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羅9號帶著登月艙進行試駕

2020-12-05 案件老聞

阿波羅9號發射於1969年3月,是阿波羅11號的倒計時。在低地球軌道飛行,這是完整的阿波羅飛船的第一次飛行:帶有登月艙的指揮和服務艙。此次飛行任務是通過演示其下降和上升推進系統,使登月艙在月球軌道運行中合格,為首次登月做準備。這也將證明它的機組人員可以獨立駕駛它,然後與指揮艙會合併再次對接,這是阿波羅11號所需要的。三人組包括指揮官詹姆斯·麥克迪維特、指揮艙飛行員大衛·斯科特和登月艙飛行員拉塞爾·施魏克卡特。在這張照片中,麥克迪維特和施威卡特在地球軌道上測試了登月艙,而斯科特留在了指揮和服務艙。在這次任務中,施威卡特還進行了一次太空行走,以測試將在月球上穿的月球太空衣。

相關焦點

  • 阿波羅11號登月秘密:登月艙相機差點被他賣掉
    他曾搭乘阿波羅10號和阿波羅17號兩次參加月球之旅,還在雙子座9號(Gemini 9)上進行了一次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太空行走。雖然塞爾南選擇不參加太空梭項目,但他仍以勵志演說家和廣播節目評論員的身份參與航天事業。塞爾南於2017年1月16日去世,享年82歲。
  • 樂高10266NASA阿波羅11號登月艙測評
    關於樂高新款NASA合作套裝10266阿波羅11號登月艙,目前官方還沒有正式公布,但是盒照之前已經跟大家分享過了。而德國樂高媒體promobricks已經率先在德國樂高實體店買到了這款套裝,並且發布了該款套裝第一篇測評。與NASA相關的樂高套裝早就有了。
  • 阿波羅11號登月秘密(一):原來他並非登月的最佳人選
    阿波羅1號的三名太空人在火災中不幸喪生。此外,NASA將太空人送上月球的運載火箭土星5號仍存在嚴重問題,而登月艙的製造也面臨延誤。隨著蘇聯在緊鑼密鼓地推進自己的登月計劃,阿波羅11號想要在這場太空競賽中拔得頭籌,需要不止一次的巨大飛躍。好在隨後的一切進展順利。到阿波羅11號登月前7個月,阿波羅8號在1968年末順利完成繞月航行,創造了歷史。
  • 阿波羅20號登月造假第二部分--登月艙造假分析
    我們可以將其與其他顯示的指揮艙口進行比較,所有這些艙口都是從「阿波羅指揮艙口」的快速搜索中挑選出來的。在阿波羅20號的視頻中,DSKY兩邊是一樣的操縱杆,而在每一張真正的登月艙照片中,指揮員(CDR)的位置左邊是操縱杆,而飛行員(LMP)的位置右邊是一個扭曲的手柄。最後一個細節來自於面板1和2(分別位於左側和右側的CDR和LMP面板)。同樣,阿波羅16號的視圖是典型的。
  • 阿波羅 11 號登月 50 周年,回顧阿波羅號探月計劃
    阿波羅9號:進行一次太空行走隨著繞月旅行的結束,美國宇航局開始認真計劃太空人登陸月球,下一步是阿波羅9號任務,這是首個攜帶登月艙進入地球軌道。儘管該任務仍在地球軌道上進行,但是指揮官詹姆斯·麥克迪維特和登月艙飛行員拉斯蒂·施韋卡特將登月艙和指揮艙分離,獨立飛行了6個小時,並測試了登月艙系統。施韋卡特在登月艙「門廊」進行了一次太空行走,用於測試太空人在月球上穿著的太空衣。機組人員:指揮官詹姆斯·麥克迪維特、月球艙駕駛員比爾·安德斯、飛行艙指揮員大衛·斯科特。發射時間:1969年3月3日。
  • 阿波羅1號登月艙的「12秒」 網友評論一針見血
    要說網友的智慧聚集地會在哪,那當然就是每篇新聞熱點後面的評論區了~大家好,精彩神評論又和大家見面啦~一起來看看,對於下面的熱點話題【阿波羅1號登月艙的「12秒」】,網友們又為我們帶來了什麼樣的神評論呢~如果你有更獨到的見解,趕緊在評論區留言吧~
  • 天文學家找到了在太空漂流了50年的阿波羅10號登月艙
    一個被廢棄的阿波羅10號登月艙,該登月艙被稱為「史努比」,在過去的50年裡一直在太空漂流,其位置完全是個謎。現在,經過八年的仔細搜索,一群天文學家宣稱他們終於找到了它。,美國宇航局的阿波羅10號任務在月球上方47,400英尺處進行了一場重要的登月預備演習。
  • 阿波羅10號丟失的登月艙疑似被天文學家找到
    1969年5月22日,美國宇航局的阿波羅10號登月艙(「史努比」)在月球上空。 被廢棄的阿波羅10號登月艙「史努比」在過去的50年裡一直漂浮在太空中,它的位置完全是一個謎。現在,經過8年細緻的搜索,一組天文學家認為他們終於找到了它。
  • 美國登月悲劇:阿波羅1號突發大火,三名太空人葬身火海
    一直以來,人們只記得美國的阿波羅11號,因為是這次任務實現了人類首次登陸月球的夢想。但任何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阿波羅11號之前,美國宇航局進行的準備工作至少有十幾次,包括曾經的雙子座計劃。這些對於人類登月的艱苦鋪墊,已經被遺忘在了歷史的塵埃裡。
  • 多圖預警:阿波羅11號登月的那些事
    搭載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奧爾德林的「小鷹」號登月艙,正在進行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載人登月1、1969年,「阿波羅11」號太空人與一個月球模型合影留念。3、1969年7月16日,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的甘迺迪航天中心,「阿波羅11」號太空人準備登車,前往發射場4、1969年7月16日上午9點32分,甘迺迪航天中心,「阿波羅11」號飛船搭乘土星V型火箭從39號發射架發射升空。
  • 阿波羅登月計劃
    阿波羅1號阿波羅1號是美國第一次由三名太空人執行的航天任務。計劃中將於1967年2月21日發射的阿波羅1號於1月27日進行一次例行測試時,指令艙突然發生了大火,三名太空人維吉爾·格裡森、愛德華·懷特和羅傑·查菲15秒內全部不幸遇難。
  • 阿波羅9號
    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1969年3月的載人航天飛行任務,阿波羅計劃第三彈。此次任務是完整阿波羅太空船的首度升空,也是美國使用土星5號運載火箭發射的第二次阿波羅載人任務。阿波羅太空船飛入近地軌道,任務為期十天,目標包括檢測登月艙執行月球軌道任務的飛行資格,降落和上升推進系統操作示範,證明機組人員能夠獨立飛行,然後將登月艙和服務與指令艙會合併對接,為首次載人登月任務打基礎。執行任務的三名機組人員包括:指揮官詹姆斯·麥克迪維特、指令艙駕駛員大衛·斯科特和登月艙駕駛員拉塞爾·施威卡特。
  • 人類登月五十年,憶阿波羅11號的奇妙冒險。
    進入地月轉移軌道後,阿波羅11號飛船準備開始進行空中組裝,即由指令服務艙和登月艙兩大模塊組成的阿波羅系列飛船,裝在火箭上時不是最終形態,需要在太空中重新組裝。空中組裝在航天任務中是比較少見的,通常入軌後,太空飛行器只進行類似太陽翼展開這樣的動作。那麼,為什麼阿波羅飛船要在太空中進行組裝呢?在土星五號運載火箭上有一個尖尖的逃逸塔,這是為航天員準備的。
  • 阿波羅11號登月秘密(三):終於邁出"全人類的一大步」
    四天後,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將阿波羅11號登月艙「鷹」號降落在月球上的靜海,成為首次踏上月球表面的人類。今年是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50周年,網易科技《知否》欄目組特別推出「你不知道的登月秘密」系列文章,一起回顧人類探月進程中那些鮮為人知卻值得紀念的瞬間。
  • 多圖預警,「阿波羅11」號登月的那些事兒
    搭載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奧爾德林的「小鷹」號登月艙,正在進行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載人登月1969年,「阿波羅11」號太空人與一個月球模型合影留念。1969年7月16日,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的甘迺迪航天中心,「阿波羅11」號太空人準備登車,前往發射場1969年7月16日上午9點32分,甘迺迪航天中心,「阿波羅11」號飛船搭乘土星V型火箭從39號發射架發射升空。土星V型火箭高363英尺(約合110米),相當於一座36層大樓,是歷史上製造的體積最為龐大的運載火箭之一。
  • 重啟登月計劃 阿波羅17號留下的一系列問號待解
    「阿波羅計劃」終結1972年12月7日,由土星5號火箭運載的阿波羅17號升空,阿波羅17號小組由指令長尤金-塞爾南、指令艙駕駛員羅納德-埃萬斯和登月艙駕駛員哈裡森-施密特組成。其中,指令長塞爾南時年38歲,他是一名航天老兵,執行過阿波羅10號飛行等任務。這是阿波羅計劃中最後一次載人登月行動,也將為阿波羅計劃畫上句號。
  • 人類登月50年|阿波羅11號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
    編者按:今年是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紀念日。值此之際,詳細記述人類登月全過程的新書《登月使命》出版。在卡納維拉爾角(甘迺迪航天中心),人們正在全力進行最後的設備檢查。所有的飛行組件已經裝備到土星5號頂端,指令艙呼號「哥倫比亞」,登月艙呼號「鷹」。就在不久前,格魯曼的工程師終於成功地為登月艙上削減了足夠的重量,保證它可以安全著陸和返航,就像保證其他太空行動基本上能成功一樣。鷹號和火箭的其他部分一起接受重重檢查。不能為錯誤留下一點餘地。
  • 阿波羅登月計劃-搜狐新聞
    1967年1月27日,阿波羅1號在發射臺上進行地面模擬演練時,由於指令艙控制系統一條電路短路產生電火花,使充滿純氧的密封艙著火,火焰迅速蔓延,致命的一氧化碳和黑煙很快充滿座艙。
  • 樂高LEGO 10266 阿波羅11登月艙測評!
    樂高的10266阿波羅登月艙套裝官方盒照貌似還沒發布,竟然就在德國線下店發售了!
  • 今天才是真正登月50周年:一文俯瞰從阿波羅1號到17號全艦隊
    阿波羅2號進行的是彈道飛行,目的是對飛船服務艙的推進系統進行驗證,對服務艙和指令艙的控制系統進行檢驗,以及對指令艙從太空返回的防熱系統進行測試。 阿波羅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