個折斷的電路開關鍵。原來,由於太空衣過於肥大,出艙的時候不知是誰將啟動引擎的開關刮斷了。如果無法開啟引擎,那麼尼克森總統的備用演講稿勢必將派上用場。然而就在此時,奧爾德林在艙內發現了一支原子筆,幾近絕望的他試著用這支筆撥了一下殘損的引擎開關,沒想到竟然將登月艙再次啟動。就這樣,兩人得以啟動發動機,告別靜海,與分別28小時一直在月球軌道上運行的指令艙會合。

當登月艙停靠指令艙,出現了輕微搖動,經受了少許對接困難。在無重大故障情況下,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與指令艙駕駛員柯林斯會合,帶著約22千克月巖、土壤及身臨其境拍攝的月球照片,進入指令艙。登月艙完成自己的使命後被棄置在月球軌道上。

7月21日13時56分,阿姆斯特朗奉命指揮「阿波羅11」號飛船指令艙離開月球軌道,踏上返回地球的旅途。7月24日16時39分,「阿波羅11」號飛船指令艙載著3名航天英雄平安濺落在太平洋中部海面,歷時8天3小時17分22秒的人類首次登月宣告圓滿結束。

對於充滿未知的探月之旅,當時的人們顯然沒有必勝的把握,也許直到今天仍是如此。但懷著對月球世界的無限嚮往,40年來,人類先後6次將足跡留在了那裡。繼第一次登月成功之後,美國在1969年11月至1972年12月間又先後發射了「阿波羅」12號至17號六艘宇宙飛船實施登月,其中僅「阿波羅13號」未能完成任務。

1970年4月11日,「阿波羅13號」升空,預定著陸點是月球的弗拉·毛羅高地。但是,在發射後的第二天,服務艙生命保障系統中的2號貯氧箱意外爆炸。休斯敦控制中心當即取消了這次登月任務。所幸「阿波羅13號」在完成繞月飛行後,平安地回到地球。

1971年1月31日,「阿波羅14號」踏上了登月之旅。為了方便在月面上運送科學設備和巖石標本,執行此次任務的3名太空人特意帶上了一輛「運輸車」。不過這輛「運輸車」實在有些簡陋,太空人必須推著它前進。好在月球的引力遠小於地球,擺弄這輛「人力車」並沒讓太空人太費力氣。「

阿波羅14號」的飛行指令長艾倫·謝波德在這次登月過程中創下了一個記錄——第一個在月球上打高爾夫球的人。由於穿著臃腫的太空衣,謝波德在擊球時只能單手揮桿,以致試了兩次都沒有成功。第三次揮桿時,謝波德終於將球擊出,在月球稀薄的大氣層中,小小的高爾夫球以比地球上快得多的速度射入天幕,直至不見蹤影。

同「阿波羅14號」相比,「阿波羅15號」的月面運輸設備有了很大改進。這一次,登月的太空人得以駕駛一輛重209千克的四輪電池驅動機車在月球上行動。這輛月球車共行駛了3次,行程總計約26公裡。此外,「阿波羅1 5號」還將一顆人造月球衛星——月球子衛星1號發射到軌道上。

1972年12月7日,「阿波羅17號」升空,這是迄今為止人類的最後一次登月行動。兩名登月的太空人施密特和塞爾南在長達22小時5分鐘的月面行走過程中,發現了一些橙色玻璃體。根據這些玻璃體中包含的稀有元素,科學家判斷月球表面應曾有水存在。

在返回地球之後,塞爾南開辦了一家諮詢公司,人們從他那裡第一次得知,人類在太空中可以用肉眼看到中國的萬裡長城。塞爾南的這一句話傳遍了世界,也引起了科學界幾十年的爭論。本世紀初,中國科學家在經過各方科學論證後宣布,人類肉眼無法從太空看到長城,但依靠高解析度遙感技術能「看」到長城。至此,爭論了幾十年的科學公案,終於通過中國科學家的實證研究得出正確的結論。

相關焦點

  • 中國登月插上國旗,卻使美國登月再遭質疑:你們的旗子不太對勁
    中國嫦娥五號成功登月並帶著月壤返回,讓很多人都感到十分的激動。而且更難能可貴的是,中國終於將一面真正的五星紅旗插到了月球的土地上,這是中國登月的一個大進步。然而,也正是因為這個舉動,讓很多人又開始重新質疑起當年美國登月的真實性來。美國登月再遭質疑那麼,為何會有這麼多人又對美國登月再次產生質疑呢?
  • 嫦娥五號陷入深度優於阿波羅,突破技術壁壘,美國登月再遭質疑?
    美國作為全球第一個登上月球的國家,在1969年阿姆斯特朗乘坐阿波羅號降落月球表面。而中國在2004年正式提出「嫦娥探月」工程,從最初的嫦娥一號到如今的嫦娥五號,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完成「繞」、「落」、「巡」三個步驟。隨著嫦娥五號降落月球,並且順利帶回月球土壤,此次發射任務以圓滿落幕結束。
  • 科學的質疑與阿波羅載人登月的真假
    最近在頭條上有不少大V的質疑美國50年前的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是造假的文章,深有點體會,我來談談我的一些看法。無論是誰,尤其是大V,要有點基本的社會責任感。在科技專業領域,在非本人的專業技術領悟,發表主觀質疑之前,至少應該了解或諮詢一下該專業領域主流專家的意見和態度。否則容易誤導大眾,造成社會思想混亂和誤人子弟。
  • 阿波羅登月計劃:美國人6次登月實錄,請別再質疑美國登月
    從60年代初期開始,「航天競賽」的勝利「標準」被定義為率先登月。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阿波羅11號的成功標誌著美國在航天競賽中的勝利。同樣,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在1969年7月登月,也完成了甘迺迪總統1961年5月25日宣布美國會在1970年之前將航天員送上月球並成功返回的承諾。  人類歷史上第2次登月:阿波羅12號,被兩次閃電擊中,差點失敗
  • 美國登月再遭質疑!中國國旗一動不動,為啥美國國旗卻隨風飄揚?
    2020-12-09 08:11:02 來源: 劇透大社長 舉報   美國登月再遭質疑
  • 解讀阿波羅登月的各種質疑
    五十年前,美國「阿波羅計劃」第一次將人類送上月球並實現在月表行走。太空人阿姆斯特朗邁出的「一小步」意味著人類對宇宙的探索邁出了「一大步」。但是卻有不少人質疑登月造假,「阿波羅」載人登月完全是20世紀最大的騙局。這篇文章我們就來扒一扒質疑者懷疑阿波羅登月造假的幾點原因,以及解釋為什麼這些質疑站不住腳。
  • 阿波羅登月是偽造的
    自1969年11月美國宣布,美國的阿波羅成功登月後,世界各地的人們就存在許多質疑,其中也肯定包括中國人的質疑!可是前幾年中國科學院有那麼幾個人還在電視上信勢旦旦的說,美國的阿波羅登月是真的。暫且先不管外國人是怎麼質疑的,外國人質疑的問題許多都是天文問題,太過高深,我也弄不明白,但我這些年來始終有一個問題未解開,那就是阿波羅登月後他是怎麼回到地球的?
  • 阿波羅11號原始資料遺失,登月真實性再遭質疑,現在怎麼樣了?
    這批轉移的資料種類繁多,數量豐富,其中就包括了1969年阿波羅11號登月的原始資料,這批資料囊括了整個行動整個過程,可以說是見證美國最高光的時刻。資料總共14000多盤錄像帶,裝在2000多個箱子中,主要以影音資料為主(年紀較輕的朋友可能沒見過這種錄像帶,我國九十年代的時候,各個錄像廳中,播放的都是這種錄像帶),受當時技術的影響,每盤錄像帶平均約15分鐘的播放時間錄像帶包含了阿波羅11號從升空到登月、返回的整個過程。包含有各個監控站點、地面指揮中心、阿波羅11號機組人員等拍攝錄像和錄音。
  • 直播畫面卡頓中斷,網友質疑嫦娥五號和阿波羅飛船都是造假登月?
    然而,網絡上卻有許多網友,質疑嫦娥五號和阿波羅飛船都是造假登月,我們必須要指出,這是錯誤的。 阿波羅飛船登月早已得到國際公認 1969年,阿波羅11號實現了人類的首次登月。阿波羅登月也成為了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成就。截止1972年阿波羅17號登月成功,美國一共6次登月。
  • 嫦娥五號支架留下痕跡,阿波羅號卻沒有,美國登月又被質疑!
    ,美國登月又被質疑!於是極速開展了阿波羅登月計劃,1969年在一場世界矚目的直播當中,美國的阿波羅飛船成功地飛向月球,在經過了38萬公裡的飛行之後,成功的在月球上著陸。在阿波羅號,飛船上的太空人阿姆斯特朗成為了第1個進入月球的人類。嘗到了成功的甜頭,美國先後又進行了6次登月,成功的將12名太空人送上了月球,徹底的穩定了自己在國際上霸主的位置。
  • 阿波羅登月是真實的嗎?其實鐵證如山
    今年是人類第一次載人登月50周年,然而不論中外,仍然有很多人質疑當年阿波羅登月的真實性。我這裡給出肯定的回答:阿波羅登月是真實的。這裡來說一下最堅實的證據:月球反光板。如今如果您有條件到天文臺,今天,您仍然可以利用雷射測距儀找到第一塊反光板。下面我慢慢講,您耐心看。
  • 阿波羅照片再遭質疑,月巖上發現「字母C」,是電影拍攝道具嗎?
    阿波羅照片再遭質疑,月巖上發現「字母C」,是電影拍攝道具嗎?自從在上個世紀美國公布了成功登月的消息之後,質疑的聲音就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大多數人認為,美國所謂的載人登月只不過是自導自演在電影棚裡面拍攝完成的而已,在當時美國和蘇聯的對決當中,通過這樣的方式壓制蘇聯在國際上的發展。
  • 阿波羅登月被質疑是假的,阿波羅太空人駕駛的月球車去了哪裡?
    阿波羅登月被質疑是假的,阿波羅太空人駕駛的月球車去了哪裡?「阿波羅計劃」是美國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時候進行的一項登月計劃,共成功進行了6次載人登月的壯舉。不過在這一次計劃之後不但沒有人類再登上月球,就連登月的機器也是不算很多,有許多人開始懷疑阿波羅太空人登月的真實性,這其中有一個非常讓人疑惑的事情就是關於月球車的問題,是由太空人駕駛的月球車而非自動行駛的巡視車。其中有許多的疑問都很難得到解答,第一個問題就是月球車哪去了?我們都知道如果要從月球返回,還是三個太空人一起乘坐小小的返回艙,那麼大一輛月球車放在哪裡?
  • 美國「阿波羅」登月遭受質疑,專家破解,如何偽造登月的場景?
    最近,我國最新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成功,意味著我國空間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發展戰略取得了重要的勝利。那麼我們看看美國的航天技術,大家都知道,美國NASA在50多年前已經成功實施登月。然而,在國外,不少的群眾認為登月其實是假的,當中不乏一些懷疑論者和陰謀論者,他們認為美國航空航天局不可能在那個年代掌握去月球的技術。
  • 美國登月再遭質疑!中國國旗一動不動,為何美國旗幟卻隨風飄揚?
    最近中國的嫦娥五號登月成功,也由此挑出了不少關於登月的爭論。其中最為讓人感興趣的是,中國登月成功後發回的五星紅旗是非常平整的一動不動,而美國的阿波羅登月當中,星條旗卻在月球上顯得迎風飄揚一般。這件事導致許多人認為美國的登月有可能是「假」的,為什麼會這麼說呢?
  • 阿波羅登月真實性證據滿滿,為何這幾個問題仍然不斷引發質疑?
    這些年世事變遷,可關於阿波羅登月還是這些問題。其實我們科學聲音在阿波羅登月50周年時,曾經寫過的一期節目就是《阿波羅登月不是騙局》,也是回答了這些問題:質疑三:登月艙降落時吹走了附近的塵土,因此太空人不可能在登月艙附近踩出腳印。此外,月球上的塵土中不含水分,無法踩出如此清晰的腳印。回答:「月球腳印」是阿波羅登月重要的見證和紀念,也是陰謀論者攻擊的重點。登月艙降落時確實會激起大量塵土,但與地球上的情況不同。
  • 阿波羅登月計劃是一場騙局?
    作為第一個走出登月艙踏上月球表面的人,阿姆斯特朗說出了那句名垂青史的話:「這是我的一小步,卻是全人類的一大步。」 從某種意義上說,「阿波羅登月計劃」本該是人類歷史上最不應受到質疑的大工程,用奧爾德林的話說:「你可以相信金字塔是外星人幫忙建造的,可以相信馬可波羅從未去過中國,但你不應該質疑我們曾經登上過月球。」
  • 美國登月真實性再遭質疑,月球上沒有發射臺,太空人怎麼回地球?
    先是前蘇聯在五十年代首次實現了將太空人送出地球,然後是美國首次實現載人登月。相比起前蘇聯將太空人首次送出地球的壯舉,美國的載人登月給後人留下了更多的印象。在感受到前蘇聯航天上的成功後,當時的美國總統甘迺迪在六十年代初就發表演講,正式確定要執行載人登月計劃。這一計劃一直到六十年代末才實現,第一艘登上月球的飛船是阿波羅11號,那三位太空人的事跡在美國幾乎家喻戶曉。
  • 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是騙局?為什麼50年來就沒有再登月了呢?
    前段時間我國的嫦娥10號已經成功的登陸了月球,這也成了我國在航天歷史上的一個新的裡程碑,但是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嫦娥4號發回的數據以及照片和一些參數,都和之前阿波羅登月計劃所發回來的並不一樣,這也不由得讓人對阿波羅載人登月產生了懷疑,那麼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真的是騙局嗎?
  • 阿波羅登月真實性證據滿滿,為何這幾個問題還是不斷引發質疑?
    牛牛:我今天看了2020年6月的他的一個視頻,是闢謠「阿波羅登月是陰謀」的。冰海:哦?有什麼新收穫?牛牛:我有點詫異。因為他解答的問題和之前很多科普人回答過的,都是同樣幾個問題。這些年世事變遷,可關於阿波羅登月還是這些問題。其實我們科學聲音在阿波羅登月50周年時,曾經寫過的一期節目就是《阿波羅登月不是騙局》,也是回答了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