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曾數十次引用這所大學在《science》等雜誌上發表的論文數據

2020-12-05 鹽將軍

世界著名科學家霍金

史蒂芬·威廉·霍金是一名傑出的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他畢生的精力從事科學研究,並將所研究的成果都寫成了極具學術價值的論文,供世人們閱讀和學習,可就在他的論文中,曾經數十次引用過我國這所大學的天文、物理系發表在《science》和《nature》上的論文中的數據,論點,結論等,這所大學就是學術風氣堪稱一流的南京大學。

美國雜誌

英國雜誌

南京大學,簡稱「南大」,是我國最早確立的「211」和「985」工程重點建設的大學之一。南京大學,以鍾靈毓秀、虎踞龍蟠的六朝古都——南京城而得名,是一所歷史悠久、聲譽卓著的百年名校。其前身是創建於1902年的三江師範學堂,此後歷經兩江師範學堂、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國立東南大學、第四中山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國立南京大學等歷史時期,於1950年更名為南京大學。

南京大學

1948年,中央大學在全世界大學排名進入了前50名!亞洲排名第一,比當時的東京帝國大學(現東京大學)更強。

南京大學,被譽為國家棟梁之才的搖籃:恢復高考制度後,南京大學本科校友當選兩院院士12人,居全國高校第一。1955 年至今,有218位南京大學校友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和47位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表彰的23位「兩彈一星功勳」中,有6位是南京大學校友:黃緯祿、趙九章、錢驥、程開甲、朱光亞、任新民。

有13 位校友成為美國科學院和工程院院士:吳健雄、易家訓、馮元楨、沈申甫、王國金、田炳耕、許靖華、李耀滋、李卓皓、張德慈、張翔、周忠和、阿龍·切哈諾沃,僅次於清華大學,居全國高校第二。

歷屆中國青年科學家獎獲得者中,南大畢業校友有5人:鄭永飛、佘振蘇、趙剛、蔣華良、朱敏,名列全國高校第一。

南京大學

南大培養出的優秀人才中,還有我國第一面五星紅旗設計者——曾聯松;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酵母丙氨酸轉移核糖核酸的科學家——王應睞、王猷、王德寶;我國第一架戰鬥機總設計師——陸孝彭;我國第一臺通用電子數字計算機設計者——夏培肅:我國第一批登上南極、北極的科學家——張青松、竺國強等等。

南京大學還是世界上學術風氣最正,學術氛圍最濃的大學之一,每年的天文、物理等院系發表在《science》和《nature》上的論文數量全球名列前茅,霍金經常在他的論文中,放心地引用南京大學的論文數據,觀點及結論等數十次,他說過:「南京大學的學術水平世界一流」。

南京大學連續多年SCI收錄、引用全國第一,至今其引用指標依然獨佔鰲頭,聯合國秘書長曾經到南京大學訪問過,並給予高度評價!

南京大學

《science》;為美國最大的科學團體「美國科學促進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的官方刊物,周刊,全年共51期。《science》雜誌於1880年由愛迪生投資1萬美元創辦,《science》上發表的論文在世界上影響力最大,最具權威性。

《nature》;是英國主辦的國際學術權威雜誌。該雜誌創辦於1869年,曾發表了大量的達爾文、赫胥黎等大師的文章。

《science》和《nature》被譽為世界上兩大最頂級雜誌,代表了人類自然科學研究的最高水平。

南京大學

相關焦點

  • 學習怎樣在《Science》上發Letters|science|新英格蘭醫學雜誌|...
    在這當中,就推出了一個叫做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簡稱IF)的指數。假設某期刊在2018-2019年間刊發論文的數量為A,而到了2020年底該期刊上述兩年間發表論文被引用的次數為B,那麼該期刊2020年度的IF= B/A。IF背後的邏輯在於,一個期刊上論文平均被引用的次數越高,說明這些論文在被更多的研究者參考引證,具有更大的影響力,從而也反映了這個期刊的水平較高。
  • 高校發表SCI論文數量排行公布,清北跌下神壇!這所大學傲視群雄
    要測量大學的綜合能力,自然年發表的SCI論文的數量是必須調查的數據之一,近日,「中國大學發表SCI論文數量排行榜」正式發表,關於SCI論文,碩士課程的指導者經常聽到,但是對於本科生來說可能很新鮮。發表高中發表SCI論文數排行榜,清北跌落神壇!這所大學傲視群雄。
  • 全球高被引學者,著名華人科學家強制他人引用自己論文,數量嘆為觀止
    Bioinformatics雜誌副主編Jonathan Wren稱,該雜誌去年就已禁止周國城審閱論文,因為他的自引數量要求驚人,而且他這種可疑的引用模式可以追溯到幾十年前,論文作者往往遵守了他的這一要求。
  • 霍金去世前幾天完成的論文發表,為黑洞信息悖論提供解決思路
    ,於 10 月 9 日發表在了 arXiv.org 上,內容與「當物體落入黑洞後物體的信息會何去何從」有關。該研究工作旨在解決「信息悖論」,但霍金生前的時候並未完成這項研究的全部內容,因此現在才由劍橋大學和哈佛大學的共同作者完成了最後的修改,並發表在了網上。此前,曾有一篇題目為「A Smooth exit from eternal inflation?」 的論文刊出,並被認為是霍金生前最後一篇論文。
  • 我的論文引用了中文參考文獻,這會影響論文的發表嗎?
    理論上講,這是非常不公平的。正如Katinka Hesselink在此話題相關的一場有趣的辯論中所說,「作為一名審稿人,你唯一的責任就是檢查文章的科學性、相關性和原創性。當引用的文獻有據可考時,語言就不重要了。」
  • 2019年11月22日Science期刊精華,南開大學發表一篇Science論文
    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9年11月22日的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Highly enantioselective carbene insertion into N–H bonds of aliphatic amines」。論文通訊作者為南開大學化學學院的周其林(Qi-Lin Zhou)教授和朱守非(Shou-Fei Zhu)教授。
  • 湖南大學在國際頂刊《自然》雜誌上發表研究論文
    3月11日,國際著名的頂級學術刊物《自然》(Nature)在線發表了湖南大學研究團隊的研究論文,這也是以湖南大學為第一作者和第一通訊作者單位在2020年發表的第一篇《自然》雜誌正文。這篇研究論文名為「General synthesis of two-dimensional van der Waals heterostructure arrays」,第一作者為湖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的李佳、楊向東博士(Jia Li, Xiangdong Yang)為並列第一作者。
  • 霍金生前最後一篇論文發表:平行宇宙沒那麼多
    3 月 14 日,著名物理學家霍金逝世,就在今天,霍金在去世前 10 天最後修改過的一篇論文被發表在了《高能物理雜誌》(Journal of High Energy Physics)上。霍金生前著作文章無數,他最後修改的這一篇一經發表便引發大量關注,人們想看看霍金最後留了什麼話,畢竟,從此以後世界再無霍金,這也是人們緬懷霍金的一種方式吧。這篇文章無疑還是關於宇宙起源的理論,霍金最熟知的領域。核心思想就是平行宇宙沒那麼多。
  • 論文的文獻引用,這幾個要點需要注意!
    在現實學術生活中,界定在學術論文這個具體層面,學術研究主要突出在論文寫作和論文發表兩個方面,其中論文發表更難以讓人去把握,但是它們對文獻的引用有著同樣高的要求。今天,本推文主要來介紹一下學術論文文獻引用中所要注意的問題有哪些?以及,為什麼它們顯得這麼重要?作為學術研究者,這是必須要引起注意和重視的。
  • 中國國際論文被引用數 排名上升至全球第二位
    中國國際論文被引用數排名上升至全球第二位(厲害了,中國科技)  本報北京10月31日電 (記者劉詩瑤)科技部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31日發布的最新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顯示:2007年至2017年10月我國科技人員發表的國際論文共被引用19335萬次,較2016年統計時增加29.9%,排名比去年上升兩位,超越英國和德國躍居世界第二位。
  • 在ScienceOpen上免費發表您的預印本
    研究人員發表預印本的好處在於,他們既可以從同行那裡得到早期反饋,然後仍然可以在選擇在同行評審的期刊上發表最終版本。為了支持研究人員充分利用預印本的好處,ScienceOpen很高興宣布,在我們的平臺上推出開放和免費的預印本服務!有了這個服務,任何人都可以通過一個免費和便捷的界面上傳、發表和推廣他們的預印本。
  • 十年磨一劍,基礎科研的不易,浙江大學連續發表多篇SCI頂刊論文
    基礎科研的重大突破在科技部不唯SCI論文的大潮流下,2020年3月5日,浙江大學再次在世界頂級科技期刊《nature》發表論文,這是2020年浙江大學收穫的第五篇頂級NS主刊論文,一月份兩篇《Science》,2月份一篇《nature》一篇《
  • 2020年2月21日Science期刊精華,復旦大學同期發表兩篇Science論文
    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20年2月21日的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A cell atlas of human thymic development defines T cell repertoire formation」。這些研究人員使用單細胞技術從發育中的胸腺以及兒童和成人的胸腺組織中分離並分析了約20萬個細胞。
  • 浙江教授在全球化學權威雜誌JACS發表論文
    浙江在線杭州8月26日訊(通訊員 袁繼新 記者 梁國瑞)近日,浙江省特聘教授(錢江學者)、溫州大學教授黃少銘的論文「Identification of the Structures of Superlong Oriented SWNT Arrays by Electrodeposition of Metal and Raman Spectroscopy
  • 《Science》發表山東大學研究論文
    《Science》發表山東大學研究論文 來源:教育部 2006-10-12 11:00 http://www.biotech.org.cn/news/news
  • 神操作丨這篇Science撤稿後被狂引1000多次,撤稿原因至今是個謎
    2005年1月,Science雜誌發表了日本大阪大學科學家Iichiro Shimomura等人的一篇研究論文「Visfatin: AProtein Secreted by Visceral Fat That Mimics the
  • 史上引用最高的文章 | 該文章發表在影響因子僅為4的雜誌上,引用量...
    該論文於2007年發表在Hydrology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s(IF=4.3)上,利用當代數據更新了一個廣泛使用的分類世界氣候的模型。這個模型被稱為柯本氣候分類系統,於1884年由氣候學家弗拉基米爾柯本首次發表,但幾十年來尚未全面更新。
  • ...壟斷,寧波這所高校的論文竟然發表在國際頂級學術刊物Science上!
    打破「雙一流」高校的壟斷,寧波這所高校的論文竟然發表在國際頂級學術刊物Science上! 近幾年,中國高校和科研機構科研實力正在快速增強,每年在國際頂尖期刊上發文數量逐年上升趨勢。根據統計,2017年中國科學家在CNS主刊上發表論文的數量超過100篇。
  • 劍橋大學公開霍金博士論文,朝聖粉絲擠垮網站
    現在,你可以直接獲得答案——不過前提是,你能順利打開劍橋大學的網頁。2008年,霍金在劍橋。10月23日,劍橋大學首次公開了霍金在1966年發表的博士論文,任何人都可以免費下載閱讀。這對於物理迷來說無疑是個重大的好消息,論文公開不到24小時,就得到了超過6萬次下載。而副作用是,劍橋大學資源庫網頁因此一度癱瘓而無法訪問。
  • 發表5年後引用還是0:掠奪性期刊上,六成論文沒人看
    發表在掠奪性期刊上的論文極少得到關注,這減少了低質量研究對學術界的危害。儘管如此,只要「發表還是毀滅」的壓力持續存在,掠奪性期刊和它的危害就不會消失。 Bj rk 團隊依據學術服務公司 Cabell’s International 的數據,從「掠奪性期刊」名單上的 1 萬份中隨機選取了 250 份,然後在每一份期刊中隨機選擇一篇發表於 2014 年的文章。