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I公布2019年3月最新數據,國科大總引用數、篇均引用數等進步明顯

2021-01-07 中國科學院大學新聞網

  3月14日,ESI資料庫更新了2019年3月最新ESI數據(數據統計覆蓋時間為200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這也是2019年第二期的ESI數據。據統計,全球共有6009家科研機構上榜。

  本期青塔整理了2019年3月ESI最新數據中國內地高校綜合排名前100名的數據,同時與2019年1月的排名情況進行了比較,一起來看一看。

  ESI是世界普遍採用的科研表現評價工具

  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簡稱ESI)是衡量科學研究績效、跟蹤科學發展趨勢的基本分析評價工具,它是基於科睿唯安公司(Clarivate Analytics,原湯森路透智慧財產權與科技事業部)Web of Science(SCIE/SSCI)所收錄的全球12000多種學術期刊的1000多萬條文獻記錄而建立的計量分析資料庫。

  目前,ESI已成為當今世界範圍內普遍用以評價高校、學術機構、國家/地區國際學術水平及影響力的重要評價指標工具之一,其資料庫以學科分門別類(共分22個學科),採集面覆蓋全球幾萬乃至十幾萬家不同研究單位的學科。

  大多數百強高校國際排名進步

  從統計數據來看,本期(2019年3月)百強高校ESI綜合排名相比上一期(2019年1月)有一定幅度進步。

  各大高校中,近年來飛速發展的中國科學院大學國際排名達到88位,位居內地高校第一位。在ESI的22個學科中,國科大共有17個學科進入ESI前百分之一學科。其中農業科學、工程學、環境/生態學、地球科學、植物與動物科學、化學和材料科學共7個學科進入ESI前千分之一學科,並且化學和材料科學共2個學科進入ESI前萬分之一學科。相比2019年1月,國科大總引用次數、篇均引用數等進步明顯,體現了國科大強大的科研實力以及獨具特色的科教融合模式在科研教學方面的成功。國科大眾多學術成果的取得離不開49000多名在讀碩士和博士的努力。這些研究生除了學術做得好外,人文素養也表現搶眼,例如在剛剛結束的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上,國科大碩博生孫曉婧闖過重重難關,最終獲得了本季亞軍,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國科大碩博生孫曉婧摘得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亞軍)。

  北京大學國際排名位居89位,也是國內高校第二位,入選學科數達到21個。清華大學國際排名94位,入選ESI前1%學科總數19個,綜合排名位居國內高校第三位。浙江大學國際排名107位,入選ESI前1%學科總數18個,排名第四。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和南京大學七所高校進入國際排名前200位,其中南京大學也是首次進入前200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山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ESI綜合排名也進入內地高校前十位,均位居國際排名前270位。

  此外,首都醫科大學、南京醫科大學、第三軍醫大學、江蘇大學、中國醫科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南方醫科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等地方重點高校表現也不錯。

  相比2019年1月份,百強高校除6所退步、6所保持不變外,其餘88所國際排名均保持進步,這也表明國內高校整體科研實力在進步。本次進步較大的高校包括深圳大學、西南交通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中國石油大學、青島大學、廣州醫科大學、暨南大學、浙江工業大學、華北電力大學等。

  本次各大高校新增ESI前1%學科數和詳細學科,以及前1‰學科數據可以3月15日早上登陸青塔網(https://www.cingta.com)首頁和排名板塊查看。

  2019年1月的各校ESI綜合排名情況如下(按照各高校論文總引用次數進行排名;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和中國礦業大學三所高校並沒有區分兩地辦學的情況):


  

  原文連結:https://mp.weixin.qq.com/s/zteArHiylwEaAENgTTDLqQ

相關焦點

  • 中國國際論文被引用數 排名上升至全球第二位
    中國國際論文被引用數排名上升至全球第二位(厲害了,中國科技)  本報北京10月31日電 (記者劉詩瑤)科技部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31日發布的最新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顯示:2007年至2017年10月我國科技人員發表的國際論文共被引用19335萬次,較2016年統計時增加29.9%,排名比去年上升兩位,超越英國和德國躍居世界第二位。
  • 樂學教育質量報告 | ESI中國大學綜合排名百強出爐(2019年7月)
    重磅:最新ESI中國大學綜合排名百強出爐(2019年7月)!  7月11日,ESI資料庫更新了2019年7月最新ESI數據(數據統計覆蓋時間為2009年1月1日-2019年4月30日),這也是2019年第四期的ESI數據。據統計,全球共有5957家科研機構上榜。
  • Frontiers 期刊影響因子、引用分及影響力數字公布
    根據科睿唯安發布的最新期刊引證報告和愛思唯爾發布的2019 CiteScore(引用分),Frontiers共有43本期刊獲得最新的影響因子和引用分。其中有6本新刊獲得第一個影響因子,大部分期刊獲得了影響因子的增長,最大漲幅為40%。
  • 理學院史豔梅的論文入選2015-2019年化學領域論文引用數最多的中國...
    2016, 45, 1529-1541)入選2015-2019年化學領域研究論文中獲得引用數最多的中國學者論文。該文獻計量學統計結果是由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世界科學前沿發展態勢分析」課題組通過Web of Science資料庫完成的,《科學觀察》每年對進入排名前10位的論文進行發布,該篇論文引用次數位列於入選論文的第7位。
  • 穩步前進:Frontiers 期刊影響因子、引用分及影響力數字公布
    根據科睿唯安發布的最新期刊引證報告和愛思唯爾發布的2019 CiteScore(引用分),Frontiers共有43本期刊獲得最新的影響因子和引用分。其中有6本新刊獲得第一個影響因子,大部分期刊獲得了影響因子的增長,最大漲幅為40%。
  • 安徽醫科大學神經科學與行為學躋身ESI全球排名前1%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日前,美國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公布最新數據,安徽醫科大學神經科學與行為學(Neuroscience & Behavior)首次躋身ESI全球排名前1%。
  • 安徽醫科大學神經科學與行為學學科首次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
    根據美國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2020年9月10月公布的ESI最新數據,安徽醫科大學神經科學與行為學(Neuroscience & Behavior)首次躋身ESI全球排名前1%,成為繼臨床醫學、藥理學與毒理學
  • 2018中國高校ESI排名情況統計:看看哪所大學上升了,誰退步了?
    9月29日,青塔整理了中國內地百強高校近一年來共六期ESI數據,從綜合排名、學科排名和篇均引用三個維度一起看看百強高校近一年來的發展情況。近一年,ESI百強高校前1%學科數統計如下(按照各高校論文總引用次數進行排名;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和中國礦業大學三所高校並沒有區分兩地辦學的情況);增加學科數=2018年9月學科數—2017年11月學科數):篇均引用篇均引用主要是入選ESI前1%的高校或科研機構引用總數與論文數的比值
  • ...正式發布了最新年度(2019年度)期刊引用報告(JCR),2020年SCI...
    近日,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正式發布了最新年度(2019年度)期刊引用報告(JCR),2020年SCI期刊影響因子正式出爐! JCR對包括SCI收錄的3800種核心期刊(光碟版)在內的8000多種期刊(網絡版)之間的引用和被引用數據進行統計、運算,並針對每種期刊定義了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等指數加以報導。 一種期刊的影響因子,指的是該刊前二年發表的文獻在當前年的平均被引用次數。
  • ...最新年度(2019年度)期刊引用報告(JCR),2020年SCI期刊影響因子...
    近日,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正式發布了最新年度(2019年度)期刊引用報告(JCR),2020年SCI期刊影響因子正式出爐! JCR對包括SCI收錄的3800種核心期刊(光碟版)在內的8000多種期刊(網絡版)之間的引用和被引用數據進行統計、運算,並針對每種期刊定義了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等指數加以報導。 一種期刊的影響因子,指的是該刊前二年發表的文獻在當前年的平均被引用次數。
  • 中國高質量國際論文數排名世界第二!彰顯科技評價話語權提升
    ,國際顯示度進一步增強……凡此種種,均顯示出中國科技論文和科技期刊迅猛的發展勢頭,彰顯了科技評價影響力和話語權的明顯提升。高質量國際論文中信所將各學科影響因子和總被引次數同居本學科前10%,且每年刊載的學術論文及述評文章數大於50篇的期刊,遴選為世界各學科代表性科技期刊,在其上發表的論文屬於高質量國際論文。統計結果顯示,2019年共有394種國際科技期刊入選世界各學科代表性科技期刊,發表高質量國際論文共計190661篇。
  • 【學科動態快報】我校ESI學科最新動態
    【學科動態快報】我校ESI學科最新動態 編者按:近年來,我校積極貫徹國務院《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文件精神,制定了《青島農業大學學科建設規劃(2016-2020)》,著力加強學科建設。
  • 互相引用刷數據,學術論文追熱點……一些高校為爭奪ESI排名「奇招...
    新華社南京11月26日電 題:互相引用刷數據,學術論文追熱點……一些高校為爭奪ESI排名「奇招」頻出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蔣芳、鄭天虹、陳席元  「捷報,xx學校新增5個ESI前1%學科」「xx學校ESI綜合排名已實現持續12個月穩步攀升
  • 2019安徽醫科大學免疫學學科首次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
    11月15日,科睿唯安發布的最新一期ESI數據顯示,安徽醫科大學免疫學首次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該學科成為繼臨床醫學、藥理學與毒理學、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生物與生物化學後,我校第5個躋身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的學科。
  • 中國高被引論文數世界第二
    原標題: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發布「中國卓越論文產出報告」中國高被引論文數世界第二去年,中國的卓越科技論文產出增加、熱點論文、高被引論文數量均升至世界第二位;在世界三大頂尖科技期刊發表的中國論文數量排第四位;SCI資料庫收錄中國科技期刊比上年增加
  • 國防科大工程學新晉ESI全球前1‰
    近日,ESI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國防科大工程學新晉ESI全球前1‰,物理學、材料科學、計算機科學3個學科均保持在ESI全球前1%。
  • 霍金曾數十次引用這所大學在《science》等雜誌上發表的論文數據
    他畢生的精力從事科學研究,並將所研究的成果都寫成了極具學術價值的論文,供世人們閱讀和學習,可就在他的論文中,曾經數十次引用過我國這所大學的天文、物理系發表在《science》和《nature》上的論文中的數據,論點,結論等,這所大學就是學術風氣堪稱一流的南京大學。
  • 進入最新ESI數據排行榜中的260所國內高校及其排名
    在這裡編者必須要說一下的是ESI是一個純權威論文資料庫,是對高校發表論文的單一指標的統計、分析,ESI在目前來看,對於學術的量化,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有的人甚至用ESI數據中的高被引論文來預測大型科學獎項,目前我國在建設「雙一流高校」的時候,也採用了相關的ESI數據,所以ESI數據,不論是在任何學術機構,都還是有一定的認可度的。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QS論文引用亞洲第11,THE全球大學排行第93
    THE全球大學排名入百強,建校六十一載風華依舊英國教育周刊《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簡稱THE)公布了2019世界大學排名,在本次排名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大1958年創辦於北京,首任校長由郭沫若兼任。建校後,中國科學院實施「全院辦校,所繫結合」的辦學方針,圍繞國家急需的新興科技領域設置系科專業,創造性地把理科與工科即前沿科學與高新技術相結合。
  • 2020全球引用量最多十篇學術論文前九來自中國 均與新冠肺炎研究相關
    資料圖 中國文件檢索權威機構《生物世界》近日公布了2020年全球被引用最多論文Top10,其中,有九篇來自中國,且均與新冠病毒研究和新冠肺炎患者救治相關。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武漢雷神山醫院院長王行環教授和彭志勇教授領銜發表於JAMA上的論文,被引用量高居前三位。 新冠肺炎的大流行給全球衛生體系和整個世界都帶來了嚴峻挑戰。但來自中國的病毒學家、傳染病學家和臨床醫務工作者化「危」為「機」,基於COVID-19的研究數據和臨床救治經驗發表了大量高質量論文,為全世界的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提供了「中國經驗」和「中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