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同角度看「人類探月勇氣與榮耀排名」,截止2020年12月02日。
第一個角度 登月勇氣排名
全球嘗試登陸月球國家(地區、組織)排名,以第一次發射探月火箭時間為準
一、美國(1958年08月18日,火箭升空77秒後爆炸)
二、蘇聯(1958年09月23日,火箭發射93秒後爆炸)
三、日本(1990年01月24日,日本成功發射飛天號探月衛星)
四、歐空局(2003年09月27日,歐洲「Smart-1號」順利升空)
五、中國(2007年10月24日,18時05分,中國「嫦娥一號」成功發射)
六、印度(2008年10月22日,印度月船1號發射成功)
七、以色列(2019年02月21日,以色列公司利用美國SpaceX的「獵鷹9」號成功發射「創世紀」)
嫦娥二號發射
第二個角度 全球成功躍過月球的國家(地區、組織)排名
近距離接觸
一、蘇聯(1959年01月02日發射的月球1號,從距月球表面7500千米的地方通過)
二、美國(1964年01月30日發射的徘徊者6號硬著陸月球)
三、日本(1990年01月24日,日本成功發射飛天號探月衛星)
四、歐空局(2003年09月27日,歐洲「Smart-1號」順利升空)
五、中國(2007年10月24日,18時05分,中國「嫦娥一號」成功發射)
六、印度(2008年10月22日,印度月船1號發射成功)
七、以色列(2019年02月21日,以色列公司利用美國SpaceX的「獵鷹9」號成功發射「創世紀」)
探月抽象圖
第三個角度 全球成功抵達月表的國家(地區、組織)排名
以觸及月球表面的探月探測器的火箭發射時間為準
一、蘇聯(1959年09月12日發射月球2號兩天後硬著陸月球)
二、美國(1964年01月30日發射的徘徊者6號硬著陸)
三、日本(1990年01月24日,日本成功發射飛天號探月衛星,繞月衛星完成任務後1993年04月10日撞擊月球)
四、歐空局(2003年09月27日發射的「Smart-1號」,完成任務後於2006年9月3日撞擊月球)
五、中國(2007年10月24日發射的「嫦娥一號」成功完成任務後,於2009年3月1日撞擊月球)
六、印度(2008年10月22日發射的月船1號,於2009年8月29日出現故障通訊全部中斷)
七、以色列(2019年02月21日,以色列公司利用美國SpaceX的「獵鷹9」號成功發射「創世紀」,後軟著陸失敗)
月球背面
第四個角度 全球成功拍攝月背照片的國家(地區、組織)排名
一、蘇聯(1959年10月04日發射的月球3號,1959年10月07日,讓人類首次拍到月球背面照片)
二、美國(具體時間和型號未知,但1966年05月30日發射的勘測者1號一定拍到月背)
三、日本(1990年01月24日,日本成功發射飛天號探月衛星)
四、歐空局(2003年09月27日,歐洲「Smart-1號」順利升空)
五、中國(2007年10月24日,中國「嫦娥一號」成功發射)
六、印度(2008年10月22日,印度月船1號發射成功)
七、以色列(2019年02月21日,以色列公司利用美國SpaceX的「獵鷹9」號成功發射「創世紀」)
月球衛星
第五個角度 全球成功繞月國家(地區、組織)排名
以探測器成功成為月球衛星的發射時間為準
一、蘇聯(1966年03月31日發射的月球10號,是人類第一個環繞月球的飛行器)
二、美國(1966年05月30日發射的勘測者1號,成功繞月,並軟著陸月球)
三、日本(1990年01月24日,日本成功發射飛天號探月衛星)
四、歐空局(2003年09月27日,歐洲「Smart-1號」順利升空)
五、中國(2007年10月24日,中國「嫦娥一號」成功發射)
六、印度(2008年10月22日,印度月船1號發射成功)
七、以色列(2019年02月21日,以色列公司利用美國SpaceX的「獵鷹9」號成功發射「創世紀」)
嫦娥與玉兔
第六個角度 全球成功軟著陸月球的國家(地區、組織)排名
以成功軟著陸月球的探測器的發射時間為準
一、蘇聯(1966年01月31日發射的月球9號,成為全球第一個月球軟著陸的探測器)
二、美國(1966年05月30日發射的勘測者1號,成功繞月,並軟著陸月球)
三、中國(2013年12月02日發射的「嫦娥三號」於2013年12月14日著陸月球)
嫦娥升空
第七個角度 全球成功軟著陸月球背面的國家(地區、組織)排名
以成功軟著陸月球背面的探測器的發射時間為準
一、中國(2018年12月08日發射的嫦娥四號於2019年1月3日,成為人類首個在月球背面軟著陸的探測器)。
載人登月
第八個角度 全球成功實現載人繞月的國家(地區、組織)排名
以成功實現載人繞月的探測器的發射時間為準
一、美國(1968年12月21日發射的阿波羅8號,成為人類首次載人繞月的探測器)。
第九個角度 全球成功實現載人登陸月球表面國家(地區、組織)排名
以成功實現載人登陸月球表面的探測器的發射時間為準
一、美國(1969年07月16日日發射的「阿波羅」11號,實現人類首次載人登月)。
月球上的人類遺蹟
第十個角度 全球國家(地區、組織)月表遺蹟個數排名
一、美國(24+): 58.月球大氣和塵埃環境探測器殘骸(LADEE,主動撞擊,2014)、55.「聖杯」A殘骸(2012)、54.「聖杯」B殘骸(2012)、50.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LRO)殘骸(約2009)、49.月球隕坑觀測和遙感衛星殘骸(LCROSS,2009,撞擊試驗)、44.月球勘探者殘骸(1998)、43.克萊門坦號殘骸?(約1994,主動撞擊)、34.阿波羅17號遺蹟(1972)、31.阿波羅16號遺蹟(約1971)、30.阿波羅15號遺蹟(1971)、29.阿波羅14號遺蹟(1971)、24.阿波羅12號遺蹟( 1969)、23.阿波羅11號遺蹟(1969)、21.勘測者7號(1968)、19.勘測者6號(1967)、18.勘測者5號、17.勘測者4號(未知狀態)、16.勘測者3號、15.勘測者2號殘骸(1966)、14.勘探者1號(1966~1966)、 08.徘徊者9號殘骸(1965)、07.徘徊者8號殘骸(1965)、03.徘徊者7號殘骸(1964) 、02.損壞的徘徊者6號(1964)。
二、蘇聯(俄羅斯,22+):39.月球24號遺蹟(1976)、38.月球23號殘骸(1974)、37.月球22號殘骸(約1975,主動撞擊)、36.月球車2號(1973~)、35.月球21號遺蹟(1973)、33.月球20號遺蹟(1972)、32.月球19號(1972,主動撞擊)、28.月球18號殘骸(1971)、27.月球車1號(1970~1971)、26.月球17號(1970)、25.月球16號遺蹟(1970)、22.月球15號殘骸(1969)、20.月球14號(1968,主動撞擊)、13.月球13號(1966~1966)、12.月球12號殘骸(約1966,主動撞擊),11.月球11號殘骸(約1966,主動撞擊)、10.月球10號殘骸(約1966,主動撞擊)、09.月球9號(1966~1966)、 06.月球8號殘骸(1965)、05.月球7號殘骸(1965)、04.月球5號殘骸(1965)、01.月球2號殘骸(硬著陸,1959)。
三、中國(7+):63.嫦娥5號(2020~今)、61.月兔2號(2019~今)、60.嫦娥4號(2019~今)、57.月兔1號(2013~2016)、56.嫦娥3號(2013~2016)、53.嫦娥2號殘骸(約2010,主動撞擊)、52.嫦娥1號殘骸(2009,主動撞擊)。
四、日本(6+):51.輝夜姬1號殘骸(2009,主動撞擊)、46.月球A探月器遺蹟(約2002,3個月震探測器、45.日本國旗)、42.月球A探月器殘骸(約2002)、41.飛天號殘骸(1992,主動撞擊)、40.「羽衣」殘骸(主動撞擊)。
五、印度(2+):59.月船2號殘骸(2019)、48.月船1號殘骸(約2008)。
六、歐洲(1+):47.SMART1號殘骸(2006,主動撞擊)。
七、以色列(1+):62.創世1號殘骸(2019)。
詳細資料見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