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羅11號登月秘密:登月艙相機差點被他賣掉

2021-01-15 快科技

在登上月球表面的12位太空人中,也有比較另類的代表,比如埃德加·米切爾(Edgar Mitchell)。在與艾倫·謝潑德(Alan Shepard)幫助美國宇航局從阿波羅13號的「失敗」中恢復過來後,米切爾成為第6位登上月球的人。米切爾於2016年2月6日病逝,享年85歲。米切爾的去世恰逢阿波羅14號任務45周年紀念日。

圖1:阿波羅14號太空人米切爾

米切爾是僅有的12個踏上月球的人類之一,他不是那種刻板的典型太空人。在晚年時,米切爾堅持認為外星人訪問過地球。在執行阿波羅任務期間,他還試圖通過心靈感應與家裡的朋友交流。據說他在太空中獲得「頓悟」,使他能專注於研究意識、物理和其他奧秘。

米切爾在1996年的自傳中寫道:「在三天返回地球之旅中,我感受到的是一種無處不在的普遍連通性。我突然想到,我身上的分子和宇宙飛船本身的分子,很久以前是在我周圍天空中燃燒的一顆古老恆星熔爐裡製造出來的。」在一份電子郵件聲明中,美國宇航局前局長查爾斯·博爾登(Charles Bolden)稱米切爾為「太空探索的先驅之一,我們現在正站在他的肩膀上。」

臨危受命,挽回民眾信心

米切爾對探索的激情使他成為一名太空人,他於1966年加入美國宇航局。1969年,米切爾幫助設計和測試了月球登陸艙,尼爾·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和巴茲·奧爾德林(Buzz Aldrin)乘坐它首次登上月球。

謝潑德是1961年第一位進入太空的美國人,他選擇米切爾作為執行阿波羅13號任務的三名太空人之一。但米切爾等人被安排執行下一次任務,這樣謝潑德就有更多的時間來訓練他們。1970年,阿波羅13號的太空人在接近月球時,氧氣罐爆炸,差點兒喪命。雖然他們平安回到地球,但卻未能踏上月球。

1971年,謝潑德、米切爾和斯圖亞特·魯沙(Stu Roosa)成為第一批再次嘗試登月的太空人,當時尼克森總統、國會和公眾對登月計劃的支持率不斷下降。米切爾在1997年回憶說:「如果我們搞砸了,不管出於什麼原因導致任務失敗,那很可能就是阿波羅計劃的終結。」幸運的是,他們的任務——第三次登月和米切爾唯一的太空之旅都取得了成功。

謝潑德在月球表面行走了9個多小時,採集了約43公斤樣品。他們首次展示了太空人在月球上可以走很遠的距離,而第二次月球表面探險範圍僅囊括3公裡。這可以證明:如果類似於火星探測器的月球車發生故障,以後執行任務的太空人可以步行返回他們的太空飛行器。

別人打高爾夫,米切爾投標槍

由於謝潑德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在月球上打高爾夫球的人,這讓他們的任務最為人所熟知。當謝潑德第一次揮桿不進的時候,米切爾開玩笑說:「那次你揮起的塵土比球還多。」然而鮮為人知的是,米切爾也曾在月球表面創造過歷史,他不需要有金屬杆的工具,而是在月球上投出了唯一的「標槍」。

米切爾又被稱為「鎮定先生」。謝潑德和米切爾搭乘的登月艙曾出現過問題,幾乎沒能到達月球表面。最初,開關中的一塊鬆動金屬在他們準備飛往月球時觸發了中止測試信號。如果降落引擎當時已經啟動,登月艙會自動中止著陸。謝潑德和米切爾用手電筒和鋼筆輕敲開關,終於查出問題的原因。謝潑德後來寫道,在危急關頭,米切爾仍然保持「鎮定自若」。

然而,當他們終於開始向月球表面降落時,登陸雷達卻又不能正常工作了。謝潑德和米切爾同意在沒有雷達指引的情況下,採取危險和違反規則的著陸行動。幸運的是,設備及時恢復了正常功能,他們也就不必冒險去嘗試。

在返回地球的路上,米切爾進行的心靈感應實驗給他帶來了爭議。甚至在他離開之前,就曾告訴美聯社記者,他對精神現象和超感知覺非常迷戀,他認為人類不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命。最後一個在月球上行走的人、阿波羅14號後備指令長尤金·塞爾南(Eugene Cernan)說,這些興趣幾乎讓米切爾無法執行任務。

塞爾南在他的自傳中寫道,儘管米切爾擁有無可挑剔的技能和睿智的頭腦,但機組人員主管德科·斯雷頓(Deke Slayton)和謝潑德卻對他的這些興趣感到困惑。米切爾聲稱他的心靈感應實驗是成功的,但大多數媒體報導都對他的說法不屑一顧,有些同事也對他唯恐避之不及。

試圖出售登月艙相機

米切爾於1930年9月17日出生在美國德克薩斯州的赫裡福德,在他父親工作的新墨西哥州養牛場長大。米切爾加入了海軍,並在加入美國宇航局之前獲得麻省理工學院的博士學位。在蘇聯衛星Sputnik升空時,米切爾意識到太空時代即將來臨,於是他將自己的職業生涯投入到太空領域。

圖2:2011年,米切爾捲入了與美國宇航局的法律糾紛中,原因是他計劃拍賣從月球任務中帶回的相機

1972年,米切爾離開美國宇航局,並創立了致力於探索人類心靈和宇宙奧秘的神經科學研究所。他還尋求將宗教靈性與科學事實聯繫起來的方法。在晚年時,米切爾聲稱美國政府掩蓋了外星人來到地球的證據。他還試圖證明,尤裡·蓋勒(Uri Geller)的確是特異功能者,後者能利用意念將湯匙或鑰匙彎曲。

2011年,米切爾捲入了一場與美國宇航局的法律糾紛,原因是他計劃拍賣從月球任務中帶回的相機。這個相機被固定在登月艙上,如果不是米切爾把它移走,相機會被永遠留在月球上。儘管米切爾聲稱這是一份禮物,但美國宇航局提起訴訟,要求阻止拍賣,最終米切爾同意將其捐贈給華盛頓的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

尤金·塞爾南:最後在月球上留下腳印的人

作為最後一個在月球上行走的人,尤金·塞爾南(Eugene Cernan)代表著一個時代的終結。他曾搭乘阿波羅10號和阿波羅17號兩次參加月球之旅,還在雙子座9號(Gemini 9)上進行了一次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太空行走。雖然塞爾南選擇不參加太空梭項目,但他仍以勵志演說家和廣播節目評論員的身份參與航天事業。塞爾南於2017年1月16日去世,享年82歲。

「來自地獄的太空行走」

塞爾南1934年3月14日出生於伊利諾州芝加哥,在普渡大學獲得電子工程學士學位,1963年在加州海軍研究生院獲得航空工程碩士學位。他通過普渡大學的後備役軍官訓練計劃在海軍服役,畢業後參加了飛行訓練。塞爾南曾擔任海軍飛行員長達13年,在海軍服役期間,他的飛行時間超過5000小時,其中包括4800小時的噴氣式飛機和200多小時的航母起降飛行。

這些經歷幫助塞爾南在1963年10月成功進入美國宇航局的太空人隊伍。塞爾南的首次太空飛行是搭乘雙子座9號,這是個雄心勃勃的計劃。塞爾南成為第二位進行艙外活動(EVA)的美國太空人,他的任務是進行美國第一次太空行走。然而,兩個小時的太空行走幾乎要了他的命。

圖3:阿波羅17號指令長塞爾南,他是最後行走中月球上的人

當時,塞爾南發現穿著加壓太空服很難彎曲身體,他掙扎著走出太空艙,在拖著「臍帶」執行任務時失控。由於缺少後來太空飛行器上常見的扶手,塞爾南只能慢慢地爬到雙子座的尾部,對太空人機動裝置(AMU)進行測試。他的太空衣冷卻系統出現過熱,導致頭盔面板被霧氣籠罩。他沒有辦法把它擦乾淨,也看不見東西。塞爾南感到精疲力竭,幾乎失明,但他最終設法找到了回到飛船的路,並為未來任務提供了寶貴經驗。

「天空中的白線」

三年後,作為阿波羅10號登月艙的飛行員,塞爾南駕駛名為「史努比」的四足登月艙飛到離月球僅15.6公裡的高度,下一批太空人將在這個高度開始降落到月球上。塞爾南曾說:「我告訴尼爾·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我們把天空中的白線畫到了14325米的地方,這樣他就不會迷路,他所要做的就是按照指示著陸,這對他來說很容易。」

然而,此次任務讓塞爾南再次遇險。在拋下降落臺並點燃上升引擎返回指令艙後,登月艙意外地開始轉動和翻滾,這種情況可能導致塞爾南撞向月球。原來,塞爾南不小心將著陸器的中止模式設置成了「自動」狀態,隨後他與同伴手動接管了登陸艙控制,並恢復了正常的高度。

歷史上,只有3人曾兩次登上月球,他們分別是吉姆·洛弗爾(Jim Lovell)、約翰·楊(John Young)和塞爾南。但塞爾南在第三次發射前,曾經歷了第三次死裡逃生,這可能是他最具歷史意義的太空飛行。1971年1月23日,塞爾南駕駛著Bell 47G直升機進行月球登陸訓練時,由於身體重心太低,在卡納維拉爾角墜入印第安河,差點溺水身亡。他臉上被二級燒傷,頭髮燒焦,差點被美國宇航局停飛。

然而,美國宇航局最後一次載人登月任務在1972年12月7日按計劃發射,這也是美國首次夜間發射飛船,塞爾南擔任指令長。四天後,他和哈裡森·施密特(Harrison Schmitt)搭乘阿波羅17號的登月艙「挑戰者號」(Challenger)降落在月球上的陶勒斯-利特羅山谷,而羅恩·埃文斯(Ron Evans)則留在指令艙上繞月飛行。

在三次月球行走中,塞爾南和施密特收集了741份巖石和土壤樣本,包括唯一的橙色火山玻璃樣本,並代表美國向全世界130多個國家贈送了「月巖禮物」。這位阿波羅17號月球行走者創造了多項紀錄,其中一項是在月球表面停留時間最長(22小時零6分鐘)。與此同時,指令艙飛行員埃文斯也創下了繞月飛行時間最長的紀錄。塞爾南總共在太空中待了23天14小時15分鐘,其中太空行走和三次月球行走的時間超過24小時。

塵埃中的首字母

在返回登月艙之前,塞爾南把月球車開到大約1.6公裡外的地方,這樣攝像機就能拍攝到第二天的起飛場景。接下來,他跪在地上,將女兒名字的首字母TDC刻在了塵土中。幾年後,塞爾南看到了同伴太空人艾倫·比恩(Alan Bean)的一幅畫。畫面顯示,阿波羅17號太空人在執行任務時遇到的一塊巨石。比恩表示,塞爾南說他真希望把女兒的名字寫在巖石的一側。為此,比恩把她的名字寫在了這幅名為「特蕾西巨石」的畫中。

當塞爾南準備最後一次爬上登陸艙的時候,他停了下來,並說道:「我們來過這裡,我們也將從這裡離去。如果還有機會的話,我希望我們能夠帶著全人類的和平與希望回到這裡。祝阿波羅17號的船員們好運。」1972年12月19日,塞爾南和他的同伴返回了地球。

圖4:阿波羅17號任務指令長在裝載月球樣本前檢查探測器

塞爾南回憶說,他很想嘗試駕駛太空梭飛行,他可能已經完成了早期的幾次飛行任務。但在登上了月球之後,他就不那麼想了。為此,他在1976年離開美國宇航局,投身於私人企業,其中包括創辦公司,主要從事航空航天等領域的管理和諮詢。雖然他沒有駕駛太空梭,但他為美國廣播公司做了一段時間的相關報導。

1976年從美國宇航局退休之前,塞爾南協助規劃阿波羅-聯盟號試驗項目(ASTP),作為高級談判代表與前蘇聯進行了直接討論,以支持這一歷史性的聯合任務。退休後,塞爾南於1981年成立了自己的公司Cernan Corporation,為能源、航空和其他相關行業提供諮詢服務。

1999年,塞爾南與合著者唐納德·戴維斯(Donald Davis)出版了回憶錄《月球上的最後一個人》,講述了他在海軍和美國宇航局的職業生涯。這本書後來被英國導演馬克·克雷格(Mark Craig)改編為同名長篇紀錄片。塞爾南獲得過許多獎項和榮譽博士學位,被授予傑出飛行十字勳章和傑出服役獎章等榮譽。他於1993年入選美國太空人名人堂,2000年進入美國國家航空名人堂。

塞爾南在接受採訪時回憶了他1973年關於阿波羅17號遺留問題的演講。他說:「難以想像,數十年過去了,我竟然還是最後一個在月球上留下腳印的人類。坦白說,我對此感到非常失望。我已經厭倦了阿波羅17號被稱為登月計劃終點的說法,它不是終點,而是人類歷史上一個全新時代的開始。我們不僅要重返月球,還要登上火星。」

文章來源:網易科技

相關焦點

  • 阿波羅11號登月秘密(一):原來他並非登月的最佳人選
    阿波羅1號的三名太空人在火災中不幸喪生。此外,NASA將太空人送上月球的運載火箭土星5號仍存在嚴重問題,而登月艙的製造也面臨延誤。隨著蘇聯在緊鑼密鼓地推進自己的登月計劃,阿波羅11號想要在這場太空競賽中拔得頭籌,需要不止一次的巨大飛躍。好在隨後的一切進展順利。到阿波羅11號登月前7個月,阿波羅8號在1968年末順利完成繞月航行,創造了歷史。
  • 阿波羅11號登月秘密(三):終於邁出"全人類的一大步」
    四天後,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將阿波羅11號登月艙「鷹」號降落在月球上的靜海,成為首次踏上月球表面的人類。今年是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50周年,網易科技《知否》欄目組特別推出「你不知道的登月秘密」系列文章,一起回顧人類探月進程中那些鮮為人知卻值得紀念的瞬間。
  • 阿波羅20號登月造假第二部分--登月艙造假分析
    對比下面在阿波羅20號的視頻中,DSKY兩邊是一樣的操縱杆,而在每一張真正的登月艙照片中,指揮員(CDR)的位置左邊是操縱杆,而飛行員(LMP)的位置右邊是一個扭曲的手柄。最後一個細節來自於面板1和2(分別位於左側和右側的CDR和LMP面板)。同樣,阿波羅16號的視圖是典型的。
  • 樂高10266NASA阿波羅11號登月艙測評
    關於樂高新款NASA合作套裝10266阿波羅11號登月艙,目前官方還沒有正式公布,但是盒照之前已經跟大家分享過了。而德國樂高媒體promobricks已經率先在德國樂高實體店買到了這款套裝,並且發布了該款套裝第一篇測評。與NASA相關的樂高套裝早就有了。
  • 阿波羅 11 號登月 50 周年,回顧阿波羅號探月計劃
    北京時間7月15日消息,據美國宇航局網站報導,阿波羅11號飛船登月50周年紀念日臨近,讓我們再次回顧一下阿波羅號計劃的探月歷史。第二次登月艙試驗是在月球上空進行的。阿波羅10號是人類第一次登月的正式彩排,太空人們測試了這次任務的各個方面,甚至首次從太空傳播中演示了月球艙入塢過程。
  • 人類登月40年「阿波羅11號」登月八大內幕(組圖)
    「阿波羅11號」太空人在第一次登月任務中發現了一種月球礦石——阿姆阿爾柯爾礦石,後來科學家在地球上也發現了這種礦石。這種月球礦石後來按照3名「阿波羅11號」登月太空人的名字被命名,它們被叫做「尼爾·阿姆斯特朗、巴茲·奧爾德林和麥可·科林斯」。
  • 「阿波羅登月的骯髒秘密」
    美國土壤科學協會說,1969-1972年的歷次美國阿波羅登月任務,都有一個「骯髒秘密」。田納西大學行星地球科學研究所所長拉裡·泰勒(Larry Taylor)教授總結為:「阿波羅號太空人指出的主要問題是灰塵、灰塵,還是灰塵。」在說出那句著名的「個人一小步、人類一大步」之後,「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繼續向地面報告:「(月球)表面像黑色的煤粉。
  • 阿波羅9號帶著登月艙進行試駕
    阿波羅9號發射於1969年3月,是阿波羅11號的倒計時。在低地球軌道飛行,這是完整的阿波羅飛船的第一次飛行:帶有登月艙的指揮和服務艙。此次飛行任務是通過演示其下降和上升推進系統,使登月艙在月球軌道運行中合格,為首次登月做準備。
  • 多圖預警:阿波羅11號登月的那些事
    搭載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奧爾德林的「小鷹」號登月艙,正在進行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載人登月1、1969年,「阿波羅11」號太空人與一個月球模型合影留念。7、1969年7月17日從「阿波羅11」號飛船拍攝的地球照片,非洲的絕大多數地區以及歐洲和亞洲的部分地區「露臉」。此時,「阿波羅11」號距地球98000海裡。8、從「小鷹」號登月艙拍攝的照片。
  • 阿波羅11號登月始末【組圖】
    1969年7月20日,太空人實施阿波羅11號艙外活動,奧爾德林在登月艙旁漫步。這張照片是由指令長阿姆斯特朗使用70mm月球相機拍攝的。此時,另一位太空人柯林斯則獨自一人留在繞月環行的指令艙內。  據美國《大西洋月刊》7月15日消息:今年7月16日,是美國阿波羅11號飛船發射45周年紀念日。經過多年艱苦和大膽的實驗與探索,人類在45年前終於登上了月球。當年,世界各地數百萬人通過電視直播看到了飛船發射實況。
  • 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中的5個恐怖時刻,其中著陸時差點爆炸
    當阿波羅11號登月艙的登陸引擎關閉後,塵埃落在月球的寧靜之海上時,40萬公裡外的飛行控制中心(Mission Control)的指揮官尼爾·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
  • 阿波羅11號:登月50年
    1969年7月20日,在「阿波羅11號」環月飛行了12圈、並釋出登月艙「鷹」之後,這一句久等的話,讓許許多多在場的工作人員熱淚盈眶。如今,刻畫宇宙探索的科幻大片層出不窮,月球已經不算是冒險家的樂園了,觀眾也不會更感興趣。
  • 多圖預警,「阿波羅11」號登月的那些事兒
    搭載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奧爾德林的「小鷹」號登月艙,正在進行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載人登月1969年,「阿波羅11」號太空人與一個月球模型合影留念。從「小鷹」號登月艙拍攝的照片。此時,指令艙已經脫離,太空人即將登月。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創造了歷史,成為第一個在月球留下人類足跡的人。他在登上月球時說:「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但卻是人類的一大步。」
  • 奇怪的阿波羅登月照片
    這張照片是「阿波羅12號登月」後的月面漫步照片,也就是繼阿波羅11號首次登月後第接下來的登月行動。原照片是黑白的,但是在人工上色後更有現場感。有趣之處:相機是哈蘇,配備F5.6的蔡司鏡頭。阿波羅的時代,太空人會只帶膠片盒回來,所以現在月球上還有12臺哈蘇,快去搶!
  • 8個阿波羅登月八卦:他在月球上尿了褲子,因為……
    好在阿波羅11號的太空人們另有打算。自打宣布要登月的時候,他們就不停地被人要求籤名。這個東西肯定有市場。所以,在火箭發射前,他們抓緊時間在幾百個信封上簽了名,交給一位朋友,讓他在幾個重要節點(比如發射日和登月日)去郵局蓋上郵戳,再轉交給家人。這樣如果他們回不來地球,家人就可以把這些籤名信封拍賣掉。
  • 阿波羅11號登月49周年
    日20時17分40秒(UTC),阿波羅11號登陸月球,7月21日2時56分(UTC),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這是他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為紀念阿波羅11號登月49周年,NASA TV將同步(49周年後)播放一段全新的視頻,請做好準備,直播地址:https://www.nasa.gov/multimedia/nasatv/#publicAstroReality 製作了重溫月球之旅的頁面,回顧了人類月球任務的歷史,最後定格於阿波羅11號著陸點,網址:https://  www.astroreality.com
  • 人類登月五十年,憶阿波羅11號的奇妙冒險。
    於是,阿波羅11號登月艙繼續下落。但實際上,勇敢的航天員們不知道,他們的處境早已危機四伏。在登月的最終三分鐘裡有一個「死亡區間」,儘管只持續10秒,但破壞力極大。在這段時間內,登月艙下落的速度非常快。如果此時決定放棄登月,打算啟動登月艙的上升發動機,從而乘坐登月艙的上升段回到月球軌道,就會發生燃料箱因下降衝力而報廢的情況。
  • 阿波羅登月計劃:美國人6次登月實錄,請別再質疑美國登月
    人類歷史上第1次登月:阿波羅11號,個人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  從60年代初期開始,「航天競賽」的勝利「標準」被定義為率先登月。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阿波羅11號的成功標誌著美國在航天競賽中的勝利。同樣,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在1969年7月登月,也完成了甘迺迪總統1961年5月25日宣布美國會在1970年之前將航天員送上月球並成功返回的承諾。  人類歷史上第2次登月:阿波羅12號,被兩次閃電擊中,差點失敗
  • 阿姆斯特朗的完美主義差點讓阿波羅11號陷入危境
    對於阿波羅登月任務來說,尼爾·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是一位絕佳的飛行員,而他的完美主義差點將他自己和巴茲·奧爾德林(Buzz Aldrin)置於危險之中。他被選中指揮阿波羅11號登月團隊,那時的他無疑是美國第一流的飛行員。
  • NASA阿波羅登月暗藏驚天秘密 阿波羅11號竟遇外星人?(圖文)
    進入公眾號可查看全部歷史消息!美國阿波羅11號登月,堪稱人類奇蹟,不過美國卻一直在向大眾隱瞞當年真相,在一份NASA絕密檔案裡,我們可以看到,當年阿波羅11號竟在月球上遇見過外星人,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除了這件事之外,NASA還向公眾隱瞞了哪些登月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