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蒂芬·威廉·霍金是一名傑出的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他畢生的精力從事科學研究,並將所研究的成果都寫成了極具學術價值的論文,供世人們閱讀和學習,可就在他的論文中,曾經數十次引用過我國這所大學的天文、物理系發表在《science》和《nature》上的論文中的數據,論點,結論等,這所大學就是學術風氣堪稱一流的南京大學。


南京大學,簡稱「南大」,是我國最早確立的「211」和「985」工程重點建設的大學之一。南京大學,以鍾靈毓秀、虎踞龍蟠的六朝古都——南京城而得名,是一所歷史悠久、聲譽卓著的百年名校。其前身是創建於1902年的三江師範學堂,此後歷經兩江師範學堂、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國立東南大學、第四中山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國立南京大學等歷史時期,於1950年更名為南京大學。

1948年,中央大學在全世界大學排名進入了前50名!亞洲排名第一,比當時的東京帝國大學(現東京大學)更強。
南京大學,被譽為國家棟梁之才的搖籃:恢復高考制度後,南京大學本科校友當選兩院院士12人,居全國高校第一。1955 年至今,有218位南京大學校友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和47位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表彰的23位「兩彈一星功勳」中,有6位是南京大學校友:黃緯祿、趙九章、錢驥、程開甲、朱光亞、任新民。
有13 位校友成為美國科學院和工程院院士:吳健雄、易家訓、馮元楨、沈申甫、王國金、田炳耕、許靖華、李耀滋、李卓皓、張德慈、張翔、周忠和、阿龍·切哈諾沃,僅次於清華大學,居全國高校第二。
歷屆中國青年科學家獎獲得者中,南大畢業校友有5人:鄭永飛、佘振蘇、趙剛、蔣華良、朱敏,名列全國高校第一。

南大培養出的優秀人才中,還有我國第一面五星紅旗設計者——曾聯松;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酵母丙氨酸轉移核糖核酸的科學家——王應睞、王猷、王德寶;我國第一架戰鬥機總設計師——陸孝彭;我國第一臺通用電子數字計算機設計者——夏培肅:我國第一批登上南極、北極的科學家——張青松、竺國強等等。
南京大學還是世界上學術風氣最正,學術氛圍最濃的大學之一,每年的天文、物理等院系發表在《science》和《nature》上的論文數量全球名列前茅,霍金經常在他的論文中,放心地引用南京大學的論文數據,觀點及結論等數十次,他說過:「南京大學的學術水平世界一流」。
南京大學連續多年SCI收錄、引用全國第一,至今其引用指標依然獨佔鰲頭,聯合國秘書長曾經到南京大學訪問過,並給予高度評價!

《science》;為美國最大的科學團體「美國科學促進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的官方刊物,周刊,全年共51期。《science》雜誌於1880年由愛迪生投資1萬美元創辦,《science》上發表的論文在世界上影響力最大,最具權威性。
《nature》;是英國主辦的國際學術權威雜誌。該雜誌創辦於1869年,曾發表了大量的達爾文、赫胥黎等大師的文章。
《science》和《nature》被譽為世界上兩大最頂級雜誌,代表了人類自然科學研究的最高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