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技術大學:QS論文引用亞洲第11,THE全球大學排行第93

2020-12-03 京領新國際

THE全球大學排名入百強,建校六十一載風華依舊

英國教育周刊《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簡稱THE)公布了2019世界大學排名,在本次排名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排名世界第93位,躋身世界百強大學行列。

中國科大1958年創辦於北京,首任校長由郭沫若兼任。建校後,中國科學院實施「全院辦校,所繫結合」的辦學方針,圍繞國家急需的新興科技領域設置系科專業,創造性地把理科與工科即前沿科學與高新技術相結合。在教學上這所大學注重基礎課教學,高起點、寬口徑培養新興、邊緣、交叉學科的尖端科技人才,匯集了華羅庚、錢學森等一批國內最有聲望的科學家,建校第二年即被列為全國重點大學。

提起華老和錢老,二者的人生經歷其實有相似之處,兩位先生都是在國內接受了教育後,繼續出國深造。即使身在異鄉,兩人的拳拳愛國之心也未曾動搖,學有所成之後衝破層層阻礙毅然回國。基於為新中國培養科技人才而建立的中科大為二人提供了教書育人的土壤,於是,華羅庚入職中科大,擔任副校長兼數學系主任,錢學森則成為力學系主任,成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創始人之一。

歷經六十一載風雨,現在的中科大已經發展成為一所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學科的理工類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院校,併入選了「珠峰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

12個學科進入ESI國際前1%,8個學科學術影響力超過世界平均水平

在學科國際排名方面,目前,中科大已有化學、物理學、材料科學、工程學、地球科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計算機科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數學、臨床醫學、社會科學總論和植物學與動物學等12個學科進入ESI國際前1%,其中材料科學、地球科學、工程科學、數學、物理學、化學、臨床醫學和環境/生態學8個專業領域的學術影響力超過世界平均水平,在國內高校中位於前列。同時學校在在量子信息、單分子科學、納米材料、極地環境等交叉學科前沿領域取得了一些重大原創性成果,在國際學術界產生了重要影響。

在第四輪全國一級學科整體水平評估排名中,中國科大進入排名前5的學科數為9個(其中理學7個),進入排名前10的學科數為14個。該校數學、物理、生物、天文、地質學等基礎學科均進入國內高校學科排名前5。其中物理學排名第2,僅次於北京大學並超越清華大學;天文學排名第2,僅次於南京大學並超越北京大學。理學等基礎學科繼續保持優勢地位。

科學研究獨具特色,量子科學世界領先

作為一所以「科學技術」為名的大學,中科大在科學研究上具有自己的亮點。單分子科學、量子信息科學、超導科學、納米科技、空間科學、火災科技和語言技術等方面的科學研究,都是中科大的優勢科研項目。

值得一提的是中科大的量子信息科學,中科大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率先在國內開展量子光學研究,在近十年中,學校在量子信息科學前沿和量子通信技術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創新成果,相關論文在許多國際頂級學術刊物上發表。

2019年1月31日,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宣布,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教授領銜的「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科研團隊被授予2018年度克利夫蘭獎(Newcomb Cleveland Prize),這是美國科學促進會設立克利夫蘭獎九十餘年來,中國科學家在本土完成的科研成果首次獲得這一重要榮譽

據中國量子衛星首席科學家潘建偉院士介紹,如果說地面量子通信構建了一張連接每個城市、每個信息傳輸點的「網」,那麼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就像一桿將這張網射向太空的「標槍」。當這張縱橫寰宇的量子通信「天地網」織就,海量信息將在其中來去如影,並且「無條件」安全。量子科學的突破性進展,為我們未來生活的信息安全提供了極大的保障。

QS論文引用亞洲第11,國際交流進展平穩

近十年,學校共發表SCI論文28785篇、被引334996次, 在最近公布的QS亞洲大學排名論文引用單項中,中國科大排名亞洲第11名,中國第4名。驕人的成績充分說明了其學術影響力的進一步提升。

在國際化方面,學校已經與歐洲、美洲、澳大利亞、日韓地區、港臺地區的多所知名院校建立了廣泛的合作關係,與哥廷根大學、滑鐵盧大學等院校的交換交流項目也在穩步進行當中。並且不定期邀請國外知名教授到中科大開展學術講座,激發同學們的科研熱情

中科大正在努力將學校建設成為世界一流大學,為實現「創寰宇學府,育天下英才」的宏偉目標而努力奮鬥。

相關焦點

  • 2021QS亞洲大學排名發布!中國大陸124所上榜,清華大學上升至亞洲第...
    最新榜單顯示,新加坡國立大學連續三年蟬聯第一,清華大學上升至亞洲第2,中國高校上榜數量增至177所。排名顯示,亞洲前十名的大學中有五所位於中國大陸,分別是清華大學(亞洲第2名)、浙江大學(亞洲第5名)、復旦大學(亞洲第6名)、北京大學(亞洲第7名)、上海交通大學(亞洲第10名)。其中,清華排名創新高,成為首次躋身亞洲大學前三名的中國內地高校;浙大首次在年度排名中提升,獲得其在該榜單中的最好排名。上海交通大學首次闖入前十。
  • 2021QS亞洲大學排名出爐!清華打破新加坡、香港前3「壟斷」
    【新智元導讀】11月25日,全球知名排名機構QS發布《2021年QS亞洲大學排名》。今年,亞洲排名前十的高校分別來自新加坡、中國內地、中國香港和馬來西亞。新加坡國立大學連續三年蟬聯第一,但清華大學歷史性上升第2,中國高校上榜數量增至177所。2021QS亞洲地區大學排名放榜了!
  • 2021QS亞洲大學排名公布,清華位居第二!
    在QS的僱主聲譽指標中,復旦大學從第5名下降到第7名。復旦大學在擁有博士學位的員工指標上得分較低,僅在亞洲排名第148位,阻礙了其進一步提高。這是復旦大學在QS用於編制排名的11項指標中得分最低的一項。相對於整體表現,復旦大學在QS衡量研究生產率的指標—平均每名教員的論文數上也表現不佳。
  • QS亞洲大學2021排行榜發布:清華第2,北大第7
    2021年亞洲大學排名中,一共有650所大學上榜,而數量排名第一的是中國大學,  其中共有177所中國高校上榜,中國內地124所,香港8所,臺灣43所,澳門2所。  這次亞洲大學排名也是QS有史以來對亞洲地區高等教育系統最大規模的比較評估研究成果。下面大家一起來看看中國內地高校在亞洲排名如何呢?  而印度上榜高校有107所、日本105所和韓國88所。
  • 兩個世界大學排行榜,亞洲最厲害的十所大學出爐了,看看有誰?
    QS大學排行榜的排行指標有學術聲譽,僱主聲譽,單位教員論文引文數,師生比例,國際教師比例,國際學生比例等。在最新的QS世界大學排行榜中,亞洲大學排行榜也隨之出爐,我們來看看在亞洲十強高校中,中國有哪些高校上榜。
  • 2021 QS亞洲大學排行榜出爐,上海大學排名上海第四位
    2021QS亞洲大學排名出爐11月25日,2021QS亞洲大學排名新鮮出爐,今年的亞洲頂級大學排名包括650所大學,較上次排名而言擴大了18%,是QS有史以來最大手筆的一次亞洲排名。
  • 2020年QS世界大學排名發布,CS傳統三強地位穩固,清華表現亮眼
    QS 排名由 QS 全球教育集團與學術出版集團愛思唯爾(ELSEVIER)合作推出,現涵蓋 QS 世界大學排名、QS 世界大學學科排名、QS 亞洲大學排名、QS 中國大陸大學排名、QS 全球畢業生就業競爭力排名等 12 種類型。
  • 全球大學AI排名發布,中國高校搶眼:清華13名北大30名
    目前,卡耐基梅隆大學(CMU)、麻省理工學院(MIT)與史丹福大學名列全球前三,清華大學位列第13名,北京大學第30名,上海交通大學此次排行第48名。論文方向/年份、高校分布區域、排名方式可以隨機組合。不同組合得到的結果各不相同。下面,我們一起來詳細的看一下排名:全球高校排名全球高校排行中,前三名分別是:卡內基梅隆大學(CMU),麻省理工學院、史丹福大學。
  • 2021QS亞洲大學排行榜發布,南京工業大學位列亞洲251-260位
    日,QS發布了2021亞洲大學排行榜(QS University Rankings Asia 2021),本次排名共包含650所大學,其中中國大學的佔比最多,共有177所高校上榜,內地高校124所。南京工業大學位列亞洲251-260位,中國內地高校並列第60位,亞洲排名較去年進步40位。
  • QS亞洲大學排行榜公布!新加坡國立大學連續七年蟬聯亞洲第一!
    11月23日,際教育市場諮詢公司Quacquarelli Symonds(簡稱QS)發布了《2021年亞洲大學排行榜》。新加坡國立大學連續七年蟬聯亞洲第一!QS今年為650所亞洲大學進行排名,主要包括中國大陸(124所大學),印度(106所大學),日本(98所大學)和韓國(85所大學),它們的排名超過了所有排名大學的65%。
  • 中國大學首次領跑2019泰晤士高等教育亞洲大學排名
    在泰晤士高等教育剛發布的第七屆亞洲大學排名中,中國大學首次領跑。今年有103所大學入榜,高於去年的89所。它們的精英大學有所改善,三所排名領先的大學都保持穩定或不斷上升。在今年新加入排名的前20名大學中,日本大學和印度大學各佔了5所,比其他國家擁有更多的大學入榜。然而,總體而言,日本頂尖大學與其他大學之間的差距似乎正在擴大,其大多數排名較低的大學都呈現下滑的趨勢。東京大學仍然是日本排名最好的大學,位於亞洲第八位,而京都大學仍然排在第11位。
  • 2021 US News世界大學排行榜:中國內地176所上榜,清華全球第28亞洲...
    居前10的入圍學科分別為:材料科學(第7)、納米科學與技術(第7)。 在部分高校排名中,北大都與清華包攬了亞洲前兩名。在2021年QS世界大學中,北京大學排名23(亞洲前5);2021泰晤士世界大學排名,北京大學位居第23名,居亞洲前2;2020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全球第49位。2020年7月,「2020年中國大學百強榜」排名第2位。
  • 亞太最具創新力大學排行:清華北大進前20,臺灣無學校上榜
    數據顯示,KAIST的專利組合作為重要的先行技術,在全球範圍內被各機構大量引用,專利引用量在亞洲所有大學中居於首位,表明該大學對全球研發活動具有重大的影響力。位列榜眼的是日本的東京大學。創建於1877年的東京大學是日本第一所國立大學,現有28000多名學生,設有13個大學研究中心和11個附屬研究所。
  • 全球大學學術排名:清華大學首入50強 韓首爾大排第120名
    原標題:新媒:全球大學學術排名,清華大學首入50強 全球四大高校排名系統之一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今日發布2017年榜單。中國內地共有45所大學入圍世界500強,港澳臺地區有12所大學上榜,合計數量繼續增加,佔比11.4%。 英語世界的高校在500強中仍佔優勢。
  • 自豪2021QS亞洲大學排名 十所中有七所是中國的 清華第二!
    中國大陸也保持了其作為亞洲主要高等教育大國的地位。在650所排名的大學中,中國大陸有124所大學參與排名,比亞洲其他任何國家地區都多。,亞洲前十名的大學中有五所位於中國大陸地區,其中三所大學獲得了歷史最佳排名。
  • US News 2021放榜,清華大學首超新加坡國立大學問鼎亞洲第一
    最新的US News 2021世界大學排名榜單公布,中國清華大學第一次超越新加坡國立大學,成為亞洲排名第一的學校。News & World Report Best Global Universities Rankings)由美國《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發布,根據學術水平、國際聲譽等十項指標得出全球最佳大學排名。  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THE)、QS世界大學排名為公認的四大較為權威的世界大學排名。
  • 2018年中國大學前十排名,香港的大學佔半數,內地這所大學奪魁
    每年全國乃至全世界都有各種不同的機構對高校進行一個排行比較。而這種排名一般是根據高校各方面的綜合判斷得出的結論。很多人在選擇高校的時候,也往往會根據這些排名來評估高校的好與差。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是由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簡稱THE,發布的世界大學排名。這家排名機構也是全世界非常權威的機構,每年都會給世界各大學的排名做一次更新。
  • QS2021年亞洲大學中國內地高校排行,清華位居第二
    QS2021年亞洲大學排名(中國內地高校)清華大學在國內排名第一,在亞洲排名第二,浙江大學在國內排名第二,在亞洲排名第五,浙江大學是個有實力的大學,竟然超過了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國內排名第三,亞洲排名第六,北京大學國內排名第四,亞洲排名第七,上海交通大學國內排名第五,亞洲排名第十,這幾所大學在亞洲排名前十裡,國內剩下一些大學排名都二十名以後。
  • 2020QS世界大學排名:慶熙大學位列世界247位,全韓第6!
    Quacquarelli Symonds(QS)所發表的年度世界大學排名中,排名全球第247位,韓國綜合大學第6位。慶熙在QS亞洲大學評價中,作為研究質量評價指標的論文被引用次數在2012年進入前100名,之後逐年上升,2018年上升到第38位,國內綜合大學第
  • 2020QS世界大學排名,復旦大學40,韓國科學技術院41,雪梨大學42
    2019年6月19日,2020年QS世界大學排名發布,中國的復旦大學位列第40名,韓國的韓國科學技術院位列第41名,澳大利亞的雪梨大學位列第42名。這三所大學你了解多少,快來看一下。(QS世界:第40名;國家/地區:中國)復旦大學(Fudan University),位於上海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的全國重點大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國家「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是一所世界知名、國內頂尖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