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論文被引用數 排名上升至全球第二位

2021-01-09 中國青年網

  中國國際論文被引用數排名上升至全球第二位(厲害了,中國科技)

  本報北京10月31日電 (記者劉詩瑤)科技部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31日發布的最新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顯示:2007年至2017年10月我國科技人員發表的國際論文共被引用19335萬次,較2016年統計時增加29.9%,排名比去年上升兩位,超越英國和德國躍居世界第二位。

  我國《「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把自主創新能力全面提升列為首要發展目標。其中,要求國際科技論文被引次數達到世界第二。現在,這一目標已提前實現。過去10年,我國國際科技論文平均每篇被引用9.40次,雖然與世界水平還有一定差距,但比上年度統計時的8.55次提高9.9%。

  論文發表後被引用的情況,可以反映論文的影響。各學科論文在2007—2017年被引用次數處於世界前1%的論文稱為高被引論文。近兩年間發表的論文在最近兩個月得到大量引用,且被引用次數進入本學科前1‰的論文稱為熱點論文。據介紹,我國國際熱點論文數量佔世界1/4,高被引論文數量繼續保持世界排名第三位。其中,截至2017年10月,中國高被引論文為20131篇,佔世界份額為14.7%,數量比2016年增加了18.7%,世界排名保持在第三位。美國的高被引論文數為69976篇,仍居第一位。英國的高被引論文數為25880篇,居第二位。

  中國的國際熱點論文數為703篇,佔世界總量的25.1%,世界排名保持在第三位。美國的熱點論文數為1553篇,仍居第一位,其次為英國的820篇。

  就單一學科來看,我國材料科學領域論文被引用次數排在世界首位,另有8個學科領域排名世界第二位。2016年中國躋身世界前兩位的學科數量上升到9個,其中材料科學已經排在世界首位,另有8個領域論文的被引用次數排名世界第二位,分別是:農業科學、化學、計算機科學、工程技術、環境與生態學、數學、藥學與毒物學和物理學。地學和綜合類排在世界第三位,生物與生物化學和植物學與動物學排在世界第四位,微生物學排名世界第五位。

  統計結果顯示,我國發表在各學科最具影響力國際期刊上的論文數量連續第七年排在世界第二位。各學科領域影響因子最高的期刊可以被看作是世界各學科最具影響力期刊。2016年中國在這些期刊上發表的論文數為8662篇,比2015年增加376篇,佔世界的13.6%。中國在這些高影響力期刊上發表的論文中,有42.8%是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產出的。

  而我國國際科技論文數量連續第八年排在世界第二位。以SCI資料庫為例,2016年收錄中國科技論文為32.42萬篇,佔世界份額的17.1%。美國仍排在第一位,其論文數量為50.23萬篇,是我國的1.5倍,佔世界份額的26.5%。

  從國際合作角度來看,我國國際合著論文佔比超過1/4,參與國際大科學合作產出論文繼續增加。2016年中國發表的國際論文中,國際合著論文為8.3萬篇。國際合著論文佔我國發表論文總數的25.8%。2016年中國作者為第一作者的國際合著論文佔我國全部國際合著論文的71.6%,合作夥伴涉及155個國家(地區)。

  隨著綜合國力和科技實力的增強,中國已具備參與國際大科學合作的能力。2016年我國作者參與發表的論文中,作者數大於1000人、合作機構數大於150個的論文有225篇,較2015年增長19.7%;作者數超過100人且合作機構數大於50個的論文有496篇,涉及學科有高能物理、天文與天體物理、氣象和大氣科學等。

  同時,中國科技期刊影響力繼續提升,進入本學科前列的中國科技期刊數量增加。以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資料庫(CSTPCD)統計,2016年CSTPCD收錄自然科學領域期刊的期刊有2008種,它們共發表我國作者作為第一作者的論文49.42萬篇;收錄社會科學領域期刊的期刊有395種,它們共發表我國作者作為第一作者的論文6.71萬篇。

  2016年2008種自然科學領域科技期刊的影響因子平均值為0.628,2001年以來,年均增長率為5.9%;期刊的總被引頻次均值為1361次,2001年以來,年均增長率為11.2%。

  2016年,SCI資料庫收錄中國科技期刊185種,比2015年增加了37種;Ei資料庫收錄中國科技期刊214種;Medline收錄中國科技期刊195種;SSCI收錄中國期刊1種;Scopus收錄中國期刊516種。中國進入SCI的期刊中,2016年進入本學科領域總被引頻次排名前1/4行列的期刊共有11種,進入影響因子本學科領域排名前1/4的期刊有34種。

  研究還顯示,美國科學家關注中國在化學、生物學、臨床醫學、材料科學、物理學、基礎醫學、藥物學、環境、地學、能源科學技術等領域中,有國家級基金支持的項目所取得的論文成果。英國科學家更重視中國在工程與技術基礎學科和天文學等研究領域的論文成果。德國科學家最重視中國在能源科學技術領域產出的論文。日本科學家所關注的中國論文主要集中在化學、生物學、臨床醫學、材料科學和物理學等學科。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有關研究人員表示,通過與往年數據對比,可以明顯看出中國的科技成果產量和影響力都在迅速提升,尤其包括材料科學在內的眾多中國學科展示出越來越大的國際影響力。無論從國際合著論文還是參與國際大科學合作來看,一系列相關數據的增長,充分體現了中國參與國際學術活動的能力持續增強。根據目前整體走勢,未來中國科技論文數量還會繼續增加,呈現出更加繁榮的景象。

相關焦點

  • 我國高質量國際論文數排名世界第二,國際影響力持續上升
    各學科論文在2010年至2020年被引用次數處於世界前1%的論文,屬於高被引論文。近兩年間發表的論文在最近兩個月得到大量引用,且被引用次數進入本學科前1‰的論文,被稱為熱點論文。相關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9月,中國高被引論文數為37170篇,佔世界份額為23.0%,數量比2019年增加20.9%,世界排名保持在第2位;中國熱點論文數為1375篇,佔世界總量的38.4%,數量比2019年增加30.2%,世界排名也保持在第2位。
  • 我國高質量國際論文數排名世界第二 國際影響力持續上升
    高質量國際論文數排名世界第二 為落實中辦、國辦《關於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關於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要求,改進科技評價體系,科技部、財政部於2020年印發《關於破除科技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措施(試行)》,鼓勵科研人員發表高質量論文,包括發表在業界公認的國際頂級或重要科技期刊的論文
  • 中國高被引論文數世界第二
    原標題: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發布「中國卓越論文產出報告」中國高被引論文數世界第二去年,中國的卓越科技論文產出增加、熱點論文、高被引論文數量均升至世界第二位;在世界三大頂尖科技期刊發表的中國論文數量排第四位;SCI資料庫收錄中國科技期刊比上年增加
  • 中國高質量國際論文數排名世界第二!彰顯科技評價話語權提升
    統計結果顯示,中國科技論文、科技期刊、科研機構和科研優勢學科均有亮眼表現:中國高質量國際論文數排名世界第二,國內多所高校和科研機構排名前十;工程技術和化學等8個學科領域高質量國際論文數排名世界首位;《科學引文索引》(SCI)和《工程索引》(Ei)收錄的中國科技論文數量及其所佔比例,近十年來呈現穩步增長的整體趨勢;中國科技期刊的學術影響力穩步提升,進入世界本學科前列的中國科技期刊數量增加
  • 2019中國國際科技論文產出態勢評述:中國科技論文正向高質量轉型
    根據2019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2009年至2019年(截至2019年10月)我國科技人員共發表國際論文260.64萬篇,比2018年統計時增加了14.7%;論文共被引用2845.23萬次,與上一個統計年度相比,增加了25.2%,連續三年排在世界第二位。
  • 中國SCI論文中化學學科論文最多,被引用次數排名世界第1位
    中國SCI論文數最多的十個學科中,化學位居第一;材料科學、化學和工程技術論文的被引用次數排名世界第1位。 國際高被引論文數量世界排名第二 2009-2019年被引用次數處於各學科世界前1%的論文稱為高被引論文。中國高被引論文數為30755篇,佔世界份額為20.0%,數量比2018年增加了23.9%,排在世界第2位,位次比上一年度上升一位,佔世界份額提升了近3個百分點。
  • 年度中國科技論文統計:上交大SCI論文數第一,浙大第二
    2017年,我校科技工作者作為第一作者及第一單位發表的國際科技論文被SCI收錄的論文數及論文被引用的篇次等數據均有增長,其中SCI收錄數在全國高校排名第四,較2016年上升1個位次。2017年,《科學引文索引》(SCI)收錄我校科技論文共4702篇(Article和Review兩類文獻,即上表「AR論文數」),比2016年增加392篇,增長8%,全國高校排名升至第四,較2016年上升了1位;《工程索引》(EI)收錄我校科技論文2764篇,全國高校排名第九;《科技會議錄引文索引》(CPCI-S)收錄我校論文943篇,全國高校排名第十一。
  • 2018中國高校ESI排名情況統計:看看哪所大學上升了,誰退步了?
    目前全球很多知名高校都在採用ESI來衡量和評價學科實力,國內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和大學最近幾年來也開始越來越重視ESI指標,越來越多的大學把進入ESI全球前1%的學科數量定為發展目標之一。9月29日,青塔整理了中國內地百強高校近一年來共六期ESI數據,從綜合排名、學科排名和篇均引用三個維度一起看看百強高校近一年來的發展情況。
  • 2018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發布 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數居...
    原標題: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數居全球第四 11月1日上午,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發布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統計顯示,我國科技論文產出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數量排名前進到世界第4位,發表在各學科最具影響力國際期刊上的論文數量連續第八年排在世界第2位,其中材料科學領域論文被引用次數保持世界首位。 據統計,2017年被引次數超過10萬次且影響因子超過35的國際期刊有7種,包括《自然》、《科學》等。
  • 2019年度中國高質量國際科技論文數排名世界第二
    29日,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在線發布2019年度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統計結果顯示,我國高質量國際論文數排名世界第2位,多所高校和科研機構闖入前10;高被引論文、熱點論文數量繼續保持世界第2位,增長率分別達到20%和30%。
  • ESI公布2019年3月最新數據,國科大總引用數、篇均引用數等進步明顯
    據統計,全球共有6009家科研機構上榜。  本期青塔整理了2019年3月ESI最新數據中國內地高校綜合排名前100名的數據,同時與2019年1月的排名情況進行了比較,一起來看一看。相比2019年1月,國科大總引用次數、篇均引用數等進步明顯,體現了國科大強大的科研實力以及獨具特色的科教融合模式在科研教學方面的成功。國科大眾多學術成果的取得離不開49000多名在讀碩士和博士的努力。
  • 我國科技論文國際影響力持續上升
    高質量國際論文數排名世界第二為落實中辦、國辦《關於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關於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要求,改進科技評價體系,科技部、財政部於2020年印發《關於破除科技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措施(試行)》,鼓勵科研人員發表高質量論文,包括發表在業界公認的國際頂級或重要科技期刊的論文、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內科技期刊的論文,
  • 國際排名上升93位!USNews世界大學排名出爐,中南大學進步巨大
    排名涵蓋了分布在81個國家/地區的近1500家院校,中國共有206所高校入圍排行榜。中南大學在全球高校中位列第295名,相比2020年上升93名,進步巨大。2021 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主要指標權重如下:全球研究聲譽12.5%,地區性研究聲譽 12.5%,發表論文10%,出版書籍2.5%,學術會議2.5%,標準化引用影響10%,總被引用次數7.5%,高頻被引文獻數量(在引用最多文獻的前10%)12.5%,高頻被引文獻百分比(在引用最多文獻的前10%)10%,國際合作10%,高頻被引文獻數量(在各自領域被引次數最多的前
  • 中國在國際頂尖期刊發表論文數量居世界第四位
    孫自法 攝  中新社北京11月1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中信所)1日在北京發布最新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稱,2017年被引次數超過10萬次且影響因子超過35的7種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當年共發表論文10803篇,其中,中國論文699篇,佔總數6.5%,排名世界第4位。僅統計原創論文和述評兩種類型,則中國論文有443篇,也排名世界第4位,比2016年上升1位。
  • 理學院史豔梅的論文入選2015-2019年化學領域論文引用數最多的中國...
    本站訊(通訊員 商闖)近日,從《科學觀察》編輯部獲悉,天津大學理學院化學系博士後史豔梅和張兵教授的論文Recent Advances in Transition Metal Phosphide Nanomaterials: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s in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Chem. Soc.
  • 我國SCI論文數首次突破十萬篇
    其中,中國國內機構產生的論文為8.5萬篇,比2007年增長了 12.3%,佔世界總數的份額為21.5%,較上一年度提高了2.9個百分點,繼續排名世界第一位。2008年EI收錄論文較多的20家研究機構中有19 家為中科院所屬研究院所,中科院金屬所、化學所和長春應化所分列前三名。  會議論文是科研成果產出除期刊以外的一個重要補充。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QS論文引用亞洲第11,THE全球大學排行第93
    THE全球大學排名入百強,建校六十一載風華依舊英國教育周刊《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簡稱THE)公布了2019世界大學排名,在本次排名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2個學科進入ESI國際前1%,8個學科學術影響力超過世界平均水平在學科國際排名方面,目前,中科大已有化學、物理學、材料科學、工程學、地球科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計算機科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數學、臨床醫學、社會科學總論和植物學與動物學等12個學科進入ESI國際前1%,其中材料科學、地球科學、工程科學
  • 2017中國高校論文排行榜:交大、浙大、華科、川大…高校表現亮眼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公布了2018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結果包括2017年度中國科研機構發表的國際和國內論文數量、引用數、高影響力論文、授權專利等眾多指標。青塔特摘錄了報告中涉及到的2017年部分高校的科研數據,今天一起來看一看。
  • 《自然》增刊發布全球科研城市排名:上海升至第五
    根據調整後的「自然指數」,北京自2016年以來一直位居全球科研城市首位,上海則從2016年的第8位升至2019年的第5位,體現了基礎科學研究水平的提升。施普林格·自然集團介紹,「自然指數」評估的是全球各大城市在82本高質量自然科學期刊上的科研論文產出,一個由知名科學家組成的獨立委員會根據期刊聲譽,在各自研究領域挑選出這些期刊。
  • 「2019全球最好大學學科排名」 蘭大數學學科上榜
    蘭州晚報訊12月5日,記者從蘭州大學獲悉:美國權威網站《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News&World Report)日前發布了2019年「美國新聞全球最好大學排行榜」,蘭州大學數學學科排名第83名,與2017年排名相比上升了15位次,是目前蘭州大學唯一進入全球前100名的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